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考科举之路,曾国藩逆袭心法
曾国藩
据曾氏族谱记载,从宋末到清五六百年间,曾氏家族不仅没有出过士宦,连个秀才也未考中,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清嘉庆年间,湖南湘乡县荷叶塘,有位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曾玉屏(1774 一1849),乃晚清名臣、理学大师、湘军统帅曾国藩(1811一1872)的祖父。他原本是个普通农民,年轻时也没读过书,却游手好闲,不务正,还买了一匹好马,整日跑到县城里,与一群浮浪子弟纵酒游乐。
有一天,曾玉屏正与同伴斗鸡嬉戏,从旁边经过的长者,对小孙子说:“他就
原创 康有鹏
曾国藩
据曾氏族谱记载,从宋末到清五六百年间,曾氏家族不仅没有出过士宦,连个秀才也未考中,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清嘉庆年间,湖南湘乡县荷叶塘,有位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曾玉屏(1774 一1849),乃晚清名臣、理学大师、湘军统帅曾国藩(1811一1872)的祖父。他原本是个普通农民,年轻时也没读过书,却游手好闲,不务正,还买了一匹好马,整日跑到县城里,与一群浮浪子弟纵酒游乐。
有一天,曾玉屏正与同伴斗鸡嬉戏,从旁边经过的长者,对小孙子说:“他就是荷叶塘老曾家的儿子,家里本没什么钱,偏跑到城里装大爷,这个家早晚得败在他手里!” 没想到,路人告诫孙子的话,却被曾玉屏听到了。他羞愧难当,受到很大刺激,当即便卖掉了那匹骏马,徒步几十里回到家中。
那一年,曾玉屏三十五岁。他发誓要兴家立业,每日晚睡早起,披星戴月;不惧酷署严冬,风吹雨淋,把自家梯田扩展连片,便于牛耕劳作,产量大幅提高。劳动中,他还寻找到了乐趣,凭借虫鸣鸟叫,预知节气变化,积累了丰富经验。家里种地、喂鸡、养鱼,多种经营。
经过多年勤奋努力,曾玉屏置办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普通农户,跃升为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在当地也树起了威信。他为人有主见,有魄力,倔强耿介,敢于任事。乡里出现纠纷,总是找他排解调和。若遇泼皮无赖,他亦能强势严词,以理训服。然而,在封建传统时代,一个家族要想真正发达,仅凭家境富裕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曾玉屏不惜重金聘请名师,决定送子读书,以获取功名。
曾玉屏长子名麟书(1790一1857),从十几岁开始,点灯熬油,日夜苦读,未料却屡屡名落孙山。倔强的父亲并不气馁,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身上:为虚龄五岁的子诚(后改名国藩)开蒙,至八岁,他已能熟读五经,九岁学作八股文,刚满十四岁,就让其父带到县衙礼房报名,也开启了科考生涯。令人难以置信,曾麟书经过十六次应试,年逾四十连个秀才都未考中;而曾子诚随父,亦连考五次,也是场场落第!
从隋唐创立而日臻完善的科举制,冲破了封建门阀制度,为寒门即中小地主和平民,打开了仕宦之门。清军入主中原,开科取士仍为笼络贤才的基本途径。
然而,由秀才、举人到进士,应试的艰辛无异于脱胎换骨。曾氏父子赶考,需提着装有笔墨纸砚和食物的考蓝,从荷叶塘出发、经湘乡县、到长沙府,跋山涉水三百余里。尔后,接受吏役搜检,解衣脱鞋,遍体摸索,再钻进狭窄低矮的号舍,搜肠刮肚,敏思苦想答卷。通过“三关”即县、府和院试(省级考试),才算完成了一次应试。最痛苦者莫过于开榜时,提心吊胆、如芒在背的落第心境。
尽管曾玉屏苦心孤诣,望子盼孙的科考梦一次次落空,成为乡里人的笑柄。但他倔强的性格,矢志不渝!曾子诚回顾说,祖父一生奉行“三不信”:不信风水地仙,不信卜筮医师,不信和尚道士,而深信只要坚持不怠,曾家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道光十二年(1832),四十三岁的曾麟书和长子,又踏上了应考之路。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县试和府试,父子俩都已顺利通过,待院试开榜后,曾麟书居然名列榜上;而曾子诚却第六次落榜了。但对曾氏家族而言,仍值得可喜可贺。破天荒终于出了一个秀才!正如曾子诚所言:“五六百载,曾无人与科目秀才之列,至是乃若创获。”
但这次落榜对曾子诚的打击,可谓铭心刻骨。他从小自尊心很强,头几次失利,乃初涉科场,年龄尚小。第三次虽未考中,曾取得长沙府试第七名的好成绩。而此次榜上无名,却在榜单旁展示牌上,考官将其试卷作为反面教材,以“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在全省示众,难堪之状,无以言表。这也是曾子诚平生第一次遭遇的大挫折。但主考官又认为,虽然文理欠通,却能看出其功底扎实。为了安慰曾子诚,作为一种荣誉,让他充当祭孔时的乐舞生(“佾生”)。这样,下次可免考县试和府试,亦能直接参加院试。
