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的方式,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摘要:在网络社交媒体发展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与舆论引导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以及修辞话语场理论(RAT)为框架,通过分析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及其对大众情感的舆论导向作用,了解企业危机传播策略运用的得失,结合官方媒体的舆论引导,以期为危机传播角度下舆论引导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
“危机传播”理念源于西方,其在中国的引入、接受、传播过程是从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开始的,短短十多年间,它的本土化理论渐趋完善,实践实例也日趋丰富[

摘要:在网络社交媒体发展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与舆论引导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以及修辞话语场理论(RAT)为框架,通过分析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及其对大众情感的舆论导向作用,了解企业危机传播策略运用的得失,结合官方媒体的舆论引导,以期为危机传播角度下舆论引导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

“危机传播”理念源于西方,其在中国的引入、接受、传播过程是从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开始的,短短十多年间,它的本土化理论渐趋完善,实践实例也日趋丰富[1]。而2009年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正是在这一年,微博、微信的普及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个人信息接入点的增多,使得“危机传播”理论迎来了全新的研究课题,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多点传播的态势,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从根本上来说加大了危机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检索也能让危机主体迅速了解实时舆情,而海量的信息基础也可以使得政府和企业形成控制危机影响的精准分析,有效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危机传播还广泛地与社交媒体的舆论引导相结合,呈现出主体多样化、内容碎片化、载体丰富化、模式交互化、渠道立体化的趋势。诚然,做好新形势下的新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站在“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切实增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力。[2]

在危机传播的新趋势下,2017年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其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以下简称“海底捞事件”)的处理成为企业根据社交媒体上大众舆论变化及时调整传播策略、改善传播效果的一个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分析及借鉴。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我国餐饮行业一直以来一个较受重视的问题,海底捞事件经由媒体报导,引起的舆论关注更为广泛。从总体来看,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能够遵循社交媒体上的新闻传播规律以及大众舆论规律,通过微博、官网公报等形式及时发布声明、进行情感疏导,为这次事件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舆论氛围。同时,公司通过声明中直接承认错误、承诺有效整改措施为自身树立了较为正面、积极的企业形象,减少了此次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转载报道和后续评论,起到了网络空间的官方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以及“修辞话语场”(RAT)理论为框架,通过分析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危机传播策略及其对大众情感的导向,力图为危机传播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相关概念

(一)舆论引导

首先舆论这个词的定义是具有分歧的。特殊的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难以让所有研究者信服。对此,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笔者采用话语研究的定义对“舆论是什么”给出其中一种答案——舆论是民众对一个公关事件的具有情感性看法。而舆论引导是指特定的组织、个人或媒体根据其意图对舆论的性质、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的引导。

(二)危机传播理论

当前的危机传播研究主要由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三大视角组成。库姆斯(Coombs,2001)认为,危机传播研究的是危机发生后的信息发布沟通策略,即组织在危机后“说什么”,而这种信息发布和沟通的策略选择是一种管理行为。[3]而传播学研究者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4]。公共关系学范畴中的危机传播是指在危机过程中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行为。综上所述,危机传播是一种对危机发生前后以及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沟通行为的研究。

危机传播以危机传播者、危机信息、传播媒介、危机受众与传播效果为关键五要素,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认识危机,降低和减少危机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当企业作为危机传播主体时,由于其危机具有不确定性、紧迫性、利益导向、积累扩散性与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的特点,故其应当遵循公众利益至上原则、预警原则、效率原则、协调原则以及畅通原则,并建立起危机发生前的信息预警机制、危机发生中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危机发生后的形象恢复机制,以期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危机传播客体,具有以部分推断全体、主观判断、感性层面认知居多、信息处理能力较弱、个人与群体相互影响、趋向一致性的特点,针对于此,企业应当应用消费者利益至上、理性承担责任以及采取看得见的行动的原则[5]。

危机传播的媒介主要分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是指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通过大众传播方式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媒介组织,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而网络媒体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媒介组织,如网站、社交平台以及各种新型的智能终端等。

