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的困难「四招化解电商扶贫难」
但与需求相比,农村电商还远未充分发挥其扶贫效用。要使电商成为强有力的销售渠道,需要背后强大的运营体系来支撑。在整个渠道中,农产品上行产业链中存在多个薄弱环节和
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和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17年底,农村网店985.6万家,较2016年年底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2800万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2500亿元。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200亿元,增速快于农村电商整体增速。
但与需求相比,农村电商还远未充分发挥其扶贫效用。要使电商成为强有力的销售渠道,需要背后强大的运营体系来支撑。在整个渠道中,农产品上行产业链中存在多个薄弱环节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各地也涌现出电商扶贫的新模式、新典型。那么,电商扶贫到底难在哪?
思想没脱贫,思路需转变
为贫困地区土特产提供电商销路,只是帮助农民脱贫的第一步,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扭转人们的思想观念。
山西省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隰县的农产品上行销售实现2.18亿元,其中,电商扶贫销售3586万元。隰县商务局局长赵会兵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开始电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解放思想,思想先脱贫,打开人们的思路。他介绍,隰县玉露香梨,皮薄肉厚、渣少汁多、甜度高,素有“咬一口,流一手”的美名。可是这么优质的产品却值不了多少钱。梨果收获时节,果农们将不好的果子留下,挑选出好梨等客上门,但卖多少钱,果商说了算。农民们掌控不了定价权,收购商会见势压低价格。当地的土鸡、海棠果、红富士、小米等杂粮的销售情况也与此类似。对于电商这个新事物,农民们并不怎么了解,也没有多少网上购物的习惯,对于农产品上行销售更是信心不足。
这种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某电商平台政府公共事务部副总裁葛爽向《经济》记者表示,农民们将一年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农作物上,但是他们只懂种植,不懂营销,农产品收获后只能被动地等待经销商上门收购。在整个农产品上行至城市的通路中,农民朋友始终处于被动、薄利的状态,而一旦没有销路,一年的辛苦白费,甚至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更不用说改进生产、改善生活了,这样就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令人挠头的“最初一公里”
基础落后,不通网、网速慢,付费高,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制约着电商扶贫的发展,成为阻碍农户脱贫致富的“挠头一公里”。贫困地区交通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物流成本过高,据了解,从农户家的农产品出村到县上的快递费就要十几元以上,加上跨省运输成本更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本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配套物流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农村地区交通建设力度,优化道路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电商的企业可在农村地区建设专门的电商物流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覆盖地区,并提供物流相关配套硬件。
传统电商的“买一单,发一单”方式,使得农村电商运输成本过高。葛爽向记者介绍,可以采取预购模式,先聚合需求,使农货采销流程精简为“原产地-物流集散地-消费者”。以销定采,现采现发,可以让商户更好地把握需求,减少非必要的损耗。例如,在郑州设立中转站,即使是远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也能在下单24小时内抵达北上广等地的消费者,既保证了农产品新鲜美味,又提升了购物体验。
质量和用户体验待提升
《焦点访谈》曾经在节目中讲述过一个电商扶贫失败的案例,令人深思。
江西瑞金凤岗村有一个农村电商,叫“廖奶奶的咸鸭蛋”,腌出的鸭蛋个个流油。成立合作社后,贫困户加入,为廖奶奶养鸭供蛋,在媒体的推动下,咸鸭蛋的销量剧增,订单一度达到7万枚。由于需求量大,缺乏严格的养殖供货机制和品控,鸭蛋原料出现断档,而网友买到手里的咸鸭蛋也淡而无味,经营陷入尴尬。
“品质控制是农产品上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要保障质量和发货速度,用户体验好,否则一单就做死了。”《经济》记者见到回京办事的第一书记袁存凤,2016年这位中科院的心理学博士,从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教育处派往四川省平昌县陇山村挂职。在他的带领下,陇山村开展了“第一书记 合作社”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以第一书记做信用背书,与合作社签订协议,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发货速度。袁存凤表示,为稳定产品质量,地方政府通过补贴支持企业发展冷库等保鲜设施,因为冷库前期投资大,效益回收周期长,在贫困地区,没有政府支持很难搞起来,有了冷库,产品就有了中间的蓄水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提高了农民对农产品的议价能力。平昌县处于大巴山境内,拥有跑山鸡、土鸡蛋、土猪肉、腊肉等多种优质的生态农产品,目前,全县146个贫困村,都掀起了电商发展的浪潮,电商年平均销售额达40亿元以上。
