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感知,什么是速度感
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环境认知与自我认知的差异因人而异,跑步一样,跑姿、速度感、能量消耗……多半也是个反求诸己的内观过程。
跑步看上去很简单,深究起来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就拿最简单的速度感来说,怎么就知道当前是5分配速?怎么就预感快要跑崩?怎么就知道现在这个速度能跑到地老天荒……速度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可能多数跑友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不同速度的感知,对某种步频、
“男人再没有身材也会觉得自己有身材,女人再有身材也会觉得自己没有身材。”这种残酷内卷仿若现实。
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环境认知与自我认知的差异因人而异,跑步一样,跑姿、速度感、能量消耗……多半也是个反求诸己的内观过程。
跑步看上去很简单,深究起来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就拿最简单的速度感来说,怎么就知道当前是5分配速?怎么就预感快要跑崩?怎么就知道现在这个速度能跑到地老天荒……速度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可能多数跑友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不同速度的感知,对某种步频、步幅的适应,是在一次次训练中,通过整体感觉印记在大脑当中的。实际上,任何训练都能为获取速度感贡献力量,但对跑步而言,最重要的一项速度感知训练却是“乳酸门槛跑”,它最能体现自我速度控制,很多人也管乳酸门槛跑叫做节奏跑。
好的配速员不看表跑步是一项极其强烈的、需要身体力行才能感知的运动。你该如何跑?你能跑得如何?不能光凭空想象。真正跑起来的时候,会发现偏颇很多。
好的配速员是不用看表的。一场马拉松,靠谱的领跑员(兔子)基本上都能按照每公里很准确的速度去跑,而且他们也很少看表,都是凭借千锤百炼的速度感觉在跑。其他选手只要跟着兔子就不会错。
跑步高手基本上也无需看表,不同速度档位,就像在身体里植入了码表一样,随时可以感觉到。高手跑一段距离稍加调整,大体都不会错的。这种速度控制的感觉是如何驻留心中的?这必须要从多种混合训练说起。
就算是最简单的马拉松训练,也会包含轻松跑、长距离慢跑、乳酸门槛跑、间歇跑和体能/力量训练。如果你的训练不包含这些内容,可能需要丰富完善了。优秀跑者的速度感,恰恰是在这些不同强度的训练之中,一步步构建起来的。
巡航速度因人而异虽说大神在高配速下稳定轻松,但在低速下却未必灵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且擅长的“巡航速度”。让3小时的跑步高手带5小时完赛,也很不容易。因为7分左右的配速在大神经验体系中是很少见的,就算是轻松跑,可能也是5分配速。
也正是如此,马拉松赛事选择领跑员,一般都选择全马最好成绩加上半小时左右的选手做领跑员。比如全马330能力的人,去做400兔子。拥有430能力的人当500兔子,向下兼容,习惯自如。
每个人最习惯的速度,往往是该选手的舒适区,非常有可能是跑量构成中最多的那部分。跑者习惯的“巡航速度”一般都是在有氧范围,不尽力、不费力,在乳酸阈值速度附近,打个八到九折。那些马拉松兔子的配速,一般都在“乳酸阈值”之前,用8、9成劲儿来跑,往往是又舒服又惬意的。
所以,我们速度感最容易获取的时刻,是乳酸堆积前后阶段。冲击了一段乳酸阈值,收获了一个打折后的巡航速度。这两个速度点会成为最深刻的记忆。
乳酸产生、堆积,进入混氧、趋近无氧,身体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疲劳感来了,此强度下的速度感,每个人都会记忆深刻。大脑也会固化这个速度尺度,让耐力跑尽量不超过这个速度,让速度跑一定要比这个更强。
一次次训练,我们的乳酸阈值也在不断突破。刚开始可能是6分配速就到了乳酸阈值,后来练一段时间5分40成了乳酸阈值,以至于5分、4分……这些艰辛时刻,不断突破乳酸阈值的时刻,也深深地把速度感、能量消耗、强度控制等信息写在大脑中。
