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为什么都是后驱「为什么电动车大多后驱或四驱前驱设计是造车不上心」
后驱或四驱的特斯拉Model 3
例如特斯拉Model 3,入门的标准续航版采和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就采用四驱设计。还有小鹏P7的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都是采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采用四驱设计。
MEB平台的ID.4优先后驱设计
另一些认真造车的传统车厂,例如大众ID.4性能平平,但除了高性能版外都是后置后驱。例如最近很火的赛力斯
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市面上正经的纯电动车,会发现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后置电动机后轮驱动的布局,如果高性能的就有采用四驱布局。
后驱或四驱的特斯拉Model 3
例如特斯拉Model 3,入门的标准续航版采和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就采用四驱设计。还有小鹏P7的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都是采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采用四驱设计。
MEB平台的ID.4优先后驱设计
另一些认真造车的传统车厂,例如大众ID.4性能平平,但除了高性能版外都是后置后驱。例如最近很火的赛力斯SF5也是后置后驱。甚至最典型的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只有27马力的电动机,人家也是后置后驱布局!
好家伙!如果在燃油车时代,你想要买一辆后驱车,除了五菱宏光,最便宜也要上到凯迪拉克CT4这个级别。但在电动车时代,为什么后驱车就这么容易做到了?
而且告诉你,采用前驱还是后驱设计,还可以暴露一辆电动车底盘基础的好坏,或者说从这一点上看出车厂是否在认真造车。
那么为什么正经的电动车都坚持后驱呢?
特斯拉高性能来自轮胎能获得最大抓地力
先说一些实际试驾感受。如果你驾驶过一些后置后驱的电动车,例如特斯拉Model 3、小鹏P7、大众ID.4、宝马ix3等,无论你多激烈起步,甚至是转弯时突然增加电门,它们的车尾都是很稳定,轮胎几乎不会打滑。
相反如果你开过一些前置前驱布局的电动车,例如威马EX5、小鹏G3、哪吒U、丰田C-HR EV等车型。即使在干燥的路面上起步,如果你油门(电门)加得稍大,前轮就会打滑。即使轮胎不打滑,ESP其实已经在卖命工作。
前驱的纯电动车开起来不是很爽
前置前驱的电动车在过弯时候,遇到下雨的时候轮胎打滑情况会更严重。我还没试过在冰雪路面驾驶这类前驱电动车,不知会什么情况。
轮胎经常打滑,至少说明轮上驱动效率不高。如果说严重一点,轮胎失去抓地力会影响到操控性和安全性。这不是换一条好轮胎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机械设计的缺陷。
说了那么多,为什么燃油车用前置前驱可以,电动车就必须后置后驱?
因为重心转移的问题。
车辆在起步加速的时候,重心是向后移动的,这样会把后轮紧紧地压在地面,不会产生打滑。如果设计成后轮驱动方式,驱动轮与地面摩擦系数很大,驱动效率就很好。通俗说就是加速很快。
宝马3系50:50前后轴比重
大部分后驱车并非50:50前后轴比重,而是前面会重一些。如果宝马后驱车那样设计成50:50,加速的时候重心会更多转移到后轴,所以宝马加速成绩就比别人快。而加速效率最高的是保时捷911,因为是后置后驱设计,加速时后轮效率不要太高。
但对于大部分动力不太强(通常不超过250马力)的燃油前驱车来说,日常代步和后驱差别不大,因为前轴有沉重的引擎压着,加速时前轮还不致于打滑。
但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就不是这样,因为电动车根本没有内燃机,所以前轴的比重比燃油车要轻许多。所以纯电动车如果采用前驱设计,前轮经常打滑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对于轿车来说还好,但对于SUV来说情况会变得更严重。因为SUV重心高车尾重量也高,加速时的重心转移问题会比轿车严重,瞬间会让前轮的摩擦力减小,打滑更不可避免。
例如当年前驱汉兰达“爬坡门”,就是因为爬坡时重心转移,导致前轮摩擦力过小造成。所以纯电动SUV采用前轮驱动设计,如果输出功率较大(例如超过150Kw),很自然就会出现上面我们提到那些试驾出现的状况。
如果说丰田C-HR EV是因为“油改电”,而保留了前驱布局可以理解。但采用纯电专用平台的SUV还这样设计,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纯电宝马ix3坚持了后驱设计
不过像宝马ix3这样的“油改电”车型,依然很用心地设计成后置后驱布局,百公里加速只要6.8秒。另外像标致e2008也并非纯电平台,但底盘实在调得太好了,加上电机功率只有120Kw,所以并没有造成影响。
纯电平台前驱设计
其实纯电平台电动车根本没有引擎和变速箱,电动机的尺寸比燃油引擎要小得多,所以理论上放在前轴(前驱)或后轴(后驱)都是很方便,都很节省空间。例如五菱宏光MINI EV也可以后驱(其实27马力啥驱动都无所谓)。
可能有些车厂认为把电机放有前面,前驱依然有一点点空间利上的优势。但这会造成车辆驾驶性能的缺失,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电动车大多后驱或四驱,前驱设计是造车不上心?
