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科普「太空科普|神奇的太空环境」
也有黑暗恐怖的,比如说天狗吃月亮。
无论是哪一种遐想,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太空的了解太少了。
如果是在几百年前,不了解太空也无所谓,戏说一下也无妨,所以,就有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它将神秘的太空想象成了一群无所不能的神仙们悠闲自在生活的地方。
但是,自从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送入太空以后,太空就开始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直到现在,我们离开太空几乎寸
千百年来,浩瀚无际的太空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其中不乏有奇幻美妙的,比如说嫦娥奔月。
也有黑暗恐怖的,比如说天狗吃月亮。
无论是哪一种遐想,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太空的了解太少了。
如果是在几百年前,不了解太空也无所谓,戏说一下也无妨,所以,就有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它将神秘的太空想象成了一群无所不能的神仙们悠闲自在生活的地方。
但是,自从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送入太空以后,太空就开始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直到现在,我们离开太空几乎寸步难行。我们开车出行必备的车载导航仪,用的就是导航卫星;我们天天看的天气预报,用的就是气象卫星;就连我们每四年才能看到一次的奥运会,也需要利用电视转播卫星才能保证我们能够准时看到现场直播。我们不知不觉已经与太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太空到底是什么样呢?太空中到底又有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神奇的太空环境!
太空在哪里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太空在哪?大家可能都会指指我们头顶上的地方。对,太空确实就在我们头顶上,但是,它到底从我们头顶上的什么地方开始,又到什么地方结束呢?太空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空又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维基百科中的定义,太空就是地球大气层和其他天体以外的虚空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空”这个词中“天”的范围,而“天空”这个词中“空”的范围指的却是地球大气层以内的地方。
我们整理一下,可以这样说,我们头顶上的广阔空间就是天空,它是最大的;然后,按照大气层的上边界为限,可以把天空分为两个部分,大气层以内的部分称为空,而大气层以外的部分就称为太空,或者叫外空,人们更习惯称它为空间。我们经常提到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等这些航天器就运行在太空这个区域;而我们平常所说的飞机呢,只能在“空”这个区域飞行,而且是在“空”的底层部分。
关于太空从哪里开始,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精确定义,甚至有些定义还有一些其他的考虑。比如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或是美国空军就把太空的边界划的比较低,他们把距离地面92.6km以上的空间都称为太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此一来,美国X-15的飞行员和美国水星计划中的亚轨道飞行员就可以被称为宇航员了,就能够获得进入太空的殊荣。
如果是从应用的角度看,太空的最低边界应该是卫星能够运行的最低高度,也就是说,一颗卫星进入太空以后,在不给它任何推力的情况下,它至少能够在这个高度上停留一到两天的时间。结果计算,发现大约130km以上的高度才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如果下次有人问你“怎样才能到达太空”时,你就告诉他“一直向上走130公里就到了”。 但是,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大气层的边界在距离地面100~110km的地方。
上面说的都是关于太空的下边界,那么,太空的上边界在哪儿呢?我们人类目前也不知道太空有多大。在这个巨大的黑漆漆的太空中,除了太阳、月亮和数不清的星星以外,到底太空中还有什么东西,对我们有害吗?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人类上万年,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尤其是从上世纪60年代,人类有了卫星以后,现在我们总算可以不交白卷了!