乳酸门槛跑至关重要乳酸门槛速度差不多就是全力跑10公里所能承受的极限速度。大众跑友可以自己测个10公里,最好成绩的那个配速,差不多就是你的乳酸阈值配速。超过这个速度,进入太拼无以为继的无氧状态,低于这个配速,属于不过瘾的有氧状态。
多训练乳酸门槛跑,就会让我们不断去感知速度、乳酸、时间、距离的关系。这个训练会要求我们一次次去感受“有氧、混氧、无氧界限”,最容易优化速度感。你问一个跑者最熟悉的配速是什么?很可能是他10公里的配速,然后加上个二三十秒。
提到费力,大家最先想到的是10公里最好成绩的配速,一想到省力,可能就是在此基础上打个八九折的巡航速度。
乳酸门槛跑对于绝大部分的跑友来说都不太容易,一个是乳酸门槛跑的确很累,乳酸堆积下维持速度,会感觉跑得比较痛苦。另一个是因为乳酸门槛跑的强度介于有氧和无氧之间,强度相对难以把控。跑得过快了就会造成乳酸大量堆积,很快筋疲力尽,跑得慢了就处于有氧区间,达不到乳酸门槛训练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很好地拿捏速度。
因为难以拿捏,所以练好了,你就特别有谱!一个人跑起来速度感不好,要么太慢不尽力,要么太快常跑崩,往往是乳酸门槛跑训练得太少。这是需要跟大家强调的。
不妨试试速度游戏除了乳酸门槛跑,这个人人都可接触到的速度控制指标,还有非常多的其他速度训练,帮我们了解自己的多维实力。通过多种速度训练,你就能更加了解自己,在某个极限速度下能拼多久,在某个高乳酸浓度的苦撑中能抗多远,在某个低速的跑步中,能量消耗余量几何……
马拉松顶级高手,比赛中会用变速跑来甩开对手或打乱节奏。比如乳酸阈大于对手,或者在高乳酸浓度下更能扛,就可以在某一公里提速,让跟随者乳酸堆积掉队,而你却很快恢复到正常节奏。或者你适应的极限速度比对手快,通过不断地忽快忽慢,打乱节奏,这都是高级别竞争可能用到的临场策略,也都源于扎实的日常速度训练。
给大家几个速度游戏参考,可能帮助业余爱好者建立速度感。
1、追逐套圈
和训练伙伴一起,间隔200米,在400米跑道进行追逐赛。看谁能先追上对方。这里面隐含了很多速度策略。如果一开始就进入无氧猛跑,可能会跑崩反而被对手追上;如果一开始慢跑,对手在某个可承受的混氧状态下则有可能快速追上;如果都采用低速持久战,还会涉及到速度耐力的相对平衡……双方的速度策略都会影响最终结果,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如果两人水平差距过大,则可以采用一同出发,快者套圈慢者的方案,看最终能坚持几圈不被追上,这里面也有很多速度策略需要评估。你仔细想想?
2、慢启动追速度指标
如果缺少训练伙伴,我推荐给大家一个好玩的个人速度游戏。定一个平均配速的目标,比如5分钟/公里的平均配速。然后开始低速慢跑1公里,落后目标配速很多,然后再快跑争取把平均配速追回来。
举例来说,此次目标训练平均配速5分钟/公里,开始慢跑,用了7分钟跑了一公里。然后开始正是进入速度游戏,后面你就要计算如何才能把刚才落后的2分钟追回来,跑起来吧!比如用4分半配速跑,每公里能追回来30秒,那就要再跑4公里可以追回这2分钟;比如用4分45的配速跑,这样8公里可以追回这2分钟;也可能用4分配速跑,2公里可以追回来,但是4分配速你能否坚持2公里?
慢启动追速度指标,尽量刚开始落后的时间随意些,这样你在追的过程就要多重评估,跑步就会更多用到大脑,让大脑在速度、时间、距离上建立深刻联系。
其实这个训练属于一道“应用题”,比如你在马拉松赛场上,跟330的兔子,结果到水站耽搁了,或者上厕所耽搁了1分钟,你要以什么速度,跑多久追上兔子并且还不能跑崩,够现实吧,说说你的策略?
3、不看表“盲跑”400米
在操场,不看表,定一个目标,比如2分10秒完成,比如2分30秒完成。几个人一起跑,看谁的成绩最近接既定目标。这对于速度感控制也非常有效。跑快跑慢都不如跑准,你敢尝试吗?
4、大部队随意跑,感觉(猜测)当前时速
几个人一起训练,轮流领跑,大家报出当前配速。速度很不一样的选手轮换领跑,你会发现每个人擅长的速度领域往往是不同的。高手可能在跑慢的时候,反倒速度感不灵敏。
总之,我们通过日常系统训练,培养良好的速度感,对赛场节奏的把握就会更稳妥。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日常各种花式速度感训练。
跑多了,越来越了解自己,尤其会对“有氧、混氧、乳酸阈值、无氧”状态感受敏锐。速度训练,拉上小伙伴一起来吧,你是否会在速度感知的测试中赢过大神?
