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汇率「一文看懂汇率二」
既然汇率有自己的形成和调整机制,是不是就不用国家干预了呢?
当然不是了,事实上汇率现在已经成了影响一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深度融入全球化,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那些国家。
我们还是从贸易和资本方面谈谈汇率的影响。
首先说明一点,我们在谈论汇率的时候有两个概念经常容易搞混淆,一个是汇率的绝对值,另外一个汇率的变动方向,这两个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并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做区分,比如经常用汇率升值代替汇率升值和汇率绝对值高两个概念,其实这是两回事,严
三、汇率能影响什么?
既然汇率有自己的形成和调整机制,是不是就不用国家干预了呢?
当然不是了,事实上汇率现在已经成了影响一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深度融入全球化,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那些国家。
我们还是从贸易和资本方面谈谈汇率的影响。
首先说明一点,我们在谈论汇率的时候有两个概念经常容易搞混淆,一个是汇率的绝对值,另外一个汇率的变动方向,这两个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并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做区分,比如经常用汇率升值代替汇率升值和汇率绝对值高两个概念,其实这是两回事,严格来说,我们可以用汇率制高估和低估来说明汇率的绝对值,用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说明汇率的变动方向,有这个前提,我们再来分析汇率对贸易和资本的影响。
先说贸易项。
对于贸易来说,首先汇率的稳定相当重要,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影响对外贸易。原因也不复杂,如果汇率变动频繁,大家对未来收入没有稳定预期,自然倾向于减少对外贸易。
在这个前提下,汇率的绝对值对贸易的影响相当重要,比如人为制造低汇率,可以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增强贸易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个理论我不多说了,大家自行百度。
这个事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在做,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期的日本和1994-2005年的我国,都采用了汇率低估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出口业,这在后发国家起步追赶阶段,确实是个好办法。
再比如,如果发生贸易战,对方给你加关税,你不方便加税的时候,其实可以通过汇率低估的方式把这部分税收化解于无形。
事实上,现在汇率已经成了国家调整外贸政策的重要抓手,比如97年金融危机,东南亚几个国家汇率崩盘,作为世界重要的产品输出地,其它各国为了保护自己本国的出口,纷纷贬值汇率,特别是日本这个亚洲的龙头老大,本来应该站出来维护地区币值稳定,没想到他带头跑路,为了保护自己出口业,率先调低汇率。
反倒是当时的中国,虽然当时经济规模还赶不上日本,但是为了避免亚洲国家恶性竞争,坚决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替东亚国家出了头。这部分汇率的损失,国家当时使用出口退税的手段变相补贴给出口企业,相当于国家用财政抗下这波下跌。这事我们现在不怎么提,其实当年在东南亚影响非常大。当时一个是香港金融保卫战,一个是坚持承诺汇率不贬值,这两件事给我们在亚洲树立起负责任,有担当,有能力大国的形象,相当于花钱给自己立了威信,有了信用后面的好多事才好操作。
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低汇率有利于出口,但是同时会导致进口部门成本升高,我国现在对外原材料依赖度很高,特别是能源和芯片,汇率低估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升高,容易引起输入型通胀。
再比如低汇率会导致出口企业不思进取,不利于产业升级。要知道,在很长一段那时间内,我们的出口都是以低端产品为主,可替代性很强,优势就在于成本低。国家维持低汇率,除了增加外汇储备外,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扶持沿海那些低端出口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低端人口就业,为维护国家稳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长期用低汇率补贴这些企业,实际上对我们产业升级没什么好处,对那些老板们来说,反正有成本优势,简单的复制粘贴,扩大厂子规模就能躺着挣钱,可不就过一天算一天了。
这点上我们应该学习德国,而不要学日本。当年德日都对美国长期贸易顺差,汇率都有升值的压力,德国采取的措施是放任不管,交给市场来解决,结果马克汇率缓慢升高,倒逼德国企业升级产业,德国的工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是世界前沿,这种产品没什么可替代性,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不大,成本升高我就加价卖,爱买不买,反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可以要求用马克结账,客观上反倒促进了马克国际化。
