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推动高等教育 发展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椭圆楼内,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忙碌。身穿白大褂、戴着胶皮手套的师生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试剂、仪器,计算机屏幕上不停地变化着相关模型的动态分析图……就在这个实验室,师生研制出了首支国产宫颈癌疫苗、全球首个艾滋抗体尿液自检试剂等,交出了一份高校科研的亮眼成绩单。
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月谈 | 作者 邓倩倩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椭圆楼内,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忙碌。身穿白大褂、戴着胶皮手套的师生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试剂、仪器,计算机屏幕上不停地变化着相关模型的动态分析图……就在这个实验室,师生研制出了首支国产宫颈癌疫苗、全球首个艾滋抗体尿液自检试剂等,交出了一份高校科研的亮眼成绩单。
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强基到“四新”,健全学科培养体系
何浩冉是第一届报考高校“强基计划”的物理学专业学生,一入大学,他就对接上导师,加入其课题组,并以“高维量子纠缠的判据”研究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启他的科研训练之路。
“强基计划”是高校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发起于2020年。目前,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9所高校纳入试点。该计划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着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
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报到 鞠焕宗 摄
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科研创新的根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十年来,我国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模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学科建设方兴未艾,高校中一批新兴学科和院系专业应运而生。
福州大学2020年以来增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储能科学等5个新兴专业。该校党委书记陈国龙说,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化学学科为核心“催化”带动,促进化工、材料、环境、生物等学科“化学反应”。
据介绍,十年来,我国高校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有组织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突破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这些成就,离不开高校的“有组织科研”。
面向前沿科学方向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承担起“国家队”实验室重任,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在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获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
据统计,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增幅接近10倍,不仅实现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提升,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发明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菌草技术,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至今已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助力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
十年来,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与北京、上海签署了有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超限制造等多个上海市重大专项。
优化学术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好的学术生态,可以为高校科研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年来,高校持续推进评价体系改革,在评估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破五唯”,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多元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郭子龙说,学术环境对青年学者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试点工作的推进,研究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专心科研,后续还有专门的成果转化配套团队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
天津大学学生在沙盘教室内调试车辆模型 李然 摄
多位高校学者表示,如今科研评价不再是“唯论文”,还增加了教学成果、专利转化效益、咨政建议以及各类纵向和横向课题等作为参考,让学术研究不再停留于“象牙塔”,而是成为真正有用的科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说,十年来,高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形成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高校科技工作新格局。特别重要的是,高校强调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