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拒绝父母管教「孩子为什么拒绝父母管教」
事事跟父母对着干,父母赞成的她就各种反对,父母提一点要求,她就各种抗拒。
不仅如此,她还总是在朋友面前对父母特别的冷淡,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根儿不想搭理父母。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孩子就应该听我们的。但事实上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不听话,这让父母非常头疼。
注: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孩子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老想去找同学玩。让她做点事,她总是反问:
有个叫克里斯丁的女孩儿,7岁。在上二年级之前呢,她一直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孩子,但是最近她就像变了一个人:
事事跟父母对着干,父母赞成的她就各种反对,父母提一点要求,她就各种抗拒。
不仅如此,她还总是在朋友面前对父母特别的冷淡,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根儿不想搭理父母。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孩子就应该听我们的。但事实上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不听话,这让父母非常头疼。
注: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孩子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老想去找同学玩。让她做点事,她总是反问:为什么要我去做?为什么要听你的?这种情况下你去骂他、威胁他、罚他,会发现下次同样会犯。
有些父母就干脆转换策略,换成讨好和贿赂,用她感兴趣的物品允诺,从而控制孩子的行为。
这样做不仅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当你贿赂的东西对他失去吸引力时,这种办法也失效了。
奖励或者惩罚只是外部诱导因素,更糟糕的是它很可能毁掉孩子美好的初心。
生养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就有教养的权利。如果他拒绝听你的话,所有的努力都不会产生作用。
俗话说:“你不能企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那怎样说、怎样教,孩子才会听呢?《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告诉我们,健康的依恋关系才会赋予我们教养的权利。
在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信赖我们、想要靠近我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也会争取成为他所认可的人。
注:图片来自网络
01 依恋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人与人的依恋,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行为、情感和心理方面,想与某个特定的人保持长久的亲近和联系。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就是他跟父母、家人的这种关系。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期待,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的传达,教养是同样的道理——关系出问题了,孩子肯定不听话。
只有孩子对父母有了依恋,表现出他会相信抚育他的人,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他才会遵从父母的教导。
有一个叫辛西娅的14岁女孩,以前都特别懂事,但是现在却变得粗鲁无礼,抵触父母,讨厌父母过问自己的事,还特别在意自己的隐私。
她烦父母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连吃饭都不想跟父母在一起,他跟妈妈唯一的交集就是一起逛街。
父亲对他这样的表现非常担心,试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惩罚、禁足、关禁闭等等,但是最终都失败了,下次反而变本加厉。妈妈拿她没有办法,总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如此叛逆的孩子,在同伴面前倒是表现得非常兴奋。
由此可见,孩子跟父母关系较远的话,就会树立起屏障,你说什么她都听不到,甚至是直接反抗。
注: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亲近孩子、跟孩子保持亲密感,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随之才会派生出亲密的亲子关系。
网上不是有个段子吗?爸爸成天都在外面忙,回来就骂孩子、打孩子,孩子怎么会听呢?
平时需要你照顾他、需要你为他答疑解惑、给他支持的时候,父亲的力量都没有展示出来,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你跳了出来,他怎么会听?
我们以前都相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当棍棒不起作用的时候,往往就是孩子跟父母的依恋关系断裂了。这个时候哪怕你把他打死,他也不会听你的。
可见,孩子表现出叛逆并不只是青春期的问题,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状况。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教养的根基是依恋关系,当孩子的行为出了问题,父母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
02 同伴导向的影响12岁的吉里米在晚上8:00过,还捧着电脑跟同学聊天,八卦班上谁喜欢、谁是哥们、谁最讨厌、哪个女孩的身材最好等等。这个时候他的作业都还一片空白,爸爸去提醒他,他却似乎没有听到,反而冲爸爸吼道,“别烦我!”
