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中医适宜技术第十篇其他类技术丨第一章 脐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第十一篇 其他类技术第一章 脐疗法一、定义脐疗法,是以肚脐(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胃肠病、妇科病、男性病、衰老病症、小儿科病症等疗效显著。二、基本技术(一)特色隔药熏脐技术
1.灸脐粉的制备
根据病情配制中药处方,其用药特点主要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添加生、香、猛、温药物。将药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部
【中医适宜技术】第十一篇 其他类技术第一章 脐疗法一、定义

脐疗法,是以肚脐(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胃肠病、妇科病、男性病、衰老病症、小儿科病症等疗效显著。

二、基本技术

(一)特色隔药熏脐技术

1.灸脐粉的制备

根据病情配制中药处方,其用药特点主要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添加生、香、猛、温药物。将药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部分中药可经烘烤后粉碎),装瓶密封备用。

2.面圈的制作

以自来水或井水调小麦面粉(重量比例为1:1),面质软硬及面圈大小适中,制成圆钵状(直径约8cm,高约3cm,底厚约2cm),面圈的底部中间孔与患者脐孔大小一致(直径约1.5cm)。

面圈示意图

3.艾炷的制备

取纯净的艾绒制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炷高约2cm,炷底直径约2cm,要求紧实。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

4.操作步骤

患者仰卧位,暴露脐部,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置于脐周,取如小米粒大的人工麝香(也可用冰片代替)置于脐内,然后取配制好的药末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约10壮,约2小时。在脐灸操作过程中,需把握火候,患者宜感到温热深透,且不烫为宜。若患者在脐灸过程中感觉过热,可以在面圈内周、灸火外围加水,但不要把灸火熄灭。如果患者还感觉过热,可采取在面圈下垫棉花等措施。

隔药熏脐示意图

5.脐灸后的处理

脐灸后,将艾柱完全熄灭,擦净残留面粉及艾灰,保留药粉于脐内,用敷料覆盖并胶布固定。24小时后去除,进行清洗。

(二)部分脐疗技术

1.脐部药物贴敷技术

(1)填脐法

将药物填于脐内。多用散剂或丸丹剂,用药部位一般局限于脐孔(神阙穴)内,以敷料覆盖并胶布固定。

(2)敷脐法

将鲜药(一般用植物药或虫类药)捣烂敷于脐部;或用干的药末用水(或用蜜、酒、唾液等)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用药部位可不局限于脐孔内,较填法范围大,以敷料覆盖并胶布固定。

2.脐部灸疗技术

(1)悬起灸

点燃艾条,在脐部上方悬灸,距离以脐部觉温热但又能耐受为度。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2)隔物灸

先在脐部或脐内放置药物,再放艾炷或艾条(一般多用艾炷)施灸,即艾炷与脐部皮肤之间有药物间隔。

三、常见疾病的脐疗法

(一)痛经(原发性痛经)

本病是指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腹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的一种病症,亦称“经行腹痛”。临床上有虚实两大类,虚证多因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实证多因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西医痛经诊断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可参照本病治疗,继发性痛经需对症治疗。本疗法适用气滞血瘀和寒阻胞宫型。

【治 则】温经理气,活血化瘀。

【治 法】隔药熏脐疗法。

【药 物】吴茱萸、醋元胡、白芍各15g,乳香、没药各20g,五灵脂10g,冰片6g。

【操 作】将上述药物粉碎备用,按隔药熏脐疗法操作步骤于月经前7天左右开始施用,隔3天一次,直至月经来潮停止施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

本病指小儿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或呈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的一种病症。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而致脾胃运化失常;也有素体虚弱或久病脾虚,中焦运化无力等均可发病。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 则】健脾渗湿止泻。

【治 法】温和灸脐法。

【操 作】艾条一根,点燃,对准脐中,距离3~5cm,可用手放于脐周测试温度,注意勿烫伤皮肤,温和灸5~10分钟(或以局部发红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精浊(前列腺炎)

本病与思欲不遂或房劳过度、相火妄动,或酒色劳倦、脾胃受损、湿热下注、败精被阻等因素有关,与心、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会阴、睾丸胀痛不适等。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 则】利湿化浊。

【治 法】贴脐法。

【药 物】人工麝香0.15g,白胡椒7粒。

【操 作】白胡椒研成细粉,瓶装密封备用。将脐部温水擦净,先将人工麝香粉倒入,再放入胡椒粉,以敷料覆盖及胶布固定,每隔7~10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天,连用6个疗程。

(四)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情志、饮食、寒热、劳倦等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 则】温中理气,渗湿止泻。

【治 法】隔药熏脐疗法。

【药 物】生黄芪、生炒白术、补骨脂、乌梅肉各30g,五倍子15g,木香、黄连、肉桂各10g,冰片6g。

【操 作】将上药研末,按隔药熏脐疗法操作步骤进行施用。每周2次。1个月为一疗程。

四、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病,不适宜做艾灸者。

2.脐部感染溃烂者。

3.意识不清及不配合者。

4.孕妇禁用

五、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在进行灸疗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或安装排烟设备,以免灸疗产生的烟引发患者严重的不适感。

3.预制的各种制剂必须密封保存,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4.去除药物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脐部残留的药物,若脐部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

5.脐疗后如果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一次性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用消毒敷料覆盖。

声明:内容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编辑:竹叶

配图:网络

审核:虫哥

往期回顾

1.「中医适宜技术」第九篇 肛肠类技术|第4章 中药灌肠

2.「中医适宜技术」第九篇 肛肠类技术|第5章 注射固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1770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小爱情感电台丨四个月没有来姨妈竟然是因为 下一篇:妇科医生光有痛经没有月经这12个原因别忽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