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这篇文章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告诉你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实施,把投资者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投资者保护对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已无需多言,如何提高各市场参与方对于投资者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关键。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关系管理既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与投资者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抓手。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意义
投资者关系管理起源于
来源:三言斋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实施,把投资者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投资者保护对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已无需多言,如何提高各市场参与方对于投资者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关键。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关系管理既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与投资者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抓手。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意义
投资者关系管理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日益规范,不少规模较大的公司为吸引中小投资者,纷纷设立了股东关系专员一职。1953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第一次提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概念,成立了第一个专门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企业部门。1969年全美投资者关系协会成立。根据全美投资者关系管理协会的定义,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定义是一种重要战略行为,以财经传播和营销为手段,利用各种信息传播的渠道,向公司外界披露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向投资者高透明的展现公司经营情况及发展前景,并同时与外界实现双向沟通,以树立公司的资本市场良好形象,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200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将投资者关系管理定义为“公司通过信息披露与交流,加强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从以上两个定义都可以看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个事关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从最通俗、最现实的角度讲,公司要设立、运转、发展,必须靠资金,而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投资者也就是公司股东,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离开股东的资金投入,也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尊重投资者同他们处理好关系是再自然不过的人之常情。此外,同投资者保持良好的、充分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更好地获得投资者(股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进得更加顺畅,更容易获得成功。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关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上市公司不仅要维护好现有的投资者的关系,还要面对市场上所有的潜在投资者。特别是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现在A股3800多家公司能够得到投资者普遍关注的也就几百家。常听有些公司讲“我的业绩很好,经营得也不错,怎么就得不到股民的认可,股性不活呢?”虽然这跟市场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恐怕也跟这些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效果有关,没有把自己的好故事向投资者讲好,没有跟投资者进行积极、充分、有效的沟通,从而公司的价值没能得到投资者的肯定和认可。应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我们把股票视为公司的一种特殊商品,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一般企业的意义多么重要,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上市公司就多么重要,甚至可以说会更重要。因为资本市场是个信息高度透明、高度流动的市场,无论是好的正向的信息还是坏的负面的消息都会瞬间传遍整个市场,更重要的是,它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前几年市值管理很热,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市值管理手段很多,在笔者看来,要进行市值管理,很简单,就两条,一条是踏踏实实做好业绩;第二条就是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价是什么?就是每股收益*PE市盈率,业绩做好了,每股收益就有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做好了,公司价值就能够得到投资者的了解和认可,市场给公司的估值和PE就有了。所以,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最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市值管理的正道。其他的,最终都会落到业绩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范畴里,如果不能落到这里,那基本可以判断不是正道,难以长久。
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现状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为: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缺失,相关工作制度不完善,缺乏中长期的规划,专业部门和专业管理团队人员配备不足,公司高层参与度不高,投资者关系管理缺乏主动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投资者分析和投资者关系研究基本还是空白。
根据2019年全景网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年度报告》,目前上市公司群体对于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更多是“监管驱动型”,把它视为一种监管要求。证监会2005年发布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对于上市公司开设投资者热线并保持畅通并有人接听,以及要同投资者建立多种方式的沟通和协商机制,要在公司网站开设投资者关系专栏,通过电子信箱或论坛接受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及时答复等进行了非常具体和详细的规定,所以,很多公司把投资者关系管理当成了一种监管要求,而没有成为公司自身的内生需求。根据全景网的调查,被调查公司基本上都把“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的重要性,排在了“与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之前,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评价标准排在首位的是“交易所信息披露规范性评级为A”,而“公司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却排在了第4位,此外,有16%的公司认为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不重视,21%的公司认为公司给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投入预算不足。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团队人数上,小于3人的上市公司占到了40.35%,3-5人的比例最大,占到了55%。此外,44%的受调查公司认为团队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专业性欠佳。62%的上市公司表示缺乏经验和专业指导。此外,还有23%的公司认为投资者关系工作开展时间短,基础差,沟通渠道建设不足。
虽然证监会2005年的《工作指引》第23条要求公司应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机制和信息采集制度,公司各部门及下属公司应积极配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54%的被调查公司认为岗位职责不明确,需要兼顾太多,其他工作20%的公司认为团队授权不够,在公司里地位低。有55%的公司没有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
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范围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一切跟投资者相关的工作都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范畴,无论是你主动发起的,还是被动应对的。跟投资者沟通互动是,各种路演、接待尽调等也都涉及投资者关系管理。所以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公司多个部门、需要每一个相关业务部门都要充分重视的工作。
根据全美投资者关系管理协会发布的相关工作指引,投资者关系管理包括八个方面:分析师关系,投资者关系网站,投资者关系信息,投资者问答,投资者意见调查,投资者数据库,投资者教育、财经媒体关系等。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投资者沟通交流。日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主要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跟投资者、分析师进行充分、有效、合规的沟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动。充分、有效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要把该告诉投资者的都要告诉大家,不要藏着、掖着。风险不会因为你不说而不存在,充分说出来,反而可以赢得投资者的理解和信任。要通过投资者见面会、现场调研,业绩说明会以及电话、微信、网站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跟投资者进行便捷有效的沟通,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了解并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要认真听取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建议,实现双向交流。此外,合规沟通也很重要,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约定的、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就不要说。
