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后预防水肿康复操「乳腺癌术后预防上肢水肿康复运动怎么做」
对于不同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如下∶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中,为 16%~40%;没有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只行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为3.5%~10%。上肢淋巴水肿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影响较大,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水肿,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今天我们就邀请湖州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张明主任给大家讲讲,术后如何有效预防上肢运动障碍和肢体水肿。
一、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和水肿?
淋
临床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上肢淋巴水肿。
对于不同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如下∶
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中,为 16%~40%;没有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只行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为3.5%~10%。上肢淋巴水肿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影响较大,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水肿,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今天我们就邀请湖州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张明主任给大家讲讲,术后如何有效预防上肢运动障碍和肢体水肿。
一、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和水肿?
淋巴管就像是水管,上肢的淋巴液需经由腋窝淋巴结回流,而乳腺癌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可能会把腋窝附近的水管破坏了,那手臂中的“水”(淋巴液)就因此回流不畅,积多了,日积月累则会引发上肢水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提出,康复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预防及减轻淋巴水肿至关重要,需要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
科学有效地康复锻炼,不仅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实现日常生活自理,还能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运动中对身体的专注感知可重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乳腺癌术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可以起到促进淋巴液的回流,避免发生上肢活动功能障碍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提升上肢活动度,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运动中对身体的专注感知可重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图为:乳腺癌术后28年患者,未进行功能锻炼, 产生重度上肢水肿 手不能上举,肩关节不能正常后伸
二、如何正确开展康复锻炼?
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好处多多,那是不是一动完手术就得马上开始锻炼呢?
患者须在专业医护的指导下,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伤口的愈合。
原则一:循序渐进
1.乳腺癌患者手术后1~2天可以练习握拳、伸指、屈腕等动作;
2.术后10天后,可进行肩关节爬墙及器械锻炼;
3.一般患者应在1~2个月内使患侧肩关节功能达到术前或对侧同样的状态。
原则二:持之以恒
患者在功能恢复后仍需要保持功能锻炼,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
原则三:因人而异
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案因人而异:
严重皮瓣坏死的患者,术后两周内应避免大幅度运动;皮下积液的患者,应减少练习次数并限制肩关节的外展;自觉疼痛,难以进行锻炼的患者,应寻求医护的帮助,经过评估后制定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康复锻炼计划。
必要时可用药镇痛,同时可利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少量多次地进行康复锻炼的尝试,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次数和幅度。
三、术后功能锻炼要怎么做?
1.术后24小时内
主要以锻炼手部、腕部为主,如握拳、伸指、屈伸腕关节等运动。
此外,躺下休息时还可用毛巾适当垫高术侧上肢以促进回流。
2.术后2~3日
主要以锻炼肘关节为主,可练习术侧前臂屈伸运动,患者可依靠健侧肢体或在家属辅助下进行术侧肢体锻炼,特别注意保持肩关节不动,避免牵拉伤口。
3.术后4~7日
可尝试术侧手搭健侧肩膀,如果困难可用健侧手扶托或家属辅助,要特别注意 ,虽然这阶段可以稍微动动肩,但依旧限制肩关节的外展运动,以免伤口裂开。
4.术后1~2周
循序渐进地开展以肩关节为重点的锻炼,如爬墙运动、拉绳运动、展肘运动等,锻炼过程要从肩关节小幅度运动范围开始,逐渐增加,切忌暴力牵拉。
此外,可以尝试让患者自行洗脸刷牙,既可以锻炼肩关节,又能增强自理能力,一举两得。
通过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最终以患者能将术侧上肢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为佳,或能与健侧上肢举高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功能锻炼。
同时注意,术后3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负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