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教育影响性格,教育孩子应该多鼓励还是批评

鱼乐说育儿
字数 683 · 2022-03-10 2
《好性格是管教出来的》的作者榎本博明,1955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心理专业。现在为大阪大学副教授,学生会谈室顾问,心理学博士。
研究结果发现,比起提高与智力有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情绪控制力、同理心等非认知能力。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就对于儿童早期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人生。”本书通过真实案例,强调家长应重视孩童时期的性

鱼乐说育儿

字数 683 · 2022-03-10 2

《好性格是管教出来的》的作者榎本博明,1955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心理专业。现在为大阪大学副教授,学生会谈室顾问,心理学博士。

研究结果发现,比起提高与智力有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情绪控制力、同理心等非认知能力。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就对于儿童早期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人生。”本书通过真实案例,强调家长应重视孩童时期的性格培养,帮助孩子提升非认知能力。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抗击打能力,已经到了不得不小心对待的地步了。这真的好吗?这样脆弱的心灵,如何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啊?!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批评教育”。学生在学校里基本不会被批评,但是走上社会总会被批评的。对此,开始有大学在学生毕业前开设“批评教育”课程。

“如何接受批评”的能力,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的一个必备能力,受到广泛关注。“批评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在四月入职之前,让大学生参加批评教育的课程,并完成相应课题,让他们不会因为上司、前辈的话感到心烦或辞掉工作,而是要着眼于如何处理对方指出的问题,促进自身的成长。这其实就是在提升抗击打能力。

抗击打能力强的人一般韧性比较强,而韧性强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质:

①具有很强的自我肯定感以及自我接受能力;

②态度乐观,相信未来;

③具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坚定;

④具有很强的情绪控制力;

⑤好奇心强,热情奔放;

⑥具有创造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⑦善于交际,信赖他人;

⑧富有责任感和自律精神;

⑨随机应变。

因此,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失败的意义与价值。要意识到谁都不想失败,但实际上谁都会失败,而且失败并不一定是坏事。

(感谢阅读,记得关注、点赞喔)

教育影响性格,教育孩子应该多鼓励还是批评

当代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批评和打击式的教育吗?为什么?

这应该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有关: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生活中,有些家长经常有意无意地打孩子,也就是俗称的“泼冷水”。他们觉得表扬孩子会让他骄傲,要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他,让孩子不断进步。事实上,这种“打击式教育”不仅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虽然这只是父母认为自己爱孩子的方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办法看到父母的一点点鼓励和关心的。他们经常会受到父母的打击,嘲笑,甚至各种失望。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媒体报道,很多孩子经常离家出走,吃安眠药,跳楼等等。,而这其中的原因,在大人眼里往往只是一件“小事”。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惯了,心理脆弱,只是因为他们受的打击和挫折还不够多。中国父母更倾向于含蓄地表达爱意,通常会在孩子面前强烈地表达爱意,否定甚至攻击孩子的表现。其实对于父母来说,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就应该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给孩子正确的保护和必要的限制,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自信的人。

打击式教育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孩子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胜利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但缺点是孩子刚建立起来的自信会瞬间被击溃。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需要一些鼓励,尤其是对于自己的一些爱好。家长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时候冲击教育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填补自己的一些遗憾。那些对孩子的批评,往往充满了孩子无法接受的部分。同时,他们也从婚姻伴侣身上寻找不到孩子的完整,从社会上寻找不到的认同感。这些父母只是上一代教育的受害者。

亲爱的朋友们,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消化、自省、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控制、羞辱。滴水穿石胜于暴雨,善意的话语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不是加重伤害,而是促进成长。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温柔的对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容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从小被人爱,是孩子一生的铠甲。父母的态度隐藏了孩子的未来。

教育影响性格,教育孩子应该多鼓励还是批评

教育孩子的正确妙用批评手段

  批评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培养一种责任,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控的能力,所以要孩子养成良好个性和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务必在必要时妙用批评。

  教育孩子的正确妙用批评手段 篇1

  妙用批评第一步:唱“白脸”?

  就快吃晚饭了,可是贝贝吵着要吃桌子上的饼干。

  策略1:妈妈一把夺下孩子手里的饼干,教训说:“不许吃饼干,告诉你一会儿就吃饭了。真不听话!”

  策略2:妈妈悄悄把饼干盒藏起来,转移贝贝的注意力。“小白兔老是吃零食,结果牙齿都掉光了,贝贝可不要和她学。我们先来讲故事,一会儿吃饭,好吗?”

