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电脑百科 > 正文

防沉迷系统的失效是来自家庭教育的悲哀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大游戏公司纷纷在今年推出了严格的防沉迷措施,但是据央视记者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可以解开游戏的防沉迷系统。
他们有的用长辈的身份证号码注册,有的在网络上购买租借账号,该玩还是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是防沉迷系统不够完善吗?我想不是的,这个问题最大的根源来自于孩子们的家庭教育。
小革是小区里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体育运动也好,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在他初中时,我曾被邀请去他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美术家教”。
我们的“课间娱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大游戏公司纷纷在今年推出了严格的防沉迷措施,但是据央视记者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可以解开游戏的防沉迷系统。

他们有的用长辈的身份证号码注册,有的在网络上购买租借账号,该玩还是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是防沉迷系统不够完善吗?我想不是的,这个问题最大的根源来自于孩子们的家庭教育。

小革是小区里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体育运动也好,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在他初中时,我曾被邀请去他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美术家教”。

我们的“课间娱乐”就是打王者荣耀,那时候游戏刚出一年多,在年轻人中非常受追捧。从下午一点到下午五点四个小时,我们每隔45分钟就进行一次课间休息,打一把游戏。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小革,这么年轻的孩子,居然有着这么强大的自制力,每次打完一把就很自觉地将手机扣在桌面上,继续学习。

小革的妈妈告诉我,平时周末、寒暑假在家,他也是这样,每天下午固定三把,无论输赢,三把以后就不玩了,要么看书,要么出去打球又或者是拼乐高,特别懂事,很放心。

我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如此自律的孩子。仔细聊过我理解了。

小革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很上心,小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方面父母给了他最大程度的帮助,在爱好方面,父母完全尊重并支持,他们关心孩子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变化,出现问题积极与孩子沟通,给出正确的引导。抽出足够的时间给予孩子关心和陪伴。

对于小革来说,游戏只是他放松自己的娱乐方式之一,并不是他全部的生活。

试问有这样的家庭,孩子怎么会沉迷在游戏里呢?而那些沉迷在游戏里无法自拔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往往是不幸福的,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孩子们更愿意沉浸在游戏中逃避对现实的不满。

小鹏是小卖铺老板的孙子,平时给家里帮忙收银时,总是捧着手机打游戏。我去的次数多了,慢慢也就熟络了。

小鹏的父母不太管他,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的起居,父亲常年在外喝酒,母亲整天坐在棋牌室里打麻将。他就像是一棵野草,在不幸福的家庭中野蛮生长。

小鹏学习不好,父母不会教,也不愿意出钱给他报补习班,因为成绩差,老师同学们也不喜欢他,以前经常逃课泡在网吧,好像唯一能让他开心地就是打游戏,自从手游开始流行,他也会帮着爷爷给小卖铺收银了,但是游戏还是他一天的重心。

我问他:“现在出了防沉迷,怎么样,玩不了了吧。”

小鹏对我说:“害,没什么影响,该玩还是玩。”

“没影响?你不是还没成年吗?”

“我用我爷爷的身份证注册的,验证的时候让他识别一下就好了,而且我还有几个月就成年了,到时候就不会限时了。”

“一直玩你不会玩腻吗?”

“嘿嘿。”他笑了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也很识趣地离开了。

其实,以前小鹏说过他想学音乐,他唱歌很好听,自己偷偷攒钱买了把吉他,父母发现后把他痛骂一顿,吉他也被砸掉了,小鹏父母说,学音乐就是浪费钱,没有前途的。

路过棋牌室门口,我听见了小鹏妈妈在牌桌上说:“游戏这种东西就是毒品,就应该禁止,我家那个孩子一天到晚捧着个手机玩,跟中毒了一样,国家应该好好管一管!”

典型的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出问题就赖到游戏身上,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都说规则都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防沉迷,不沉迷的不用防,沉迷了的防不住。

对于已经沉迷其中的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防”,而是“治”。这个“治”需要国家社会和父母孩子共同努力,国家社会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剩下的就要靠父母们努力了。

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应该先从自己教育方式的改变做起,做到跟孩子平等友善的沟通,找出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耐心地把孩子引导过来,而不是抱着“我是为你好”的态度数落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防沉迷系统的失效是来自家庭教育的悲哀,不要让防沉迷政策变成失败家庭教育的背锅侠。

防沉迷系统的失效是来自家庭教育的悲哀

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家长欢呼雀跃,却忘了孩子的失落


8月底,一份被舆论称之为史上最严格、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网络游戏”国家新规出台。


防沉迷网游新规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防沉迷网游新规 与两年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限时令”相比,上网时间缩短了、频次减少、并取消了游客体验模式,把可能钻空子的漏洞堵住。


这个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很多家长欢呼雀跃,为国家这次的举措纷纷点赞,一致认为这次的新规太及时了,国家早该管管了。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认为网络游戏害得孩子不愿意好好念书。

我在主流平台上看到了,以下几段特别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家长评论:







对于这些家长的评论,我这里就不展开细细分析了。因为这些评论都指向一个奇怪的认知逻辑: 孩子沉迷网游了,这不是家长的错,而是社会环境太糟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没跟上!


