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各乡镇党委书记,交叉结对助力精准脱贫
编者按:
“此心安处是吾乡”,自2016年11月以来,孝义市103名派驻临县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背负骨肉亲情的牵挂,肩负助推临县精准脱贫的使命,把临县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临县父老乡亲当做自己的亲人,用全部心智和精力推动临县脱贫攻坚。
一个是革命老区临县,一个是郑兴故里孝义,产业、金融、教育、医疗、就业、人才“六大帮扶行动”,工业产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四大合作”,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就业“四大帮扶”,干部、农技“两大交流”,驻村“第一书记”
结对帮扶在临县
编者按:
“此心安处是吾乡”,自2016年11月以来,孝义市103名派驻临县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背负骨肉亲情的牵挂,肩负助推临县精准脱贫的使命,把临县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临县父老乡亲当做自己的亲人,用全部心智和精力推动临县脱贫攻坚。
一个是革命老区临县,一个是郑兴故里孝义,产业、金融、教育、医疗、就业、人才“六大帮扶行动”,工业产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四大合作”,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就业“四大帮扶”,干部、农技“两大交流”,驻村“第一书记”的各项驰援工作,让临县和孝义拥有无数的共同记忆,走进临县,走近“第一书记”,走进他们的故事!脱贫故事,记录孝义“第一书记”和临县干部群众心手相连的每一个温暖瞬间!
临县李家塔村4 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李云峰荣获临县2017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右二)
李云峰:李家塔村的脱贫“司令”
“光伏4兆瓦,临县第二大,千头猪养殖,当年见效,下一步扩建猪场达5000头规模,目前资金已落实,集体经济受益2017年6.6万元,2018年底可达12万以上。五一的时候醋厂小手工作坊安全许可证就办了,届时,种养加形成一条产业链!”
从孝义到临县李家塔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480多天以来,李云峰已拿了4块荣誉证书。2017年李云峰荣获临县脱贫攻坚贡献奖,连续两年责任制考核优秀。
“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凝聚力”是有着28年乡镇工作经验的李云峰体会最深的一个词,“攻坚深度贫困,党员是关键。”针对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先后按程序确定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队伍的活力。原有的办公场地不仅狭小破损还有随时倒塌的隐患,李云峰多方筹措资金,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对村委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三十余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各种标志牌、党旗国旗、办公桌椅、文件书柜、电教设备、取暖设施、资料报刊、职责任务、规章制度、工作台账焕然一新,党员们纷纷说,感觉精气神一下就不一样了,有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就像扶贫攻坚有了“司令部”一样。
便民服务中心,每天有人坐班,办理群众日常事务,解决百姓具体困难。成立了文体活动室,老年人下棋、打牌、聊天有了去处,充实了图书室,丰富了图书种类,健全了医疗室,使其为村民健康更好服务。党员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激发了党员群众脱贫攻坚的动力。
依托每月16日党员活动日,开展学习讲座、交流研讨、实地观摩等活动,深入解决党员干部主观脱贫的愿望不够强烈和“等靠要”思想,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工作能力,用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通过项目可以增收,同时激发内生动力,学会自我发展。”李云峰带领党员干部创新“一村一品”,推行“支部 公司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与北京大伟嘉公司合作,投资140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80万元)成立临县首家养猪合作社——淼筱养殖合作社,通过211模式(即一对夫妻,一个猪棚,一年赚10万元),年可出栏育肥猪2300头,实现集体收益1.92万元,贫困户劳务收入8.1万元,贫困贷款分红2.88万元,能人大户分红7.1万元,新带动贫困户脱贫11人,真正实现了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致富。
探索光伏扶贫模式,流转湫水河以东坡地170亩,以土地入股形式,由县扶贫办牵头,与晋能集团合作,规划实施4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年可实现集体收益5.5万元、每亩每年流转增收700元。
杜亮姝带着摄影师入户拍全家福
杜亮姝和村民一起修水渠
杜亮姝:从“全家福”到“全村福”
“拍结婚照了啊……”我一路扯着嗓子喊在乡间的小路上,“不好意思拉住手拍照,孩子笑话呢”“不行,不拉手就不给你拍”“我刮刮胡子再拍啊……”“靠近点,再靠近点”……一幅幅“全家福”、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构成了最美的“全村福”。
今年元月2日,我自筹资金,找来专业摄影师和十套吉庆中国红服装,为村里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拍摄全家福,在春节前制作成16寸摆台,作为新春礼物送给他们。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我与寨则坪的老百姓们已经融在了一起。
回想“第一书记”任职期间的点滴,我常常无法抑制内心的澎湃,工作条件的艰苦、帮扶工作的困难、村庄一天天的变化、群众期待的眼神和耳闻目睹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化作心底挥之不去的思绪,时常令我感怀。