受到极大刺激的曾子诚,没有沉醉于父亲中考的喜庆祥和之中。他走进书房,冷静反思,检讨多年来的应试得失:深感 “受资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就是说自身天赋太差,志向远大而能力不副,是失利的主因;而受父教学方法影响,死记硬背且过于拘谨,行文笔力孱弱、四平八稳、缺少灵性,亦使文章气势上缺乏贯通,是失利的客观因素。他发誓学习爷爷天生的倔强劲:“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功业文章,皆须有此(倔强)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由此,他为自已取号“涤生”。并解释说:“涤者,取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即把失败的过去,一扫而光,发奋努力,重新做人。这铮铮誓言,都是他日记中留下的墨迹。
道光十三年(1833)又逢科考,曾子诚经过一年苦读反思,满怀信心又投身到了第七次应试。入场看过考题,他没有急于下笔,先默坐良久,待文章脉络成竹在胸,便一气呵成。开榜后,他赫然名列其中!经过多年苦读,终于在二十三岁年轮上,他为曾家搏得又一位秀才荣耀,比其父中考,整整早了二十年,亦属少年才俊!
从此以后,曾氏家族时来运转。曾子诚中秀才后第二年秋天,他又到长沙府参加举人考试。这次家人本没抱太大希望,岂料他居然一考即中,被湖南省取为第三十六名举人。按以往乡试,全省约中四五十人,比例大概为八十取一。中了秀才马上再中举人,时人叫“联捷”。这年十一月,他离开湖南,兴冲冲到北平赶考,试图一鼓作气,搏得“三连捷”。
在明清时期,考进士与考举人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大清当时读书人有几百万,进士一般每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三四百人。据考证,比例约占百万分之零点四八。然考进士不光靠实力,也要靠运气。虽有才气而缺少时运者,终生也难打通科举之门。果然,曾子诚第二年春围、第三年恩科,均未考中,这在当时亦属常态。
道光十八年(1838),又逢会试之期,曾子诚再次进京拼搏,经过殿试,他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一年,他虚龄二十八岁。明清两代进士,平均年龄三十八岁,可见其少年得志,前途不可限量。中进士后,在高人指点下,曾子诚改名国藩,意为国之藩篱。他满怀兴奋地又一次参加了“朝考”,也就是从进士当中选拔翰林。这是清廷最重视,亦为级别最高的大考,因宰辅多为翰林出身。否则,仕途终生便无綠“位极人臣”,死后谥号也无“文”字殊荣。按当时惯例,一甲进士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二三甲进士均须参加朝考,而三甲中考比例极低。然而,曾国藩这次朝考,发挥异常出色,居然取得了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自阅卷审核时,读了他的文章,非常喜欢,直接御批:拔擢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作为穷乡僻壤的荷叶堂,岀了一名翰林,整个湘乡为之沸腾,亦在湖南各界闻名。曾氏家族由社会底层,上升到了金字塔顶端;由普通农户,一跃为官宦人家。尤其是曾氏子弟,寒门逆袭的范例,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启示。
艰难的科考历程,培养了曾国藩“愈挫愈奋”的坚忍性格,拓展了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也塑造了弃巧“尚拙”的人生哲学。他以“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为格言,用父亲的教学方法打基础:即“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他回忆说:“从八岁起,父亲亲自教我。从早到晚,教导不停。我记不住,他就反复教。听不懂,他就一遍遍地讲。白天走在路上讲,晚上躺在床上也讲。一定要我学会,他才肯罢休。”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锻造了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坚忍精神,也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虽然他秀才考得很艰难,但举人、进士乃至朝考,便是飞必冲天,鸣必惊人!
