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和臭氧层,对流层的温度变化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主要部分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仅8~9公里;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对流层作为大气层最主要的一层,存在绝大部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层的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大气层按垂直结构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主要部分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仅8~9公里;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对流层作为大气层最主要的一层,存在绝大部分的大气,它占到大气总质量的75%左右,同时对流层中含有占大气层90%以上的水,所以存在复杂的天气变化,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因为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下层,所以不能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它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表辐射,所以高度越高受到的地表辐射的热量越少,温度因而越低,再加上热空气上升气压下降,空气通过扩张对外做功,使温度降低,所以随高度的升高温度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正是因为这温度的变化,这一层的冷热空气存在较强的对流,而由于陆地和海洋、白天和黑夜、地理位置的温度差异,这一层中也存在着空气的水平运动,所以说对流层存在着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在对流层底层气流湍流交换作用特别强盛,因为受到较大的地面的摩擦作用,一般情况下,风速和风向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增大和偏转,这一层受到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气温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在对流层底层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粒,因而较为频繁的出现云、雾、浮尘等天气现象。对流层顶层受地面的摩擦作用更加弱小,且含有较少的水分,温度几乎一直维持在0℃以下。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过渡层,在这一部分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变得很慢,或者温度几乎不随高度增加而变化的现象,对流层顶对对流层的气流的上升运动有阻挡作用,使尘埃和水汽等聚集,因而使得对流层顶下面的能见度降低。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中的第几层
我们生活在对流层1.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2.平流层,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3.中间层,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度;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4.电离层,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又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5.外层,又名散逸层,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大气层有多厚,这的确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人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整个大气层可以分成几个层.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碳中和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碳中和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碳中和:一个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可以被自然吸收中和,达到事实上的零排放。全球多个研究机构的一致性意见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将达到3度,而现在国际社会的努力是争取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度以内。1-2度的温度变化,对个人没什么感觉,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则是个大事。碳达峰是以二氧化碳排放在一个时间段内(不是指某一年,而是连续几年)达到历史高点值,而后开始下降。
碳中和即是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碳汇(即固碳:包括植树造林,收集二氧化碳)等方式相互抵消,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近零排放。西方国家就开始准备搞碳达峰碳中和了,我国为何在那个时间段不搞,到了现在突然高调的提出要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了?真的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那么全球变暖真的仅仅是因为我们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吗?现在中国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已经准备转型升级产业了,通过这几年国家大力搞环保就能看出来。而现在西方国家和美国都需要制造业回归,制造业又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那么现在中国就可以利用防止全球变暖来抑制其他国家搞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了,同时也是倒逼我国各项产业转型升级。
说个很浅显的事情,我们从小到大是不是一直在看见各种报道全世界石油只够用多少年就会枯竭,XX资源只够用多少多少年了?但在现在来看呢?全世界对资源的消耗量还在不停的上升,特别工业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石油是越来越不够用了么?还是什么资源用完了么?回到主题:为何我国现在开始积极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依赖化石能源(就是说你:石油)发展的路径,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条不太安全的路径,毕竟我国的石油探明储备量是不太够发展使用的,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年石油耗费6.9亿吨,其中1.9亿吨为自产,年全国原油产量1.95亿吨,进口原油5.42亿吨,也就是说,每年几乎我们的原油进口占73%,万一原油进口出点什么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