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为何风靡全球呢,戏剧教育发展前景
学生在群体中互动,在即兴中演出,在游戏中体会,在参与中学习,全身心投入课堂的每一个戏剧活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叫作“教育戏剧”,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戏剧?为什么要用戏剧进行教学?教育戏剧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念台词或演戏吗?以教育戏剧教学法进行教学有什么效果
教育戏剧就是教孩子如何演戏?其实不然,它是一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本期,为您揭开教育戏剧的“真面目”,揭秘教育戏剧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为何受到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学生在群体中互动,在即兴中演出,在游戏中体会,在参与中学习,全身心投入课堂的每一个戏剧活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叫作“教育戏剧”,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戏剧?为什么要用戏剧进行教学?教育戏剧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念台词或演戏吗?以教育戏剧教学法进行教学有什么效果?
什么是教育戏剧
19世纪末,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提出“成人归成人,儿童归儿童”与“戏剧性实作的学习”两个教育概念,自此教育戏剧逐渐开始展开。后经库克、史莱德、希斯考特、桑姆斯等教育家的实践与著述的影响,到了20世纪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将戏剧纳入国家课程的一般学制内实施。
在现代教育概念中,教育戏剧是将戏剧应用于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统称,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以练习、戏剧性扮演、剧场及剧场认知的教学形式达到教育目的。戏剧作为教学方法,可以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成人教育;也可以运用到不同科目或领域的学习,作为某个主题或议题的探究,与语文、数学、历史、科学、心理学、社会学、音乐、舞蹈、艺术、公民课程、特殊儿童课程等融为一体。
教育戏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本位、经验式学习和知识建构。在戏剧扮演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参与或师生共同扮演为主,通过师生共同创造戏剧情境进行教与学,学生在戏剧的情境中体会角色的立场。教育戏剧,教育在前,是其目的;戏剧在后,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即戏剧为教学服务。简单来说,戏剧是教学的媒介,也是教学的工具。
戏剧作为教学方法,不再以表演和研读剧本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方法。学习者通过扮演了解戏剧中的情境、人或事物,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有时也会参与入戏,带领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进行戏剧故事的探索和创造,理解和学习人类经验,进而改变学习者对事情或各种议题的看法和观念,共同诠释和体验戏剧里的人生经验。虽然学生扮演得好比较具有戏剧张力,有助于内容的学习,但是戏剧只是一种教学方法,重点不是学习与戏剧表演有关的内容,并非一定要表演得很好。
使用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学者担任的不是知识灌输者,也不是传授者,而是制造学习机会的人。教学者要鼓励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内涵,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知识,教师在一旁协助学生完成。因此,教师是支持学生建构和统整知识的引导者。教育戏剧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与教学者形成共识,学习者不仅要愿意相信戏剧是虚构的真实,也要愿意参与创造戏剧的世界,统一运用想象力,在戏剧框架下进行学习。
总之,学生要相信想象世界的真实性,因为戏剧发生在此时此刻,通过扮演,教师和学生成了戏剧中的人物,处在戏剧中的地点和时间,不再是教室里的师生。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要愿意参与,创设出可以学习的虚构世界。没有学生参与其中,就不会有学习的出现。
教育戏剧的发展历程
教育戏剧发源于现代戏剧传统浓厚的欧美国家,最早将戏剧方法应用于学校课堂的是英国乡村女教师哈丽特·芬蕾·强生,她通过戏剧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主题。1911年,哈丽特创作完成《教学中的戏剧方法》,该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介绍在学校教学中应用戏剧方法的著作。在英国,教育戏剧一般被称为“教育剧场”,其含义相当于“戏剧教学法”,“这是一种将某种特定主题,由具有专业水准的表演团体编排剧场的演出形式,在剧场、校园或教室给特定年龄层的学生欣赏和讨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使他们对该主题产生更进一层的思考”。
