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结合实际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的郑琦。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小时候最常听到
十年非凡成就,蕴藏深刻启示。如何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新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第三季)”《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十位党校青年教师通过十集理论短视频,带你探究非凡成就背后的“中国密码”。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郑琦,讲述为什么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的郑琦。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小时候最常听到长辈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仿佛人生的前18年只在为一件事情做准备——高考。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还记得你高考结束后的心情吗?”,有网友回答“满脑子我终于解放了,满脑子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再也不用痛苦起床了”。然而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哪儿是结束啊,人生的考试才刚刚开始。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政党更是这样。中国共产党经历了28年的艰辛,实现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好不容易夺取全国政权近在眼前了,但就在这样一个高光时刻,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觉察到,在巨大的胜利面前,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都可能生长。全党能否保持住清醒的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是当时的最大难题。
为此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专门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不断提醒周围的人,“我们进北平不是去享福”的,“(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在率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他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60多年后的2013年,同样在西柏坡,这个当年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的“赶考”命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如果说当年毛泽东同志要解决的是执政的问题,那么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的则是长期执政的难题。
中国人常说“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目前学界把在一个国家执政达到二十年以上的就称为“长期执政”了,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门槛是不是有点低呀,但是事实上要达到这一个标准的政党数量非常有限,而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一个国家长期执政超过70年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为什么政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就这么难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例如,腐败的蔓延滋生、党内的分裂斗争,尤其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等更是成为大党、老党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而反观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执政七十余年,却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支持。根据《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于政府信任度高达91%,蝉联第一,并且达到十年来的最好成绩。而这一调查结果与之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连续十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的结果也相互印证。
而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长期执政,从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当中跳脱出来呢?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毛主席与黄炎培的对话,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然而历经百年奋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放眼全球,历史上有多少颇具影响的大党、老党,例如苏共,在成立之初是何等地慷慨激昂,在巅峰时期又是何等地雄心勃勃,但是最后呢?却在权力和利益当中逐渐地迷失了自己。因此,一个政党除了依靠来自群众监督的他律之外,能否有效地进行自我革命,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不受权力和利益的腐蚀,同样是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因。而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表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毅力所推进的党的自我革命,同样是跳出历史周期率,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关键所在。
当然,要进行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革命真的很不容易,首先考验的就是党中央的权威。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的多元化差异化不可避免。个人、地方、部门与中央在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就具体利益、短期利益而言有可能就会有差别。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当前,各级党组织都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议题”,保证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与中央精神对标对表,不折不扣地从严抓好贯彻执行。
所以你会看到,在湖北疫情最严峻的时刻,19个省份带着各项物资积极支援。在鄂州,来自贵州的医疗队带来的医用口罩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本省库存量的一半,而这种“掏家底”式的无私援助的背后,既体现了党中央“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决策部署,同时更体现了地方党委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律。
前不久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刷屏了,一时间连“电磁弹射”这样的专业术语都成为了网络热词。同样在不久前,中国的“出差三人组”又一次奔向太空了,很快还会有三名小伙伴到太空与他们会合。很显然,当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征途已经拓展到了星辰大海,我们在蔚蓝大海与浩渺宇宙间续写着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但是这个背后隐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入新时代在这些需要大量投入、大量创新、大量协作的领域中,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地拓步向前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加强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当中央做出决策后,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的水平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例如脱贫攻坚期间,光靠中央部署、村党支部落实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党组织都需要充分地调动起来。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1日,习近平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茶园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请大家一起来跟我看这张照片,走在最前边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后边分别是(时任)平利县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和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情况时候的照片,被人民称为“五位书记”同框照,而这张照片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为了实现脱贫攻坚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发展壮举,我们形成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传导机制。各省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与党中央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五级分别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从党中央指挥部到基层一线党支部,层层压实责任。但我们的书记们有底气,他们不害怕这份责任,因为他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强大的党的组织体系,任何一级书记感到资源不够、人员不够时,上级党组织、机关、企业等其他领域的党组织都可以抽调人员、资源跟他共同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一线。
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有如此强大的组织力,能够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资源的动员统筹呢?从脱贫攻坚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与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的组织建设密不可分。为了打通整个组织体系当中的中梗阻、断头路,中央不断优化机制、完善制度,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百米层层制定规范,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研究突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巩固提升,不断理顺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不断明晰党组织在各自领域当中的职责范围,努力使得各级党组织都健全、都过硬,进而形成一个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