这种刻苦攻读与精思顿悟、倔强坚忍与锲而不舍、卧心偿胆与破釜沉舟的治学精神,今天看来,仍值得人们借鉴。特别是他读书求学的佳话,赓续着湘楚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将恒久留传在湘湖乃至神州大地…
2022年11月9日
北京 玉渊潭南路
【后记】近日读张宏杰著《曾国藩传》,看到的曾氏形象,似乎更为立体鲜活,亦颇受教益。便以此并查阅相关资料,编撰了上述文稿。在身处碎片化阅读和浮躁心境的当下,回望曾国藩的科考历程,也许能给人以启迪。
清代名臣曾国藩,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帮办团练大臣、两江直隶总督、钦差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他处在内忧外患的乱世,以儒学立身,以道德服人,以入世救国为已任,在与太平军作战、兴办洋务运动和培养治军理政人才等方面,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尽管史家对其亦有褒贬,然从时人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尚属“古今完人”之列。左宗棠对其用兵多有非议,但撰挽联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弟子李鸿章评赞:“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蒋介石认为他“足为吾人之师资”。毛主席曾经说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从秦末盛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到近代杨度“若使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以至伟人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亦能真切感受到,重义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湘楚文化,在国人心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阅之慨然,是以为记。
考了7次才考上举人的曾国藩,普通人要想逆袭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几个关键的关口,能不能闯过这些关口,决定了你人生层次的不同,哪些关口呢?高考关,婚姻关、择业关、创业关等等。
第一个关口通常都是高考关,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是这个社会对人进行的第一次筛选和淘汰,那生活在古代的曾国藩呢,也面临着这样的关口。
我们今天叫高考关,他那个时候呢叫科举关,我们今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那个年代呢能不能考中科举,人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曾国藩要过这个科举观呢,有一个天然的弱项,就是智商问题,换句话说,脑袋不是很聪明。
他考秀才就是这个科举考试最低的这个等级就怎么也考不过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智商啊,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曾国藩的爸爸就是一个很笨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当地的一个笑话。
曾国藩五岁时,曾国藩的爸爸就让他开始读书,从十四岁起就让带着他一起去考秀才,曾国藩在考场上的命运跟他爹一模一样,连考了五次,也是场场落地,跟他爹一样也成了大家的笑话,
不难看出曾国藩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自卑的小孩,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小孩,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对年幼的曾国藩来说,可怕的不是一次次名落孙山,而是左邻右舍十里坊乡,人们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些对从小就有大志的曾国藩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可以战天,可以斗地,可面对汹涌的人,言曾国藩开怎么办?
曾国藩遇到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口,第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天资根本支撑不起自己跳出农门,光宗耀祖的梦想。
我们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人生的这个关口面前,我必须要闯过去,只有闯过去,才能柳暗花明,但是自己呢,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突破不了这个瓶颈。
他这个时候呢,曾国藩身上的这个倔犟和任教就起作用,我们前面讲过他的父亲为了考上秀才,考了很多次,可以看出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
所以曾国藩的这个遗传基因里啊,不光是有弱项,也有强项。这个强项就是父亲的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虽然考试屡屡失败,但是曾国藩从来没想过要放弃,他知道要解决自己这个雄心和头脑之间这个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道光十二年,曾麟书父子又一次从老家出发,到县城赶考这一年,曾国藩二十二岁他父亲四十三岁了,父子并肩去考秀才,这已经是第六次,这一次俩父子都拼了命了,要是再考不中,实在是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但遗憾的是这次他父亲考上了,而曾国藩并没有考上,反而还被当了反面教材,说他的文章道理没讲通,让大家引以为戒。
因为曾国藩从小这个自尊心就非常强,这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被人家当众批评,他感觉这个脸,实在是没地方放。
回家之后呢,他就一头扎进书房里,再也不出来,从那天起,他在书房里,呆了整整一年吃饭呢,就让他妈给送进去,他自己的坐在书房里头苦苦思考,主考官说,我文理不通,我到底不同在哪呢,以前的学习到底有哪些经验教训呢,总结问题,找方法!
终于在当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又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次入场看过考题后,曾国藩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莫作思考了半个时辰,在心中想好了整体结构,在动笔!
在放榜的那一天,他又起了个大早跑去看榜,这次结果会是什么呢?