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市面上正经的纯电动车,会发现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后置电动机后轮驱动的布局,如果高性能的就有采用四驱布局。后驱或四驱的特斯拉Model 3
例如特斯拉Model 3,入门的标准续航版采和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就采用四驱设计。还有小鹏P7的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都是采后置后驱布局,而高性能版采用四驱设计。
MEB平台的ID.4优先后驱设计
另一些认真造车的传统车厂,例如大众ID.4性能平平,但除了高性能版外都是后置后驱。例如最近很火的赛力斯SF5也是后置后驱。甚至最典型的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只有27马力的电动机,人家也是后置后驱布局!
好家伙!如果在燃油车时代,你想要买一辆后驱车,除了五菱宏光,最便宜也要上到凯迪拉克CT4这个级别。但在电动车时代,为什么后驱车就这么容易做到了?
而且告诉你,采用前驱还是后驱设计,还可以暴露一辆电动车底盘基础的好坏,或者说从这一点上看出车厂是否在认真造车。
那么为什么正经的电动车都坚持后驱呢?
特斯拉高性能来自轮胎能获得最大抓地力
先说一些实际试驾感受。如果你驾驶过一些后置后驱的电动车,例如特斯拉Model 3、小鹏P7、大众ID.4、宝马ix3等,无论你多激烈起步,甚至是转弯时突然增加电门,它们的车尾都是很稳定,轮胎几乎不会打滑。
相反如果你开过一些前置前驱布局的电动车,例如威马EX5、小鹏G3、哪吒U、丰田C-HR EV等车型。即使在干燥的路面上起步,如果你油门(电门)加得稍大,前轮就会打滑。即使轮胎不打滑,ESP其实已经在卖命工作。
前驱的纯电动车开起来不是很爽
前置前驱的电动车在过弯时候,遇到下雨的时候轮胎打滑情况会更严重。我还没试过在冰雪路面驾驶这类前驱电动车,不知会什么情况。
轮胎经常打滑,至少说明轮上驱动效率不高。如果说严重一点,轮胎失去抓地力会影响到操控性和安全性。这不是换一条好轮胎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机械设计的缺陷。
说了那么多,为什么燃油车用前置前驱可以,电动车就必须后置后驱?