二是公司治理。提到公司治理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用,都是监管要求,尤其是A股市场,独立董事也有,监事会也有,审计委员会也有,治理架构非常复杂,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关于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模式才是科学有效的,是一个很长的话题,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确实毋庸置疑的。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市场上出现的那些典型案例,当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如果出了问题,表现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业绩造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还是不顾风险地裸奔冒进,其根上,肯定是公司治理出了问题。当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必然需要公司治理的各个架构之间通过制衡机制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得以稳健长远的发展。公司治理可能会影响决策的效率,自身不会带来公司的发展,甚至有时会影响公司的发展速度,但是,它能够带来长远,带来远方。公司治理的内容很多,其核心就是大家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并且通过相互制衡,来做出科学决策。董事会,要管好战略,不要太多插手具体的经营。经营层,要好好抓管理和经营,不要闲着没事儿总觉得大股东是“土鳖”,你要去取而代之。角色错位了,沟通和交往就很难顺畅。所以,经营层在和股东和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摆好自己的位置,是股东给了大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投资者给了大家为社会同时也是为自己创造财富的机会,因此,必须要尊重投资者,感恩投资者,而不能觉得自己为投资者赚了钱,投资者要对我感恩戴德。如果有这种想法,就角色定位错了。其实包括董事会,各位董事,也是应该保持独立性,董事并不是对委派方大股东负责,而是要对整个公司的利益,全体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负责,依此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做出独立的判断,这才是董事会存在的意义。包括董事长也只能有一票,是个召集人,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三是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础。投资者把钱投给公司,如果公司不讲真话、实话,造假、欺骗,何谈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在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处罚案例里,90%以上都是信息披露违规。信息披露连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这四种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是触犯刑法会面临牢狱之灾的。
四是媒体关系和舆情危机处理。媒体公关工作之所以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媒体是广大投资者了解公司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于公众公司而言,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渠道。同时,媒体也是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展示公司的最为重要的窗口。特别是在这个“全民皆媒体”的时代,如果没有相关的应急预案,一旦黑天鹅事件发生,可能根本就不给你反应的机会,“建立一个好名声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而毁掉它可能只需要5分钟”。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媒体关系和危机处理。要有细致、完善的危机应急处理机制、预案,要有懂政治、懂舆情的人把关,要有自己的主流媒体发声渠道,要有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指导。
五是投资者保护。其实做好上面的工作都是投资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做好投资保护工作,树立投资者保护的理念,才能真正从投资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来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不仅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是保护了上市公司的利益。注重投资者保护工作可以在法律上降低潜在的违规和诉讼风险,在市场低迷时,也可以减轻因投资者的负面情绪带来的股价压力。那时,投资者抛售肯定是先抛那些自己不了解的,心理感觉不踏实的公司股票。因此,投资者保护,是一个立场和原则的问题,一个出发点的问题,也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四、如何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是要认识到位,特别是公司领导层、一把手要认识到位。只有真正认识到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工作的内生的动力,IR部门开展起工作来才会顺畅。
二是要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要做好投资者群体特性分析,做好投资者需求的分析和调查,要去了解投资者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去沟通,怎么去交流,他们习惯于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方式去沟通和交流,而不是说公司认为投资者需要什么,公司觉得怎么去做更方便和有效。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要把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细化下来,然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能有甄别能力,该依照哪个制度,在哪个环节应该交由哪个部门处理,找哪个领导,怎么推进,甚至细化至如何具体表述。这样就能够保证工作可以持续、规范、有效地来开展。
四是要利用多方资源来开展工作。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组织协调好内外部各方面的力量来开展好这项工作。国外有一种说法,“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应像注册会计师那样擅长财务,像律师那样擅长法律,像公关专家那样擅长沟通”,这就需要IR工作人员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要擅于整合和利用内外部多方的资源和力量来开展工作。比如聘请第三方机构为信息披露合规性把关,聘请财经公关对投资者接待和业绩发布会等进行服务支持等。总之,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要抱着有“多少资源干多少事”的思想,而要“缺什么找什么”,这样才能够把工作真正地干好。
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企业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正确评价外部环境的危机与机遇。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非常重要,其重点是识别和评价超出某一企业控制能力的外部发展趋势和事件,从而揭示了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和威胁,企业能够对这些因素做出进攻性或防御性的反应。企业只有正确识别和评价外部机会与威胁才能制定明确的任务,设计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需的战略及相应的政策,并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做适度的调整。
2.企业战略管理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能力,制定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通过战略管理中对企业的内部分析,使企业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明确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主题,明确企业发展的领域,保证企业的专业性;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超额利润。企业采取基于核心能力的发展战略,不仅能够保证企业专业化的发展,还可以在多样性的业务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内部分析,可以使企业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企业战略进行适度的调整。
3.实行战略管理可以优化组合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执行力,营造企业文化。再完美的战略,若没有好的执行力,对企业而言也只是空谈。
一个企业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人力资源水平。保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是战略优化的核心内容。由于很多企业忽视人力资源问题,导致在战略匹配中出现严重问题,最终企业战略实施失败。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内部各方面高度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求对企业内部各种职能领域进行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职员共同工作并提供想法和信息,参与制定企业的战略,加强组织内的协调与沟通,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形成企业特有的软实力……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动力,是企业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维持企业战略优势的重要条件。保持(企业文化一战略管理)路径的通畅可以使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得到持续提高,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
4.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建立起基于消费者价值的战略评价与控制系统。
在战略管理中,对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检查、评价、和控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企业的战略评价与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主动性。由于战略评价与控制并不是企业的主要任务,要求控制系统在经济性,可行性的基础上,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且促进其他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理解。很多大企业,由于规模较大,组织协调难度加大,很难把握战略控制的分寸。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点一般都局限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谢谢您的阅读。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篇1一、战略管理方法
1.集中一点战略
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和能力满足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如果与行业内的大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中小企业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集中一点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间,或某个地区的市场。围绕着如何很好地为某一个目标市场服务这一中心,企业制定的每一项性能方针都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定位,把精力集中在目标顾客上,以提高效率。