对于危机传播的效果评估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第一是传播方案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是传播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得到落实;第三是媒体报道是否充分;第四是是否得到公众的认可。

(三)情境危机传播理论

传统的危机传播研究范式大致可以体现为两大范式:一是落脚于主体形象的管理和辩解策略,以修辞学、说服学为理论基础,以危机主体的方法和表述为焦点,以挽回形象为最终目的的“修辞/文本导向”型范式,以威廉·伯诺伊特的“形象修复理论”(Image Restoration Theory)为代表;二是落脚于组织和管理本身,以危机发生的情境为焦点,以公共关系为取向,以策略与效果为最终目的的“策略/情境导向”型范式,这种范式以库姆斯的“情景危机传播理论”(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为代表[6]。

库姆斯整合出的“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将形象修复策略归纳为否认型、淡化型、重塑型和支援型四种危机回应和形象修复策略,同时通过危机情境的危机种类、证据真实性、危机伤害程度、组织过往表现四个维度对其进行细分及具体阐释,并从危机责任出发,将组织危机分类为“受害型”、“事故型”和“错误性”三类,提出危机主体在危机沟通和形象修复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危机情境选取相应的危机回应策略和话语方式,而危机反映策略本质上就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该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因地制宜”异曲同工,同时也是目前学界关于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四)修辞话语场理论

鉴于危机传播理论的传统范式的研究主体单一化和传播过程简单化给学术研究带来的局限,约翰森和弗兰德森在“形象修复理论”和“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修辞话语场理论”(Rhetorical Arena Theory),通过在宏观角度上运用“复合声部法”(Multi-vocal approach),并将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利益攸关方”(如危机相关新闻发言人、雇员、网民、媒体、企业等)纳入研究范畴,在微观角度上分别纳入语境、媒介、体裁、文本四项指标来考察危机传播、传者、受者和调剂危机传播活动,来尝试对原有两类范式的偏颇进行修正[7]。

本文将综合运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及其衍生出的修辞话语场理论的相关模型对海底捞危机传播进行具体分析。

二、海底捞危机传播的修辞话语场分析

按照弗兰德森和约翰逊的“修辞话语场理论”(Rhetorical Arena Theory),微观模型可建构如图1。本部分将利用修辞话语场理论的微观模型来深入分析海底捞危机传播的过程。

1.语境

海底捞火锅是一家连锁火锅店,在全国均有较高的知晓率。在北京,截至目前海底捞拥有27家门店。海底捞一直塑造以高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企业形象,也在官网上有着“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的语句。因此,海底捞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具备较强的话题效应、讨论效应。通过微博,笔者整理了该事件的事件阶段表(表1)。

此外笔者利用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对该事件的危机语境进行表2的分析。

2.媒介

海底捞火锅主要运用微博一种媒介进行危机传播。官网(www.haidilao.com)上的信息同微博相同,其他媒介如微信公众号“海底捞火锅”并未进行相关危机传播。

海底捞火锅的新浪微博账号为“海底捞火锅”,粉丝数为19万余。自2017年8月25发布第一条相关微博起,共发布3条相关微博,利用140字内容,和相关配图进行相关发布。

3.体裁

传播体裁丰富多样,诸如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口语。在这方面,海底捞的三条微博均采用声明图片(图片内容均为文字)的形式,并不存在更为有力的图片或是视频形式。此外,在8月25日14:46分发布的《关于海底捞火锅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事件的致歉信》中,落款文字为“四川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公章“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此点虽然在之后的两则声明中得到改正,但不免给受众一种“不上心”、“不在乎”、“不认真”的感觉。

4.文本

传播者的危机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文本这个维度上,SCCT理论总结了四种危机传播策略,分别为“否认型”、“淡化型”、“重塑型”、“支援型”。四种策略与其子策略的情况如表。