因为重心转移的问题。
车辆在起步加速的时候,重心是向后移动的,这样会把后轮紧紧地压在地面,不会产生打滑。如果设计成后轮驱动方式,驱动轮与地面摩擦系数很大,驱动效率就很好。通俗说就是加速很快。
宝马3系50:50前后轴比重
大部分后驱车并非50:50前后轴比重,而是前面会重一些。如果宝马后驱车那样设计成50:50,加速的时候重心会更多转移到后轴,所以宝马加速成绩就比别人快。而加速效率最高的是保时捷911,因为是后置后驱设计,加速时后轮效率不要太高。
但对于大部分动力不太强(通常不超过250马力)的燃油前驱车来说,日常代步和后驱差别不大,因为前轴有沉重的引擎压着,加速时前轮还不致于打滑。
但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就不是这样,因为电动车根本没有内燃机,所以前轴的比重比燃油车要轻许多。所以纯电动车如果采用前驱设计,前轮经常打滑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对于轿车来说还好,但对于SUV来说情况会变得更严重。因为SUV重心高车尾重量也高,加速时的重心转移问题会比轿车严重,瞬间会让前轮的摩擦力减小,打滑更不可避免。
例如当年前驱汉兰达“爬坡门”,就是因为爬坡时重心转移,导致前轮摩擦力过小造成。所以纯电动SUV采用前轮驱动设计,如果输出功率较大(例如超过150Kw),很自然就会出现上面我们提到那些试驾出现的状况。
如果说丰田C-HR EV是因为“油改电”,而保留了前驱布局可以理解。但采用纯电专用平台的SUV还这样设计,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纯电宝马ix3坚持了后驱设计
不过像宝马ix3这样的“油改电”车型,依然很用心地设计成后置后驱布局,百公里加速只要6.8秒。另外像标致e2008也并非纯电平台,但底盘实在调得太好了,加上电机功率只有120Kw,所以并没有造成影响。
纯电平台前驱设计
其实纯电平台电动车根本没有引擎和变速箱,电动机的尺寸比燃油引擎要小得多,所以理论上放在前轴(前驱)或后轴(后驱)都是很方便,都很节省空间。例如五菱宏光MINI EV也可以后驱(其实27马力啥驱动都无所谓)。
可能有些车厂认为把电机放有前面,前驱依然有一点点空间利上的优势。但这会造成车辆驾驶性能的缺失,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电动车大多都是后驱和四驱?为什么没有前驱?
电动自行车其实也有前驱,但更多的是后驱。选择前驱还是后驱,取决于电动车的类型。比如上图是前驱电动自行车,这是日本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在中国非常少见。它基本上保留了传统自行车的结构,在前轮轴上安装了一个微小的电动马达。该车的小电动机和电池容量使其不适合长时间连续驾驶。我们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是后轮驱动的。事实上,在新法规出台后,这种自行车已经被列入电动摩托车的行列。这种电动车的电池够大,电机够厉害,动力很好,速度也很高。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跑得更远一些。
这种车之所以比较受欢迎,本质上是比较符合国内的使用。比如说带人,装货,跑长途,烂路,爬坡,这些都不是问题。前轮驱动时,动力只能通过两个减震器传递给车身,而且传动臂很长,对减震器的剪切力很大。所以你的减震器要足够结实,耐用性也要足够好。
后轮直接连接在车架上,车架在驱动时对其进行强制。无论是电动车还是摩托车,加速时车辆的重心会向后移动,所以后轮的附着力更大。在电机功率大的情况下,后轮驱动不容易打滑,所以驱动效率也比较高。我曾经骑过一辆前轮驱动的电动车。那是一辆三轮车。当你在水泥路上转弯时,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前轮轻微打滑,浪费了动力。两轮车在转弯或变道时,车身不可避免地会倾斜,转弯时前轮会偏转一定角度,所以转弯时后轮着地面积较大,对地面的附着力也较大。
以上面的汽车为例,电动汽车行驶时很容易遇到这种姿态,而前轮的附着力明显小于后轮。由于绝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都位于前部,采用前驱动结构不需要太复杂的传动系统,变速器直接输出两根传动轴就可以传递给驱动轮。驱动汽车时,动力首先由传动轴传给后桥,再通过差速器和传动半轴传给两个驱动轮。很明显,后驱动配置越复杂,系统中的运动部件越多,就会增加运行阻力,从而增加油耗。而电动汽车;车轮本身就是电动马达,前后都不会增加传动系统的阻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