2.抓住战略基石
战略的两个基石是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何建立核心能力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内部整合,二是外部交易。内部整合是外部交易的基础;外部交易必须通过内部整合才能将新增的资源变成自己的。资本扩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融资,势必影响企业现有业务的运行;而且成功的资本扩张必需有足够的内部消化能力,可见对资金和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中小企业一般不应该贸然进行资本扩张。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应该通过内部整合建立核心能力。
3.低成本战略
要求企业积极地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能力,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搞好成本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费用和品牌树立等方面的费用。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类是分散型产业,其基本存在包括服务业、零售业、批发业、木料加工和金属组装业、农产品、风险型企业等。另一类是新兴产业,包括IT、NT、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中小企业之所以主要集中上述两种类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规模方面是一个较平缓的阶段,这样,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可能是适度的。
二、战略管理原则
1.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与战略管理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外脑”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决策的积极性,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2.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战略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必须对其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3.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推断,预测方案的可行性。战略管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战略管理能够实施的程度及效果,它是衡量战略管理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4.动态原则
战略管理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管理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些都证明战略管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管理的成功。
延伸阅读:企业风险战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管理层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一种价值观念,因此,企业高层领导人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战略意识和技能。
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下属需要培训,提高战略执行能力,而他们自己或由于忙于具体事情无暇参与培训或根本认为自己不需要培训。孰不知最需要进行企业战略培训的就是企业领导者本身。
二、发挥企业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做好差异化特色经营战略
企业中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价格、成本、质量等方面。如果企业能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采取特色经营战略,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和风格吸引顾客,占领市场的一席位置,显得特别有意义。
特色经营战略的推出通常要以提高成本为代价,包括设计开发,使用高档原料等等。因此在实施中,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处理好特色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其战略成功的关键。
三、聘请律师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律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打官司,律师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领域中应当大有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刘传根律师认为,律师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其法律职业特性决定了其每天面对大量的法律实务,诉讼经验丰富,对各种法律风险的成因、后果有深入了解研究,在办案和诉讼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法律风险的防范经验。
其次,律师具有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相关法律有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具有综合处理各种法律关系的能力,每一个律师实际上都是运用法律知识处理企业法律风险的专家。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篇2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获取高额利润,使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成本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本文对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房地产企业解决其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强化成本管理制度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使自身得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获得最大利润是现代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目标,价值最大化、增加股东财富,如何维持并扩大房地产企业利润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所必需考虑的问题,加大成本管理工作,提高成本管理质量,降低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是房地产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关键问题,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过高会导致房地产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产品市场萎缩、利润下降,最终会导致房地产企业不能继续生存。因此,成本管理工作对房地产企业的生死存亡是至关重要的,房地产企业要在日常的运营中十分重视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战略,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大限度地降低房地产企业成本。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多数房地产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的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这也导致房地产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意识落后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意识:都把成本管理看成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降低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是房地产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普通员工无关。现代的管理人为,只有充分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成本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对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是有极大益处的。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仅限于局限,认为降低成本只存在于房屋建造过程中,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根本没有树立。另外,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也仅限于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考虑到成本的效益问题只是单纯地求得成本的降低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从而以一定的成本支出来实现更大的效益。
3、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尽管少数房地产企业已经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方法仍旧是依赖于传统的方法。很多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采用的是品种法和分步法,这两种方法使用的是大规模制造性的房地产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这些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房地产企业产品的成本,但目前市场变化很快,消费者的偏好又各不相同,单件小批生产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获得市场、消费者青睐的手段,只有不断地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房地产企业才能扩大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但分批法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没有被广泛采用,说明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组织还是比较粗放的。
4、成本管理战略企业自身总体战略差异性大
现代房地产企业战略理论认为房地产企业的战略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应当与房地产企业的总体战略相融合和相匹配,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其成本战略仅仅是着眼于降低成本,而没有将其与房地产企业的总体战略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房地产企业的总体战略产生不利影响。
5、开发商内部财务管理太重