这里,我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孩子,这次防沉迷网游新规所指向的,恰恰是一群成长于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这一代00后、甚至10后未成年孩子群体,有着比他们的父母更强大的互联网运用能力、更个性的生活方式。

面对孩子,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游戏禁令”背后,或许家长更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深度思考这三个问题:


我如何才能真正与孩子建立内心层面的沟通?

我如何能从根源上协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我如何改变才能不为孩子教育失败寻找新的借口?


当然,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比较烧脑费心,很多家长会自动回避、视而不见,家长之所以欢呼雀跃,是因为可以借防沉迷网游新规告诫孩子:“国家现在都禁止小孩子玩游戏了,你看爸爸妈妈以前说的都是对的!你现在还不赶快去写作业,认真念书!”


今天,我们暂时不去就这三个问题做讨论,因为国家的政策规定是针对社会普遍问题的,是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下限,它并不能保证你家的孩子就能有出息,或者保证你因此能成为教育成功的父母。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孩子沉迷网游,其实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就好比,我们不能把吸毒的原因归罪于怪毒品成瘾性太强,把色狼归罪于女性穿得太少,把肥胖归罪于食品太垃圾。


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陪伴的时间太少,才是孩子走偏的主因!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假装视而不见的是——同样玩游戏的孩子,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可以成绩优异?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幸福家庭相比究竟缺失了什么?


如果,简单地把孩子沉迷网游归咎于国家对网络游戏监管不到位,这其实是某些家长推卸责任的借口。那些自认为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孩子就能用功念书的家长,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很多时候,不是游戏夺走了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让给了游戏。 我们不如先接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事实,放下改变或帮助孩子的妄念,回到当下自己的具体问题上,更加切合实际一些:


防沉迷网游新规出来了,我家的孩子有什么感受?

我如何面对孩子的感受?我能否HOLD得住孩子的失落、烦躁?

从直面孩子的感受经历中,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养方面的什么不足?

我拿自家的两个孩子做例子,他们都处于青春叛逆期, 我的教养目标是: 孩子们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长大后让人欢迎,受人尊重;并不像大多数家长期待的目标:孩子学有所成,长大为父母争光。


所以,我从小要教会孩子的就是 “如何会做人与会做事,而不是很会读书” ,可以坦白地说,我很少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是否优异,生活习惯是否自律的父亲,更多地是放在照顾孩子的日常感受与思考能力培养。


因为,我的生命也是从孩子时期成长过来的,我对孩子的始终信任来自于自己的体验:


所有人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任何孩子都不会愿意永远呆在一个黑暗污浊被人遗弃的角落。


那么,国家的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孩子是否有失落烦躁呢?孩子的感受背后,他的心声是什么呢?我要怎么陪伴呢?


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一是倾听孩子的叙述;二是点出孩子的情绪;三是同理、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儿子对我叙述的是:他觉得以后网络游戏玩不了,感到失望、无奈,对于这个新规定,他认为,牛B的孩子不是因为不玩游戏而牛B,因为他们本来就牛B,有些孩子很糟糕不是因为游戏而糟糕,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觉得自己很糟糕。


我听完儿子叙述,点出他的失落难过,告诉儿子我知道了。


我女儿对我叙述的是:她觉得不玩游戏也行,可以安心追番剧聊QQ,只是少了些乐趣,有些烦躁不安,对于这个新规定,她认为,很多大人总是这么固执霸道,总认为自己很有道理,没有真正尊重小孩的意见。


我听完女儿叙述,点出她的烦躁不安,告诉女儿我知道了。


但我同时告诉兄妹俩,他们不能用大人的实名认证信息去注册新的游戏账号,试图绕开这个新规。我并不是反对他们玩游戏,而是家中规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违反社会法律法规,这是身为社会人的根本所在。


孩子们感到不解,看得出兄妹俩对我的决定有些失望,我再次倾听与理解。


与兄妹俩的沟通过程中,我都是倾听他们,好奇他们的失落、看法与期待,最后说自己的决定,再倾听他们的失落,接纳他们的情绪……。

我听完兄妹俩的失落、烦躁,仍然决定刚才的决定,手机、平板依旧是他们的,不会因此没收或暂时代为保管,但是,我依旧拒绝了用大人实名认证信息去注册新账号的请求。


我认为,陪伴孩子失落的过程,不因孩子失落了,就跟他讲道理,就指责、批评或安慰他。这只会让孩子情绪郁结,郁结的情绪常与大脑思考缠绕在一起,会衍生出各种负面的思维,同时也衍生出许多自责。


