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电脑百科 > 正文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在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从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银和珠宝、黄金等一样,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在唐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被用于赏赐大臣、政府开支、上交税款等,而极少在日常交易中使用。再经过宋元间数百年的的发展,到明代晚期,白银才最终取代铜钱,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作为货币,白银通常被铸为“银锭”。明清银锭以元宝为主,除镇库银外,最重的大元宝50两,其他较轻的小元宝,从20两、10两,乃至1两、1钱,各种重量皆有。除元宝外,依照不同样式,银锭在各地还有方宝、圆槽锭

在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从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银和珠宝、黄金等一样,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在唐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被用于赏赐大臣、政府开支、上交税款等,而极少在日常交易中使用。再经过宋元间数百年的的发展,到明代晚期,白银才最终取代铜钱,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作为货币,白银通常被铸为“银锭”。明清银锭以元宝为主,除镇库银外,最重的大元宝50两,其他较轻的小元宝,从20两、10两,乃至1两、1钱,各种重量皆有。除元宝外,依照不同样式,银锭在各地还有方宝、圆槽锭、椭圆槽锭、腰锭、砝码锭等名目。《中国古代银锭形制演变刍议》,《中国钱币》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银锭上通常刻有铸造的时间、地点、银炉、重量及工匠姓名等,几乎包含了现代货币上需要的全部信息,方便人们称重使用和追查来源。由于朝廷没有对银锭的具体形制做过规定,以至民间铸造的银锭,不仅形式多样,成色也是各异。古人发现,含银量大、成色好的白银,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细密的纹路,因此将最优质的流通白银,称为“纹银”。相对成色较次的白银,则称“摇丝”、“水丝”等。当年的造假者,即是通过伪造银锭纹路,以劣质银充当“纹银”。《中国白银称量货币概说(下)》,《江苏货币》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为了方便不同成色的白银间换算,清代官方将含银量935.374‰的白银,规定为“纹银”。使用中,含银量高于“纹银”的白银,买标价“一两纹银”的东西,实际付出无需“一两”,称之为“申水”;相反,使用含金量低于“纹银”的白银,付出则要超过“一两”,是为“贴水”。一个重50两的银锭,如果和“纹银”含银量一致,即称为“足宝”;如果要“申水”2两4钱,则称为“二四宝”——50两重的“二四宝”,价值等同于52.4两的“纹银”。有学者统计,清代各地不同形制、成色的银锭,流通过的有100多种。如清代《续文献通考》列举说:“除各项纹银之外,如江南、浙江有元丝等银,湖广、江西有盐撒等银,山西有西鏪及水丝等银,四川有土鏪、柳鏪及茴香等银,陕甘有元鏪等银,广西有北流等银,云南、贵州有石鏪及茶花等银。此外又有青丝、白丝、单倾、双倾、方鏪、长鏪等名色……” 《中国货币演变史》此外,各地秤砣(砝码)标准不同,导致“一两”的重量也不一致。在清代,主要有4种,即库平两(国库使用,约37.3克)、海关两(海关使用,约37.68克)、漕平两(计算漕米使用,约36.65克)和广平两(广东使用,约37.5克)《中国白银称量货币概说(下)》,《江苏货币》。这4种主要的“两”,实际上各自也没有统一标准,如“库平两”,就还有“藩库平”“道库平”“盐库平”等区别。清代银锭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虽然白银仍然处于称量货币的阶段,但作为贵金属货币,各省通用的宝银共计一百多种。所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流通货币。除了官府铸造银锭外,民间的钱庄、银号、银行、票号等金融机构也铸造银锭。北京有十足银、松花银,天津有化宝银、白宝银、老盐课银,济南有高宝银,上海有二七宝银,苏州有苏元锭,扬州有扬漕平银,镇江有公议足纹银,杭州有元宝银、小锭子,汉口有公估二四宝银,武昌有武昌关锭、昌关子,长沙有用项银、十足大宝银,九江有二四宝纹,广州有藩纹、盐纹、关纹,西安有十足银,甘肃、新疆有足纹银等。官铸银锭除了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和一两 等不同规格外,尚有各地铸造的官银。其范围包括直隶省(含北京、天 津和河北省等地区)、山西省、东三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和新疆省等。由于成色不同,各种银锭的价值也有高有低。甲地通用的宝银,到乙地需贴水后才能通用。各地虽有多种银锭,但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地方逐渐选择一两种宝银作为当地通用的标准银两。银锭的形制由银锭的器形,银锭上的铭文和专用名称组成,大致可分为元宝形,方形,圆形,腰形,牌坊形几种。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银铤,银饼,银锭统称为元宝。