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欢有本事的儿女,越没有本事的父母越喜欢攀比
——毕淑敏
作者:暖心
上周,和几个妈妈一起闲聊。
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女儿:
兮兮想要冰雪奇缘的乐高,我没给她买,她既然说我小气,几天不理我,你们说现在的小孩咋这么难伺候啊!
听了她的话,另一位妈妈一针见血地说:
我看你就是对她太好了,什么要求都依着她,她就觉得你应该给她买,我看你就是应该小气一点,
总有一天,孩子要离我们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父母预先能帮助孩子的,就是向孩子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毕淑敏
作者:暖心
上周,和几个妈妈一起闲聊。
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女儿:
兮兮想要冰雪奇缘的乐高,我没给她买,她既然说我小气,几天不理我,你们说现在的小孩咋这么难伺候啊!
听了她的话,另一位妈妈一针见血地说:
我看你就是对她太好了,什么要求都依着她,她就觉得你应该给她买,我看你就是应该小气一点,不要什么都去满足她。
那位妈妈听完,直叹气。
她惯孩子,我们都知道。
女儿想吃烤鸭,她可以在开饭的前一秒出门去给女儿买;
出去吃饭,每次都会按照女儿喜欢的口味选餐厅;
女儿想要什么,几乎没有拒绝过。
看她如今焦头的模样,我特别心疼她的“大方”。
本以为是为孩子好,最后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很多父母秉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总是对孩子很大方,无论什么都由着孩子。
但是有时候,父母就应该“小气”一点,才能养好孩子。
01
物质上“吝啬一点”,孩子更懂珍惜
有一个女孩子,被父母从小养成了“物质女孩”,酷爱购物,因此负债高达几十万。
父母从小就宠着她,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不会拒绝。
名牌衣服、包包、手机,只要是她能提出的要求,父母都尽力去满足她。
在父母这种“富养”下,女孩子的观念变成了:东西一定要买好的,我想要什么都要得到。
渐渐地她变成了一个追逐名利的女孩,各种高档化妆品、包包爱不释手,花销也越来越大。
工作后,她不仅将工资花到其中,还借网贷进行购物,最终负债几十万。
此时的父母还没有觉悟,甚至因为女儿债务,想要卖掉房子替她还债。
近几年,一套“富养”理念带偏了很多父母,他们把无条件的满足当成是给孩子的精神富养。
有些父母对孩子特别大方,即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生怕孩子落后于人。
就是这样的误区,让许多孩子索要无度。
爸爸不给儿子买名牌鞋,儿子就让爸爸下跪;
妈妈不给女儿买苹果手机,就被骂…
许多孩子在父母的“投喂”下,孩子只会躺在父母的怀里,吃、喝、玩、乐,永远只有索取,不知上进。
在教育上,父母就该“吝啬”一点,对孩子的需求引导他自己去努力获取,而不是把手伸向父母。
孩子体验过获取的过程,才有结果的珍惜。
袁咏仪曾在节目里谈到,儿子小时候一直想要一只小狗,但是7岁前她一直在拒绝儿子。
直到儿子7岁时,她才答应给儿子买。但是,到了宠物店以后,她并没有马上给儿子买,而是让儿子去捡狗屎。
为了得到小狗,儿子连续捡了两天狗屎,才得到了一只小狗。
袁咏仪说:
当孩子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先教给他的不是“索取”,而是“换取”。
孩子主动去获取的需求,是他们努力之后的结果,不仅让他满身的荣誉感,还要比父母给予的珍惜十倍之多。
02
犯错后,父母多“计较”一点,孩子更有责任感
有一件真实的事。
一名男子在电影院里不停地朝着地上吐口水。
当工作人员上前制止,他的妈妈立马上来劝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别和他计较。”
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懵住了,有人轻嘲:“他才30岁,怎么不是孩子呢?”
