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泄怎么读「皋泄香柚到这里要卖30元一公斤」
今年受开春寒潮影响,香柚虽然大面积减产,但品质却提升了一个档次,一个个圆润饱满,透着独特的诱人香味。
更令一些种植户高兴的是,往年销售难问题在拓宽网售渠道之后没有出现。由于货源少,销售价格高,农户的收入虽比往年略有下降,但基本还能满足心理预期。
“今年去村里收购香柚,不但要下手快,还得脸皮厚,弄不好要动手抢。”在定海白泉弄口村,从事电子商务的家庭农场主人袁伟军开着玩笑,难掩喜色。
记者了解到,最近两三年,舟山优质农产品搭乘“网售快车”,
又是皋泄香柚成熟上市的季节。
今年受开春寒潮影响,香柚虽然大面积减产,但品质却提升了一个档次,一个个圆润饱满,透着独特的诱人香味。
更令一些种植户高兴的是,往年销售难问题在拓宽网售渠道之后没有出现。由于货源少,销售价格高,农户的收入虽比往年略有下降,但基本还能满足心理预期。
“今年去村里收购香柚,不但要下手快,还得脸皮厚,弄不好要动手抢。”在定海白泉弄口村,从事电子商务的家庭农场主人袁伟军开着玩笑,难掩喜色。
记者了解到,最近两三年,舟山优质农产品搭乘“网售快车”,向着全国市场进军。以前只在市内叫得响的“老品牌”,逐渐被全国客户熟知。
林海兵在果艺园采摘香柚
01 精品皋泄香柚
在京城颇为金贵
“这批皋泄香柚共160公斤,通过德邦快递运去北京。客户在北京经营连锁超市,去年搭上线之后,今年成了稳定的客户。”袁伟军和工人们把单果重1.5公斤左右的皋泄香柚一个个擦拭、装袋、打包,“别看这一批香柚数量不多,到了北京可金贵着呢。”他笑呵呵地说。
在袁伟军的手机里,存着给北京大客户的快递单。160公斤香柚,从白泉弄口村起运,送到北京海淀区的云和市集,单是运费就要640元,折合每公斤4元钱。
“运费这么高,会不会占去农户大部分利润?”记者很好奇。按照以往对于网购农产品廉价的印象,觉得卖这批香柚估计没什么赚头。
“每公斤13元,不还价。我们本地这个规格的香柚卖到每公斤14元,因为对方算个大客户,给便宜1元钱。”袁伟军说。
“按照这价格,减去每公斤4元的运费,也就剩下9元,还不如在本地卖呢。”记者想当然地以为由卖家支付运费。
“怎么可能。”袁伟军说,“运费当然由对方出。他们是拿去做生意的,我们可不能亏本卖。加上运费和储存时的损失,这批香柚到了北京,不卖上30元一公斤,估计没啥赚头。”
30元一公斤的皋泄香柚,这在舟山本地市民的眼里是个“天价”。
“这客户不差钱,他们只要精品,好吃就行。去年试过,今年成了回头客,那就说明有销路。而且今年皋泄香柚的品质更好,自上市后每周都要我们寄送两三批,数量比这次多。”
一单寄往北京的柚子,快递运费占总价三成
皋泄香柚在北方市场的魅力如此之强,让人始料未及。
袁伟军在弄口村山上经营着一片家庭农场,4公顷左右的山地面积不算大,主打农产品晚稻杨梅和皋泄香柚。以前基本供应本地市场,因为水果往往集中上市,商家之间时有相互压价现象,不但价格上不去,还愁销路。“大概在2019年,我们有意识进入网络销售市场。到现在,局面基本打开,不但自家产品能卖出去,还能帮乡亲们销售。”袁伟军说。
记者发现,在袁伟军的家庭农场理货点,还挂着两块电子商务公司的牌子,那是他和朋友这两年建立的,如今,已成为当地种植散户的重要农产品销售渠道。
02 脱困出局
“烫手山芋”要再变“摇钱树”
“近两年,皋泄村的不少农产品,都通过袁伟军他们的电子商务企业,从网络渠道销售出去。”皋泄村协管员金正飞印证了袁伟军的话。之前,金正飞曾是定海区皋泄香柚专业合作社法人,做了十几年技术员。多年来帮村民卖香柚是他肩头一项“艰巨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皋泄香柚是以“摇钱树”的姿态,被当地农户大量引种的。金正飞回忆,当时皋泄村党支部书记朱缀绒一心为村民谋发展,倡议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香柚、杨梅等水果,由村里无偿提供苗种。几年后,晚稻杨梅、皋泄香柚基本独占本地市场,市场价格非常可观,成为农户致富的新希望。
但之后限于本地市场饱和,香柚价值再难提升,销路也成了问题。“那几年,卖香柚越来越难。每到上市季节,村干部们出面,去一些部门单位联系,用足人情,贴出面子,也难从根本上解决香柚销售难问题。”金正飞说。
袁伟军(左)打包皋泄香柚,准备寄送