所以,当世界震惊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十几天时间内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两座传染病医院的时候,到施工现场去看看吧,14个临时党支部、14支党员突击队、2688名党员带领着3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他们当中有的人来自于中国建筑,有的来自国家电网,有的来自武汉建工,有的来自汉阳市政,但无论来自于哪里,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而正是这些国有企业当中的党组织,在关键时刻保证了不同企业间、不同员工间最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除了上面讲到的关键时刻外,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几年党员也好,党组织也好都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无论是机场、车站还是商场、公园,随处可见的是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队的标志。在单位,是党员的员工纷纷戴起了党徽来表明身份;在社区,有回社区报到的党员在周末参加我们的义务劳动。而这一切都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延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的显著成效。
讲到全面从严治党,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反腐败。确实,腐败是影响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所以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着宁可“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通过“打虎”、“拍蝇”、“猎狐”,用实际行动昭示着党内没有任何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只要触及了党纪国法,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同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3700多项党内法规,为党员领导干部划定清晰的行为边界,通过日益完善的纪检监察体系,始终高悬反腐利剑,倒逼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全面巩固。
但是对于任何一名共产党员而言,廉洁只是底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是我们应有的表现。进入新时代,一次又一次的党内学习不断地强化着党员的政治信仰,一次又一次的组织生活不断地锤炼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驱使着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紧相连。当我们看到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时,是一万多名航天人为此在不懈努力。在大漠戈壁的试验场上,他们伴着狼嚎入眠,月壤试验的环境当中,他们戴着防毒面具判读数据,“卫星听我话,我听党的话”是他们的庄严承诺。
如果将一个政党比喻为一个人的话,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不断地维护中央权威强化党的大脑中枢,不断地建强组织体系疏通党的骨骼经络,不断地增强党员意识激活党的身体细胞,所以使得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非但没有老态龙钟、颓废消沉,相反风华正茂、昂首向前。但正如人生的考试不会止步于高考一样,时代与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考试也仍在继续,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同时,强化党的自我革命,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的郑重宣告,也希望我们都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憧憬并续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答卷!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新时代发扬“赶考”精神,必须要坚持“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1“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来讲,就是直面长期执政的重大考验,反映了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和忧患,要求全党坚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随时迎接各种挑战与考验,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70多年前,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前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党中央以这种“赶考”的精神,针对“赶考”前夕面临的新形势,系统地制定了一系列党的纪律规矩,为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一代代共产党人牢记“赶考”初心,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不懈怠,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重申“赶考”精神,就是激励广大共产党员时刻保持“赶考”状态,不忘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接续奋斗,交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发扬“赶考”精神,必须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走好新征程。进入新时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大考”,赶考路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雪山草地”要去跨越征服,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对付,“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斗争本领,强化奋发进取、担当作为的能力,攻坚克难,再走新时代的“长征路”,共创新辉煌。
新时代发扬“赶考”精神,必须要坚持“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个别人偏离了群众路线,忘记了“两个务必”,出现“四风”痼疾,甚至有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此风不刹,不正之风就会蔓延并侵蚀着党的肌体,长此以往,就会失信于民,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根基,这项“考试”不合格,面临的就是亡党 亡国的.危险。
因此,“赶考”路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从严管党治党。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以丝毫不懈怠的进取精神、饱满的斗志去迎接新挑战,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成为每个党员自觉的行动,成为永远不变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质,让党在历史性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开创新未来,创造新辉煌。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2赶考指科举时代前去参加考试。
用法:作动词,表示前往参加科举考试。
例句:嘉祐元年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金榜题名。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告别了居住将近一年的西柏坡,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决不当李自 成。”
时代出考题,人民是考官,我们党是答卷人。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走向全面执政,这对于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个课题实际上是围绕一个“如何长期执政、执好政”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的历史命题。“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可以看得到更加清晰。”不忘初心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立党之初,我们党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历经时间沉淀,已证明这个纲领经得起历史检验,并取得了看得见的光辉成就,这也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源泉。
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检验我们党的初心筑得牢不牢,延续得好不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人民群众是这场考试的‘考官’,造福人民才是最大的政绩”。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秉持“赶考”精神中的人民性特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的评判标准作为党赶考的方向。这是我们衡量党员干部政绩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唯一标尺。
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继续弘扬“赶考”精神,在“继续前进”的路上“不忘初心”,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态度、“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的赶考之路什么意思3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古都北平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中国革命转折关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并决定“在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从将来建设新中国来说,道路还是很长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不仅对迎接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月23日,在中共中央即将迁驻北平之际,毛泽东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 成。李自 成所率领的起义军进京后,因骄傲、腐败导致最终失败。对此,毛泽东多次向全党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 成”。
在告别西柏坡,踏上进京之路时,毛泽东风趣地把进驻北平比作进京“赶考”。周恩来笑着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 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段“赶考对”表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面对胜利时的无比清醒和坚定。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 导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毛泽东入住香山双清别墅,开始在此居住和办公。此后,香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已是72载!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新时代的“考卷”已铺展开来。东方欲晓,前路迢迢,对于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的赶考之路指什么呢?
新的赶考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进之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谓赶考,就是如何应对和解决好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所谓新的赶考之路,就是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征程中,如何向人民交出一份新的优异答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思想方法论意义。
中国化时代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百年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