我国历代的银锭铸造发行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可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俗习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银锭的造型没有规定。大体上,汉代的器形为饼状;唐代的为长方形条状;宋代的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制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状,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元代银锭多无铭文,边缘翘起,中间内凹;明代银锭长度变短,厚度增加,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银锭器形繁杂,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各朝代中,以清代的银锭器形种类最多,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器形,主要有四中;[元宝],一种马蹄形的银锭,又称马蹄银;[宝银],每锭重五十两,多用于大额支付。每两抵用制钱一千文,每锭抵用制钱五十千文;[银锭],多铸成铤形或马蹄形,又称小元宝,一般重十两,也有铸成银方鏪的;[银锞子],形制各种各样,一般为馒头形和花瓣形为多,上釿有,福,禄,喜,寿,等字。一般重一两至五两。[散银],一两以下的零散银块,小粒银块,又称珠银,都是一两以下的银屑,专做补助银锭之用。成色,银两是一种称量货币,使用时不仅需要称重量,还需要辨成色。在重量等同的情况下,成色高的货币价值明显高于成色低的,在成色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轻的货币价值要低于重量高的,在成色,重量都不同的情况下,就存在着复杂的平兑关系。这种平兑关系,无论在当地还是异地,都存在着不同的平码标准和折算方法。白银的成色一般分纯银100%,足银99%,纹银93,5374%,标准银90%四种。明清银锭的成色一般在95%至98%。重量,银锭重量一般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等数种,多见的是五十两的银锭。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标准,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吻合的,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为42克,宋代为39克,元代为36,6,明代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到38克之间,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基本统一为五两,十两和五十两3种,五两以下为散银。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刻铸在银锭上的文字,其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的铸造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有些库银上携有税目,解交地,解交时间等内容,刻铭文有些当时是为了保证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刻铭文有分为阳文和阴文,阴文铭文是在银锭铸造好后才用錾子刻上去,字呈凹形,字体上看很不规则,阳文字体工整美观,内容精炼简洁,字与整体银锭的皮壳,包浆等完全为一体。铭文对银锭价值影响比较大,官铸的银元宝一般上面有县名,银匠的姓名,而私铸的银元宝一般只有一个戳,既商号或银号。通常情况下,官铸的要比民铸的价值高。既然不同地方的银锭间,有如此大的差别,那在明清时期,拿银子吃饭、住店、买东西,自然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快捷地结账、找零。花银子的流程卖家从买家手里接过银锭,先通过上面的刻字和纹路,判断成色;然后拿出称秤,测出重量。最后,依照买家所持银锭的成色、重量,换算成“纹银”重量,得出银子的实际价值。如果买家拿的不是银锭,而是散碎银子,那么交易将变得更为复杂。卖家需要先让大侠落座,然后拿着银子到当地钱铺或者钱庄,让有经验的师傅鉴定含银量。《清中期以前中国传统钱业发展与性质演变》清代小说《野叟曝言》中,也记有时人对白银成色的判断。该书第12回有这样一个情节:敬亭把银打开,只有一锭是九三,其余多是九成散碎的,竞有许多八成在内,因说道:“这银还合不上九成,差了四五色,如何使得?”有谋道:“契写九五,规矩原是九三,这银子牵算,足有九二下垆,交易作九三,是极公道的。”素臣笑道:“据老翁自己也只说是九二,怎写得九五上契。且银已九折,杂费俱无,老翁大号有谋,真可谓名不虚传!”景敬亭为资助文素臣,要把自己名下土地卖给田有谋。交易时,景敬亭打开田有谋带来的银子,发现除一锭成色“九三”(即含银量93%)的以外,其他都是“九成”、“八成”的劣质散银。田有谋说,契约上写用“九五”成色的银子交易,但实际都是用“九三”成色的银子。他说自己的银子足有“九二”,算是“极公道的”。文素臣认为把“九二”当“九五”很是荒谬。从这个交易中,我们可以看到,买方田有谋虽然拿出了符合契约所说重量的银子,但是成色不符,以至引起卖方的不满。显然,作为交易货币,白银极为不便。为了减少交易障碍,各省都制定了本地的银锭标准。外地银锭、碎银及外国银条、银块等入境,都统一改铸为符合当地标准的银锭,省内使用不必再验成色。人们一旦跨省旅行或经商,为免去白银换算的烦恼,在交易中往往是小额用铜钱,大额拿庄票。像大侠那样浪迹天涯,随手花现银的情况,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出现。从明朝晚期到清朝前期,中国古人被白银货币折磨了大约200年后,外国银元通过外贸,大规模流入中国。由于同种银币重量、成色一致,交易方便,很快就被中国市场接受。