其实,太空中除了有我们看得见的物体,比如太阳、月亮这些天然的天体,以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人造天体以外,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物质,比如电磁辐射、带电粒子等非常危险的东西。太空中到底有些什么我们看不见却又存在呢?我们将太空环境归纳为了6大要素,就是失重、大气、真空、电磁辐射、带电粒子以及空间碎片。
太空环境要素—失重首先,我们先说说“失重”。其实,失重可能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一种太空环境的特性。为什么这么说呢?看起来,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与地面上差不多,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总是飘在空中,其实,不光是航天员,空间站里的一切物品如果不固定起来的话,都会像航天员一样飘在空中,这种现象就是失重。
失重所失去的不是重力而是与重力相平衡的反作用力,或者说是除了重力以外其他的力都失去了。失重状态在地面上是很难获得的,因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有东西支撑着我们。我们站在地上,地面会给我们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与我们自身向下的重力相平衡;如果我们坐在椅子上,椅子也会给我们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与我们自身向下的重力相平衡。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走着走着,我们突然把他脚下的地面撤走,那么他就失重了!如果我们一定想体验一下失重的话,可以去跳伞或者“蹦极”。
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理解了,跳伞的人和蹦极的人的表情可远远不像航天员一样轻松惬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人类想平躺在空气中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魔术中,但是在水中,我们平躺在水面上却并不难,这是因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空气和水这两种物质的不同属性造成的。所以说,即便在太空中给航天员一把椅子,这把椅子也支撑不了航天员,因为他们会一起在太空中飘着,也就是说,凡是进入太空的东西都会失重。
对于失重而言,大家更多的感受是好玩,其实,除了好玩以外,太空中的这种失重环境对于改善我们未来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玻璃纤维,我们都知道玻璃纤维是现代光纤通信的主要部件,在太空的失重条件下,人们可以制造出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这就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玻璃丝的两端和中间受力是一样的,就像玻璃丝漂浮在太空中一样,自然就不会在制造凝固当中断裂了。
利用失重环境,还可以制造出绝对球形的金属球,这在很多地方都非常有用。比如说:为了制造出尽量圆的钢珠,早在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武器制造者们就发明了一种制造步枪铅弹的秘密方法。他们设计了一套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系统,在制造子弹时,将熔化的铅灌进一个高一百多米的“子弹塔”中,让融化的铅垂直下落,从而人为的制造出一个近5秒钟的失重环境;在这个失重环境中,融化的铅会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球形;最后,球落进盛满凉水的池子中并迅速变硬,这样就生产出了比较理想的球形子弹了。但是,如果是在太空这个天然的失重环境中,那就简单多了!
有利就有弊。失重也会带来很多不便之处。比如说,在失重状态下,你感觉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飘来飘去挺有趣的,但是,失重环境对于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就曾提到,飞船刚刚入轨进入失重状态时,大多数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除了这些航天员能够感觉到的不舒服以外,失重还会引起航天员心血管功能的下降,而这些更是隐形杀手。在空间站中一待就是几个月的航天员,刚返回地球时甚至要用担架抬着才行。所以,在我们收看杨利伟返回地球的现场直播时,为了防止他着陆后晕倒,一出返回舱就让他坐在了椅子上,两边还有医务人员保护着,把他抬到了医护车上。
此外呢,失重还会导致航天员的骨质损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研究表明,处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每个月会丢失1%~2%的骨骼重量,看来,航天员比我们更需要补钙!
其实,失重给航天员们造成的威胁远不止这些,比如: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衰老程度加快,以及多种空间运动病等等都是失重给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空间运动病,它的发病率比较高。
为了尽量减少失重对航天员的不利影响,在太空飞行过程中还是采取了很多防护措施的,比如说: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改善饮食,增加营养,配备一些药物和运动装置、特殊航天服等等。
太空环境要素—大气我要介绍的第二个太空环境要素是“大气”。我想一定有人会奇怪:太空中不是没有空气吗?其实,太空中不是没有大气,只是大气比较稀薄而已,而且稀薄到了我们人类不能在太空中直接进行呼吸的地步。
距离地面越高,大气越稀薄。比如说,地表海平面的大气密度为1,那么,随着距离海平面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会减小,当高度升到100km时,大气密度是海平面上大气密度的万分之一;而当高度升到300km时,大气密度会就只有海平面的百亿分之一了;如果继续上升,到了600km高度时,大气就会更加稀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大气可是我们的护身符,那么,太空中的大气对于航天器甚至是航天员来讲是否也是“正能量”呢?目前看来,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太空中的大气除了可以加速低轨道的空间垃圾陨落大气层以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好作用了。那么,太空中的大气到底对航天器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阻力。当你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中,将手伸出车外,就会明显的感觉到你的手在被往后推,这个推你手的力就是大气所产生的阻力,而你的手所感觉到的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就是空气密度、汽车的速度、手的形状大小,以及手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即便手的面积不大,但是汽车的速度大或者是空气密度大,都会产生比较大的阻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太空中的大气密度那么小,却也能够对航天器产生较大阻力的原因,这就是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太快了。
那么,大气阻力会对航天器的运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按照我们通常的认识,阻力会使汽车减速,对于航天器也是一样,在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它的运行高度会不断降低,就像螺旋线一样,开始时每圈高度降低的都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轨道高度会越来越低,大气密度却越来越大,阻力也会增大,那么每圈轨道高度降低的幅度也会加大,最终航天器就会一头扎入大气层,冲向地球,就像一颗陨石一样,要么是在大气层中烧毁,要么是在撞击地面时撞得粉身碎骨!
