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是什么,傩戏开天门唱词
“咚咚锵,咚咚锵……”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寨子里的一些村民都会戴上面具,登上戏台,为乡亲和游客表演一出地道的侗族傩戏“咚咚推”。
天井寨,怀化境内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侗族傩戏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侗族傩戏流行于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侗族农耕文明的产物。2006年,侗族傩戏
作者:胡邦建,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6期
“咚咚锵,咚咚锵……”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寨子里的一些村民都会戴上面具,登上戏台,为乡亲和游客表演一出地道的侗族傩戏“咚咚推”。
天井寨,怀化境内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侗族傩戏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侗族傩戏流行于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侗族农耕文明的产物。2006年,侗族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民间生活的戏剧“活化石”
傩,是一种以驱瘟避疫为目的的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最初是为了驱鬼逐疫。由于举行仪式时,巫师口中发出“傩傩”的连声,便把这种仪式称之为傩。
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地区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的分布十分广泛,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都有,但侗族傩戏却主要流传于新晃县贡溪乡天井寨。贡溪乡位于新晃县南端,境内山坡众多。贡溪有唐代相关传说故事,但是侗傩却并非产生于此地。据当地龙、姚姓族谱记载,从明永乐年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龙姓家族迁徙至天井寨,姚姓家族由新晃县境新寨迁往贡溪田家寨,后又迁往天井寨,傩文化也随之而来。
流淌在天井侗族的文化记忆
侗族傩戏不单独表演,而是依附于傩祀活动存在,由满足宗教祀神娱人需要的傩戏班演出。70多岁的龙景昌老人介绍,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
龙景昌不仅是天井寨的“寨老”,也是侗族傩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上世纪80年代,龙景昌拜老艺人龙子明为师,开始学习侗族傩戏。在龙子明的言传身教下,龙景昌学会了侗族傩戏的基本技能和表演艺术。
每次侗族傩戏演出之前,龙景昌和他的傩戏班子都会进行请傩神仪式。“只有傩神到场了戏才能开演。”龙景昌表示,侗家人崇敬土地和自然,“咚咚推”演出的内容除了傩戏中常见的剧目外,还有根据历史故事和当地百姓生活改编而来的剧目,如《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音乐也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曲调有溜溜腔、石根腔、吟诵腔和垒歌等。和其他傩戏不同的是,侗族傩戏的演唱、对白全用侗语,充分保留侗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咚咚推”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面具,又被称为“交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每个面具就是一个角色,有神鬼精怪、秀才、农夫农妇、县官差役、香婆巫师、乡间恶棍等。
“请神时,大家按照扮演的角色,分别戴上不同的面具表演;平日不请神时,这些面具就是神的象征,供奉在寨子的古庙中。”龙景昌表示,由于傩戏是戴着面具表演,观众看不见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因此傩戏的动作幅度夸张,形成了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咚咚推”所有的面具曾一度失散。龙景昌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一辈艺人在演唱时,要么临时做纸面具,要么涂面化妆代替。”上世纪90年代,为表演好傩戏,在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面具得以重做,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
走出大山的侗族傩戏
如今,“咚咚推”已成为了天井寨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如果不看‘咚咚推’,那就白来了天井寨。”这是许多游客来到天井寨后的感叹。侗族傩戏不仅是侗民们群体祭祀的一种仪式,同时更是侗民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和精神文化的寄托。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侗族傩戏和其他许多非遗项目一样,一度面临传承困难的窘境。
“学傩戏要长期钻研,反复练习,学成后又不赚钱,青年人都不愿坚持下去。”龙景昌坦言,现在,传统的傩戏很难留住年轻人,即便有人来学,但不少人学到一半就走了。如今,傩戏班里只有十几个人,大多都是天井寨村民。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必须把传统文化传下去。为进一步做好侗族傩戏的保护传承,近年来,新晃县借助文化旅游融合的契机,加大了对侗族傩戏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扶持,盘活天井寨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寨里旅游观光,傩戏也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不仅如此,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侗族傩戏开始慢慢“走出去”,向世人展示其魅力。2016年,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六十周年县庆上,贡溪乡天井寨的“天傩佑晃州”节目,将傩戏中的三角跳、傩面具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来自各地的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领略到侗傩的美妙与神奇。