对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仅仅涉及到房地产企业内部,很少有房地产企业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之间的业务往来纳入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去,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房地产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房地产企业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和方便,房地产企业在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的成本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也应将外部的成本纳入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管理,以从更大程度上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对策
1、建立房地产战略成本管理制度
利用波特教授的价值链分析理论,全面、详细、充分地分析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发生环节,加大房地产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了解房地产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竞争情况,从而对房地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有充分的认识,在对房地产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市场的竞争情况和房地产企业竞争对手进行价值链分析,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2、更新先进管理理念,加强成本管理
在房地产企业中建立全方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制度,详细考察房地产企业成本发生过程和环节,针对每一项成本支出,都应该有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促使房地产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中来“建立起一个从上到下,包括各层次、各部门以及个人在内的组织体系。对各责任单位进行严格考核,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房地产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建立房地产企业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制度,将传统的只关注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向前延伸至土地取得、材料采购、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向后延伸至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使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了对土地成本、建材采购成本、产品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营销、消费者服务成本的管理。
3、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建立良好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房地产企业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反映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检查相应的会计资料以合适信息,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其提供成本信息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战略决策。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房地产企业应不断地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使各项成本都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地反馈,以利于战略决策。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作业成本法,它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同时也满足了顾客日益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在价值链理论的指导下,顺应顾客的需求,改造房地产企业的“作业”流程,协调房地产企业内外部的关系,从而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外部成本;从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出发协调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地安排各项作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的发生口。整合作业流程,减少分工,在分析房地产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情况下,确定房地产企业的核心任务,撤销、改善部分作业流程,降低成本,获得成本优势。
三、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企业只有获得更大的利润,才能在竞争中球的发展,这就要求房产企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是房地产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的前提条件。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弊端需要革除,只有持续地改进自己成本管理工作,以先进的成本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成本管理工作,建立战略成本制度,房地产企业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优势,获取高额收益。我国房地产企业必须在日常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树立战略成本观念,尽一切努力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获胜,使房地产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篇3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 90%以上,吸引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筹资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阻,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在我国更是显得十分突出。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开始实施战略管理,以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已经逐渐开始实施战略管理,但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在实施战略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其战略管理的效果难以有效显现。因此,必须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其战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制定出完善的对策建议,增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2.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2. 1 是中小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需求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其必须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来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首先,有助于转变中小企业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发展理念的限制,其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发展理念及模式,对其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实施战略管理使其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其次,是中小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难度,有效的战略管理包括在品牌方面的建设和创新,是中小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对其市场竞争力状况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再次,是中小企业吸引先进人才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因素,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吸引和留住关键性的人才,因此其自身的各项发展难以被有效满足,实施战略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有助于其引进更多的先进人才,实现自身的发展需求。最后,是中小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有效的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中小企业在现代市场中的发展,所以必须要通过战略管理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2. 2 能够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需求,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是中小企业实现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的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其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仍有待于改进,所以实施战略管理是其实现高速发展的必要前提。其次,是中小企业满足消费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满足这一需求,进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效的战略管理是目前中小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再次,是中小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必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够帮助其在发展过程中从现实基础出发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进而增强竞争力。最后,是中小企业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够完善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式,使其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进而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2. 3 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因此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是整个经济社会对中小企业的必然要求。首先,是我国提升就业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待业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逐年增加,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有助于提升全国的就业水平。