其实,太空中有不少航天器最终的命运都是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陨落地球了,比如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就是因为大气阻力的长期作用,在1979年7月的时候坠落大气层了。必须想办法克服大气阻力的影响,让航天器能够稳定的运行在它需要的轨道高度上。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航天器一个推力,抬升它的轨道高度。比如我国的“神舟六号”飞船就在它运行第3天进行了一次轨道抬升。
除了阻力,大气对航天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是不好的影响,就是原子氧。在太空辐射和带点粒子的作用下,氧气分子会分解成两个氧原子,通常情况下,氧原子会迅速重新形成一个新的氧气分子,然而,由于太空中大气非常稀薄,氧气分子也就自然很少,相互之间的距离就会很远,从而造成一旦氧气分子分裂以后,将很难再组合成新的氧气分子,从而只能以原子氧的形式长期存在下去。
原子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就像暴露在空气中的铁会生锈一样,暴露在太空中金属也会“生锈”。原子氧已经成为导致航天器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破坏了航天器表面的热涂层,还使得航天器表面的强度下降,光学和电性能也会发生改变;同时,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态或者是固态氧化物也会污染航天器的光学镜头等关键部件。俄罗斯就曾经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开展过纤维复合材料的长期暴露试验,这种复合材料在太空中暴露了1024天后,表面上就形成了一层像玻璃一样的物质,厚度在0.1到O.5微米之间。
所以,为了避免原子氧对航天器的危害,通常我们都会在航天器的表面包裹一些保护材料,就像给它们穿上一件防护服一样;但是航天器上还有一些无法包裹的地方,比如说相机镜头、通信天线等等,那么怎么办呢?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像我们常用的相机镜头一样,开机以后镜头才会伸出来,不用时把它收回去就可以了,这样就减少了被暴露在原子氧中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被氧化的时间。
太空环境要素—真空“真空”这个词,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比如说,医生打针用的针管,朝上一抽,我们就认为针管中就成“真空”了;还有我们经常把一些谁都不管的地带称为“真空地带”。其实,在我们的印象里,“真空”就是代表着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前面提到:到600km的高度时,大气就已经非常稀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其实,在太空中,随着高度的增加,不仅大气密度会不断减小,大气压强也会相应减小,当高度增加到500km时,大气压强就已经减少到不足地面大气压强的万亿分之一了,也就是说,这时的太空中已经几乎没有空气,几乎没有压强了,我们通常称这种状态就是“真空”,当然,这其实只是接近“真空”,这也正是太空环境的第三个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真空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第一种影响就是排气。在航天器的制造过程中不小心会混入一些小气泡,就像我们给手机贴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在手机膜下留有小气泡一样。如果到了真空环境中就不行了,因为在真空中压强几乎为零,这样就会导致气泡内外的压力不平衡,在真空环境中这些小气泡就会破裂,就像吹气球把气球吹炸了一样。一般情况下,排气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排气现象出现在镜头等一些精密仪器上,就会造成成像的清晰度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航天器的应用。所以,航天器加热时会在地面上人为地营造一种近似真空的环境,再将航天器的各种关键部件放到这个模拟的真空环境中进行测试,以确保航天器在进入太空以后尽量不要发生排气现象。
太空的这种真空环境可能对航天器造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冷焊。冷焊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刚才介绍的排气有关系。在太空中,固体表面由于排气现象会失去本来吸附在表面的气体,这样一来,当两个固体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粘合现象,如果两个固体表面非常干净,那么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就有可能结实的“焊接”在一起,形成冷焊。显然,这种冷焊现象可能会使航天器上的一些活动部件出现故障,比如太阳能帆板无法展开、卫星天线不能转动,甚至是航天器上安装的机械臂不能进行灵活的空间维修活动等等,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必须防止冷焊的发生。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在航天器容易发生冷焊的地方抹一些润滑剂就行了,比如说石墨就是一种很好的固体润滑剂。
那么,第三种负面影响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我们地面上非常简单,而在真空中却难上加难的热传递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地面上,热传递一般有三种方式,就是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地面上都可以发生,但是,在真空环境中,由于缺少了大气这种介质,传导和对流都无法进行了,也就是说,在真空环境中只剩下一种热传递方式,就是辐射。热传递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就会使得航天器的表面温度在白天和黑夜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说,在太阳晒着的时候,航天器表面的温度可以高达零上120度,而在晒不到太阳的时候,就可能降到零下120度;甚至有时候,航天器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都会相差200多度。这种剧烈的温差给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麻烦。
为什么这么说呢?航天器上装有许多精密的仪器设备,如果不能把航天器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航天器上的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对航天器进行及时的降温和保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进行热控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所谓主动的方式就是给航天器装一个冷热两用的空调,在航天器需要时给它加温或者是降温就行了。反而是第二种方式,也就是被动的方式比较有意思,比如说给航天器加装一个“百叶窗”,通过调节,打开百叶窗可以通风,合上百叶窗又可以遮挡阳光。可见,百叶窗的调节部件很重要,通常我们都是手动控制的,而航天器的“百叶窗”巧妙就巧妙在它的调节部分。这个部分由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对热量非常敏感,一旦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受热,它就会膨胀,从而打开“百叶窗”,让航天器进行散热;相反,一旦到了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它就会收缩,从而关闭“百叶窗”,对航天器进行保温。是不是很奇妙!
