温州到杭州一小时什么时候通车「温州到杭州何时开始通上公路80多年前坐汽车还是奢侈品」
最近,温州人身边关于交通的好消息不少,上周继文泰高速通车后,连接市区与永嘉、乐清的七都大桥北汊桥也刷爆朋友圈。
北汊桥通车现场
市区学院路驾车上桥,“5分钟到永嘉”的标题,让人感叹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之余,三十六坊君不由想起那个乘车曾是“奢侈品”的年代——
1936年6月,温州人终于迎来杭温公路客车联运,温州坐汽车去杭州实现缩短到一日之内,上午8点从清水埠上车出发,次日5:30到达杭州。
不过,80多年前汽车可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便利,现代
温州三十六坊 前天
最近,温州人身边关于交通的好消息不少,上周继文泰高速通车后,连接市区与永嘉、乐清的七都大桥北汊桥也刷爆朋友圈。
北汊桥通车现场
市区学院路驾车上桥,“5分钟到永嘉”的标题,让人感叹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之余,三十六坊君不由想起那个乘车曾是“奢侈品”的年代——
1936年6月,温州人终于迎来杭温公路客车联运,温州坐汽车去杭州实现缩短到一日之内,上午8点从清水埠上车出发,次日5:30到达杭州。
不过,80多年前汽车可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便利,现代学者研究发现,当时坐汽车往返一趟杭州,票价为20—38元间,最少得花去四个人一年的口粮!根据记载,1937年100元法币可以买到两头黄牛。
因抗战爆发公路被破坏,温州汽车客运仅运营不到两年时间便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全面恢复。
“水路一条”
曾经,温州人经常自嘲对外的交通是“水路一条”。确实,自古以来温州水上交通便利,陆路交通却一直十分不便。三面高山,一面大海的地形,让温州人通过陆路出行需要翻越重重高山屏障。
民国时期瓯江行船景象
浙江的公路建设是在孙中山的直接推动下发端的。1916年8月,孙中山应邀到杭州,在浙江都督兼省长吕公望召开的欢迎大会上,作了题为《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端》的演讲,勉励浙江努力修筑道路。吕公望于同年10月提出修筑浙江省道的建议,但直至1923年征收卷烟特税筹措经费后才真正开始实施。1926年,浙江建成最早的省道萧(山)绍(兴)和嵊(县)新(昌)段。
而在东南一隅的温州,直到上世纪20年代初,“陆路有人力车五百辆,省道自东郊到状元桥止,仅筑成三四里,还未通车”。
温州市区人民路上6路公交车在行使。1957年10月,人民路成为温州第一条柏油路和市区交通干道。
三条公路
近代温州地区的公路建设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修筑过程。
50年代温州南北大街,可见汽车在行驶。选自《温州老照片》
除了浙闽正线省道经过温州之外,1929年4月,浙江省制定公路路线网,计划修建6条经线、三条纬线和一条沿海线,10条干线呈 “田”字形展开。其中涉及温州线路的第三条纬线,即温州经青田、丽水、云和和龙泉,计180公里。这条线路计划奠定了后来“丽温线”公路的走向。1933年,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浙江省指定发展省内17个名胜景区的交通,雁荡山景区位列其中,于是有雁荡山支线的建设。
因此,近代温州地区共有三条公路:浙闽正线温州段、丽温线、雁荡山支线。
修筑公路受制于大山大河等天然屏障,尤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下,温州公路的修筑进展缓慢。到1934年10月和12月,丽温公路和浙闽公路泽清温段才相继开通,温州与丽水、台州、宁波、杭州等地开始有了公路相连。
01浙闽正线温州段
1916年浙江省长吕公望提出的修筑浙江省道建议中,计划修建由省会杭州经绍兴、鄞县、临海、永嘉至福建的浙闽正线,这条路线走向与古驿道基本相同。