在美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初期主要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通过各种活动课程改造儿童的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做中学”,其中包括大量戏剧性很强的活动。1977年,美国儿童戏剧协会提出“创作性戏剧”,并定义为一种即兴的、非展示的,以程序进行为中心的戏剧形式,作为与英国的教育剧场相对应的概念。学习者在教学者的引导下去想象,表演并反映出人们的经验,以人类的动作与能力表现所生存的世界,以期使学习者获得更多了解。
创作性戏剧同时需要逻辑与本能的思考,个人化的知识,并产生美感上的愉悦。尽管创作性戏剧在传统上一直被认定属于儿童及少年,其程序却适用所有年龄层。为此,美国儿童戏剧协会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创作性戏剧的程序就是动力,教学者引导学习者,透过戏剧性的实作去开拓、发展、表达与交流观念和感觉。在创作性戏剧中,学生以即兴演出之动作与对话,发展出适宜的内容。采用戏剧的素材,就经验的范围,产出形式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陆续出版了研究欧美教育戏剧的著作,张晓华、郑黛琼、林玫君等是最早对教育戏剧进行著述的一批人。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台湾地区已形成以音乐教育戏剧为核心的跨科统整的戏剧教学模式。
我国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发端较早,初期主要以教育剧场形式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香港中英剧团艺术总监的英国导演伯纳德·高斯举办了多个戏剧工作坊。1990年以后,更多戏剧团体也加入了教育剧场的行列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进念二十面体”“明日剧团”等,之后还开展了香港学校戏剧节,实施资助香港中小学及幼儿园推行教育戏剧计划。2001年开始,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开始在香港中小学推行《戏剧教学法种子计划》,通过培训教师、设计教案、观课评课等方式,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将戏剧应用于教学过程。目前,香港绝大部分学校都设有戏剧课外活动,超过60%的教师将戏剧应用于课堂教学,数十所学校开设了戏剧科。
教育戏剧的“几个不”
对于戏剧来说,有表演和教学方法两个不同概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当戏剧为教育或教学服务时,不再从剧场的角度出发,而是成为教室里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使用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内容的学习,不再以戏剧表演为焦点,而是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就像我们运用科技或是游戏手段进行教学一样,戏剧或戏剧形式的演出也不是教学目的;戏剧演出的结果好不好,并不是戏剧作为教学方法所强调的,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对教育戏剧经验的参与和表达,才是教师在意和关注的重点;当戏剧作为教学方法时,演员和观众的界限模糊,其身份可以随时调换,通过不同位置的互换,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参与的戏剧经验;在教室里,戏剧作为教学方法,每位参与者都可以从观众或扮演者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师还会将参与者的想法视为重点信息,并加以探究。
总的来说,教育戏剧是一套强调戏剧作为教学方法,但是不舍弃戏剧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概念和做法。不过,教育戏剧并非一般概念里专业戏剧课程的演员训练,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和学生习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学习或了解戏剧元素,这对于将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效果会有所帮助。
同时,台湾亚洲大学教授周小玉提到,当教师将戏剧作为一个教学方法时,与戏剧有关的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教学者要记得你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营造出一个如假似真的戏剧世界,因为在戏剧扮演的过程中,不论学生是参与扮演或是当观众,他们可以彼此交换身份去体验区呈现、理解参与的教育情境。
第二,戏剧作为教学方法并不要求以假乱真的演技,这并不是师生的共同目标。所以教室里的角色扮演,不是为了训练演员的功力。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扮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角色的态度和思维表达互动,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第三,戏剧作为教学方法,并不要求学生完美地演出一个剧目,演出的好坏并不是最后的目的。重要的是在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共同营造出可以探索的戏剧世界。过程汇总的学习才是关键。
第四,戏剧作为教学的方法并不强调剧场元素的运用和制作,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做道具。因此,对于布景、化妆等剧场元素的使用也不是强调的重点。
最后要提醒教学者,戏剧作为教学方法,并不需要从头到尾完整地演出整个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依照自己课时的多少进行教学活动安排,目的是利用片段式的故事情节,通过参与和探讨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育戏剧不求以假乱真的演技,不进行剧场元素的制作,不需要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需要营造一个如假似真的世界,不追求完美地演出一个剧目。这是将戏剧作为教学方法时,教学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19年08月28日第3版