曾国藩看榜呢,有一个特点,别人都是从前往后看,他是从后往前看,从最后一名倒着往上看,结果,他看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曾国藩,虽然是倒数第一名,曾国藩也是大喜过望他毕竟成了秀才奋斗这么多年,他终于迈过了科举。
从这以后曾国藩考试就想开了挂一样,曾国藩又参加了举人考试和考进士,用四年时间都分别考过了。
这在当时的进士当中,属于比较年轻的,才二十八岁,他的人生的第一个关口呢,就这样闯过去了。
那么曾国藩的科举过程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后天的努力远比天生的要重要,挫折不见得就是坏事,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看似平常,但要落到实处,却是何等艰难。
很多人都说,要做大事,你必须得有天才。但是我们从曾国藩的例子能够看出天资一般的人也可以做成大事,关键呢,你是要能够持续努力,能够有效的自我管理,有很多人,因为后天的习惯不好,浪费了上天赋予他的才华。
所以现在有句话很流行嘛,说大部分人的这个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他来拼这个天赋。
张宏杰《曾国藩传》,草根的逆袭,平凡到非凡之路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完成了平凡到非凡之路,后世称“曾文正”,在世则已为完人,出世则几入圣。
曾国藩的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
毛泽东评价:“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蒋介石评价:“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
他出身平常,可谓草根,智商平常,可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他的逆袭升级之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曾国藩7次科考方中秀才,后却高歌猛进,一举中举人、进士而进朝堂。这个科举之路,塑造了他的人生哲学“尚拙”:崇尚笨拙。他的学习读书之法就是笨拙之法,一句一句读,不懂一句绝不下一句,一本一本书的读,不完成绝不摸下一本。他一遍遍的读,超乎寻人的勤奋、吃苦及踏实精神,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往后,开了窍门,则一顺百顺,因而在更难的举人、进士的考取上,几如得心应手。
既然天生钝拙,那就发挥其长处。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他后来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战”。正如杨过的“重剑无锋”,又如郭靖的“大巧若拙”,稳重大气,所向披靡。
尚拙,以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的一生,经历无数困难、挫折与失败甚至倒退,然而从未放弃,极耐得苦,艰难驰驱,最后一步步成功。他的科举之路如是,剿匪之路如是,圣人之路亦如是。
很多事情都是长期的事业,不是一时半会的“猛火煮”即可成功,更多需要“慢火温”,才可能成功。曾国藩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日复一日的日记,自我管理,从未间断。他的一生就是不断磨砺自我,自我修炼的一生。在不断的淬炼中,气质人格渐次发生变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毅力,待人宽厚、真诚,品质也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不着急,不懈怠,坚持有恒,放得成熟。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在经历京官的自卑与焦虑,曾国藩自我完善的欲望愈发强烈,三十而立之时,他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做“圣人”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是一个宏伟的人格理想,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就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
在立下这个“终身大规模”的远大志向后,他开始了他的自我管理之路,自省之道,终身学习之法。以终为始,他的一生都在攀援前进,想着目标,不断完善自我,修炼自我,虽造次颠沛,亦不闲置一天一刻,终造就他的立功、立德、立言。
孔圣人的“吾日三省吾身”,在曾国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京为官,还是创湘军剿匪的过程,曾国藩都在不断的反省自我。心浮气躁,骄傲自满,粗坯庸俗,暴躁虚伪狭隘偏执……凡此种种,均为年轻时代的曾国藩所有,一日立志后,每日通过日记自我反省,通过亲友自省,通过事情成败自省,甚至潜伏两年,最终“脱胎换骨”。
他的自省之路,漫长一生,终身不断。自省使他改善自我,真诚待人,气度开阔,领悟: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后他便和光同尘,海纳百川,走上非凡之路。
反思,此处为反向思考。湘军在创立之时,曾国藩,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他找了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总结别人犯下的错,然后反而行之。他也总结自己犯下的错,通过自省来反思,在京为官时,面对其他官吏,为何自卑,湘军出师为何不利,何以遭受江西困境等等,通过反思,他找出病根祛之,直至成功。
用反向思考找到本质的东西,寻找事情的核心关键,方能正本固源,从而正向积累,走向成功。
曾国藩为自己的志向,制定了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慎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立大志修炼内心,从不一蹴而就,而制定严格自我管理,终身自律。严格的自我管理,无疑是使他摆脱平庸,走向圣贤之路的关键。
曾国藩的草根逆袭,持续的奋斗升级之道,从平凡到非凡的成功转换,是同样平庸如我们的代代人的学习榜样。他的成长,给予我们成长的启示,也提供我们坚定的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