1921年1月,浙江省道筹备处派员测量了浙闽正线,并做了修正,将这条路线改为杭州经绍兴、嵊县、新昌、天台、临海、温岭、乐清、永嘉(今温州)、瑞安、平阳至福建。此线路与南朝宋谢灵运开辟的古道基本相同,比原路线缩短116公里,此后的公路按此路线修建。
192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杂志中记载,上海到温州坐轮船大概需要30小时
这条公路从台州泽国,经乐清至温州、瑞安、平阳,至浙闽边界桥墩门止。1924年12月,浙闽公路泽清温段全线通车,南向的瑞平段则从1935年开始筹筑,于1937年6月27日基本建成,桥墩门至分水关(福建省界)段,全程8.397公里则只完成路基土方,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
当时的汽车运输和如今人们印象中的一路畅通不可同日而语。如浙闽公路泽清温段沿线有湖雾岭、水涨人力渡和清江机轮渡,永瑞平段沿途有瑞安南门飞云江、平阳岱口两处汽车渡口。
02丽温线
丽温公路是浙江全省公路网10条干线之一。
该线路自丽水经青田至温州对江之龟山塔(今瓯北),总长124.08公里,分丽青段、青温段两段兴工,于1934年先后完成通车。
1934年浙江省丽温公路股券
丽温公路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丽青段线路傍山开凿,多数地段采用单车道,泥结碎石路,每隔适当里程辟“凹”形回车道避让对面来车,部分地段采用半山洞形式兴筑。小编十来年前去新疆喀纳斯旅游时,对当地还有“单车道”颇感诧异,想来当年在丽青段开车便是如此。而青温段则是沿溪傍山路线,开山工程艰巨。
最终完成的丽温公路造价高昂,平均每公里花大米18万斤,折合当时货币约1.2万余元。丽温公路的建成,打破了温州丽水之间交通闭塞的状态。
03雁荡山支线
雁荡山风景秀美,有“东南第一山”美誉,但自古由于交通不便,游人多止步于此。1933年,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重视发展旅游业,全省17个名胜风景点设导游局。省政府专门成立雁荡山风景区建设委员会,将杭温公路积余经费,拨出用于风景区建设道路和桥梁。1934年,雁荡山景区建成白溪至响岭头公路3.30公里,路基宽4米,在白溪车站与杭温公路接线。
雁荡山
1934年12月,泽国至港头线通车,途经白溪、清江、乐清每日6个班次,同时开通雁荡支线客运班车。从此,温台地区游客可乘坐汽车、客运班车赴景区游玩赏景。
1936年,随着乘车游览雁荡山的游客日益增加,“公路局第四管理处为便利游客起见,将泽清段各路客车均延展至雁荡山”。这种便利的交通和人性化的客运服务,有利于促进雁荡山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到1937年,温州《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贸易报告》介绍雁荡山时,称其“风景佳丽,历年中外游客前往游览者,实繁有徒,迺者交通益称便利,将来不难成为浙省一游览中心也”。
短暂便利
丽温公路于1934年11月开始通车运营,几乎同时,杭温线泽清温段公路也开始通车运营。到1938年6月,温州地区内公路被破坏殆尽,丽温、泽清温公路的汽车公路营运只有四年,而最短省道瑞平段的营运仅仅只有一年。
营运时间虽短,但作为一种全新的陆路运输方式,温州公路运输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温州汽车客运始于1934年11月,由浙江省公路管理局统经营青田至永嘉清水埠线,每日4班,沿途设20个站;丽水至温州对开客运班车2次,自沙埠至陈山埠沿途设12个停靠点,经营经过班车客运。
1935年5月开始,浙江省公路局与义乌东阳公司协商,决定义乌与温州间办理联运,经过义乌、西雅、永康、缙云、丽水、青田、温州七站,为期一年,每天来回一次,每次至多两辆。