2016年11月底,我来到了碛口镇寨则坪村。从原来宽敞明亮的美术馆书画工作室,来到偏僻贫困的村庄,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陌生的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无不充满着很大的挑战。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先从自己熟悉的文化工作开始做起。亲自写春联,送“福”入户,同时深入了解民情,把党的关怀,党的政策宣传到位;接着举办了一系列技能培训:“皮影表演技能培训”、“农民书法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等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碛口古镇建展示馆,编排《梦回碛口》皮影戏,半年来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皮影学员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与本村能人协商筹划,根据村内文化旅游资源,共同申报成功2018年中国传统古村落;书法学员通过半年培训,今年为全村书写春联1000余幅,既增添了节日氛围又营造出了古村文化气息;手工艺培训妇女20人,制作的布艺产品全部销售,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在碛口古镇设立“古村文创一店”、“古村文创二店”作为产品销售点。
“做美丽乡村的开拓者、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乡亲们的承诺,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热土。
冯文博在田间地头和村民聊秋收
冯文博:最小扶贫队员
对于刚升任爸爸的冯文博来说,最忘不了的,就是做出决定的那个冬天,妻子尚在怀孕,家里人都在忙各自的事情,而他就要与妻子分离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历练。聚少离多将成为常态,冯文博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离开的那天,妻子并没有送我上车,而是径直回家了,她说怕分别的时候流眼泪,让人看了笑话。”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扶贫干部,同时也是丈夫、父亲,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怎样不耽误工作,又能稳固家庭这个“大后方”?百般纠结后,冯文博有了一个自私的决定,把妻子接来临县。儿子于2017年5月份出生,满月刚过冯文博就把妻儿接来临县农村。原以为安顿好之后可以大展拳脚,想不到的问题却也接踵而来。第一个问题是不会烧火!刚开始的几天把家里熏满浓烟,妻子抱着儿子只能呆在屋外,热心的邻居教了很多次,终于学会了怎样烧火。
然而,学会了烧火的冯文博并不能解决一个更困难的问题,临县农村习俗是一天只有上午下午两顿饭,中午则成了办公时间,不能回家帮忙,妻子只能等孩子睡了以后再去做饭。上旱厕不方便,用水不方便,买菜买水果只能等中午的三轮车,门外总有呼啸而过的大卡车,总有村民在晚上九点十点以后敲门反应问题,这些都让她感觉不适应。每每妻子抱怨这些,冯文博只能默默地听完然后安慰她,给她讲一天的工作、见闻,讲村民的热情。渐渐地有村民来家里逗逗孩子,拉拉家常,有的邻居还送来了小米和蔬菜,妻子和村民也慢慢熟络起来,而冯文博的儿子,也被笑称为“最小扶贫队员”!
妻儿的支持,村民的肯定,成为冯文博最大的精神动力。今年年初在临县政协康建文副主席的帮助下,冯文博组织动员前长乐村成立了吉泰香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工程共分为四期完成,概算总投资500余万。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使用专项扶贫资金25万元,把贫困户吸收进来成为股东分红分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四期工程建成可解决全村80人的就业,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
刘云刘昭伸父子俩讨论工作
刘昭伸:扶贫“父子兵”
2016年底,刘云和刘昭伸父子俩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同时加入了“第一书记”扶贫队伍,父子俩深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工作上传帮带学,抓党建促脱贫。
临县雷家碛乡贺家洼村地处大山深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由五个自然村组成,每个村子一二百人,住得却很分散,连接几个自然村的全是难走的山路,最远的两个村相距8公里,最近的村子骑摩托车来回也得40分钟,雨雪天基本就无法通行。为了工作方便,刘昭伸一到任就自费买了辆二手摩托车,骑着它走访贫困户,为村民跑腿办事,没过多久就和村里人混的很熟。
刘昭伸的父亲刘云是在临县刘家会镇麦洼村担任第一书记,贺家洼村与麦洼村相隔70余公里,父子俩平时很难见面,平时主要通过电话交流,在电话里除了嘘寒问暖,更多的是讨论驻村经验和遇到的难题。
“父亲工作了几十年,经验非常丰富,从他那里我能学到很多,如何和村民村干部相处,如何开展工作之类的。”刘昭伸说,平日里父亲总是跟他说,在农村锻炼是难得的机会,一定要珍惜,总是嘱咐我:“农村工作不好干,要沉得住心,踏踏实实干,才对得起村民的期望,对得起组织的托付,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贺家洼村是个纯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小米等小杂粮,在培育种植产业上有一定优势。但是苦于没有销售渠道,村民们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收获了产品却卖不出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昭伸联合雷家碛乡的其他第一书记,收购各自村里的土特产,并进行加工包装,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各自单位代销等渠道,帮助村民销售小杂粮,贺家洼目前已经销售小米、黑豆等小杂粮5000余斤。2017年,刘昭伸在贺家洼试点高粱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根据雷家碛乡和汾酒集团签订的有关高粱种植的协议,刘昭伸准备在全村进行推广。“我们这里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很适合高粱种植,”刘昭伸说,“而且我们是免费提供种子化肥,收获之后有保底价收购,价格还比玉米要高,每亩地至少增收300块钱,村民积极性很高。我就做好份内工作,为大家‘跑腿’”。
为了不让“50后”的老爸工作起来掉队,刘昭伸教会父亲建立各种微信群,添加关注了众多跟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的公众号,“每天在群里发消息,建立‘每日党课’,通过微信学习群宣讲十九大,搞党员活动。”刘云说,“还加强了与村民村干部的沟通联系,以前有需要村民跑腿的事情不用跑了,在微信群里一说就行,方便了群众办事。”
文·图/武姝君
吕梁日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