爸爸也生气了,说:“如果你在做该做的事,我当然不会来烦你。”接着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声音越吵越大,最后吉里米冲爸爸大喊“你什么都不懂!”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依恋的特性:当孩子亲近一方时,就会疏远另一方。孩子的世界分成了喜欢和不喜欢,吸引和讨厌,愿意接近和设法逃避这样的两极。
孩子在上了小学以后,主要跟学校里的小伙伴在一起,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朋友。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一点点减少。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跟父母的依恋关系缺失,他可能就不太愿意回家跟你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愿意分享他的心情,不管是焦虑、紧张还是开心、兴奋。
注:图片来自网络
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于航标的标志。如果孩子依恋的对象变成了同伴,他就会想办法融入同伴的世界,从而在价值观上趋同于同伴,在行为上也尽量跟大家保持一致,这就表现出我们所说的同伴导向。
人类会和很多事物产生依恋关系,比如说工作、家庭、朋友、某些运动、某种文化或者宗教等等,但是人类却不能允许这些关系出现竞争。
当孩子同时跟父母、老师以及同伴建立起依恋关系时,只要这些关系互不冲突,倒没有关系。当出现冲突时,孩子就会远离父母,转而投向同伴的怀抱。
当孩子有同伴导向后,孩子们在融入同伴群体的过程中会被彻底同化,但凡有一丁点儿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都会让他们非常的不安。
同伴也是不成熟的孩子,无法让孩子认识自我,没有办法指出孩子的对错,他自己都不成熟,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理想,也没有办法告诉孩子什么意义、什么没意义,更没有办法指引孩子,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
在同伴关系中,孩子找不到方向的话,他也感知不到自己的迷茫,这样更加危险。
父母能解决的就是让孩子重新依赖自己,重建依恋关系。依恋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当一方具备依恋意识时,就会自动服从另一方的管理。
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我们才能够看见孩子孩子亲近同伴并不是背叛我们,而是他自己也非常迷茫。就像作者说的,“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
03 六种建立依恋关系的方式以下六种建立依恋关系的方式,能够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一种形式是感官上的亲近。我们还记得宝宝小的时候吗?他只要妈妈,如果陌生人想要抱他或者逗一时,有些小孩甚至会马上放声大哭,这就是对妈妈原始的依恋。
感官上的亲近,包括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孩子会竭尽他所能和依恋对象保持接触,这样才能感知对方的存在。
第二种形式是追求共性。很多小孩小时候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比如说警察、解放军这类特别高大的这些人物。
孩子会非常仰慕他们,觉得他们特别厉害,想要变成那样的人。他会通过模仿依恋对象的走路方式、说话方式、喜好习惯、肢体语言、穿衣打扮和其他行为举止,来让自己更像他头脑中那个英雄人物。这种就叫做追求共性。
第三种形式是占有和保持忠诚,尤其是在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以后,孩子会有产生据为己有的心态,也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嫉妒心。
糟糕的是这种占有欲可能会引发激烈的冲突。比如英国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那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里枘被同伴杀害的悲剧,当时许多孩子都知道真相,但是他们缄默不语,直到很多天以后才告诉父母,这就是典型的对同伴忠诚所导致的恶劣后果。
第四种形式是寻求重要性。想要保持在依恋对象心目中重要的位置。有那种被称作“老好人”的孩子,,对谁都态度和蔼,对别人的要求也从不拒绝,喜欢被别人认可。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占据对方心目中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敏感,渴望温暖和关爱,同时呢,如果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就很容易被击垮。
第五种形式就是付出情感。当你依恋别人的时候,你会去付出温暖、爱和关切。但是对于那种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呢,他就很容易选择隐藏自己的方式,用这种不易受伤的依恋模式来自我保护。因为他怕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自己付出以后得不到回报,从而造成伤害。这种孩子一般都是被伤害过或者被抛弃过。
第六种形式就是渴望被理解,这是最深一层次的亲密感,一般会在小孩上学以后表现出来。比如他们想要跟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秘密越重要、越隐秘,越显示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但是同伴导向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他会隐藏自己的脆弱,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他们之间的秘密分享更多是说别人的八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段健康的依恋关系中,这六种形式交织存在,包括感官上的亲近、追求共性、占有和保持忠诚、寻求重要性、付出情感、渴望被理解。
一般依恋关系出问题的孩子,可能就只会用到一两种形式。形式越单一的话,孩子就越会紧紧的抓住这种方式不放,也越容易在这段关系中受到伤害。
总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背后可能是依恋关系出了问题。只有解决根本问题,重建依恋关系,才能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依恋关系断裂就会出现替代关系,最危险也最常发生的,是孩子出现同伴导向。因为同伴本身不成熟,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只有建立起依恋关系,让孩子信赖我们、依靠我们,我们才会真正享有对孩子的教养权利,孩子也才会听我们的。看见孩子,从建立依恋关系开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