坦然接纳孩子的失落,孩子不仅纾解了情绪,大脑思考还不与内心情绪打结。自然,孩子减少了因为失落,而生对方的气,或者生自己的气。


更进一步来说,孩子因为这样的沟通过程,逐渐学会健康对待自己的失落,也许行动上仍会跟父母争取,但是,孩子就会觉察失落后再做理智分析,不会深陷于负向思维模式。


我们要避免失落后的孩子,因为害怕失落,而不愿意前进。家长往往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内在感受,他心灵的内伤会比较重,因为孩子一旦失落了,可能会批判别人,也可能批判自己,内心的创伤阵痛难以停止,可能越来越大。


亲子沟通学习圈内的一位妈妈,前天跟我分享:


她将这样的沟通方式,运用于14岁不愿上学且脾气暴躁的儿子,当孩子控诉她以往的“冷酷无情“,并“惩罚”妈妈给他买新手机,她虽然坚定地拒绝了儿子,但运用以上沟通技巧,儿子竟没有生气,妈妈很惊讶,这样也行?


其实,情绪是人的生命本能,孩子内心的痛不是被父母或老师劝导就能云消雾散的,更多地要通过专注倾听、及时响应去陪伴他,让他感觉被重视、被关怀,孩子在叙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自己的言语表达疗愈了。


这次我跟孩子沟通后,亲子关系依旧很好,孩子并没有不能玩网络游戏而闷闷不乐,孩子也特别愿意跟我谈话,从未因为失落,而对我有任何不悦。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教练,父母心灵成长顾问,1对1指导叛逆厌学的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与自我成长方面,厘清父母痛苦真相,发现教养问题本质,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

防沉迷系统的失效是来自家庭教育的悲哀

那些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一个孩子如果沉迷于手游不能自拔,他同样会轻易沉迷于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动画片和其他游戏,甚至会沉迷更坏的事物。过度沉迷于的孩子,肯定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孩子的沉迷行为就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总和。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未成年人分成三类人:1、不玩游戏的小孩;2、玩游戏但不至于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小孩;3、玩游戏且沉迷不能自拔,后果非常严重的小孩。第三种孩子,那就是不能自拔,做出极端行为,后果非常严重的小孩。

所以本文的重点在于关注第三种孩子。内驱力和自控力是一个孩子要赢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两个能力,这两个能力的缺乏,能够确信无疑地将孩子送入社会底层。这些注定要成为领低保的原生家庭就是:单亲家庭、缺乏爱和关怀,缺乏优质的教育。这些家庭最缺乏的,不是防沉迷系统,而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1、陪伴孩子,跟孩子高高兴兴在一起,比赚钱和考试重要。给孩子花钱,那不算爱;为孩子赚钱,那也不算爱。

不花钱陪伴孩子,就是给孩子的爱。爱就是在一起,一起吃精心准备的晚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去野外散步、爬山,野餐露营看星星,一起去旅行,见识大千世界。孩子跟你有了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爱你信任你,愿意跟你讲心里话;孩子跟你有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没有时间打游戏。2、要学会无条件地爱孩子。无条件爱孩子,就是孩子考试考得好也爱,考得不好也爱,优秀也爱,犯错误也爱。

孩子得到你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是天生就该有的。这样,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知道有个温暖的家在等待他,他因此会信任你,愿意把所有的心里话都讲给你听,他也因此不会去跟坏孩子在一起,不会把游戏当作寄托。3、要尽量了解并且喜欢孩子的爱好。你一定要理解孩子。孩子喜欢什么,你一定要试图去了解他喜欢的原因,当你的孩子沉迷打王者荣耀的时候,你一定要了解之后跟孩子承认:游戏挺好玩的,难怪你那么喜欢。

4、要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控制自己。孩子需要管理,但最好是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你去管他。任何东西如果有可能影响生活和学习,你应该坦率地跟孩子提出你的担心,并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出解决方案。要记住,只有孩子自己提出的规则,孩子才容易遵守。千万别把你的意图强加给孩子。有自控力的孩子,也是一个能够管理所有诱惑的孩子,也是一个将来必定有出息的孩子,希望我们都拥有这样的孩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diannao/1296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苹果用户注意了iOS自动更新系统的元凶找到了 下一篇:物联卡显示卡号不存在是怎么回事「干货普及物联卡卡号显示不存在这两种情况看看你是哪一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