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企业为什么都要搞自动化「现在企业为什么都要搞自动化」
早年中国企业都是将国外自动化生产线分解为人工操作,现在企业为什么都要搞自动化?
这是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为现在人力成本提高,用机器替代人工更划算。
一国产品质量取决于他的客户消费能力,四十年前,中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高端产品?
客户消费水平决定企业开发的产品定位,未来中国产品质量肯定会提升,因为低端的产品在国内没市场,会逼着企业进行升级。
企业躺着能挣钱,就不会想着升级,典型如柯达,发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人力成本低时,它为什么要投资自动化设备?
早年中国企业都是将国外自动化生产线分解为人工操作,现在企业为什么都要搞自动化?
这是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为现在人力成本提高,用机器替代人工更划算。
一国产品质量取决于他的客户消费能力,四十年前,中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高端产品?
客户消费水平决定企业开发的产品定位,未来中国产品质量肯定会提升,因为低端的产品在国内没市场,会逼着企业进行升级。
企业躺着能挣钱,就不会想着升级,典型如柯达,发明数码相机却并不推广,因为冲印设备、胶卷躺着就把钱挣了,何必去开发新品呢?企业不技术革新,要么是活得很好,躺着能挣钱,没动力;要么生存艰难,没钱搞投入。但凡有一定利润,有行业竞争压力的,都会想法做技改的。这是市场规律。
产品追求质量,做到零缺陷取决于客户需求,客户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能力,企业则要考虑成本。
一个定价5元的玩具,你需要将它的加工精度做到航天级别?
对用户来说赖用品投资大,工作年限久,就需要产品可靠。
而有些快消产品,追求可靠,提高了成本,意义不大。
德国西门子以前不是做过手机,为什么做着做着做死了?
因为它将手机的质量管控比照精密设备,滑盖测试得保证多年不出问题,这样一款产品从设计到市场,周期太长,完全跟不上手机快速迭代的速度。对许多人来说几年就会换的,因为电子元件升级高,用户更喜欢更高的性能,更折功能、更时尚的设计,并不没指望用10年不坏的,这与冰箱的定位完全不一样啊。
产品对用户来说,性价比更重要。除非这产品很紧要又没替代,才会接受高定价。
技术上追求极致是科学家的事,企业不会这样做,企业追求利润上的极致。
一款产品有缺陷,如果赔偿用户损失和品牌声誉挂失小于改进缺陷的成本,企业就会选者前者,而不是后者。这是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没有一家企业将质量做为终极目标的,它追求质量一定是有更高的回报才会去做。
软件缺陷问题,恰好是企业普遍采用的最佳方式。没有企业会不计成本改进产品缺陷。除非这个缺陷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为软件无论怎么改进都会有缺陷,不影响用户体验,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办法。至于做到找到原因,可以推广,这种回报是不确定的。
如果改进的成本太高,企业普遍采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掩盖这个缺陷。德、日大公司造假曝光,其实企业都核算过成本,掩盖缺陷带来的收益大于曝光的风险损失,它就会选择掩盖缺陷。美国企业游说国会不要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标准,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延迟环境改造带来的收益高于游说的开销。
没多少企业会追求道德上的高尚,也没有企业会将追求质量极致当作最高目标,利润最大化永远是第一位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