浅谈教育戏剧
近两年教育戏剧这个话题炙手可热,很多学校相继开展了戏剧课程或尝试用戏剧元素来融合学科进行教学研究。对于戏剧这个词很多人是熟悉的,也都是陌生的。在大家的认识中戏剧好像就是唱戏,是京剧、豫剧黄梅戏。我也不例外,最开始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摸不着头脑。可随着学习和了解,我才发现实际上戏剧却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教育戏剧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艾瑞德国际学校开设了常规的戏剧课程,也以孩子们天分、兴趣和需求成立了专业的戏剧社团。自2015年至今,戏剧课程逐渐成熟,也汇集了三册教育戏剧丛书指导戏剧课程的专业化发展。除了教育戏剧课程,我们还融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学科,更大化的利用戏剧元素辅助教育教学的开展。那么,目前教育戏剧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世界各国在教育戏剧上的发展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根据了解和学习,我做简单的阐述:
1.澳大利亚
教育戏剧多元化,学校对次更加注重教学评估。教育戏剧进入国家教学大纲,它更加注重学科的融合。
2.英国
教育戏剧形式呈多元化发展,普及度较高,它是私立学校的必修课,著名的伊顿公学就有很常规的戏剧课程。英国的教育戏剧是精英教育,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有戏剧课程,有专业的院校而且师资力量强大。
3.美国和加拿大
在美国和加拿大戏剧课程具有创造性,多元性,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在大学里相关的专业繁多。
4.欧洲其他国家
在欧洲国家,戏剧的形式繁多,社会的普及度高,人们有观剧的传统。戏剧表演上更加的注重艺术欣赏,在学校里不完全偏重教育评估,而且在师资上,艺术家会作为老师到学校进行授课。
5.中国
在我国,教育戏剧是在90年代由台湾和香港最早开始。在2009年开始有理念的传播,2014年开始有国际会议,到了2015至2017年开始有了戏剧或教育戏剧的概念以及普及,而且也存在很多争议。对“戏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描述进行定义,但是“教育戏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没有人可以给它定义,直到现在也一样没有人能给出教育戏剧以明析的概念。在教育戏剧的研讨中,学术论文较少,我们能得到的支持很少。尽管如此,我们也在一步步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目前这个阶段,教育戏剧在国内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戏剧缺乏社会普及
2.艺术审美不够重视
3.国家支持力度小
4.缺乏高水准多元化的国际会议
5.缺乏学术支持,专业书籍太少
6.理论框架不完善
7.缺乏师资培养
以上问题,是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或者说是激流。虽然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好,可是在摸索中,学校的戏剧教研组却走出了一条明晰的道路。没有对口的师资培训,我们开设戏剧沙龙,由戏剧老师带动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教育戏剧的探讨。每年戏剧教研组都有参与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教育戏剧集训或学习。以翁文千老师带领的戏剧教研组,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将学校的教育戏剧课慢慢的扎根、发芽,经过6年的磨合和努力终于也开出了花生出了果。我在参与中也逐渐有点明白了教育戏剧课程的一些皮毛。虽然没有任何概念来解释教育戏剧,但是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可能性、创造性是最重要的,团结协作、发挥想象是最突出的,还有一个关键的词语就是批判性思维。我们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戏剧就是让更多的读者塑造更多的哈姆雷特。
在这几年的戏剧课堂中,作为助教,我看了太多的教学案例。当孩子们因为一个“喝水”的情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样子的时候,我知道了每个孩子都是创造者。当我参与到《老人与海》的情景中时,人性的弱点和优点突然在眼前清晰的呈现时,我看到了教育戏剧对人心灵的冲击。当孩子们在戏剧课堂用互动的时候,规则感的建立与活动自如切换,我发现了教育戏剧的魅力。在戏剧课堂中,老师充分的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自始至终都在引导者学生去思考,去发问,去进入情景感受自己的感受。课堂中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对错,打破了我们平时习惯性的思维:答案就是非黑即白。学生们所有的表述都是可以的,他们的答案就是答案。老师在引导中充满智慧和理性,所有的引导都是客观性的,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感受,给了学生最大广度的思考和想象。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用担心答案会错,不用害怕自己表述的不好,在课堂中学生有安全感,这样利于他们的参与和成长。