早在明代,葡萄牙人到澳门、广州等地经商时,就把银元带进了中国。随着西方在华贸易量的扩大,到乾隆年间后,中国境内的外国银元已有数十种。《中国货币史》其中流行最广的是西班牙银元(中国称“本洋”)和墨西哥银元(中国称“鹰洋”)。及至清朝晚期“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即外国银元)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贸交易,无一不用洋钱。”外国银元制作精美,使用时仅需计算数量,即使成色不如纹银,人们还是乐于接受。“洋钱”在兑换“纹银”时,普遍可以“申水”,甚至超过其实际价值。对于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康有为等在《公交车上书》中即有分析。他们指出:“……吾元宝及锭,形体既难握携,分两又无一定,有加毛、减水、折色、贴费之殊,有库平、规平、湘平、漕平之异。轻重难定,亏耗滋多。”相比于流通不便的白银,“洋钱”则具有以下优势:“……彼重率有定,体圆易握,人情所便,其易流通故也。”因此,在这份未及递出的上书中,康有为等人建议朝廷大力铸造银元,以替代银锭。其实,至少在嘉庆年间,中国官方和民间已开始仿制“洋钱”。后来,福建、浙江、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出现刻有寿星、如意等图案的“银饼”,即是中国早期银币。1887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正式向朝廷奏请自制银元。广东生产的“龙洋”,正面刻有满汉双语的“光绪元宝”四字,旁边用英文标注省名、重量等。不久,其他各省相继效仿广东,生产本省“龙洋”。《中国货币史》还是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各地银元重量、成色全不相同。直至宣统年间,清廷也未能发行全国一致的银元。中国各省银元、西方各国银元,和传统的铜钱、银锭在市面上一起流通,币值极为混乱。当时《字林西报》评论说:“中国国家不设一大银元局,鼓铸银元通行各省,而于各省零星分设,使其权不归一,隐隐有相竞之意,举措紊乱,未有甚于此事者也。” 1933年,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才算真正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化。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银锭的历史沿革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治罪。但政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自明初开银禁后,物价多以银两计算。从以银表示的金价、米价、绢价看,明代白银的购买力大大高于宋、元时期。宋、元时,金一两约合银十两三钱左右,明时为六两四钱七分;宋、元时江南米一石约值银一两八钱四分,明时仅九钱四分多,宋、元时,绢一匹约值银一两五钱七分,明时仅六钱。按此价综合计算,明代白银的购买力约比宋、元时期提高一倍左右。但明代仍无银币。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都少见,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成化以后,田赋、商税、盐钞、匠役以及言俸等项收支中,折银的范围日趋广泛。银两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时,形式上银两与铜钱并用,但铜钱的价值太小,发行量又不大,不能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在交易中银两使用的比重逐渐增大。有人估计,隆庆四年(1570)的市场交易中,十分之九以上用银支付,用钱不过十分之一,银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万历九年(1581),太仓银库岁入银三百七十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两,钱二千一百七十六万五千四百文,按钱一千文折银一两换算,此项钱仅合银二万一千七百六十五两,不及银数百分之一。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以致宝银的种类和名称虽然全国大体一致,但成色与重量并不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相互兑换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银两有实银和虚银之分。虚银是指它作为价值符号或计帐单位。清初法定的纹银、咸丰年间出现的上海规元银、汉口的洋例银以及天津的行化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它们可以随时折合兑取实在的银两。此外,还有作为特定用途从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有用作官库收捐纳税标准的库平银(一两为37.31克)、用作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关平银(一两约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粮折色的漕平银(一两约为36.66克)。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银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一般朝代100 银锭底面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综上所述,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历史科普中国古代银锭」