曹磊表示,以生鲜类为主的农产品本身便存在产品标准化困难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产品生产流程中下功夫,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一致性。需提高农村电商中生产者的服务意识,可通过定向宣传教育,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体系。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发挥“农特产品 电商”作用的关键一环,也是长期存在的行业痛点。袁存凤说,电商销售就像高速公路,有资金的人可以买车,有干活的人能开车,还要有交通规则,这样车子才能畅通行驶。要实行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就要保障渠道效率,需要资金、人才、机制共同作用。电商用于扶贫,则需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奖头促中罚落后”,最终在市场机制之下实现优胜劣汰。
曹磊表示,电商扶贫渠道要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区,打造上连生产、下连消费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不断提升流通环节的组织效率。
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开展,用户高品质的需求体验与小规模农产品品质保证难的矛盾愈发显现。为此,赵会兵对记者说,未来他们将打造山西省果品电商中心,连接线上销售平台企业、线下果商批发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十几个县的批发基地。负责仓储、中转和物流,通过电商服务员,确定质检、服务标准、价格,理顺供应端和销售端的环节。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农村电商专家魏延安长期关注研究三农问题,对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向《经济》记者表示,简单而言,就是要从“地里产什么就在网上卖什么”,向“消费者需要什么再种什么”转变。对现有产品进行标准化、品牌化提升,改进农产品包装设计,把更多的农产品由商品变为网货,使之更符合网货销售规律;注重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让消费者有更多的知情权;加强产销衔接与互动,不断传播农产品的真实好声音,促进城乡互信;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电商大数据开发,倒推农业生产转型;加大网络农产品质量抽检和典型案件处理,规范市场秩序等。
电商人才缺口扩大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人才是最大的一个缺口,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又了解电商运营的人很少。
曹磊表示,电商知识培训是解决农村电商人才问题的主要方式。国家可以以政策形式召集专家对农村地区涉及电商人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也可考虑在部分农业院校增设农业电商课程,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商入门知识培训会。入驻农村的电商企业也应对加盟合作的农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魏延安表示,农村电商人才整体短缺的现象短期难以改变,一方面要吸引城市人才下乡,另一方面要把更重要的精力放在农村本土人才培养上。首先要继续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其次要加大后续跟踪培养,在电商服务、创业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有效政策,确保扶上马、送一程;再次要重视电商服务业发展,配套解决电商人才创业初期所急需的专业美工、网络运营、数据分析、快递物流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同时,要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发掘,注重典型选树,搭建与平台之间的绿色通道,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电商扶贫的关键环节在于:拿单!“因为谁拿单,利润就归谁。”农业产业化的缺点是订单在公司手里,不在农民手里。公司得利多,农户得利少。农业信息化最大改变就是农户成为发挥主导作用的电商主体,农民直接拿单,用单来调动公司,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会拿单的带头人,从城里回村创业。农村人要接受培训,唯一要做的是让他们看到“利”——拿单的人发了大财,他们就会千万百计通过亲戚朋友来自我学习,成为电商人才,农民有无师自通的本领。例如,沙集农民拿到订单,公司或加工厂只是为农民打工的,利润归农民。而农民之所以争得了主动,关键在于电子商务让农民轻资产运作,不用像公司那样配置店铺和柜台等重资产。
本文源自经济网-《经济》杂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