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导致的吗「光明时评是女性教育优势导致了男孩危机吗」
性别话题总是能在舆论场激起不小的舆论水花。在相关的讨论中,“男孩危机”话题自近10年前进入舆论视野以来,经久不衰。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和社会危机共同催生了“男孩危机”,认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统计数据也表明,近40年来,中国女性教育优势确实逐步显现。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女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2009年已超过男性,占比达50.48%。如果进一步考虑女大学生的招生录取比例与性别比,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便已进入女性教育优势时
作者:万江红
性别话题总是能在舆论场激起不小的舆论水花。在相关的讨论中,“男孩危机”话题自近10年前进入舆论视野以来,经久不衰。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和社会危机共同催生了“男孩危机”,认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统计数据也表明,近40年来,中国女性教育优势确实逐步显现。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女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2009年已超过男性,占比达50.48%。如果进一步考虑女大学生的招生录取比例与性别比,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便已进入女性教育优势时代。而且在教育层次上,女性教育也呈现从“中专—大专—本科”的不断攀升趋势,显示了教育领域中女性地位的日渐上升和男性优势的逐步丧失。
如此看来,“男孩危机”似乎成为一个得到数据和日常话语支持的事实。那么,女性教育优势与“男孩危机”难道是一币两面?换句话说,“男性危机”是否真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
女性教育优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在此推动下,中国女性得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纯女户家庭大幅增加,男孩女孩被寄予同样的期望,两性获得了家庭收入提高后同等的家庭支持的增量公平,男女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大为改善。
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女性的先发优势以及对考试制度的适应性,或导致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经过中考和高考两道关卡的考验,女生教育优势明显增长。不过研究显示,高考的性别分辨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并非造成高校女生数量超过男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便出现高等教育女性化,迄今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全球高校女生的总量已经超过男生,只有在南亚、中东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女生仍处于劣势。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对应着更好的性别教育平等状况,身在其中的女性亦具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并证明着自身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变化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呈现出城乡差异,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说,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女性教育优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男孩危机”并无直接关系。
反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教育资本的积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女性在学术、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状况。学术上,虽然本科中女大学生数量多于男性,但在高层次博士教育中女性数量依然少于男性,学术领域中的女科学家比例低,学术界尤其是理工科拥有高级职称的女性少。在就业市场中,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可选择的范围狭窄,而且在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竞争中也不太容易得到同等的就业机会。女性的教育优势遭遇传统的“梯度”婚姻结构,反而催生了更多“剩女”。就业中的弱势地位及表现,又使得女性经常在家庭决策中成为被牺牲的那个,更多的家庭主妇由此产生。
总而言之,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更谈不上占据优势,两性不平等程度虽在降低,但也与此同时变得更加隐蔽,弥散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话语和某些数据中,“女性优势”被与“男孩危机”相勾连,被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这有碍于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促进女性发展并不意味着削弱男性发展,遏制女性教育优势也绝不会带来“男孩危机”问题的解决,反之亦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获得充分、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应被给予自由、充分而公平的发展机会,推动教育向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是真正解决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两性的和谐共赢,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从男孩危机看中国应试教育的教训!
最近10年,中国社会在男女平等方面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女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在学习成绩和各级入学考试中的表现越来越落后,并且在体质,心理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引发一些学者专家忧虑中国社会出现了“男孩危机”。男孩危机1:学业落后!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校教师们常常说,小学阶段女生成绩优于男生,但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男生的成绩就会超过女生;到了 90 年代,老师们发现女生的成绩优势保持到了高年级;到了 21 世纪,女生考试成绩优势延续到了高考!
1999 年,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之后,女生在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越发明显。大学扩招政策导致大学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而女生人数的增长则快于男生。大学扩招之前的 1998年,女生在大学在校生中的比例为 38.31%,大学扩招开始之后,女生比例几乎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9 年女生比例(50.48%)超过男生。之后的四年,大学生中的女性比例还在继续上升,2012 年达到51.35%,女生人数超过男生64.78万人。
与此同时,女硕士人数也在 2010 年超过了男硕士人数,2012年女硕士超过男硕士人数约4万人。笔者对高考状元的统计发现:1999-2008 年间,高考状元中男生的比例由 66.2%下降至 39.7%,其中,文科状元的男生比例由 47.1%降至17.9%,一贯被认为是男生优势的理科,在高考理科状元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1999 年男生占到 86.1%,到 2008 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 60.0%,而女生理科状元则相应地由 13.9%增长到 40.0%。而如今到了2020年,这个数据早已翻了几倍,几十倍...
为什么男生上课总是“坐立不安”?为什么上课总有男生睡觉?为什么总有上课捣乱的男生?为什么班上永远会有活跃的“积极分子”?为什么会有上课睡觉的男生?为什么考试排名靠前的往往是女生,而倒数几名基本都是男生?为什么班干部多数是女生,而班上的刺头永远是男生?