各朝银锭重量介绍

  喜欢玩古玩的读者朋友或是对中国古代史比较了解的读者朋友肯定不会对银锭有所陌生,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读者朋友也不会对银锭陌生的。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银锭的重量问题,只在电视见过银锭的读读者朋友肯定会对它的重量有所好奇的,今天呢,小编为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准备了各个朝代的银锭重量,以此为各位读者们解惑,那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看一看这么多朝代银锭的重量吧。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银锭形制有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这种江西方锭,锭长8.92厘米,宽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边叠起,面大底小。锭面铭文“万载县·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伍十两匠刘春”,铭文戳记清晰,排列很有规律,上横列地名,右为纪年,左为匠名和纪重。此种大方锭是清代自道光以来江西一些府、县的税课银锭,每锭重五十两左右,这种造型后来发银锭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按张家骧《中华币制史》载,江西方宝每锭重洋例平五十两,洋例平两重36.53克,则江西方宝每锭应重1826.7克,但实际上江西方宝每锭实重均在1855克以上。江西方锭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存世的江西方锭还见有嘉庆纪年的),这时的铸造地点是众多的,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到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锭的铸造地点相对集中在万安、万年、万载三地。光绪二十八年设立江西官钱局,稍后又设立官银号,代为各县铸造银锭。次年官钱局并入官银号,改为官银钱总号,这时铸造的方锭都錾有“江西官银号”字样。1912年江西官银钱总号改组为民国银号,而此时中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对银两的需求量大为减少,铸锭量也相继减少,方锭的铭文趋于简化,一般仅有“江西足宝”四字。江西五十两的方形银锭造型独特,这种造型仅有数省铸造过,深受银锭集藏者喜爱 。

  


  银两有实银和虚银之分。虚银是指它作为价值符号或计帐单位。清初法定的纹银、咸丰年间出现的上海规元银、汉口的洋例银以及天津的行化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它们可以随时折合兑取实在的银两。此外,还有作为特定用途从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有用作官库收捐纳税标准的库平银(一两为37.31克)、用作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关平银(一两约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粮折色的漕平银(一两约为36.66克)。

  


  说了这么多朝代的银锭重量,想必各位读者朋友们心里也有对银锭重量的初步认识了吧,按照小编为大家找的各个朝代银锭重量的资料,各位读者朋友们也能大胆的去收藏这些银锭古玩了。拿它的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银锭重量来说,可谓是把中国古代朝代中所有的银锭种类的重量都给读者们介绍完了,各位读者只需熟知以上银锭重量资料,就可以对银锭指点一二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土巴兔,我们会继续努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diannao/6395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肝移植医保能报多少钱「我省首批患者享受肝移植医保政策福利个人自费约15万元」 下一篇:政府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府补贴2022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来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