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征,女性生理与男性生理的异同
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附睾具有贮存和促进精子成熟和排放的功能,而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是组成精液的主要成分,对精子获能和维持精子正常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睾丸的生理
青春期的睾丸主要有两大生理功能:精子的发生和雄性激素的合成,前者在生精小管中完成,后者由间质中的Leydig细胞合成和分泌。
生精小管中的生精上皮是精子发生的基地,生精上皮由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生殖细胞包括精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主要包括睾丸的生理、附睾的生理及附属性腺的生理。
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附睾具有贮存和促进精子成熟和排放的功能,而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是组成精液的主要成分,对精子获能和维持精子正常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睾丸的生理
青春期的睾丸主要有两大生理功能:精子的发生和雄性激素的合成,前者在生精小管中完成,后者由间质中的Leydig细胞合成和分泌。
生精小管中的生精上皮是精子发生的基地,生精上皮由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生精小管壁和支持细胞间的复合连接是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对保证精子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1.睾丸的发育历程
睾丸的发育历程一般分为胎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老年期。
胎儿期:第6周的胎儿有原始性腺,但没有两性的差异;第7周髓质层显著发育;第8周出现间质细胞,有合成睾酮的功能,同时中肾管(即沃尔夫管)开始发育成男性副性器官——附睾、输精管、精囊等。而向女性发育的中肾旁管(米勒管)开始退化。
胎儿的原始性腺是分化为睾丸还是卵巢,主要决定于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腺嵴细胞膜上有无组织相容性Y抗原(即H-Y抗原),产生H-Y抗原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短臂上。如果个体具有Y染色体,其原始性腺分化为睾丸,其间的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促使中肾管发育,而支持细胞分泌抗中肾旁管激素,抑制米勒管发育,使其退化。
青春前期:睾丸在8岁以前基本上无变化,其后生精小管管径逐渐增大,至10岁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青春前期的生精小管中已可见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
青春期:青春期的性成熟经历3个阶段。
第1 阶段:9~12岁,第2阶段:12~15岁,第3阶段:15~17岁。此期睾丸的结构基本上与成人相同。
老年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雄激素合成锐减,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增加。个别90岁的老年人的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仍与青年人一样。
2.各级生精细胞
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原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发育发展为精子,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级生精细胞其胞质未完合分开,细胞之间有胞质桥相连。
3.支持细胞
支持细胞又称Sertoli细胞,分布于生精小管的各级生精细胞之间。相邻支持细胞在侧面近基部细胞膜处形成紧密连接,它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
成年男性睾丸的支持细胞是不分裂的,其数量增加只在出生前和出生后早期进行,这个发育阶段决定了成年男性支持细胞拥有量。支持细胞除了参与血—睾屏障外,还有如下功能:
(1)为生精细胞的分化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保护和营养生精细胞。
(2)促使生精上皮中生精细胞位置的移动和精子的释放。
(3)有多种形态的溶酶体,可以吞噬、清化生精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小体和发育中退化的生精细胞以及死亡的精子。
(4)具有内分泌功能,保证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5)分泌的液体是组成睾网液的一部分,可帮助精子排向附睾。
4.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约占睾丸总体积的1/3,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淋巴管。
5.血-睾屏障
青春期时,精子发生过程一开始,血—睾屏障迅速形成,最早约11岁就可出现。血—睾屏障亦称血—生精小管屏障,其主要结构是生精小管壁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生精小管壁中的管周平滑肌细胞(PSM细胞)起主要屏障作用。对通过的物质有辨别能力,可使生精细胞的内环境有别于体内其他细胞的内环境。其功能如下:
(1)血—睾屏障形成和维持生精上皮分裂和分化的特定内环境,是精子发生的必要条件。
(2)可阻止血浆内不适合物质如药物、毒素、免疫因子等进入生精小管。
(3)可阻止精子相关抗原的逸出。
6.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控和睾丸内调控两方面。它们相互协调作用,从而保证睾丸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附睾的生理
附睾上皮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基底细胞、主细胞、亮细胞和晕细胞(halo细胞)。有三大功能:分泌功能,吸收功能,浓缩功能。其使附睾液内的成分不断变化,从而为精子的成熟和贮存提供了特定的内环境,保障了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附属性腺的生理
1、前列腺的生理
当进入青春发育期(12~17岁)时,前列腺随血浆睾酮浓度上升而增大。前列腺上皮在雄激素刺激下分泌功能不断增强。
青春期时,前列腺分泌物为稀薄的白色液体,呈弱酸性,PH6.5左右。含有多种水解蛋白酶、电解质及多胺等。随着年龄增长或前列腺感染,PH可呈碱性。
前列腺液约占射出精液的30%,正常量约为0.5mL,在精液的前1/3段射出。
前列腺分泌物中主要包括:
(1)纤维蛋白溶酶及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因子,它们与精液的液化密切相关,慢性前列腺炎时易出现分泌异常,可引起精液不液化,从而影响精子运动和受精能力。
(2)酸性磷酸酶(ACP),为一种糖蛋白,可水解精液中的磷酸胆碱、磷酸甘油及核苷酸等物质,与精子运动和代谢有关。可作为反映前列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柠檬酸,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对维持精液的渗透压平衡及适宜的PH有重要作用。可能与精子运动有关。
(4)锌 可抗细菌感染,作为酶的辅基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抑制核染色质的聚集并起抗生物氧化作用,对精子活力的维持十分重要。
(5)钙 参与精子运动的调节,精液钙与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有关。
(6)多胺 精液的特殊气味就是精胺在二胺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可挥发的醛类所致。
慢性前列腺炎,泌物中锌浓度明显降低,前列腺肥大,分泌物中锌的含量增多,前列腺癌时锌浓度下降,而ACP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显著升高,为前列腺肿瘤的敏感指标之一。
2、精囊腺的生理
精囊腺亦为一分泌器官,为黏稠的碱性淡黄色液体,常含有少数精子。
精囊腺分泌物约占精液的46~80%,平均含量2.5mL,对阴道和子宫中的酸性物质起中和作用,以维持精子在阴道和子宫内活动。
性欲的强度可能与精囊腺的膨胀有关。
精囊腺分泌物中主要包括:
(1)前列腺素(PG),对男性生殖系统起主要作用的是PGE和PGF2a。前者使精子活力增强,后者则可抑制精子活动。
(2)果糖,为精囊分泌的特征性产物,是精子活动的主要能源,也直接参与精子获能与受精。无精子症因先天性输精管精囊腺缺如所致,则果糖含量极低,若因原发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所致,则含量保持正常。
(3)黄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出现荧光,法医学上常利用这一原理来证实是否为精液。
(4)蛋白质的酶簇 可使则射出的精液呈半凝因状态,若不呈半凝固状态,且伴有果糖含量降低,则可能为双侧输精管精囊腺发育不全。
(5) 去能因子,抑制顶体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精囊腺对精子获得正常活动能力很重要,精囊腺正常功能的维持与雄激素密不可分。
3.尿道球腺和尿道腺的生理
尿道球腺分泌物的液体清亮而黏稠,亦称尿道黏液,其PH6.2~6.8。
具有润滑尿道的作用,是构成最初射出的精液的一部分。
尿道腺(Littre腺)分布于前尿道,尿道腺上皮分泌无色水样液体,内含黏蛋白,是射精时的前导分泌物,可能也是尿道黏液的组成成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