速度感的文学中的速度感
从学术文字的“速度感”说起
第一次听说写作的速度感,是关于金庸的小说。金庸的作品,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行进的节奏,行动性强,流畅而有吸引力,有一种行文中的速度感。金庸还能写剧本,他的小说便是一场一场的戏,钩前搭后,煞是紧凑。
这毕竟是文学作品的写法,而且是通俗文学之武侠小说的写法,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无可非议。可是,要是在学术著作中也这么写,恐怕就不那么合适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术著作的目的之一,是启发读者的思路,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更加理性、更为独立地去思想。学术著作的阅读也会带来快感,不过不是情绪上、感官上的愉悦,而是获得一种理性的满足。它使人冷静、客观、清醒,以及思考问题时的反省和自律。
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在读刘小枫的作品时,也感到某种“速度感”。好象作者在下笔时有如神助般一泻千里、一气呵成。不得不承认很有冲击力。这种写作的魅力,从文学的角度去领略,恰到好处,无可厚非。像《诗化哲学》,读来真是痛快,作者颇得浪漫主义哲学之精髓,文章处处洋溢着浪漫而不失深邃的气息。
但到了《拯救与逍遥》,许多内容涉及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比较,当作杂文、杂感、杂议来读还可以,但从学术思考所追求客观、超然与公正的角度看,用那样轻率的笔触行文,仅仅具备文学性及速度感,就不大够了。
为了论证观点,刘在书中引用了不少儒家典籍中的语句。仅看字面,这些文言语句具有很大的解释空间。要作断章取义的理解和引用是不难的。但是要想诉诸比较平允的解释,令推论真正叫人信服,经得起推敲,就需要较为严谨的诠释学步骤,一步步去完成。(傅伟勋提出的诠释学方法,至少有局部借鉴价值)
我以为刘小枫写作“魅力”的产生,是建立在某种情绪化、非理性的基础上的。刘在行文中经常把信仰话语的私人性、文学语言的情绪性与学术语言的客观性杂糅在一起。因为缺少必要的分际和提示,有时叫人难以分辨清楚。我已说过,《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的推论起点就有这个毛病。其次,在作者的运思方式会影响到读者的运思方式方面,行文的速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抽象术语高度集中而论证过程相对简化、跳跃性的思路、拗口的句式、流露于字里行间的语气情绪……都能影响“速度感”。刘曾经说李泽厚是社论式的语言,难以摆脱时代的烙痕。刘在用语上有别于此,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其写作给予人的疾风骤雨般的速度印象,高强度的激情释放,近乎独断的运思,与学理思考的客观超然品质很难调和,甚至还有点咄咄逼人,剥夺人思索空间的嫌疑。这样的语言,不是也有点似曾相识?
即便如此我还是挺喜欢读他的文字,尤其是80年代的东西。这大概是中国古典文学文史哲不分家,形成深厚传统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影响吧。情理交融、诗理不分的文章似乎最能打动中国人的心。“可爱的东西未必可信,可信的东西未必可爱”,自古即是一个悖论,直到今天也概不能外。即便不可信,也并不妨碍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和喜爱。而且,在相当一部分哲学著作中,特别是牵涉到美学思考时,在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何种比例去选择安排语言,诗化的还是精准的,模糊的还是明晰的,怎样才能“相互补充和配置适当……恰恰是不可捉摸的艺术”。康德、胡塞尔是哲学;尼采、海德格尔也是哲学——这倒体现出人文著作的某种特质、某种优势。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宜对语言有一个清醒的自觉。语言背后,是作者的运思方式,对于读者最具启发价值的,便是这个运思方式。以倡导“比慢”精神而著称的林毓生,行文风格与刘正堪对照。林多年留学海外,精读西学经典原文,语言的西化程度比刘严重得多。李敖说林要五百年才能赶上自己的白话文水平。林的文字,行文速度感很慢,语式也不合中国人的习惯,经常插入解释性的语句,作不同角度的补充说明——插句多是很影响速度感和流畅感的。思路经常停顿下来,作自我的反诘。即设想一个论辩对手时时和自己较真儿,自个儿刁难自个儿。文字常常很晦涩,但推论十分严谨、缜密,有时简直吹毛求疵。却经得起推敲。林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思维模式的误区所做的分析,提出儒家传统一元化思维模式对传统与西化两派知识分子有同样的潜移默化影响,而当事人身在局中往往不自知——可说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经典论断。林的文章给予人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也更符合学理研究的客观品质和思想方法上的批判诉求。
李泽厚呢?他的主要观点,我并非照单全收,不过这里只就文字说说。不少学者是80年代被李泽厚启的蒙,文字上有意无意还模仿之。李的行文,时而潇洒,时而稳健,不温不火。也是情理交融,但搭配得特别好。我很喜欢读。哲学文字,尤其是哲学美学的文字,既要理性,又要感性,并且需要二者艺术的结合,那火候、分寸并不好把握,需要作者有全方位的素养,不宜有所偏废。《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以为不仅启发时人,文字亦佳,颇能体现实用理性的智慧。录在下面,以飨同道:
“古典哲学的语言常常被现代某些潮流视为呓语,但恰恰在它的某种程度的模糊含混中,有时比现代精确的科学语言更能表现出哲学的真理……一方面我提倡分析哲学,主张要澄清语词、概念的混乱和含糊,以尽量科学化、形式化、现代化;另方面我却又主张在某些领域中,保留这种充满含混性的古典语言以展示人生诗意,因为内如前所说,哲学并不等于科学。关键在于:何种程度、何种比例、何种场所、何种论点和论证上,两者(现代科学语言与古典哲学语言)相互补充和配置适当。但这又不是可以比例配方的理知技术,而恰恰是不可捉摸的艺术,这也正好表现了哲学美学的诗的品格。”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