1936年6月,杭州与温州开始公路客车联运,《浙瓯日报》广告载,两地间“每日往返各一次,清水埠上午八点正开,次晨五点三十分到达杭州;杭州下午七点三十分开,次日下午四点四十分到达温州,综计时间仅二十二三小时”。温州至省城杭州之间旅行时间,缩短至一日之内。
1956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温州首批公交车正式上路试营运。这批公交车是加拿大制造的短头“雪佛兰”。(资料图片)
公路开通后一日可达,这在民国时期温州人远行日记中可见便利。民国平阳教育先贤刘绍宽在日记中载,1935年元月“(5日) 陈筠庵自杭州来,云3号乘汽车,阅9小时至海门。换乘汽轮,今晨十时到永嘉。”
公路交通虽然使温州人的远行时间大为缩短,但当年坐车可并不轻松惬意。1937年4月,温州学区教育参观团19人,乘丽温路包车,赴杭州、南京、无锡、上海等地参观。当年4月15日《浙瓯日报》报道了这趟赴杭旅程:
六日午刻在东门招商码头集合,一时过江到清水埠车站,二时便开始数百里的长征。可是,意料不到的,半途上汽车的水箱漏了,数度抛锚,数次修理……翌晨,乘早车启程……午后抵丽水,顺道参观丽水处州中学……从丽水到义乌,已是午后五时。晚餐后,便搭浙赣路晚车赴杭,一夜颠簸,未曾交眠,抵三廊庙正当上午四时。下车后,鹤候轮站……直至黎明,好不容易候得轮渡。八时许,大家才将疲乏的身躯,躺在杭垣瀛州旅馆客床上,一点也不差,是十九个漏了气的皮球呀!
民国时期温州报刊上的水陆运输广告
与此同时,高昂的票价也成为人们选择坐车出行的障碍。《温州近代交通史研究》书中记载:1935年汽车客运票价为每人公里0.02—0.028 元(法币),1937年升至0.032 元。杭温以500公里计,则票价为10—19元间。当时温州人的主食之一是薯丝,1元约可购 100 斤。
那么,按一人一年的粮食500斤计算,杭温往返一趟,最少要花掉四个人一年的粮食。在日军侵入温州前夕,汽车客运运价甚至“提高到每人里0.14元”。根据记载,1937年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大约可以买到两头黄牛,可见当时坐车出行费用之高昂。
1938年初,因日军侵华难民纷纷内迁,行旅骤增,省公路管理局在整顿省营路线时,将永瑞平、泽清温两线路租与萧绍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每日8辆客车参与营运,但“每日班次不固定”。
抗日战争前的府前街
1938年6月11日起,因公路被破坏,温州汽车客运中断。
战时破坏
1937年抗战初期,由于温州远离浙省战区,公路客货运输还可以照常运行。1938年,随着日军侵略加剧,战争朝着不利于中国的形势演变。为防止日军进攻,防止公路为日军所用,国民党部队督饬浙省各县对接近杭州前线及沿海1000多公里的公路进行破坏。
苏虹绘
由于温州地处浙南沿海地带,战略位置险要,境内的所有沿海公路线路几乎被破坏殆尽。
浙闽正线温州段的公路因为是沿海线,按“易破难修”原则,每隔一段掘断一段,深3米,拆毁桥梁。因此,“黄岩至温州平阳这一段,路基路面桥涵被破坏得最彻底”。不过,内陆公路则大多采取选择险要之处进行破坏。丽温公路由温州通往内陆丽水,属于内陆公路,则相对好些。
而正因此,抗战时期温州以独特的陆上运输,有了短暂的商业兴盛局面。当时浙北沦陷区一片萧条,而温州有陆路经丽水通福建浦城直抵湘、鄂、云、贵、川的公路。战时后方与沦陷区之间的商品以及军需物资凭温州这条渠道进行中转交流。这期间,来自蜀、湘、赣、皖等省的批发商大量来温州办货,批发业务剧增。温州抗战前仅有9家棉织品厂,抗战时期增加到39家, 产品远销湘、赣、黔、蜀等省。
这段时期,温丽段、丽浦( 城) 段汽车运输都十分繁忙。据载有名叫张天放的人1937年在丽水开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得利,跻身巨商。
END
参考资料:
《温州近代交通史研究》丁贤勇、常晓强/著
《民国时期浙江陆上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陈自芳
编辑:汤琰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