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职教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这些年,国家花大力气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例如高中录取收紧,职普比大体相当,应用本科、职教本科设置,“双减”落地,职教高考改革,职业教育达标工程……
但是这些政策,让一些家长极不理解,因为高中录取收紧,让一些孩子上不了高中,不得不选择中职,但是中职在家长印象中固有的学生差,管理差,口碑差的观念,又让家长极不情愿将孩子放在中职。因此,“取消中职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甚嚣尘上。
面对着质疑,我们看到国家一如既往地在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依

这些年,国家花大力气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例如高中录取收紧,职普比大体相当,应用本科、职教本科设置,“双减”落地,职教高考改革,职业教育达标工程……

但是这些政策,让一些家长极不理解,因为高中录取收紧,让一些孩子上不了高中,不得不选择中职,但是中职在家长印象中固有的学生差,管理差,口碑差的观念,又让家长极不情愿将孩子放在中职。因此,“取消中职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甚嚣尘上。

面对着质疑,我们看到国家一如既往地在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依然在不遗余力地促进中职提质培优,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全力助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为什么国家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削弱中职,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实施“双减”,加大职业教育建设?

建设工业现代化,需要更多有素质、有技能的工业人口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工业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创新最活跃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就需要建设工业现代化,而工业现代化国家的立身之本是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工业人口,而不仅仅是人口。因此,建设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工业人口!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技术人才的竞争!

这么多年,来我们依靠改革开放,人口红利促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过于低端的产业环节,过多只具备较低能力的劳动者,让工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业的需求。

这么多年来,我们依靠高考制度,培养了大批大学生,但是过分强调理论,过分重视成绩,让我们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眼高手低,成了“高学历的失业者”。大批企业急缺人才招不到人才,大批毕业生涌进就业市场,却找不到工作。这个就业矛盾,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了过往的人才培养架构出现了问题。

这些“高学历的失业者”,一旦成不了工业人口,创造不了价值,那就只能算是普通人口,成为社会负担。工业现代化不仅需要普通工业人口,更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业人口,因此培养具备工作意愿、工作技能的工业人口成为新的人才需求。这项工作交给普通大学不现实,自带职业属性的职业教育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培养机构。

现代化工业人口需要具备三个素质

为了加快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国家一方面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工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而我们大力培养的适应现代化的工业人口,重点其培养三个素质:

1.工作意愿,愿意工作,有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工作意愿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本科大学生,你让他上流水线,他接受不了,但是办公室的工作,他愿意接受。同样的流水线工作,一个中专毕业的学生就能接受。由此可见,工作意愿是跟工作待遇紧密结合起来的。不同能力,不同学历的人才的工作意愿不尽相同。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各层级技术人才,满足不同待遇下的工作意愿,促进整个工业现代化发展。

2.工作技能,能够胜任工作,并能够通过不断钻研提升技能水平。

其实,现在职业教育最重视的就是这个素质。从中职开始,学生就跟技能打交道,升学也是“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职业教育的高职和本科院校,更是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技能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3.工作纪律,服从工作管理,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中国劳动者,最被人称道的就是工作纪律。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我们的劳动者更具备劳动精神,尤其是面对工作分配,良好的工作配合度,让很多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效率。

职业教育现在极其重视职业道德培养,在学生学习中,不断融入团队配合、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作纪律意识。

以上三个基本素质是工业化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解决了这样三个问题,那么新兴人口才是财富,解决不了那是负担。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富裕,都需要现代化的工业,而要实现现代化,工业人口的素质提升是绕不过去的点。因此,培养各层次有技能、有素质的劳动者,需要职业教育。

职教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因为职业教育可以顶尖的技术人才,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才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教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

1、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 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必须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是必要的,今后仍应这样做。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同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3867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要开展个性化教育,普法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下一篇:为什么要对小朋友进行艺术教育,少儿艺术教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