日本就不一样了,就像个暴发户一样,紧紧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在财阀们的操纵下,汇率就是不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被美国摁着脑袋签了协议,一下又升值太多,出口企业没来及做出反应,吃了大亏。
再说资本项目。
对资本来说,汇率的绝对值并不重要,汇率的变化趋势才是王道。就跟炒股类似,其实股民并不关心现在是1000点还是10000点,只要股价是在上升通道,就会把钱投进去。这个也很正常,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一样东西处在升值阶段,天生的倾向于把钱投进去赚个差价。把这个应用在汇率上,如果一个国家利率处在升值阶段,比较容易吸收外资。
比如我们国家2005年汇率改革,核心是脱离锚定美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国家控制汇率缓慢升值,这就为国际资本提供无风险套利机会,大批资本通过各种手段混入国内,一边赚汇率差,一边赚利率差,一鱼两吃。伴随资本进入,我们的外汇储备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资本都喜欢汇率的变化,制造业资本更关心汇率的绝对值。这类资本把生产环节建在中国,一般都是重资产,投资周期比较长,准备在中国扎下根细水长流,他们对短期的汇率波动不敏感,主要目的是为了享受中国低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也是我们改开刚开始两头在外,三来一补能够搞得红红火火的原因。
关于“两头在外”和“三来一补”多说两句,这个其实就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内设立代工厂,我们国家的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此。比如我们从日韩台100元进口原材料,国内加工以后,成品200元卖到欧美,这个200元会算在出口贸易项里,是我们们贸易顺差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这个贸易盈余里有100元属于日韩台,相当于原来日韩台对美国的出口,有一部分现在通过中国中转。剩下的100元,欧美的厂商最终还会作为利润拿走60元,他们掌握技术和市场,自然要拿走大头,这么算下来200元的贸易逆差,其中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40元。所以我们的贸易顺差看起来好看,其实中间有很大水分。包括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股市、房市、汇率的投机资本,伪装成实业资本进入中国,看起来好像账面上是贸易买卖,实际上是几个空壳公司左手倒右手,实物只是一个幌子,看起来是贸易顺差,实际上是资本在套利,长期看对外汇储备是个放血的过程。
总结一下,汇率的绝对值影响外贸,汇率的涨跌影响资本流动,调整汇率是调节外贸经济,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全球化时代,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样重要。
四、如何调整汇率
国家调整汇率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卖操控汇率。国家觉得汇率高就往市场投放本币,汇率低就投放外币,有点像和面,面多了放水,水多了放面,保证面疙瘩处在一个合理的湿度。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这种方法要求得有足够的水和面,本币还好说,开动印钞机就能解决,外币就没办法了,有多少是多少,用完也就没了。所以资本自由流动前提下,保证汇率的稳定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外储有点像弹药,如果弹药打光敌人还没打退,那这山头也就丢了,这种情况下往往伴随国家信用崩塌和汇率大幅下跌,1997金融危机就是索罗斯领着一帮金融炒家通过这种方式洗劫了东南亚,泰国他们几个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索罗斯打包带走了。香港之所以没事,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当时几千亿的外汇储备做后盾,索罗斯掂量了一下,后来知难而退。
所以通过外汇买卖控制汇率这事风险很大,即使最后能够获胜,也得付出巨量的外汇储备做代价。
所以还有第二种方式,也就是资本管制。
这种模式下,国家规定一个汇率,谁来兑换都按这个比例来,你来兑换我要审核,如果金库里美元不多还可以拒绝兑付。或者国家如果觉得汇率出问题,干脆停止兑换,相当于股市停牌,当然了这种方式杀伤力比较大,一般不用,不过国家保留使用大杀器的权力,留着后手一定程度上也能稳定汇市。
不过这种手段只能操控在岸市场,也就是国内的外币兑换市场,离岸市场没法干预,伦敦交易所不会因为你的汇率大涨大跌就关闭市场。控制离岸市场的手段一是政府直接下场交易,二是通过在岸市场稳定汇率。
