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的发展历史,制药业的发展历史
总的来说,我国医药行业虽然依旧发展落后,但是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截止目前,国内制药行业大致经过了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的两次蜕变
一、原料药时代(1990-2012)
原料药:正常药剂的上游产物,是药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
伴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前后经过几次蜕变,时至今日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更大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我国医药行业虽然依旧发展落后,但是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截止目前,国内制药行业大致经过了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的两次蜕变
一、原料药时代(1990-2012)
原料药:正常药剂的上游产物,是药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是属于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纯化物、化合物。但它并不拥有完美的理化参数,也无法在人体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发挥最佳药效,因此需要结合辅料并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市场上的药剂
严格来说原料药并不是直接给患者“吃”的,因为它并不是药而是与其他化工材料一样属于原材料的范畴,但因它具备有与原研药、仿制药、创新药等相同或相似的药物活性成分,所以很多患者因为价格因素或国内无法购买到原研药而使用原料药,但是这种情况往往不仅会导致药效发挥不全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不良后果
上世纪90年代时,我国大部分化工厂响应国家号召,相继整改为制药公司,主要生产原料药、制剂、中间体等产品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广阔的原料资源、强大的生产能力、物美价廉的产品逐步引起发达国家大型药企的注意,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大量原料药购买订单,典型代表企业有美国辉瑞,英国阿斯利康及日本第一制药厂等,在这些外资大型制药厂帮助下,21世纪初我国原料药市场需求一度扩大到数十倍,原料药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风并逐渐壮大,代表企业有:华海药业,普洛药业、九州药业
二、仿制药阶段(2001-2018)
谈到仿制药首先要提到的是原研药,也就是大家所谓的“正版药”,其研发首先要从成千上万的原料药中筛选出大概4000个左右化学结构分子式,经过10-15年的研发时间,斥资3-5亿美元研发资金,且在排除中途因实验受阻可能导致失败的情况下,最终才能研发出一个理想的药物,其成本与代价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外原研药能达“天价”的原因
原研药一旦研发成功便会获得20年的专利保护权,在这个期间世界各地的制药厂或科研室可以进行合成、仿制,但仅能用于科研、医学临床,且不能有任何商业用途。注入大量资金的原研公司就可以在这20年时间内赚最厚的利润
而一旦过了专利保护期,世界各种类型的仿制药便会遍地开花,原研药的销售将会呈现断崖式下降。无奈只能下调价格,“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价格大幅下调也会比仿制药贵,销量相较于之前会惨不忍睹但也不至于无人问津,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司匹林,这个药物的专利期已经过了数百年,行业里几乎是个药厂就能够生产,但是你会发现市面上价格最贵的阿司匹林还是属于德国的拜耳,这是因为拜耳的阿斯比林在肠道中吸收的效果最好而且不会导致人体胃黏膜的损伤
接下来就过度到我们想讲的仿制药了,说白了,它就是原研药的“双胞胎兄弟”,其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及适应症上与原研药都相同或相似,除因大部分肿瘤药品专利尚未到期而导致国内很难看到肿瘤仿制药外,世界上大部分原研药在我国都能找到对应的仿制药
提到仿制药就不能不重点提到两个国家:中国与印度
关于印度的仿制药:
上文已经提到了原研药“天价”的原因是因为巨额研发经费与国际普遍遵守专利保护期带来的垄断。而对于原研药的态度,一向以挂火车、杂技摩托、泥潭抗疫著称的神奇国家——印度,在令人瞠目结舌方面是从不会让大家失望
1970年印度对本国相关专利法进行修改,声称对食品、药品只授予工艺专利,不授予产品专利。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地对药品专利进行耍赖与忽视:你欧美花再多钱研发出来的新药,我只要能仿制出来的话就不会跟你藏着掖着,今天仿出来明天就投放进市场而且价格低廉。况且要不是因为我研发能力有限、质量把控不足、对外贸易不行,我能让你欧美的原研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吗?
