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中的我们往往和现实里判若两人一样,网络上的人与现实的差距
可能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现实中,我们看起来是扔在人群里压根就找不到的普通人,然而只要打开电脑,立马可以化身KOL,说出一些让不少人点赞或者吐槽的观点。
对这种反差,过去人们都是用“键盘侠”等词汇进行形容。但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网络中的我们,和现实里往往判若两人呢?
网络“匿名性”,可以起到壮胆的作用
和十多年前国内的“网络蛮荒时代”(当时上贴吧都可以不用注
文章著作权归本人所有,如需要公众号等其他平台转载请私信联系,擅自使用一律视为侵权。
可能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现实中,我们看起来是扔在人群里压根就找不到的普通人,然而只要打开电脑,立马可以化身KOL,说出一些让不少人点赞或者吐槽的观点。
对这种反差,过去人们都是用“键盘侠”等词汇进行形容。但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网络中的我们,和现实里往往判若两人呢?
网络“匿名性”,可以起到壮胆的作用
和十多年前国内的“网络蛮荒时代”(当时上贴吧都可以不用注册账号的)相比,现在随便上一个平台都得注册账号、绑定手机,理论来说做到了“实名制”。
拥有足够平台权限的管理者,完全可以在后台看到关于大家的真实信息。
但至少对其他同平台的用户来说,我们依然是用一个虚拟的ID在进行交流。
现实里我叫做罗翔,在平台我起名叫张三,那么其他人只会认为我是张三。
这样一来,现实当中我们会顾虑身份而不敢说出来的话,放在网络上就可以畅所欲言。
从这种意义而言,其实网络上的我们,可能才是更加真实的自己。
比如前阵子被挖出来的湖北大学梁老师,平时我估摸着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结果敲起键盘来就是各种诋毁国人的话语。
显然,她自以为不会被现实里的人发现,结果一不小心声援了汪主席,被卖队友了。
所以如果我们在职场或者社会上需要跟他人打交道,想要了解这个人的真面目……
看看他在网络上都发了什么,会比跟他吹水几个小时更有价值。
我们甚至不需要去搜他在其他平台的账号,光看朋友圈就OK。
不少人很天真地以为“朋友圈也是匿名平台”,然后随心所欲地在朋友圈转载各种迎合自己口味的文章,并且发表大量个人观点,这不就给了我们深入了解的机会嘛!(当然很多人因此现在搞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网络会呈现给我们海量极端化案例,从而刺激我们的情绪
我想问个问题: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见过车祸?
恐怕绝大多数回答都是NO,甚至不少人连真实的车祸都没遇到过。
可只要打开手机里的新闻资讯APP,那么车祸新闻每天都会发生,绝对不带重样。
而且,为了这些新闻能够更好地赢得点击,内容创作者们自然会想方设法寻找极端化、奇葩、匪夷所思的素材。
例如说,对女司机的妖魔化处理。
女司机车祸集锦能够让你怀疑人生,无法理解视频中的当事人是怎么考到驾照的。
而只要一个类似的视频/新闻赢得了大量点击,就会自然而然吸引其他内容创作者进行跟风,从而打造出“全民黑女司机”的热潮。
你越看这类新闻,创作新闻的人就越多,那么你就越会产生“女司机不配开车”的想法。
进而,情绪被调动,说出很多现实里一般不会开口的偏见性言论。
类似案例还有什么拜金女友、直男癌男友、奇葩丈母娘、天价彩礼等两性矛盾问题。
也有杀人事件、重大安全事故、伤害医生、对未成年人进行侵害等法律层面的问题。
由于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只要你开始接触某个题材,系统就会不断进行推荐。
所以当你在上网的过程中,往往会因此产生一种“全世界都在发生这种事”的错觉,情绪完全是被内容创作者跟平台大数据带着走的。
这就导致了许许多多的网友能够说出很多极端甚至于恶毒的话语,跟现实里判若两人。
但还是那句话,因为只要他们关掉电脑和手机,回到现实生活之后,又会发现周围岁月静好。
于是大多数人在网上的那种戾气会瞬间消失,又能够做现实里“真正的自己”了。
网络发言很难让人产生“责任感”
现实中,如果我们开口说话,或者写一些东西的话,往往都是有具体受众的。
发表关于环保的看法,也许是在一个演讲活动的舞台上。
写一篇对学校的建议,最终会被老师或者其他领导阅读。
即便是喝多了吹牛,但也知道对面坐着的是自己的狐朋狗友,瞎吹会打脸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们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去陈述观点。
至少你对一个女孩子说“我喜欢你”,总不能第二天起床就赖账吧?
但前面提到网络具备“匿名性”,进而削弱了我们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压力。
如今网络上的“反转剧”特别多,经常能让网友被当猴耍。
当这些反转剧最初曝光的时候,大家一般就会下意识地不做判断,按照直觉说出观点。
若是这类新闻再充斥着刺激眼球的图片和文字,更能引导大家破口大骂了。
发泄完情绪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件事扔到一边,忙其他的事情了。
即便后来发生了反转,大家肯定只会在几秒钟内觉得有些尴尬,哪怕自己的言行可能给某些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但法不责众嘛!
以至于,当某天大家回顾自己曾经在网上的记录,可能会一脸懵逼:
我还说过这些话?
和现实遇到的人相比,网络上更容易找到“知己”
即便大家可能都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长大,很多人的成长环境几乎没啥区别……
但毕竟我们都是区别于他人个体,总归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以至于在现实当中,我们很难找到可以畅所欲言的朋友。
毕竟如果你的身份是大学教授,总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最喜欢洋娃娃吧?
如果你是看起来一脸沧桑的老男人,说自己最喜欢二次元软妹,总归会很违和吧?
网络便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身边没有同好?那么放大到十几亿人呢?甚至全世界呢?
说难听一点,就算你喜欢吃蟑螂,去网上搜搜……
没准都能找到一大群重口味的人,而且他们都理解你的想法。
其实当年腾讯能够用QQ开创帝国,本质上也是满足了大家这方面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种网络寻知己的现象并没啥不好,现代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极端案例,比如本来只是心中有阴暗想法,结果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志同道合”,结果被他们壮了胆,真的去现实中实施了……
不好意思,牢饭等着你。
归根结底,无论是现实中的你,还是网络上的你,都在体现你自己的个人意愿。
偶尔去口嗨,在网上跟志同道合的人聊聊天吐吐槽,确实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诸如湖北大学梁老师那种现实里仁义道德,网上宛如敌特的情况……
建议还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这样活着,不累吗?
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看完文章点赞转发打赏的人,今年都能走好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