以该理论为框架,我们对三则声明进行文本分析,提炼总结了以下传播策略情况(如表3所示)。

面对人们的愤怒,恐惧和质疑,海底捞火锅在早期主要采用了“淡化型”和“重塑型”的应对策略,在事故处理通报后的后危机传播阶段主要采用“支援型”危机传播策略。

整体上看,SCCT理论在海底捞卫生问题事件中得到有效的体现。海底捞火锅在曝光微博发布的黄金四小时内勇于承认事实,不推诿,不逃避,这样的大企业形象虽然不可能使得它逃避卫生问题的责任,但在微博评论区也赢得了“速度,优秀”“至少能够承认是真的”的肯定。这个事件在发生两天后,从海底捞第三条微博的评论及转发量(分别为2345和402)来看,是顺利平息下去,脱离网络热点视野的,这与海底捞火锅及时正确的危机传播策略息息相关。

三、企业危机传播策略对公共情感的引导

显然,公众情感倾向是足以体现危机传播策略的效用性的。为研究企业危机传播中的公共情感,我们利用“整合危机图示”(Integrated Crisis Mapping,ICM)[9]提出的四类负面情感:愤怒、伤心、恐惧、焦虑进行分析,由于此案例的特性,我们将愤怒和伤心进行整合标记为“愤怒”,恐惧和焦虑进行整合标记为“恐惧”,并加上正面情感“支持”与“无关”情感。

对于微博评论数据的处理,我们预想通过对于评论情感的分析,得到海底捞公司每一次的公关微博对大众情感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时间靠后的公关微博对时间靠前的微博评论的影响,我们对每一条微博下的评论根据时间进行了筛选,具体筛选方法如下表(表4)所示:

经过时间筛选后,四条微博的评论数分别为16837条,9903条,7436条,586条。

为了获得更为精准的情感分析,我们进行人工判别,但由于数据量依旧过大,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抽样处理。对于前三条微博评论,由于其评论量较大,因此我们对所有评论按时间顺序编号后通过分组抽样法抽取了10%的数据,而对于第四条微博,由于其评论量过小,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对586条微博评论全部做了情感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表(表5)所示:

在微博1(法制晚报曝光微博)以及微博2、微博3、微博4(海底捞分别承认事件、公布处理布告以及承诺整改的三条微博)四条微博下,评论中所表达的公众情感倾向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海底捞的危机公关产生了显著成效。尽管愤怒情绪的占比始终较高,但是对于海底捞事件产生愤怒之感实属人之常情,且愤怒之情是对单一海底捞事件的短期情绪,不似恐惧情绪的绵长与影响深远。海底捞危机公关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高效抑制了恐惧情绪,而恐惧情绪中最主要的是以“不敢再吃海底捞”为代表的恐惧情绪。由此可见海底捞有效地挽回了顾客,顾客尽管对其仍抱有短期的愤怒之情,却不会因此影响他们长期的消费选择,不会因此彻底放弃海底捞,愿意接受其对自身引起公愤行为的改正从而再次光顾。同时,支持情绪的接连陡升,在微博3公布处理布告发出以后支持情绪达到超高峰,占据主流,在微博4承诺整改相关内容公布后略有回落但仍能与愤怒情绪平分秋色,证明海底捞危机公关十分成功,并起到了明显的对舆论的导向作用。

接下来,我们把三种类型的传播策略效果进行了比较,如图3。

由于淡化型策略主要被使用在微博2和微博3(见表3),所以综合两个微博得出图内数据(其他类型策略同样如此)。在淡化型策略中,微博2运用“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后厨出现老鼠、餐具清洗使用及下水道疏通等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语句,相比较于微博1的“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语句,弱化了卫生问题的严峻性。尽管支持情感没有超过负面情感,但也收到了诸如网友@z盼盼0315 的“餐饮难免出现这样类似的事情,不怪海底捞本身”弱化问题的评论。