到这里你应该能联想到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制作背景了吧,也难怪在电影里会有这样一句让人迷惑的台词“印度是穷人的药房,所以全世界都在这里买药”,而本电影结尾的彩蛋中同样还有另一个地方耐人寻味,就是主人公程勇在出狱时他的警察小舅子来接他并提到格列宁已经正式纳入医保中,这也关乎到我们的下文描述——中国对仿制药的态度
关于中国的仿制药:
相较于印度,有大国风范的中国对待原研药的态度明显不同,国家相关领导人综合考虑到人民用药安全、价格廉价、医保有保等各种因素相继出台了多项利好于人民的政策
其实从90年代原料药时代起,就已经有较多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开始走上仿制药的道路,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生物、化学方面科研的突飞猛进,中国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仿制药,但多数产品的质量都很差,制药企业开始呈现“小、散、乱、滥、混、杂”的局面
为提高市场上仿制药的质量及检测标准,2012年国家药监局出台《药物一致性原则》政策。即药品一致性研究,声明仿制药必须和原研药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质量标准一致性等全过程一致的高标准要求,据了解,做一次一致性评价的价格大概是800万元左右,注意是一次性顺利通过的情况,而一次通过的概率很小而且每次评价历时时间很长,所以对中小药企来说就变成了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这无疑迫使中小制药厂走向合并的道路
为降低市场上仿制药的价格,达到老百姓都能用到好药且减少国家医疗商业保险费用的目的。2018年国家出台《带量采购》政策,简单来说:以前是各大医院自行采购,现在国家联合各城市的医院,成立联采办,统一约定采购量,让药企来投标,倒逼更多药品实现大幅降价。换句话说,仿制药企业的利润被国家以庞大的采购量所稀释
与此同时,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等共同制定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已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层层流通环节,规定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能超过2个,再一步降低了各大医院、药房的仿制药价格
三、创新药时代(2019年至今)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制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差,主要是因为医药创新能力薄弱,这是摆在中国制药行业的现实。生物、化学方面的科研能力及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医药行业中仿制药仍是需求的主体。在国外医药专利技术的垄断下,我国以仿制药为主的大型药企一边拼命生产大量药品,另一边却只能分到市场上最微薄的利润
为了保护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尽快打破国外医药专利技术的壁垒、尽早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国家开始鼓励制药企业走向创新药改革的路途
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是一类创新性药物,它是在已有药物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比如通过结构修饰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相较于仿制药而言,创新药更加强调新颖的化学结构或新的治疗用途,并且能够同时打破“原研药”的专利壁垒。据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创新药种类有430种左右,而我国目前仅有100种
2018年国家开始大幅缩减进口创新药审批流程、对部分进口创新药实行零关税且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在医药领域知识产权制度也逐渐完善,创新药的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且不受带量采购的影响
在相关政策引导与保障下,我国创新药目前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正在开拓一条“原料药—仿制药—仿创药—自主创新药”的发展路径,多数大型药企已经开始走向转型的道路并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转型前期已经有了不错见效。处于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第15位的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可谓正在转型的一大药企代表,其同时获评“2021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据官方给出数据,目前正大天晴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高占其全年销售额的10%-12%
目前为止,我国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三分天下,因为化学药生产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性,化学制药行业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现在的化药业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各大药企已经逐渐走上了仿创或创仿的转型道路,相信再有十年的快速发展,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化学药制造企业走向世界
我们将始终坚持做生活百科类的原创文章,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敬请关注我们的VX公众号“今日主题”,谢谢大家
化学制药的发展阶段
其发展经历了如下5个重要阶段:
①有机砷制剂的发明。1910年有机砷制剂胂凡纳明(即“606”)和1912年新胂凡纳明(“914”)的发明,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的新纪元。②磺胺药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磺胺药的发明,成为化学药物治疗的又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③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和分离提纯以及不久实现的深层发酵生产,使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性感染更为有效的武器。接着许多其他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相继出现,并投入生产和应用。1959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分离成功,为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头孢菌素C的发现推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开发。④其他一些重要进展。对化学制药工业曾做出贡献的尚有:胰岛素和其他生物化学药的提取和精制;抗疟药的研究和生产,维生素的人工合成,激素的人工合成和生产。其后,各种抗结核药、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精神失常药、合成降血糖药、安定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非甾体消炎药等相继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制药工业的发展。⑤制剂加工技术的发展。
化学制药的发展简况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药品生产是从传统医药开始的,后来演变到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天然药物,进而逐步开发和建立了化学药物的工业生产体系。化学制药工业发源于西欧。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如那可丁(1803)、吗啡(1805)、奎宁(1820)、烟碱(1828)、阿托品(1831)、可卡因(1855)等。这些有效成分的分离为化学药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还先后出现了一批化学合成药,如乙醚(1842)、索佛那(1888)、阿司匹林(1899)等。与此同时,制剂学也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19世纪末,化学制药工业初步形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