其次,是我国实现GDP 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 GDP 增速不断放缓,对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要求,由于国际经济的影响,整个经济社会陷入低迷期,因此只有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才有助于我国实现 GDP 发展目标,所以实施战略管理是我国保证 GDP 发展的必然要求。再次,是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实现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稳定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依旧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中小企业的重要要求。最后,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满足消费市场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遍布各产业部门和生产领域,因此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同时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3. 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对战略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生产和销售方面,其在战略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意识,认为其流于形式化而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有限,其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难以提升,对战略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懈怠,这是目前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
3. 2 难以制定有效的战略管理计划有效的战略管理规划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状况和未来市场变化等进行长期分析和研究的重要结果,对整个战略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小企业由于各部门设置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其战略管理计划制定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要么不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要么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变化的需求等,这些战略管理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化,对中小企业整个战略管理的实施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通病,因此必须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
3. 3 战略管理的执行度不高战略管理在制定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执行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成败,对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制定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管理小组或者部门专门负责战略管理计划的实施,其主要将精力集中于生产、营销及扩大规模等方面。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这一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小企业现有的战略管理走向失败,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长期发展的需求。
3. 4 战略管理各环节缺乏协调性战略管理具有综合性,其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各部门及各业务的发展都具有综合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战略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其主要将精力集中到生产和营销两个方面,而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难以实现协调发展,这使其战略管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过于求成,进而出现欲求则不达的现象,使其战略管理的各环节脱钩,因此难以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
3. 5 缺乏专业的战略管理人才人才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保障,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渴求的资源之一,更是企业顺利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保障。目前,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之所以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其缺乏专业化的战略管理人才,这不仅是由于中小企业薪酬偏低导致的,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注重培养和引进先进的战略管理人才,使其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无人可用的现象,因此其战略管理的效果也难以有效发挥,更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小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难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4. 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建议
4. 1 提升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鉴于目前中小企业对战略管理的认知程度,要想使得中小企业充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要强化其对战略管理的认识。首先,要从企业管理层着手,对其进行战略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战略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以便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战略管理的各项措施。其次,要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白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在日产的工作过程中充分配合企业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以最大程度上发挥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战略管理的经验,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充分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提升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中小企业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首要步骤,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4. 2 制定完善的战略管理计划首先,中小企业要从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其所属的行业及整个市场竞争状况、未来发展前景等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明确其实施战略管理的目标。其次,中小企业必须要制定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内战略管理计划,并根据企业自身和整个市场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实时调整,使其战略管理计划能够充分适应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策划部门,并保证其独立性,使其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差异化的战略管理计划,并对其进行筛选和研究,选出最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计划。最后,中小企业必须要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计划,以便于充分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并取得应有的效果。
4. 3 加强对战略管理实施的监管目前,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实施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力度,这是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想增强战略管理的实施力度就必须要加强对战略实施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管,避免某些部门的懈怠。另一方面,要制定战略管理实施考核计划和奖惩机制,并定期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部门进行激励,并对部分部门进行一定的惩罚,以强化各部门实施战略管理的力度。
4. 4 整合资源,提升战略管理各环节的协调性各部门的有效协调是中小企业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要对中小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性,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战略管理收益,进而使其能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要对中小企业现有的各个部门进行整合,并为战略管理实施的各环节进行监管和完善,为其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实施细则,并督促其按照流程实施所在部门的战略管理。
4. 5 培养和引进先进的战略管理人才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对内部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掌握战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战略管理的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储备,以便于保证其战略管理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深入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可以外聘专家和学者对现有的战略管理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通过先进的人才保证企业战略管理的顺利实施。
5. 总结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成为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通过提升重视程度、完善战略管理计划、增强实施力度、强化协调性以及培养和引进先进人才等方面着手,提升其战略管理的有效性,以此实现中小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进而增强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