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基本上每个男生生来都有好动,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的天性。在学习方面,男生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相比而言,男生的大脑更多的依赖动作,更多的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他们天生更容易接受图标,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而面对上述问题,我们的老师一致做出的反应是:批评!
当男生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着他们去跑去跳时,却无奈的被要求必须端端正正的坐听几个小时的课,所有美好的幻想都化为粉末,像台机器一样浑浑噩噩的接收着“知识”,然后疲惫的放学回家,写作业,睡觉...
回头看我们的教育内容:感性教育内容为主,自然科学教育欠缺,动手实践课程不受重视。作为学校主科的语数英的教学方式无一不是以言语教学为主,体验,活动和观察被认为是极不重要的方式。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口若悬河的向我们传授“知识”,而我们像机器一样,不断向大脑里输入...
学习如此重复,学校致力培养出“三好学生”导致的结果是:一个个充满活力,有各种奇思妙想的孩子们变成了文静的“美男子”,成为做事一板一眼的“书生”,同时把潜在的优秀的男生统统干掉,他们心中对世界探索的热情,随着学校内所谓“教育”的深入,一点一点地退去,最后变成只关心分数的呆子,完全丧失自己的思想。
面对这样的教育,女生反而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她们喜欢服从权威,老师说1就是1。男生则不然,男生的思维方式属于“你说的对,但我还是要质疑”,比如为什么1+1=2而≠3呢?...但像这样喜欢思考,富有创造力的男生,通常被列为“问题孩子”,所以典型的男孩要适应这我们的教育,在这个所谓的教育制度里生存下来,就必须在思维和个性上变成像女孩一样,也就是男生必须女性化。教育部和老师毫不在意男女生心理,生理需求的不同,只关心分数,实行所谓的“公平教育”,把五六十号学生放到一间教室里实行“大一统”教育...
真正的公平教育是什么?是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但促进男孩发展并不意味着削弱女孩发展,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共赢”关系。因此教育只有尊重天性,因“性”施教,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男孩危机2:心理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但回过头看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似乎只是片面追求学校的升学率。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好奇,敏感,爱冒险,好占上风,喜欢模仿却辨别能力弱,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征,如果受到不良的刺激,极易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但我们的学校基本上忽视了德育教育!而家长们也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让孩子们在学校顺利长大“成人”,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学生们对于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几乎都很少接触过...到了青春期,他们从一开始的旷课,打架,到后来抢劫,混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等到无法补救的时候,却连后悔都来不及。
青少年犯罪很罕见吗?早有新闻媒体在报道青少年犯罪时提出“十五六岁现象”,报道中引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70%以上。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头条上的青少年犯罪的新闻已“泛滥成灾”!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男孩危机3:体质下降!
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比以前更高了,更重
了,但在肺活量、速度和力量,以及视力指标上连连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总结为以下两点:
1. 缺乏运动
学校根本不重视运动。学生们的运动时间几乎为0,初中生每天的上课时间为早上6:30到中午12:00;下午2:30到晚上9:30——10:30,高中生更不用说,常常挑灯夜战至凌晨。一天内仅有一次半小时的跑操时间,一周的1—2节体育课,也被老师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常常要被“主课老师”占...
2. 饮食问题
学生的饭堂很少讲究“合理搭配”与“安全”,反正是胡吃,海吃。学校秉持“多吃肉长身体”的理念,毫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学生也是“只要吃不死,就往死里吃”,力求把一学期2000块的饭钱吃回来...
难道这就是21世纪新崛起的一代国家栋梁之才?!很难想象未来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究其根源,不过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
耶鲁大学前校长说:中国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不难发现,我们所谓的“教育”,不过是走“题海战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千万考生中筛选“人才”,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教育就变成了“接受学校的教育”,而实践经验不足,缺少运动,也否定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育,只适合培养有知识的奴隶,可是现代开放的社会,却要求人们自己作决定,生活中也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无法适应社会的学生...而男生,成为了我们教育体系最大的“牺牲品”!所以当我们质问说中国的男子汉哪里去了,大家这里已经找到答案了,都在当问题小孩呢!
我们的教育制度,就这样一关一关的筛选下来,把那些最机灵,最有活力,最有挑战性,也最聪明,也最有希望的孩子,通通作为问题小孩加以排斥,要不就压抑变态,造成心理问题。所以,这个国家的未来难道有希望吗?我们口口声声叫做爱护祖国的花朵,可是却不去好好培养,反而辣手摧花,这样的教育合理吗?