重塑型策略下有两种子策略,分别为矫正过失的子策略和进行补偿的子策略。与矫正过失子策略相关的微博内容为微博2中提到对涉事店面进行停业整改、全面彻查等措施,并组织全国所有门店进行排查。与进行补偿子策略相关的微博内容为海底捞在微博上发布的处理通报和声明中都提到将加强员工培训,接受社会监督,打造可视化厨房等。海底捞传达了积极整改的信号,约有39.1%的样本持支持态度,在所有的情绪中占比最高。如网友@信标broadlink:“对海底捞还是有信心的,加油!”。海底捞在事件爆发之后,迅速发出处理通报和声明,展现了一个负责任、愿整改的企业形象,重新树立了消费者对海底捞的信心。这体现出重塑型策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支持型策略可细分为三个子策略——共鸣、提醒和迎合。共鸣子策略在海底捞发布的微博中表现为致歉信中对于此类事件发生的愧疚和歉意。提醒子策略表现为在处理通报和声明中向消费者公布实时整改进展。而迎合子策略在致歉信中表现为强调惭愧和自责的情感,感谢媒体和顾客指认错误。该支持型策略在此次事件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超过36.5%的样本表达了愤怒的情绪。如网友@板牙露露:“肉贵,菜贵,光有服务有什么用,卫生都不保证。”一方面,企业表达歉意以及公布实时整改的进展是良好的补救措施,此时消费者的情绪体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愤怒是必然的,这警示了餐饮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同时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从总体来看,将微博中公众的自发讨论和海底捞引导下的讨论相对比,不难发现公众负面情感占比下降,正面情感占比提升,这体现出海底捞企业危机传播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官方媒体的舆论引导方式

对于海底捞卫生事件,人民日报在8月25日曝光当天共发布了四条微博,前两条分别为曝光新闻和海底捞回应整改的客观报道。随后的两条,人民日报首先进行了对海底捞公司微评论,之后一条表达了对未来餐饮企业发展的期望。

随后,我们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3:52分发布的评论微博(以下用“微博5”代替)下的舆论公共情感进行爬虫收集与情感分析,并与微博1进行对比如下图。

显然,发现无关项对数据干扰过大,去除无关项后,作出下图。

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和人民日报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评论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在海底捞食品安全事件中,海底捞企业面临着营业额滑坡、信用下降、名誉受损、信任危机等问题。作为一起受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它使餐饮服务行业的规范不足、食品安全无法保障以及政府监督不力等问题充分暴露。在危机发酵过程中,海底捞企业还面临着信誉不断下降,企业形象极大受损,以及公众不信任其食品安全的舆论压力。

参与海底捞事件的微博讨论的公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曾经在海底捞消费过的,另一类是未曾消费过但持有消费冲动的。其中,曾经在海底捞消费过的大部分人在微博上表达了愤怒和担忧,情绪较为激动,而没消费过的人群加入了谴责的队伍,同时多了侥幸。值得一提的是,为公众所称道的海底捞的服务,和出现的食品安全并提的时候,无法起到缓和舆论压力的作用,反而公众更强调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海底捞迅速在微博上发表道歉信、通报和声明。一方面,承认问题的存在,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督。另一方面,海底捞通报对涉事两家店铺的处理结果,安抚员工情绪,明确未来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同时将这些措施推广到海底捞公司旗下的门店。

从受众角度看,企业一方面要安抚消费者情绪,在事件发生之后展现出勇于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形象;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措施,对出现的问题尽早解决。只有消费者的情绪得到安抚,诉求得到满足,企业方才有可能达到重塑形象、重建信誉的目标。从传播角度来看,海底捞利用新浪微博开展迅速的危机公关,并最终使得支持率占比有所上升,启示了危机所在的组织应当认清媒体的重要作用,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以更直接的方式影响舆论场。此外,在企业发生的事故型和错误型危机中,企业主动承认过失,不逃避应承担的责任,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表明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利于危机的逐渐平息和企业重塑自身形象。