“好看,特别有味道,让我加深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2018年10月,第57届耽罗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韩国艺术联合总会济州分会会长夫再豪在观看侗族傩戏表演后,不禁为其点赞。在这次活动上,侗族傩戏不仅走出了国门,更成为湖南省赴韩演出的唯一代表剧目。
而这些只是侗族傩戏走出深山的一个缩影。在新晃,侗族傩戏已成为当地各大节庆活动和文艺晚会的必选节目。此外,为搭建更好的展示平台,新晃县将原来的电影院改造成傩戏剧院,让民族文化在这里尽情释放。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保护它。”龙景昌认为,在加大展示推广力度的同时,傩戏还要加强传承人队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愿意长期学下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傩戏的兴趣。”他希望,侗族傩戏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们了解傩戏,爱上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侗族傩戏必然会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湘西傩戏:世界最早的假面舞,人神共娱,巫文化氛围厚重
傩是民间传说驱除瘟疫的神。为驱除疫鬼,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迎神赛会的习俗,赛会由巫师主持,内容主要是民间说唱与巫教的祭祀活动。从事祭祀演唱的人,都要戴面具,一唱众和,是世界最早的假面舞派对话动。这种赛会,在湘西称为傩戏,其中辰州傩戏已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辰州傩戏是湘西傩戏中最神秘古老的一种,现在保留的剧目有《孟姜女》、《七仙女》、《龙王女》、《鲍三娘》四大本和《蛮八郎卖猪》、《三妈土地》、《观花教子》等小本戏。
辰州傩戏以保留较为鲜明的古巫遗风而独树一帜,被称为世界戏剧活化石,引起国际巫傩文化研究人员的注意与重视。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的沅湘巫傩文化研讨会,曾指定在古辰州辖地,今湖南沅陵县七甲坪镇召开。
七甲坪傩戏在鸣锣开唱前,先要在堂上设神坛,坛上供奉傩公傩娘,坛后要张挂彩绘的五岳神象。而且坛前还要布置彩纸扎的三洞桃源门,象征远古人类居住的岩洞。戏台则扎在堂屋门前。请班子的东家,目的是酬神许愿,因此他们请班子来演唱傩戏,被称为“还傩愿”。
还傩愿供奉的傩公傩母,传说是远古时候的两兄妹。有一天,兄妹俩的父亲,捉住了雷公,把它关在一口大缸里,准备杀了来吃,因为正好家中没有盐了,父亲就出门找盐,临走时一再交待兄妹俩,不可揭开缸上的盖子,千万别放跑了雷公。
兄妹俩当时答应的蛮好,可等父亲一走,就起了好奇心,想偷看雷公到底长的啥样。雷公于是哀求兄妹俩放它走,兄妹俩不敢,雷公就求给口水喝,对于这个要求,兄妹俩应允了。谁知雷公喝了水,一下就来了劲,它飞出大缸,现了原形。临别时,从口中拔出一颗牙齿交给兄妹俩说:“你们把这颗牙齿栽了,到天下发洪水时,牙齿会结出一个大葫芦,可保你兄妹二人逃生。”兄妹俩就照雷公的话做了。
后来,果然天象漏了似的,大雨不断,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地洪水泛滥,所有陆地,全被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让洪水吞噬了。人类只剩下傩氏兄妹俩靠着雷公牙齿为种,长出的葫芦舟,得以幸存。
洪水退后,上帝为重生人类,就下旨要傩氏兄妹结为夫妻。兄妹俩认为这有违伦理,起初都不愿意,后来上帝显出种种迹象,表明这是神的旨意,兄妹俩终于在经过相追、剖竹、高山滚磨等等后,确信了他们的婚姻是神的意愿,于是兄妹就成夫妻,人类又开始得到繁衍生存。这就是最古老的“血缘婚”。
因为傩氏兄妹虽然根据神的旨意,结为夫妻,但毕竟二人还是兄妹,内心存在着羞愧,于是每日相处,都以面具遮脸,这种面具,演化到后来,就成为人们还傩愿时必不可少的傩面具。
现在的傩面具,大多是工匠用木材雕刻而成。其时,在古代,傩面具通常都是青铜制成的。而这种以青铜制造面具的历史,大约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那时,生活在湘西崇山峻险中的古代先民,为纪念自己的首领蚩尤,也为了与大自然搏斗生存,无论是牧鱼还是游猎,都戴着狰狞恐怖的面具。即使在酬神还愿的歌舞娱乐时也不摘下,久而久之,就融入了傩戏之中。因傩戏的流传而将古代的这种假面舞戏剧形势保留了下来。
上古时代,中国主要有三大宗族集团,它们是夏族集团,夷族集团与黎苗集团。当时,黎苗集团生活于今河南中南部及湖北、湖南一带,其领袖人物就是蚩尤。在当时,由于湖南的金属矿特别丰富,很多裸露山外,森林被焚后,这些金属矿被熔化变形,而且比石头还要坚硬。这使黎苗部落最先掌握了冶炼技术,先于其它两大集团跨入青铜器时代。蚩尤指挥族人冶炼出铜剑、铜盔,并投入与夏族争夺中原的战争。
史书载蚩尤部“兽面鸟语”,就是指其部的动物头盔及民族语言。蚩尤的兵器与实力虽强于夏族,夏族首领轩辕(即黄帝)在用兵上却胜于蚩尤,他采用诱敌深入的运动战,把蚩尤引到夏族与夷族交界之处的涿鹿,使蚩尤劳师远征,终成疲惫之旅,而后大举反击,终于打败蚩尤军,擒杀蚩尤。
蚩尤残部,或降或逃。降的,渐渐与夏族融合,逃的,则逃过长江,躲进湘西大山,才免杀戮,得于生存。
为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下去,幸存的人们虽远离了战争,但仍不丢弃造型狰狞的面具,他们戴着它,一是对蚩尤的缅怀,二是可以此吓住山中野兽。久而久之,历代相传,就演变为今天的傩神面具与傩戏。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傩戏有什么特色?