所以,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所面临的重重危机都与现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它是男孩危机最为凶猛的杀手!而男生学业的落后乃至失败会对他们个体和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但凡我们知道“教育”是什么,也不至于到今天这种地步。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就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德国对教育的看重,让它最近一百多年来一直执西方工业技术和制造的牛耳,至今德国依然是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和工业强国。也正因为德国的成功,德国的教育体系成为其他国家纷纷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未来的AI时代,中国50%的职业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人,并且做工会比人类更高效。而它们无法做到的,只是一些需要思考和头脑的复杂性工作。
而在此同时,这种注重培养学生心性与思维的新教育,规模却在不断壮大。在未来,中国会出现一个不可逆的趋势,那就是:教育分层。并且新教育的学生将会比体制里的学生更有“钱途”。
作为学生,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成长,我们在未来能做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要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沦为一个机械性劳工吗?
男孩危机要继续这样延续下去吗?如果不,那需要我们怎么做?
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毕竟国家的未来由教育决定。
男孩危机的产生原因
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女孩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和实践等方式学习。
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物理的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乃至空间、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语言刺激。同样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男孩的大脑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乃至抗拒,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等人认为,以政治学意义的平等观念取代了教育学意义上的平等观念,从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男女生之间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加之其它因素,最终造成了对男生发展权利的部分剥夺和发展机会方面的不平等。
正是由于人为忽视了自然的性别差异,所以,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曾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相关研究指出,并非真的是这些男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该书在回顾了现代学校制度产生的背景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被大自然赋予力量、勇气和活力的男孩,本应通过狩猎、保护家人、耕作、大量的实践等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工业革命后产生的工业化教 育模式——学校,却开始通过印刷品、书面文字和讲授等方式教育男孩。那些过去通过和亲属打猎、管理农场、修理机器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必要生活技能的男孩,现在被装进了盒子似的房间里,需要通过他们最不擅长的阅读、写作、坐在位子上的方式来学习。
杜克大学的玛格丽特·盖尔与教育顾问休·奥斯本曾在《让我们消除学习工厂》一书中指出:最初的工业化教育模式是由工业家们设计的,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为工厂生活作好准备。孩子们伴着铃声穿梭在学校中,好似生活在传送带上一样,特别是他们要学习遵循指令,以便能够在迅速扩张的工厂中工作。
迈克尔·古里安认为,学校对工业化的盲目崇拜导致其教育与学习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缺乏人性因素,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瑕疵。这种瑕疵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都不好,但是相比之下,对男孩的杀伤力更大。
男孩天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给予他们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严重不搭配的。
以前教育男孩的方式有多种,如学徒、辅导、行动和手工实践,而现在只有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语言来学习,而没有其他肢体运动(只能做在椅子上)。
在农场、集市和旅途中进行日常学习的方式几乎绝迹,手中的书本却在逐渐加厚。
过去人们认为坐立不安和肢体运动表示精力旺盛、充满活力,愿意随时起身跑到需要学习的地点,而现在这些都成了缺点和不足。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称,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不均衡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报告显示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尤其是东部女教师比例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女教师比例高于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高达79%。北京市2006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个区县180所学校中,女教师比例高达81.3%,男教师比例仅为18.7%。
2014年6月进行的首次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显示,中国27所师范院校中,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师范大学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教师的比例。这就意味着,由来已久的男教师危机,将进一步加剧。可见,高中优秀的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意愿不强,幼儿师范专业男生更是基本无人问津,导致师资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稀缺,阳刚教育缺位。许多人认为,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已从多方面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老师、家长也忧心忡忡。
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男教师稀缺的问题与“不当孩子王”等观念有关,倒不是男性在教师职业中没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及相应的资源,而是他们不屑于来干这个“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受限”的职业。我国应该提升教师的待遇薪资,吸引更多优秀的男生加入教育行业、报考师范大学。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认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原因在于教育本身和教师招聘方式双重叠加的因素。