而官方媒体对于社会性的事件发声从报道开始,待事件的全体展现在大众眼前之后,再针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性的舆论引导。在报道阶段,信息统一口径、第一时间发布,积极沟通信息、引导情绪、解疑释惑。在时事评论阶段,人民日报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说出了网民们的心声。及时给予正面引导,消解舆论狂潮发酵。在公共事件面前,民众期待媒体做的就是真相与发声。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海底捞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可以成为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危机传播的典型案例,为后续企业危机公关的实践提供范式;同时这个事件也为检验危机传播的前沿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使用了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和修辞话语场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此次事件中公众舆论的变化走向,将政府危机传播中用到的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引用到企业危机传播研究中来,因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情感引导的引入也引发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限于本文案例的特殊性,无法得出使用其他社交媒体进行危机公关的结论,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本研究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理论建构和实务操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危机公关的分寸,在迅速准确发布信息的同时强化对公众舆论的引导,从而适应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场的走向,这将是未来研究理论的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当然,对于官方媒体而言,及时进行新闻报道,倡导信息引导渠道,关注舆情演变趋势是做好舆论引导的基础。而随后,结合大众主流舆论进行正能量,积极性地评论引导也是必要的。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的方式,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传播与策划这个专业前景如何?传播与策划可从事工作:

《传播与策划》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广告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较熟练的广告营销策划技能、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既懂得广告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广告运作程序熟悉广告市场运作全过程,具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管理能力,富于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优秀的实用性广告专门人才。经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具备从事客户代理、信息调研员、网络操作员、信息服务中介机构业务员、企事业单位文员;传播机构业务员、数据库管理员、产品营销策划、广告营销策划、公关等工作的专业能力。

传播与策划可从事工作:

一:可在广告公司做广告营销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经营管理等工作;可到新闻媒体有关部门和企业广告部门、公关部门从事广告营销策划、公关等工作。

二: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广告传播规则,接受营销策划运作技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广告市场营销与策划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到各类企业营销部门工作;可从事CIS企业形象设计和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实际工作;可到工商企业的经营部门和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策划工作。

三:毕业后具备良好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技能、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高超的信息分处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适合报刊、广播电视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传媒机构、媒介产品包装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民营企业等领域。

选择专业不仅要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更要注意个人兴趣爱好;另外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不但影响你的后期学习,也会影响到就业选择。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的方式,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如何做好舆情引导

1、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

2、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

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3、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

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4、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一、要全面加强检察宣传工作。坚持把检察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普法宣传,扩大检察宣传覆盖面,提高检察工作传播力,做好舆情引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传递检察工作正能量。

二、要加强检察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加强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深入推进各级检察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尤其要以基层一线检察人员为重点,促进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要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检察干警群众工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检民互动,保持联系群众常态化,定期定点公布群众工作信息;

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下访、巡访,深入企业、学校、乡村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排查等各类服务活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检察工作,着力保障民生,提升检察工作服务群众的温度和热度。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人民网——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的方式,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社交媒体影响舆论的方式和特点