为了理解这个事,咱们可以把人民币当作一种商品。比如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贬值,相当于白菜降价了,自然就会有人在离岸市场买入白菜,带到在岸市场卖掉赚取差价。这个过程中,离岸市场白菜少了价格自然要涨,等价差拉平的时候,这种套利行为停止,也就是说只要有价差,就会有投机者把它抹平。当然了,考虑到交易成本,价格不会完全相同,但有在岸市场这个定海神针,离岸市场价格不会太离谱。
现在人民币最大的两个离岸市场是香港和伦敦,特别是香港,自己孩子嘛,国家能够控制市场上人民币的总量,整体上还是能起到稳定离岸市场汇率的作用。
关于资本管制再展开说一说,其实用关闭兑换窗口这种办法管制资本是很low的一种做法,真把这招祭出来,咱泱泱大国也丢不起这个人,资本管制的门道很多。
首先我们的资本管制主要是针对资本项目,正常的做外贸不受影响,比如你把挣来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或者用人民币换美元去国际市场买材料,这个国家完全支持,有多少给你兑换多少,因为我们常年对美国贸易顺差,也就是挣的美元比花的多,实现自由兑付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资本项目就不一样了,国外资金进来,不管是投资实业还是投资资产,都是为了盈利,进来的时候100美元,走的时候可是要带着110美元走,这10美元的利润就得从我们国家外汇储备里出,如果这些投资不能给国家带来正向美元收入,这10美元对我们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失血。所以我们对资本项目一向是宽进严出,你来投资实业我们欢迎,但是走的时候想换回美元那得经过审批,而且我也不保证一定会按时兑换给你。有这个制度相当于我们筑起一道单向防火墙,至少先保证我们外汇储备是安全的。对外资挣的钱也得做些限制,比如这10美元你必须留下5美元在国内进行再投资。进来的外资也不是完全放开,对那些不想搞生产,只想赚快钱的外资,我们会收取无息准备金,100美元进来,先拿出30美元存在央行,存期一年不支付利息,变相增加外资的套利成本,防止他们吃利息差。
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讲道理,实际上这是后发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常规套路,德日早期都用过这招,后来实体经济发展起来,有制造业做后盾,这才慢慢开放金融市场。韩国比较惨,97年金融危机被迫放开金融市场,外资蜂拥而至一顿撕扯,三星那几个韩国的头部企业一大部分股份都被美资收走了,有这些前车之鉴,我们步子迈的小点无可厚非。
国家直接下场操纵和金融管制是操控汇率的两个主要手段,一般要结合起来用,我们国家整体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汇率操控手段也越来越从金融管控向国家下场买卖过渡。
除此之外还有些一些间接控制汇率的方法。比如咱们前面提到的通过控制资本流动方向的方式影响汇率,资金总是倾向于流向增值快的地方,如果想提高汇率,就提高本币的利率,让美元流入。反之则降低利率,美元流出,本币的汇率自然也就跟着下跌。
不过利率这种调节方式也不是每个国家都适用,整体上来说,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对汇率影响更大,因为发达国家币值稳定,利率是多少就能带来多少的无风险收益,比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会对美元指数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是全世界都时时刻刻关注美联储的原因。如果是土耳其、俄罗斯这种国家,本币币值非常不稳定,利率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人家担心资金获利了结的时候,忽然汇率大降,挣那么点利息不够覆盖汇率上损失的钱,所以利率再高人家也不来,自然也就达不到调节汇率的作用。
当然这种间接调节方式问题也不小,首先是没法做到精准控制,你想把汇率调低一个点,可是一个利率政策放出去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没准汇率一泻千里,拉都拉不回来。第二是利率政策杀伤面太广,对投资、消费、通胀都有影响,掌握不好很有可能把聋子治成哑巴,所以一般不会轻易用,一般也就是在调整国内经济的时候,捎带考虑一下对汇率的影响。
还有些奇葩方法就得发挥点想象力了,比如最近俄罗斯卢布汇率跌的厉害,国家想保汇率,可是家里的外汇储备不够看,所以前两天剑走偏锋,宣布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卢布结算,之前那些买家只能先在国际市场把手里的美元、欧元换成卢布,买盘多了卢布的汇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不过这招有个前提,得是卖方市场才行,比如你们家的东西独一无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像高端光刻机,只有阿斯麦尔能生产,那可不荷兰人说啥是啥;或者就是价格特别便宜,把换汇的成本算上人家还愿意上你这儿买。如果是大路货,又没价格优势,老板还唧唧歪歪,人家可能掉头走了。俄罗斯是对赌欧洲那些国家换卖家的成本大过换汇的成本,毕竟石油天然气是大宗商品,运输也占了多一部分成本,俄罗斯挨得近,天然就有优势。
总结一下,如果外汇储备充足,大白菜管够,那就可以直接干预汇率,通过在外汇市场砸钱稳定汇率。如果囊中羞涩,那就资本管制,大白菜十元钱一个,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爱买不买;间接点的手段就是给白菜加量,把四斤一颗的白菜换成五斤一颗,原来吃土豆的那帮人可能就改吃白菜,吃白菜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