教育最大的“觉醒”是教会孩子揽责。
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缺少这方面的觉悟。
我们经常看见有一些“熊孩子”搞破坏、扰民、打人,他们的身后都要么站着视而不见的父母,,要么就用“他还小”为原因替孩子敷衍了事。
殊不知:父母的是非不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处世之道。
儿童心理学专家曾提出:
3-6岁,通常被称作“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7-12岁,则被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性格、习惯等一旦形成,孩子长大后,将很难再更改过来。
也就是说,孩子的“试错期”是在3-12岁这阶段:此时的规矩和底线,是约束孩子行为、塑造孩子品行的重要阶段。
孩子犯错了,父母就该“斤斤计较”,再小的错误都要去追究孩子的责任,他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乎上有个女生分享了一件事。初中时,班上有个女同学脸上长满了青春痘,有些还红肿化脓溃烂。
那时候,大家见到她就像躲避瘟神一样。
有些同学还因此去欺负她,当时她也跟着其他同学一起欺负那个女生。
有一次妈妈去学校看她,正好看到她推那个女生,妈妈立即当众训斥她,并让她当着众人的面跟那个女生道歉。
她很委屈。
她当时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欺负她,而我要当众跟一个大家都欺负的女生道歉”。
妈妈当时教导她:永远不要因一个人的外貌嘲笑别人。
波兰作家显克维支说: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犯错,是每个孩子都必然的经历,“推责、逃避”都是不可取的行为,而是要通过让孩子去经历“痛苦,以此来矫正他的是非观念。
教会孩子:不抱怨、不逃避,坚守底线和原则,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
03
生活上,父母“小气一点”,孩子更独立
作家毕淑敏在《学会生病》中讲了自己和儿子的故事。
有一次,儿子发高烧,她依旧细心地照顾孩子。
但是她突然发现每次孩子生病,都是她在照顾孩子,孩子很依赖她。
为了摆脱儿子的依赖,这一次毕淑敏铁了心不去管儿子。
儿子最终扛不过,只能摇摇晃晃地独自出门去看医生。
虽然毕淑敏也非常担心孩子,但是她清楚:她可以照顾孩子一时,但没办法照顾孩子一世。
她在书里写道: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为什么80%的孩子到了成年还非常依赖父母,因为:父母一直照顾孩子,他就会一直是一个孩子。
不是每件事父母都要亲力亲为,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都不该去替孩子做。
比如说:孩子让我们帮忙洗袜子,父母就是不要去帮;孩子想吃一样东西,妈妈让他自己做。
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是孩子的意志得到了磨炼,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会成长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提出过一个观点:“妈妈是超人”会害了孩子一生。
她在家里会将所有的责任都做好分工:
老公主要负责陪伴,学习让孩子自己负责,家务活她会让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
在她的培养下,她不仅能有“忙里偷闲”的时间。
她的孩子也是暖心又独立,在家里看到任何小事都会主动帮忙。
比如:她吃三明治撒在地上了,儿子看到了第一时间就会过来收拾。
在儿子眼里,干家务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照顾妈妈理应是自己的责任。
在生活上,父母要学着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和自理,拥有责任与担当。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过,每个人身上都有“孩子”和“成人”两个角色。
父母不要总给孩子一种“大人”的形象,学着像孩子一样“小气”做人,生活上多和孩子计较一点,以此来让你们的关系达到巧妙的平衡。
父母的“懒”才能逼着孩子去进步。
04
学习上,父母“小气”一点,孩子更有韧劲
网上有一段小女孩哭着打乒乓球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小女孩一边流泪喊“爸爸”,一边又能精准地接下每个球。
谈到小女孩哭,父亲这样说:学习乒乓球是她愿意的,但她毕竟是孩子,累了、倦了、受批评了都会想到退缩,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并且陪伴孩子去坚持。”
这一做法被很多人称赞。
如今,经历了一场“鸡娃”的风波后,很多父母实行了一种“躺平”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觉得:
孩子不想学,就别逼他了吧!
不要给孩子压力,随他去吧!
孩子玩手机,那就给他玩一下吧!
喜好的兴趣班,因为太难就不让孩子去了。
在学习上,没有原则,很容易对孩子妥协。
但是在孩子喜欢的事上“逼”一把,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个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你若纵容他偷懒,他将来就一事无成;你若放任他不学习、不努力,就等于在给他的将来埋下痛苦。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曾提出一个理论,叫“习惯性愚蠢”,即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种原因,对学习产生怀疑,从而丧失自信心。
所谓:“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舒适的环境下,那么他就一直会处于懈怠、没有上进的学习环境中。
所有父母都该明白,“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
有时候,孩子偷懒,父母监管才能成就有潜力的孩子。
网上有一个五年级在读的小女孩,她的妈妈给她制定了一系列的家规和学习计划。
每一天,妈妈都会陪孩子一起完成。
久而久之,小女孩越来越自律。
每天六点半起床晨读;放学回家也不需要父母监督自己会主动写作业;周末的时候自己阅读和练字。
孩子的优秀,既要有父母的态度温和,更要有背后的严格。
孩子的潜力也需要父母“逼”一把,尤其是他在懈怠和迷茫之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激发他的潜能,帮助他少走弯路。
05
有教育专家说:
每一个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潜力无穷的种子,只要穿破泥土,浇灌养分,就能长成超乎我们想象的参天大树。
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用力量去唤醒孩子,让他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
他有需求时,给他能自己获取的方法,而不是等着给予;
在做一件事时,明白自己的责任有多大,不会想着逃避;
选择一件事时,知道自己可以不依靠任何人,而不是依赖父母;
坚持一件事时,永远能够用韧性克服困难,而不会退缩。
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给予他能独立应对一切困难的能力。
共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