作者 | 一朵
编辑 | 孟热热
天然翡翠一手源头价,仅限泰安,直播热卖中!
广告
本文为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离2018考研还剩115天
请仔细阅读来稿方式!!!
想要了解答题班的戳我戳我戳我,对就是戳我!
编者按:
在漫长而痛苦的备考过程中,不论我们读了多少书,不论我们背了多少遍笔记,不论我们是用什么样的独门绝技来复习,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答题,得高分,录取。
真题与真相团队深谙这个真理。
4年以来,答题永远是我们最关注和擅长的领域。出书,答题班,模拟考,批改,讲评,围绕着这一系列重心工作,我们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无数的你们。
真题与真相团队
每周三的答题专栏——分析真题,详细批改,给出参考答案。
由本团队最温油的朵姐带领你们披荆斩棘,斩妖除魔。
来稿方式
【注意来稿方式有变,请仔细阅读!!!】
1.做完题目以后,请使用微博的“头条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发出,同时在文中注明邮箱,并@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和@一朵儿大王两个账号。
注:
1. 一定要同时艾特两个账号!你只艾特一个的话,我都没法看到!不要艾特错了!艾特之间要空格!不要艾特不上!
2. 一定要用文字的形式!你弄个图片长微博,我咋给你批注啊!!!!
3. 正文中一定要留下邮箱!我批改好以后会用邮箱发给你。
Ps:上一期有的宝宝还设置了非粉丝只能阅读一半,我给你批个作业还得关注你咋地。。。
2.批改说明:以详细批注的方式,挑选出3份作业进行批改,下周三的专栏会放出2-3篇答案,供大家欣赏点评
3.挑选方式:第一名交的肯定给改!然后挑一个优秀作业!所以你们好好写!最后一份嘛,看心情,可能是你的名字和头像吸引了我,也可能是写的太烂!哈哈哈扎铁不?
4.截止日期:8月31日晚上12点前
一、本期真题
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社交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此为例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公众舆论的方式和特点。
(暨大,2017,学硕)
二、破题思路
为照顾方便使用流量的同学,
我们给出了音频+PPT,
请记得夸朵姐温油。
三、来稿修改
本期共挑选了三份批改过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作业一:
社交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而发展的以“关系”为主要连接方式的媒体形式,其更多地是作为智能化web2.0场景下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社会的主要共同渠道,包括有Facebook、推特、微博、微信等。而公众舆论作为社会个体对某些重大事件的众意,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让声音放大,特朗普的竞选就是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的典型媒介事件,笔者将以此为例,从社交媒体影响公众舆论的方式与特点展开论述。
一、社交媒体影响公众舆论的方式
社交媒体作为网络环境下公众意见发声平台,有其全民性的高参与度、时效性得到保证的优势,但是由于其网络本身虚无性本质,(虚无性是特点,但是不是本质。)势必会有“虚假参与”的危机。
(一)风险社会中二次危机的易燃易爆
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到,信息超高速流动中,任何“负面信息”引爆的风险会大大提升。我们可以在特朗普的竞选看到一个微缩的“风险关系”,他与希拉里的对垒,寻找不利于对方的证据,如辩论时针锋相对。电视直播辩论,社交媒体实时更新讨论,若是某个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解释便会立即在社交媒体中引发讨论,公众亦会对辩论主体的想法有所出入,通过两人每次辩论后实时民调的大幅变化得以体现。对方抓住的把柄已是“一次危机”,若是由于解释不清而引发社交媒体的讨论则为“二次危机”,实时性的特点使得社交媒体让危机充满了随时爆炸的可能。
(二)关系网络等下意见领袖的协同带动
学者裘莉詹森所说,“‘迷’都是潜在的疯子”。在“名人效应”下,其粉丝或多或少会受到领袖的克里斯马魅力的影响。如这次特朗普与希拉里的对垒中,双方都“拉拢”了不少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意见领袖,如奥斯卡影后梅里尔斯特里普等为自己(为谁?)添砖加瓦,通过领袖在社交媒体的发言影响个体,进而影响舆论导向。
(三)全景敞视里集体狂欢的虚假参与
社交媒体是全天候时时事事直播的平台,尽管特朗普与希拉里打的火热,但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个体在“刷”的过程中有种自己在参与其中的“虚假感”,仅仅是点击、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没有去明确投票,社交媒体营造了“希拉里支持率高”的假象,舆论也整体偏向希拉里,但是最终却是特朗普获选,这一反转实则也是公众仅在虚假网络中火热实则投票率低的虚假参与体现,虚假的“舆论”与真实的投票被社交媒体割裂开来。
二、社交媒体影响公众舆论的特点
(一)互动增多、人人有参与资格
社交媒体的高参与度使得每个人都有参与其中的资格,传统意义上遥不可及的候选人特朗普甚至会亲子回复普通用户的问题,在某些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中得到首肯势必会推动问题的解决,这种“亲民”方式也有让舆论偏向的可能。(没话找话,可见你根本没有关注选举。太虚了)
(二)超高速传播、流言谣言防不胜防
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大多由网民自行制作发行,故而针对某些模糊事件公众声音得以发出的同时流言谣言亦会随之传播。例如特朗普竞选宣言中有针对“穆斯林”等移民政策,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充分解答,社交媒体中就不断有“特朗普驱逐‘非美人士’”的传言,且未第一时间否认,社交媒体上便有很多集体讨伐特兰普的声音,甚至蔓延到线下砸抢竞选会场的事件发生。(都是述,没有论)
(三)线上线下结合、引爆力强化