从小到大,我对语文课中背中心思想一直都很大的排斥性。一篇文章,看的人不一样,自然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可统一标准化的答案,却扼杀了我们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更容不得我们有批判性思维的发生。而教育戏剧却保留了心中的那份精神层面的自由。每个故事的意义不是由别人定了告诉你,而是随着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形成一个饱满的有灵魂的存在。它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有属于读者自身的经验和特点,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不同。
在学校的戏剧课堂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现象,我们的戏剧社团孩子们的年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每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合作效率高,参与度高,完成的也很好。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老带新,长带幼,呈现的效果远远超于同龄孩子之间的合作。等孩子们一波一波的成长起来,新人变老人,幼者变长者,原来那些新加入的,年纪小的孩子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和帮助新人和幼者的任务,整个过程中他们从中取得了自信,也获得了与人交际的能力,学会了组织协调的能力。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涵盖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从某种方面来看,教育戏剧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受益一生的。
叶逊谦老师曾经说:做教育戏剧的人,要让孩子能够表达、成长离不开四个关键词:创造、合作、沟通、信心。这四个词语其实就是4C能力(Creativity、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onfidence)。
1. 首先是第一个C:创作Creativity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我们有很多知识时,如何有个出口可以用?
2.而后是第二个C:Communication和第三个C:Collaboration,即合作与沟通。
沟通和合作的状态是孩子们特别需要的,让孩子们从“me”变成“we”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从自我中心转变成懂沟通会合作的过程。如何把不同的想法融为一个想法,通过创作的过程,能够聆听、接纳、包容其他不同的声音,也是一个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感知和处理的过程。
3.最后一个C是Confidence,信心。
很多人觉得演出不重要,可实际上,演出其实是终极的目标。让孩子们能有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经历,从紧张到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从不自信到自让他们跨越恐惧的感觉,并且相信同伴。我相信这种自信、互信的感觉,这种情感的外放是需要投入的,是要跨越危机的,慢慢孩子不仅不再紧张,而且更加自然、自信、自如了。这个过程是孩子的体验的感受要比平时的课堂展示中要更加强烈。
拥有这种4C能力,孩子能够主动体验,互动学习,自主地建构他们的成果。教育戏剧除了是一种创作,也是一种方法,它更是教育的载体。教育戏剧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丰富人性的过程。
教育戏剧是什么?啥是教育戏剧?是教演戏的吗?
到底什么是“教育戏剧”?
戏剧是一种利用想象来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参与到故事以及角色之中,从而探索复杂的问题、想法和感受。这些感受和思考是可以复制到生活中,并且带给他们安全的体验复杂事物的可能性。它既能发展孩子的个性、社会化、情感、智力以及身体,也同时能让他们在深层次探索自身以及他们栖居的世界。
教育戏剧运用了人类所有的经验,通过再造一个虚拟的经验让儿童经历的方式来鼓励他们思考和感受自身以及自己所处的社会境况。当一群4岁的儿童一起建立一个村庄的时候,他们也在建立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他们更愿意生活的世界。
假设戏剧的境遇是关于这个村庄中偷盗事件的时候,以村民的身份参与到这个事件中,能够让儿童更加感同身受地讨论人类经验中那些超出常规、不符合预期以及压力之下人的行为。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练习的儿童,既能够为自身以及所在的社区负责,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对现实的改变,拥有同理心、耐挫力并且极具创新精神。这都是21世纪人类通向未来的核心能力。
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是一家面向中国现代家庭的整合教育与发展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以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单边教育”,抓马将父母、学校和环境建构在一个同步、完整、有目标、有原则的教育观中。
抓马宝贝针对3-12岁的儿童采用英国教育戏剧鼻祖Dorothy Heathcote的方法及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教育观,用10年在中国的深入探究设计出针对中国父母教育选择、身份焦虑及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工作坊和咨询机制。专注于中国教育和戏剧的创新,专注于中国教育戏剧的开发与传播,是中国首家引入并践行英国教育戏剧的权威机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