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好风凭借力,无力则无风”。学风来源于学习的竞争力,外部的推力和内部的动力。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把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比作学校的“筋”和“骨”,那么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是内、外因条件下学生修身立志、学习目标、态度、能力、方法、效果的总和及外在表现。
“好风凭借力,无力则无风”。学风来源于学习的竞争力,外部的推力和内部的动力。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把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比作学校的“筋”和“骨”,那么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气”和“神”。好的学风的形成一定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机统一“四个维度”合力发力的结果。因此,构建“四维一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对于推进高校学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增强“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1.“以本为本”的时代需要。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坚持“以本为本”,基本特征是注重“育人”,促使学生成人、成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标准,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风建设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加强学风建设是坚持“以本为本”的时代需要,是牢记教育初心使命的政治担当。
2.有回归初心的使命担当。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教育初心的真谛,教育的灵魂首要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要唤醒学生心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良好学风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于无声,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3.有回归常识的职业风范。教育的根本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变为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活水、甘甜水”。教师要“通过学识魅力,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良好学风将引导学生刻苦读书,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以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4.有回归本分的崇高情怀。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助学生之所困,给学生发展创造各种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的潜力得到挖掘、才能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展现。良好学风将赋予教育温度,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学校的温暖、师生的温暖。
5.有回归梦想的青春激荡。《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激发学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止于至善”就是帮学生树立为追求卓越和梦想永不停歇的精神。“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良好学风将领航青春梦想,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与时代共同奔跑,以奋斗逐梦圆梦。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当前,高校的学风总体是好的,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高校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面临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校以本为本的主导地位不牢,教师育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够,育人主体合力尚未形成,育人阶段连贯性不足等问题,构建“四维一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持续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1.“一体”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要着眼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大学的逻辑是“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学生”。“学者”到大学从事“学术”活动,依托具体的“学科”,又依托良好的“学风”,在两者兼备条件下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用来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最广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良好的行为取向。
2.教书育人维度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点燃学生理想信念的信仰路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相长,才能相得益彰。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直接影响学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加强师风师德的宣扬,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激励导向机制。通过网站等新媒体在社会、全校师生中广泛宣扬教书育人的优秀事迹。开展学生自主评选的“我最喜欢的任课老师”“师风师德优秀标兵”等,在全校倡导一种尊师重教的风气。努力营造以教师为主体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位老师都能获得幸福感是学校的使命任务,要让老师一辈子安心扎根三尺讲台,成为“学生人生的良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学习互动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3.科研育人维度要做学生创新的领航人,照亮学生科学探索的攀登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利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平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要重点发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教学示范中心等优势科研平台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机制,以“挑战杯”和各学科专业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建立“国家、省、校、院”四级学科竞赛体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的科研训练,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基地”。建立以专业导师为指导,鼓励专业导师以项目方式招募,组建跨专业、跨年级、分方向、分类别的项目创新团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与能力提升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多形式的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
4.管理育人维度要做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延展学生成长发展的成才路
管理育人将育人功能融入管理行为中,通过多层次多元化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管理育人要将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管理育人涵盖制度管理育人、文化管理育人和服务管理育人等。
完善制度管理育人功能。重点加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修订和完善,建立现代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学分制、考试、重修等制度,增设慕课等网络课程的选课学分,加强学分互认,实现校内外的资源共享,为学生更大范围、更大自由度的选课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提前毕业、提前攻读学位。营造文化管理育人氛围。大学一定要有人文情怀,一座山、一个湖、一座桥、一条路、一栋建筑、一个雕塑等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生命、脉动和情感,诉说奋斗励志的故事,校史是学校的文化价值、文化底蕴和精神的传承,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建立校史馆,展示办学历史和特色,启迪学生心灵,涵养学生人文素养,激励学生奋进。提升服务管理育人水平。学校各部门要建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的事无小事,要转变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和回应学生诉求。切实提高管理育人的软实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5.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维度要做学生思想的知心人,铺平学生逐梦圆梦的奋斗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辅导员是奋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一线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将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设立专门的经费鼓励辅导员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BCC(生涯教练)、BCF(生涯规划师)等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职务晋升要适当政策倾斜,单独设置条件和比例,重点考核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如将所带年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考研率、就业率、重修率、国家、省各类竞赛获奖率、违纪率等凸显强化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纳入考核重点。要为辅导员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让他们能静下心来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脱“救火员”的身份,真正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为学生铺平逐梦圆梦的奋斗路。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措施:
一、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三、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四、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
五、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
六、加强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
七、切实改进评价考核导向。
八、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九、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
十、强化全方位监督和约束。
十一、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
十二、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十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扩展资料:
学风建设影响因素:
校风建设既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校风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学风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如何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基础,是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班级学风建设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1班级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
(1)明确学习目标。良好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高中阶段以考上大学为目标,而上了大学之后,很多同学却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为何而学。他们在大学里,没有了家长的约束,班主任的监督;很多新鲜好玩的事情,目不暇接,占据了他们放松的思想。“60分万岁”, 60分真的万岁吗?答案不言而自明,只有逐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在大学有所作为,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份砝码。
(2)提高学习能力。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学习能力不仅仅指对于专业和课程知识学习的认知和使用的能力,同时也包含对人生生活态度、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的感知思考能力,对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等判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利用和发展这种学习能力。
(3)激发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家庭压力,有的是因为专业兴趣,有的是因为就业前景,还有的是因为爱情等。辅导员要善于寻找原因,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遵守学习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军训带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自己的纪律性。遵守学习纪律是建设优良班级学风的重要保障。可是在目前大学生中,漠视学习纪律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迟到、旷课、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等,一方面是有些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学生自由散漫、沉迷网络、说谎作假等行为作风也助长了这种风气。这样的同学,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后,必然也会缺乏诚信,缺乏团队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
(5)营造学习氛围。学风优良的班集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都起者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要加强对学习重要性认识的宣传,通过多种方法营造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少数个别同学的引导和约束,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督促他们积极投身于班级的学风建设上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