学者彭兰提出“引爆力”一词,指的是某些事件瞬间获得全民关注,成为谈资。社交媒体的参与人数之广使得候选人尽管在某些线下小规模的言论通过社交媒体即可引起轩然大波。例如两者的电视辩论,今年社交媒体代表Facebook首次全程直播,使得辩论的参与度上升、其辩论主题也好几天占据热搜榜,与以往线下拉票的全民关注不可同日而语。(还能再虚一点么。。。。)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基于关系网络的“高浓缩”叙事结构,使其对某些议题、事件在传播中的速度、参与度都极大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交媒体带来的谣言流言、虚假参与、过度娱乐化等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在两个舆论场中起到打通链接的作用。
总评
几天不见你,理论性又提升了好多。乍看上去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太明显了,你对特朗普选举根本不熟。但是也是生变硬凑了一些吧,也算为难你了。
所以这道题说明啥,光有理论,没有例子根本不行啊。。。。。
总分:13分(满分20)
作业二: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许多人称特朗普为“社交媒体总统”(谁称?我怎么记得奥巴马也是社交媒体总统。。。),在传统的民意调查中,人们大多倾心于希拉里,传统媒体也认为希拉里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特朗普运用推特这样一种社交媒体,抓住人们对政治的不满的心理,将自己塑造了一个敢说真话的人,最终赢得了选举,社交媒体成为了舆论形成的新的平台。它的互动性,平民性,真实性,连通性,也使得其不仅仅只是舆论的平台,更影响了舆论的方方面面。
1、社交媒体对呈现现实的一手性,真实性,信息传播中极强的互动性使其成为引发舆论的“主战场”。(没有更大的标题么?题干两个问啊)
①社交媒体中信息多样,人们成为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人人发声”使得社交媒体上信息充裕。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交网站上的信息渠道容量大大增加,在社交媒体流通的信息量也远远大于传统媒体。竞选期间,特朗普在推特上平均每天发送16条推文,(太虚了,废话)这在传统媒体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②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发布主体平民化,由于社交媒体信息发布门槛较低,发布主体受限较少,信息内容丰富、真实、生动,感染力更强。相比于传统媒体来说,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手段更为丰富,多媒体手段的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往往也使得信息能够迅速的引发舆论。(更虚)
③社交媒体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互动手段丰富,信息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意见和态度,人们能够就某事迅速展开讨论。(不能虚更多)
2、技术与社交媒体中的人际关系使得舆论形成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①群体的高同质化加速局部优势意见的形成。
社交媒体中,人们所处的群体往往处于高同质性的状态,较强的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使得沉默的螺旋效应在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优势意见被突出彰显,劣势意见沉默,造成局部优势迅速形成。(没啥营养的抄书背书)
②病毒式传播,信息与意见扩散同时进行使得舆论形成时间缩短。
社交媒体自身的扁平化结构使得信息和与之相伴的观点呈现裂变式和病毒式传播,技术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只要信息内容或观点足有够吸引人,人们便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再传播,并附加自己的意见,迅速扩大事实和意见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几种优势意见在互动讨论中迅速形成最终的舆论。(问题同上。。。)
3、意见领袖的可接触性,高互动性,使得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力增强。
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使得意见领袖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人们可以通过评论,留言,与其进行互动,意见领袖可对民意迅速做出回复,而且在社交媒体上,意见领袖的后台行为前台化,往往也使得其更真实,就如同特朗普(终于看到主角的名字了)在推特上发布的一些粗俗的言论,但是人们认为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政治机器,反而增强了其舆论引导能力。
社交媒体实际上已经代替(代替?)传统媒体起到了引发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社交媒体上呈现的舆论与以往的舆论相比也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舆论的非理性增强,无序性增强。(非理性和无序性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怎么能并列呢)
一方面,复杂多样的发布主体,使得参与舆论的动机难以揣摩,一些人往往接着对问题的讨论来散布泄愤,非理性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个性化推送,精准营销造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3333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外协管理办法,外协管理定义 下一篇:甘肃24小时,甘肃封闭式管理什么时候结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