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肚子特别痛,下腹部疼痛与心肌梗死
很多人认为肚子疼,在众多的疾病中根本不值一提。
但有时候,往往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小征兆,背后竟藏着大隐患。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并不是少数。
┃43岁的老李,因为4小时腹痛就诊,却被诊断为心梗;
┃29岁的小伙子,因肚子疼,经医院诊断,最终确诊为心梗;
┃48岁男子,肚子疼,恶心呕吐,到医院就诊,经诊断为心梗;
┃……
肚子疼竟是心肌梗死?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个部位,为什么会联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多多少少还是会出现一些疼痛。
很多人认为肚子疼,在众多的疾病中根本不值一提。
但有时候,往往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小征兆,背后竟藏着大隐患。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并不是少数。
┃43岁的老李,因为4小时腹痛就诊,却被诊断为心梗;
┃29岁的小伙子,因肚子疼,经医院诊断,最终确诊为心梗;
┃48岁男子,肚子疼,恶心呕吐,到医院就诊,经诊断为心梗;
┃……
肚子疼竟是心肌梗死?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个部位,为什么会联系到一起?
心肌梗死,光是听听就足以吓人了,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地认识一下。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长期病变的基础上而突然发生供血的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部分心肌细胞严重缺血而急性坏死。
绝大多数(七成)急性心梗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后骨和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随胸闷憋气和出汗等,也就是常说的“胸痛”或者“心痛”。
约有三成的心梗患者并不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咙疼痛、头晕头痛、颈部疼痛、下肢疼痛、轻度咳嗽和气促等,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耽误治疗。
据统计,约有超过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
肚子疼竟是心梗前兆?
事实上,心梗除了典型表现,还可能“病在心上,疼在别处”,这种疼痛叫做“放射痛”。
心脏本身没有感觉器官,心脏缺氧时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延着传入神经传入大脑产生痛觉,大脑将痛觉传导给脊柱,脊柱可将痛感向 C2~T10脊神经支配的部位放射,引起胸骨后疼痛以及咽部、下颌等部位的疼痛。
心脏前壁心梗通常引起前胸痛,同时放射到后背和手臂疼痛。
腹痛一般多为心肌缺血的先兆。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会刺激迷走神经,而迷走神经的感受器一般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因此产生了上腹疼痛。
不仅如此,在发生非下壁心梗时,迷走神经的过分兴奋、心梗牵涉痛、腹部内脏与冠状动脉的反射也会引发腹痛。
因此,当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等,且这些症状与饮食关系不大,并伴随出现了发绀、呼吸困难时,需要警惕心肌梗死。
5个部位疼,警惕心梗
心梗发生时可能会产生多个部位的疼痛:
心源性牙疼:也是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痛点不确定,且疼痛剧烈,止疼药不能缓解。
喉咙疼痛:咽部阵发性疼痛,颈部有紧缩感,呼吸不顺,常伴有出汗。
颈部疼痛:两侧颈部疼痛,后出现心悸气短。
下肢疼痛:下肢剧痛,伴胸闷。
咳嗽喘息:发生咳嗽、喘息、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
“无疼痛”心梗:一些高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突发心梗时可能没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而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该类人群需要定时体检、及时给药或借助手术方式排除心梗的风险。
总之,心肌缺血相关典型或非典型症状常常出现在活动、运动和劳累之后,一般休息即可缓解,当病情持续加重,持续20分钟以上需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一、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控制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定期复诊。
二、保持心情愉悦,控制情绪。
三、避免过量的体育运动及劳动,冠心病患者应避免搬抬过重物品。
四、避免饱餐或饥饿的状态下洗澡,并注意控制洗澡时长和水温。
五、气温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清晨锻炼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冠状动脉痉挛。
六、留意身体变化,初次发生心梗典型和非典型先兆症状时,第一时间去医院排查和治疗,这类疾病不会自愈。
发生心梗注意什么?
患者应该立即原地平躺休息,保持安静和通风顺畅,放松精神,避免过度紧张。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一片),若5分钟不缓解再含服一片,胸痛缓解后立刻去医院就诊。
如果胸痛超过20分钟,且经上述治疗尚无缓解者应立即拨打120,注意不能移动患者。
特别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急救时间目标值为90分钟。
一旦发生心梗
时间就是生命
当然了
积极预防心梗才是王道
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检查身体!
本文专家:田靖博士,南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副教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