《舟山日报》曾于2013年11月报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后的10多年间,皋泄香柚这种舟山独有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销售由盛转衰。当最初的“摇钱树”变成“烫手山芋”之后,农户在选择留守和外出打工之间,陷入两难。因为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当时皋泄村近一半的香柚树无人打理,土地肥力下降、果树减产、香柚品质衰退,逐步成为恶性循环。
其实在10多年前,当地就实施“产业复兴”,皋泄香柚合作社就分批逐步对当地香柚果树进行了“提纯复壮”。但这种改良实施难度大、耗时久,关键是农户收益难提高,就不会有积极性,由合作社去做这项工作也是难以为继。
“香柚困局”的根本性逆转出现在三年前。逐步兴起的网络销售,为皋泄香柚销售打开了新局面。
“我们挑选最优质的皋泄香柚,在网络平台试卖。”袁伟军说,“为什么选择香柚‘探路’,而不是杨梅、枇杷等精品水果?只是因为香柚容易保存、方便运输。”
“几年里,市场反响让我们惊喜。皋泄香柚在网络平台销售,并不以廉价取胜,而是用高品质赢得回头客。”袁伟军的思路与一般农户并不相同,“因为对于全国的大市场来说,皋泄香柚的产量是极小的。只要口碑好、赢得回头客,市场就能迅速把产能消化掉。”
03 是精品
在网络销售上才会发光
用精品赢得客户,靠质量维持销路,这才是网络销售的不二法门。袁伟军的这一观点,被我市其他家庭农场经营者认同。
在白泉河东村,经营果艺园的林海兵,从两年前开始,与定海区农业部门合作,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如今,这项为期三年的工程已经实施过大半,在他看来,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
“别的不提,单是皋泄香柚,开摘10天就卖出5000公斤以上,几乎全部通过网络销售。”林海兵说,他种植了20亩(约1.3公顷)香柚,今年因为减产,这个销售数量已占到预计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林海兵所说的网络销售,基于微信平台,粗略统计,客户有2000多个,其中外地客户占到三成以上,这是他数年经营的成果。
“目前,客户数量还有增加趋势。我也没打广告,基本靠老客户的口碑带来新客户。”林海兵说,经过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他真正感悟到“网络销售靠品质取胜”的真谛。
这片果艺园,从林海兵的父亲手里开始经营,大约50亩(约3.3公顷)的山地,规模基本没变过。“最初是种水蜜桃的,种了有十多年。 ”林海兵回忆,当时,桃子有当地食品加工厂家收购,因此销路不成问题。但由此带来的弊端是,没有提升品质的动力,纯粹靠天吃饭。但随着食品加工厂家停止收购,林家的水蜜桃也陷入滞销的困境。
“有一年最惨,因为产出的桃子品质不好,一个都没卖出去,全部烂在地里。”林海兵说,这件事对他触动相当大。销路不好是因为人脉不广、不会营销吗?他反思这问题,发现根本上是因为自家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消费者不认可,才会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引入精品水果苗种,加强管理。”林海兵坦言,这样做,对于眼前的利益损失是很大的。原本的桃子可以年年结果,改种香柚、杨梅,就要等上几年才能有收获。像香柚树,五六年才能有产出,但这个时候的果实,口感品相都不好,卖出去就是砸自家牌子。最好的香柚,树龄要在十多年,杨梅也是如此。但中间又有一道坎,果树有可能撑不过那次蜕变,老化死亡。“所以说,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结构,做精品,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如今,林海兵的果艺园,还是原来的面积,但舟山本地名品水果,基本都能找到。“白沙枇杷、晚稻杨梅、皋泄香柚、金塘李子……除了水果,还有本地放山鸡、浙东白鹅,这些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我特意引进的。”他自豪地说。