新晃侗族傩戏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的鼓声、“推”的小锣声之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年间的1419年从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
“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
“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著“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侗族源于我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人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的习俗和文化。
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后来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以其面具造型来识别。行当以生、旦、净、丑四行为主体,随后向更细致的分行方面发展,但是,无论是傩堂正戏还是大本戏,均以“对子戏”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傩戏长期在傩坛演出,艺人多为法师出身,其剧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剧中人物亦为傩坛所祀神祗的化身,因此,傩戏的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
傩戏根植于农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间歌舞和说唱的表演成分。清末,七甲坪的傩戏艺人与辰州戏艺人互相交流融会,形成今天带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傩戏腔。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傩戏的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同时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戏程式和点将、起寨、过兵等。
傩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三个发展阶段。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
旋律多口语化节奏自由,属朗诵体。只是具备了某些戏曲化因素。傩坛正戏腔多属法事程序,正戏腔是发展傩戏腔的基础,其旋律和节奏虽简单,但音乐形象已渐鲜明,行当已成形,唱腔结构已渐严谨。
傩堂戏腔随同傩堂小戏,大本戏的形成而产生。它承袭了全部巫傩音乐的遗产,保持了浓郁的“巫风”,成为湖南省戏曲音乐系统中自成一格的古老声腔。
巫傩艺术有着“封闭式”的历史,互相很少进行横向交流。均以当地语言为其舞台语言。因此,强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征,虽有局限性,但体现了他丰富多彩的音乐性。
沅陵七甲坪辰州傩戏共有21种曲调,常用曲调有“姜女调”、“范郎调”、“下池调”,特殊情节中亦有“差兵调”、“过关调”,多五声征、角调式,亦有羽调式和角商交替调式。情调古朴,旋律具山歌特色。
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在摊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黄金四目”面具。《周礼·夏官》说: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
方相氏成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样神秘可畏。
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新晃侗族傩戏现存面具36副,其中三国人物12副,包括关公、刘备、张飞、关平、周仓、王允、吕布、貂蝉、华佗、蔡阳、甘夫人、糜夫人。其中关公面具使用率最高,所有三国戏,关公均有出场。
傩神2副,包括姜良、姜妹。传说中的侗族人祖先。此面具不为演员所戴;仅供冲傩时供奉。
神鬼面具6具,包括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
动物面具3具,包括公牛、母牛、狗。
其他人物13具,包括刘高、官员、秀才、巫师、王婆、强盗、癞子各1具;差役2具、兵丁4具。
新晃侗族傩戏的头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剧中各种角色戴上面具之后,头上均缠约8尺长的黑色丝帕,帕两端从脑后长拖于地,表演时,头帕自双肩搭过,双手各执一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表演。
新晃侗族傩戏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我国早期南戏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族傩戏的存在,证明了贵州地戏,并非“明太祖朱元璋派颍川侯傅友德率兵30万出征云南,从江南各省大量移民来此‘填南’,而由军队带入贵州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非明代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戏剧形式。
正如《天府掳瘟》所描述:“新晃侗族傩戏不信巫术不驱傩,而祭祖。”说明我国戏剧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咚咚推”正好是这一阶段存在于世的证明。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