上面介绍的都是真空环境对航天器的不良影响,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不需要或者说不喜欢真空环境呢?仔细想一下,显然不是这样的。就拿制药来说吧,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在制药车间里,工作人员都要穿着非常特殊的工作服,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制药车间中环境的洁净。但是,在地面营造的这种洁净环境再怎么干净也没有太空干净呀,所以,所谓太空制药就是想利用太空的真空环境。另外,我们经常吃的方便食品都标有“真空包装”,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真空环境对于食品的保鲜也是非常有效的。
结束语今天先介绍我们比较熟悉的失重、大气和真空这三种太空环境要素,下次我们将介绍电磁辐射、带电粒子和空间碎片三种太空要素。
期待你的继续关注
加油!
作者简介:
张雅声,博士,航天工程大学航天指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天器设计与应用、空间安全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张雅声▋来源:我们的太空▋编辑:吴 军、江程杰▋邮箱:ourspace0424@163.com关于太空的科学知识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
3、太空站又称为“空间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在太空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
4、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6、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
7、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8、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
9、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
扩展资料:
1、外太空最冷之处:回力棒星云或许是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温度仅有零下272摄氏度。回力棒星云距离地球5000光年。
2、外太空最热的行星:开普勒70b是最热的系外行星,温度可能高达7000摄氏度,其轨道也非常接近其恒星,比水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还短。
3、外太空最冷的行星:OGLE-BLG-390L是迄今发现最寒冷的行星,其质量是地球的5倍,被认为是一颗岩石行星,它也是距离地球最遥远的行星之一,距离地球大约28000光年。它表面温度仅为零下220℃,低于液氮的沸点,接近于绝对零度(-273.15℃)。
4、外太空最大恒星:盾牌座UY是目前已知最大星体,是一颗位于盾牌座的红色特超巨星。半径是1708倍太阳半径,也就意味着1708个太阳排成一排。它距离地球约9500光年。
5、外太空中旋转最快的恒星:VFTS 102是迄今最快旋转的超大质量恒星,该恒星赤道区域环绕轴心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作用,如此之高的自转速率几乎将这颗恒星撕裂。它非常炽热,是一颗高度发光恒星,是太阳亮度的10万倍,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的蜘蛛星云。
6、外太空最小的物质尺寸:已知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夸克。
7、外太空中最快的信息传递速度:光速,提示爱因斯坦的速度极限理论无懈可击。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加密技术,与超光速无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宇宙
太空是什么样子的?
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的生活更是个充满魅力、令人好奇的神奇话题。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大不相同,那里没有空气,没有重力,充满危险的太空辐射。当然在封闭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舱内,有足够的空气供你呼吸,良好的航天器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挡住太空辐射,只是“失重”会给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如果用地球上的方式去太空生活,那肯定会闹出很多大笑话。比如吃饭,你端着一碗米饭,那饭会一粒粒飘满你的座舱,你张着嘴可能一粒也吃不着;而你闭上嘴时,饭粒却可能飘进你的鼻孔呛你个半死。你想躺在床上睡个舒服觉,可是你会发现太空中找不到上下的界限,“躺”和“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