“现在,果艺园的产品基本全部通过网络销售。本岛客户,订购达到一定数量,我们就送货上门。”林海兵说,“经营网售两三年,我发现网络客户对农产品的要求并不是‘廉价’,只要是优质产品,他们不但买账,而且回头客很多,几乎供不应求。”
他举了个例子,晚稻杨梅上市季节,10天里,他通过顺丰快递向外地客户销售了1500公斤优质晚稻杨梅。“寄到远一些的地方,快递费甚至超过杨梅价格,这些都由客户买单。也就是说,杨梅到客户手中时,每公斤价格可能在两三百元。可是依然回头客不断。”
“去年出产的皋泄香柚,约有5000公斤会寄往外地。”林海兵说,现在农林部门实施的“快递进村”工程,给网售业务带来极大方便,相应的快递补贴,也减轻了农户网售的负担。保守估计,林海兵的果艺园,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这对于一户农家来说,收益可观。
皋泄村新添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企业
04 现代农业
“质优”才会“路广”
从守着“摇钱树”过日子,到抛弃“烫手山芋”外出打工,再到回乡经营优质农产品,近30年里,舟山的一些农户经历一个轮回。通过网络销售渠道的拓展和提质增效概念的深入,新一代农户重新发掘土地里的商机。
近年来,我市加快发展美丽农业,不断夯实农旅融合基础。围绕建设新区美丽农业目标,以稳定民生、发展特色、打造景观农业为方向,建成了沿本岛北向疏港公路的北部农业景观示范带。累计投入资金8.63亿元,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1个田园综合体。通过改造提升蔬菜、粮食等民生农业,重点培育提升晚稻杨梅、普陀佛茶等特色农产品,建成了民生、农业、景观3类农业基地近百家。集聚资源要素,建成了定海马岙、普陀展茅、岱山岱东等8个重点农业乡镇,建成了绿色食品基地6000亩(400公顷),全面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市商务局调查显示,随着我市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进村”工程的持续推进,全市快递末端服务能力不断增长。舟山特色农副产品网销成新亮点,网销寄递需求旺盛,占全市快递寄送业务总量的比重超过40%。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市受监测的快递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63.3万元,同比增长40.83%。
“经过网络销售的验证,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之大显而易见。这无疑能激发农户改良产品、提质增效的积极性。”金正飞感叹,几年前“没人种果树”的担忧正在迅速消退,改良果树的“长期工程”,正因为果农的自主行为,被迅速缩短。
“我们可以帮乡亲们卖农产品,但不是多年前的‘包销’行为,而是对口感品相等有一定的要求。”袁伟军说,“我们去收购的时候,都是挨家挨户上门。有销售意向的,就拿出产品来让我们尝试。达不到我们要求的,也只能抱歉了。卖谁家的产品,靠的不是亲疏远近,只凭质量,谁都没话说。”
“对于种植面积小,收入不高的农户来说,短期内转变经营品种是很忌讳的。因此我建议不要跟风。”林海兵对普通农户的产品提质增效,有一些思考。他举例,之前,有些农户看到别家的农产品卖得好、价格高,就去跟风引种。这种行为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生产技术、投资规模的限制,很可能得不到更高收益,甚至遭受损失。
“普通种植户应该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做好品种改良。通俗点说,就是原来种什么,现在还种什么。因为有基础,也有管理经验和技术。把现有产品做成精品,同样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远比改换品种好得多。”林海兵说,在今后网络销售持续扩展的趋势下,做精做强才是根本立身之道。
记者:俞浙前 通讯员:王思涵 文/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