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孩子为什么把我拉黑,孩子第二次将我拉黑

【李晶专栏】
孩子为什么把我“拉黑”
原创作者|李晶
这是一位清华学生爸爸的困惑和委屈:
女儿可以说是我从小一手带大的。在她的成长中,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是随着她一天天长大,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出现问题。尤其是女儿工作之后,每当我给她一些工作上的建议,或在微信上转发一些相关文章,她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在微信上把我“拉黑”。
对于她的态度,我无法在理智上理解,更难以在感情上接受,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更让我担心的是:以她对待我的

孩子为什么把我拉黑,孩子第二次将我拉黑

【李晶专栏】

孩子为什么把我“拉黑”

原创作者|李晶

这是一位清华学生爸爸的困惑和委屈:

女儿可以说是我从小一手带大的。在她的成长中,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是随着她一天天长大,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出现问题。尤其是女儿工作之后,每当我给她一些工作上的建议,或在微信上转发一些相关文章,她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在微信上把我“拉黑”。

对于她的态度,我无法在理智上理解,更难以在感情上接受,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更让我担心的是:以她对待我的态度与相处模式,她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能够处理好未来的婚姻生活?

随着他言辞恳切的述说,殷切的呵护爱女之情、迫切的望女成凤之意却得不到女儿的理解和接纳的无力与无奈,即使隔着手机都让我的心被重重地敲击。这就是父母用力爱孩子,却被孩子用力躲避的悲哀吧?

谈到给经常给女儿提建议的起因,这位爸爸说:“我总觉得她资质很好,又是清华毕业,只要多下功夫,完全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做得更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是女儿似乎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这让我非常纠结。”

我问他:“你对她的现状不满意?”他说:“嗯,可能我对她的要求太高了。”

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拒绝与父母交流,在社交媒体上把父母“拉黑”,这种精神层面的隔离使爱子心切的父母难以理解和接受。

他们认为孩子忘记了父母多年的无私付出、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望,他们担心这样的孩子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忧虑孩子已存了弃自己而去的心。

但这个责任在谁呢?问题的根源是孩子不理解父母,还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呢?

1、孩子的言行是对父母言行的反馈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无疑是绝对强势的一方,无论事端的开启还是进程的把控,父母都是那个主导的人,而孩子只是对父母的言行做出反馈的一方。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总是小心翼翼地看孩子的脸色,却仍被孩子嫌弃,非常委屈。但如果从孩子的角度看,他只会觉得更委屈。孩子往往既渴望响应父母的关爱,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好恶,内心的焦虑因此更甚于父母。

虽然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不满和教育都是因他而起,但由于沟通的初衷和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和解或争执的不同结果,则完全是由父母一手促成。

因此,当父母在抱怨孩子的行为和态度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是如此反应?如果我改变了,他是否也会随之改变?

2、接纳是家庭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很难说父母的期望越高孩子越出色,还是父母对孩子越满意他越有出息,但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父母对孩子越尊重,孩子就越愿意主动接受父母的影响。

乒乓球选手对战时,既要化解对方刁钻的进攻,又要给予对方难以防御的回击。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沟通,虽然硝烟弥漫,信息交流却非常通畅。与之相比,在壁球运动中,选手与墙壁对垒,墙壁的反馈是直接的、可预期的,却也是无交流、无感情的。

亲子关系中,父母只有给予并尊重孩子像乒乓球选手那样交流和反驳的自由,孩子才可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与父母进行积极的互动。反之他只会像墙壁一样呆立,适时回馈父母所希望的反应,却并无一丝付诸行动的打算。

这种尊重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接纳与认可。也就是说,父母从内心深处认为孩子不管年龄多大,都有资格与自己并肩而立。

3、相信孩子的选择是理智而审慎的

很多父母总是采取各种方式让孩子顺从自己的意见、听从自己的安排,是认为孩子经验少、不知道后果,没有自己的指导肯定吃亏。

这种认知不可谓不正确,却忽略两个重要的客观事实:一、人是理智的,做任何决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二、每个人都会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成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所有孩子都会依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拥有的经验选择和决策。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告诉孩子,他自会综合考量这些因素的影响,再决定是否采纳。

一位清华女孩对总是企图说服自己的母亲说:“也许我不够优秀,达不到让你信任我有足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就像这位女孩所说,如果父母总是重复自己的建议或主张,孩子必然会认为父母看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谁愿意经常与看不起自己的人交流呢?因此这种被低估、被轻视的感觉一定会使孩子逐渐关上沟通的大门。

既然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更大,只要父母有所调整亲子关系就会改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呢?

01

更多倾听和支持,而不是出谋划策

前段时间,两位清华学生的妈妈分别希望我帮她们出主意。一位说儿子两周前去美国大学交流,几次电话联系都说自己在语言、生活、社交等方面不适应。另一位说女儿向她倾诉工作压力大,每天总是很晚回家,特别辛苦。

两位妈妈共同的困惑是:虽然她们总是立刻并多次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或咨询他人帮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孩子却一点也不领情。他们认为这些建议要么针对性不强,要么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表现得很不耐烦,这让妈妈们觉得失落又无奈。

其实,从青春期开始,孩子向父母诉说自己的烦恼时,倾诉的欲望要远远大于寻求帮助的欲望。很多时候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并不需要父母的建议,说出来只是为了减压和求安慰、求支持。

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心理,父母就会懂得:自己过多的指导并非孩子真正的需要,锲而不舍地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咄咄逼人,甚至后悔向父母倾诉。而只有当孩子明确地征求意见、寻求帮助时,父母的建议才有可能被听取、被采纳。

02

陪伴孩子慢慢寻找自己的路

为人父母大多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明明看着孩子不听劝就会走弯路、摔跟头,但是即便采取强硬手段也未必奏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有一种“快”叫“慢”,有一种“捷径”叫“弯路”。

即使你的人生经历再丰富,也只走过其中的一条路;即使你的见识再多,也只了解其中的部分真相。更别说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你的认知和想象,你怎么能够保证自己给孩子指的是最适合他的路呢?

因此结果很可能是:你认为的“快”反而是“慢”,你认为的“捷径”反而是“弯路”。

但是对于孩子,他所有经历都会成为他的路标,他所有的挫折都会帮他辨明方向。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向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即使曲折又如何?即使缓慢又如何?他只要开始,并坚持下去,就有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一天。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陪他一起领略沿途的千般风景、体味跌宕的心路历程,失意的时候给他拥抱,成功的时候与他分享。

当父母用这样的心态与孩子同行时,他就会将父母当作触手可及的旅伴,而不是无从逃避的导师。

最后我给这位爸爸的建议是:

当女儿跟你聊天时,你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倾听。尽最大努力理解和接受她的思维方式,压抑要建议、要指导的冲动。孩子未来还很长,当她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时,就会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本文为李晶原创投稿,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孩子为什么把我拉黑,孩子第二次将我拉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10174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上有老妈,下有宝宝的句子,和儿子微信互相拉黑 下一篇:微信拉黑和删除里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是什么,微信拉黑再删除对方会显示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