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污染,如何应对污名化
伞兵,一个值得尊敬的光荣兵种,这段时间竟然成了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对此,不少网民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
网络语言玩“谐音梗”,并不算是新鲜事。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一些“谐音梗”增加了趣味性。从最初的“童鞋”(同学),到后来的“蓝瘦”(难受)、“香菇”(想哭),再到现在流行的“方”(慌)等。而“伞兵”取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作为“谐音梗”,不仅没有趣味,更是恶俗。
网络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折射出当时网络流行趋势。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被网友熟知和使用,丰
方翔
伞兵,一个值得尊敬的光荣兵种,这段时间竟然成了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对此,不少网民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
网络语言玩“谐音梗”,并不算是新鲜事。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一些“谐音梗”增加了趣味性。从最初的“童鞋”(同学),到后来的“蓝瘦”(难受)、“香菇”(想哭),再到现在流行的“方”(慌)等。而“伞兵”取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作为“谐音梗”,不仅没有趣味,更是恶俗。
网络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折射出当时网络流行趋势。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被网友熟知和使用,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然而,有些网络语言把成语改得面目全非,有些则是对约定俗成的熟语进行曲解,还有的甚至掺杂了英语中的脏话。对于公众,特别是处于语言学习期的青少年而言,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谈论起网络语言就会眉飞色舞,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很时髦、很酷,像网上晒出一些孩子的作文中出现的“偶8素米女(我不是美女),偶素恐龙(我是丑女)”等,让老师看了也是一头雾水。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词义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是正常的规律。对于网络语言要宽容,但绝对不能纵容。特别是对于一些粗鄙、低俗、浮夸的网络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像把“伞兵”一词作为粗鄙词汇的网络“替代词”,不仅是对原意的曲解,更损害了语言的纯洁性,降低甚至诋毁了语言文化的内涵和其内在思想深度。
像“伞兵”这样原本指向清晰的词汇,却变成骂人的脏话,这种网络用语的出现,肯定是在遮蔽什么,就像有网友分析,这些“谐音梗”很有可能是为了规避平台对于粗俗网络词汇的屏蔽。对此,有关平台应该及时加强引导,让人们走出这些网络语言隐蔽的“陷阱”,并从技术上对词语的正常使用和恶意滥用进行区分,而不仅仅是简单封堵,以免在潜移默化间“承认”了曲解的词意。
语言的使用不能无边界、无底线。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对于网络语言的去粗取精,将使其更健康地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和丰富语言文化。
来源: 新民晚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