如今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要想根本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强国之策,教育为本,国家应该提升教师地位,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男性步入教育行业。
第二,增加教师职业的前途性,并给予高层次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
第三,改革中高考体制,让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教育理论,在教书的同时,更加重视育人,从而在学生心中提高教师的地位,也让教师们提升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机会,完善和保障教师的终身学习机制。 选秀文化盛行,阴盛阳衰,导致性别混乱:
--童话大王郑渊洁:“‘超女’男性化,‘超男’女性化,我们距离无性繁殖不远了。愚预言,由清一*性组成的评审团评选出的‘好男儿’,无需做变性手术,即可直接跨界。”
--80后作家韩寒: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发出这样无奈的感叹:“男生说话细生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男性化,言行粗犷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这样的情况在中学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网络上有人这样调侃:“我们发现街上分不清楚性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长头发的男孩子若不是有喉结真以为他是女的,平头的姑娘若不是胸前驼峰还不知道她是女的。”
心理咨询人员观察到:走进咨询室里咨询性困惑的男孩多了。
选秀文化,可谓是商业社会和媒体制造出来的怪胎,此风长行,后果将很严重。
选秀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某种形式的性别混乱:男孩越来越娘娘腔,男孩越来越缺乏阳刚,排骨男越来越多,肌肉男越来越少。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缺乏正确榜样的情况下,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好男儿”作为模仿的榜样,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因而性格阳刚不再,阴柔有余。
我们现行的性别哲学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认识,即性别是可以人为塑造的。实践表明,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这违背了性别形成的规律。性别形成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对性别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要以尊重遗传为前提。实际上,性别是人类的第一类别。性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消灭它,我们只能接受它,正视它的影响。
专家们警醒家长:对男孩来讲,所谓的中性化,更多的是男孩女性化,其危害甚深甚广。 男孩也会有各种情绪,父母不能忽略了他们的心情变化。儿童心理学家说,孩提时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精神抑郁。
很多研究告诉我们:男孩在情感上面显得更加脆弱;只要是轻微的、小小地的压力就会让男婴感到更不安;父母离婚对男孩的情感伤害更大。
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感情更脆弱?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男孩负责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尤其是大脑额叶)的发育速度较女孩更为缓慢,男孩的自制力较差,因此,他们对正面或负面的事件反应更为强烈。
缺乏情感表达的技巧也是男孩情感脆弱的重要原因。男孩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而是善于用运动、打斗等剧烈的身体活动来发泄情绪。当这些情感长期受到压抑时就很可能造成男孩心里状态的异常。 不少老师认为:男孩缺乏男子气,很大原因在于父母长辈对其娇生惯养,导致自理、自立能力的缺失。
有研究发现,幼儿园男女生的智力差异并不大,但女生在学习习惯、努力程度和社交能力上领先于男生,这个观点跟日常生活经验吻合。一般情况下,女孩往往比较乖、静得下心来学习。相对而言,男孩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更少,而花在网络娱乐上的时间更多。男孩在学业上的落后很可能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是社会文化对男孩的纵容,导致男孩在学业和体能方面均落后于女生。
对这一点,教育专家孙云晓也表示,独生子女问题确实是重要原因,娇生惯养使男孩运动量严重不足,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阳刚气质。 男孩充满着自信、生机勃勃。他们喜欢集体生活,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来估计自己在所处集体中的地位,更喜欢主宰、控制环境和其他因素。男孩喜欢竞争和超越,在竞争环境中他会觉得兴奋,男孩也愿意接受挑战,甚至有不为任何理由就去冒险的倾向。
男孩体内的睾丸素使男孩更具攻击性,心理学家称之为“有攻击性的小机器”,但同时,睾丸素也是男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的重要原因。在运动能力方面,男孩的爆发力和猛烈程度拥有天生的优势。
男孩擅长抽象思维,具有很强的立体空间认知能力,4岁的时候就已经擅长三维空间的游戏了,这正是将来学习工程学所必备的技能。
男孩的目的性很强,他们会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在复杂的情况下,男孩比较善于单刀直入地解决问题,而忽视感情或其他充满着对人类的爱的因素。
男孩富有个性,他们喜欢张扬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自豪感。男孩擅长实践,所以他们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搞坏,又突然间修好了许久不用的闹钟。 感官
男孩的所有感觉器官(包括直觉)天生要比女孩迟钝。触觉最敏感的男孩也比不上触觉最不敏感的女孩。在视觉方面,男孩对移动物体更感兴趣。在听力上,男孩的敏感度也大大低于女孩,所以有的家长会抱怨“为什么我的话你听不见?!”而事实上男孩可能真的没有听见。
耐心
由于体内的睾丸素的作用,男孩对于某种需求或愿望,比女孩需要更快更及时的满足。因此,男孩的耐久力较女孩差,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要比女孩短,做事也更毛躁,他们经常没听清指令就行动,因而错过很多重要步骤。如果家长希望男孩做什么,就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直截了当对男孩更有效果,不要期待他们对暗示有什么反映。
表达能力
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滞后,可能会比同龄女孩晚一年,在阅读方面,男孩会3倍困难于女孩。男孩在事发的时候不能立即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事情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有时甚至滞后一周),他才能体会到自己当时的情感是什么。也就是说,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学习和行为问题,所以补课班里,往往有2/3的男生。男孩不善于察言观色。家长可以通过给男孩讲故事、唱童谣的手段,帮助他弥补语言和阅读方面的不足。
动作协调
男孩的发育比较缓慢,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都比较晚,他们身体发育的速度通常要到高中时才能追上女孩。
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手工可能是男孩的弱项。扣纽扣、系鞋带、拿剪刀这样的动作,他们总是显得笨拙。男孩经常会因为书写差而失去信心,家长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拿铅笔或彩色笔涂涂画画,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