  策略1和策略2孰优孰劣,相信爸爸妈妈们一看就心中有数,妈妈在批评时唱“白脸”,既起到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作用,又避免了伤害贝贝的幼小心灵。3-7岁的宝宝大多精力旺盛,调皮好动,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难免,很容易招来爸爸妈妈的批评。诚然,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却容易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绪压抑,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有人唱“白脸”。快乐有趣的语言更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白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和颜悦色地让孩子明白他刚才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起到批评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Tips:“白脸”三要?

  1、要避免经常化。

  父母说孩子做得不对时,孩子总不大高兴,有时候甚至会哇哇大哭,如果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就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闷闷不乐。有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更聪明,当孩子生活在宽松的氛围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要婉转而间接。

  孩子对世界还不甚了解,很多的错误行为是出于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须批评孩子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人物,婉转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容易轻松接受,还会感到爸爸妈妈很有趣。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说,“小熊都在自己画画呢,你也自己画好吗?”,“小公鸡在抢别人的虫子吃,你说它有没有礼貌啊?”

  3、要有理加有据。

  爸爸妈妈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据。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宝宝就会乖乖地接受家长的批评指正并且改正错误。

  批评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培养一种责任,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控的能力,所以要孩子养成良好个性和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务必在必要时妙用批评。

  教育孩子的正确妙用批评手段 篇2

  在教育过程中批评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虽说批评能制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它也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关注,是一种促进。但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天性喜表扬,厌批评,怎样能使批评变得“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达到批评想获得的最佳效果,本文就教育者应避免滥用批评,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施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来进行简单论述。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孩子正处在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什么都想尝试,而且对真假、善恶分辨能力还很弱的时期,所以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错后怎样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因此,在教育孩子上,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谨慎地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

  一、在教育中不能滥用批评

  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指导孩子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有时批评孩子是必要的,但在言语、态度以及方式方法上都要谨慎,千万不可“太随便”,免得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难堪,产生自卫和反抗的心理。在教育中不妥的“批评”表现形式很多,现略举几例供同行借鉴。

  1.任凭不良情绪向孩子发泄式的批评

  某种原因引起自己的情绪不好时,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常常会想到要使孩子以后不要像我这样“事事不顺”,就要对孩子严加管教。在这样的情绪下,看到孩子做的少有点不中意的地方就会大声嚷嚷:“你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不‘怎样怎样’,以后就会‘怎样怎样’……”。没有考虑到用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同时孩子也会被“感染”,当孩子的情绪不良时也会拿自己的小伙伴当作出气筒,甚至向老师和家长发泄。因孩子的表现或多或少都带有老师和家长的“原形”。一个好的老师(或家长)在自己受到挫折心情不畅时,应该冷静、理智地对待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不能把孩子当出气筒。

  2.贴标签、翻旧账式的批评

  比如,因少数孩子总是不擅长做数学应用题,老师就随口说孩子笨,还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就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或者在某方面做得不好,就永远无法摆脱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既然摆不脱,再努力改进又有何用,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专和老师对着干。谁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谁都会犯错误,不要因为一次错误或某方面不善长就给一个孩子“判死刑”。要客观的对待孩子的弱项或错误,不要偏激。批评让其清楚地看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并且向他传授攻克弱项的方法以及应达到的目标,让其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尝到攻克弱项或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甜头,以增强其弥补不足或改正错误的信心。如果孩子已付出了努力、尝试去改过,就算不能立即生效,老师(或父母)的也不必气馁,可以从旁鼓励,告诉孩子他的努力不会白费。

  3.不分时候和地点的批评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尊。所以,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在大庭广众或当着亲友面前批评孩子实在会使孩子太难堪了,就算出发点是良善的,所指出的地方是合理的,但在这种情形下无论谁都无法接受。孩子当时心里所产生的反感和愤怒使他们无法客观地去检讨自己的错误,更不可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有时孩子觉得有些批评是和合理的,但在众目睽睽下太不给情面了,为了保持自尊心,他们不得不强词夺理,提出很多理由来辩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孩子双方都很难下台,结果当然是非常尴尬的。这样的批评孩子的结果当然也是事与愿违。老师在批评孩子是希望他们能改过。为了收到理想的效果,作为老师的就要不仅注意自己在批评孩子时的态度和语气,同时,更应该注意时间和地点。

  4.批评应当及时和适度

  孩子(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直至犯错误,都是由平时一点一滴开始累积的,他们做了一件事后往往很快就会忘记了。因此,在孩子萌发不良行为—在错误出现之前时,就应该及时地进行纠正。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应该趁热打铁,否则就会错过纠正行为的最佳时机,即使是适当的批评也起不到应有的最佳效果。另外,批评孩子切忌“喋喋不休”,重复念叨多了反而会使孩子的“耳朵长茧子”,适度的批评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5.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

  老师或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能偏听偏信,在没有证实、孩子没有承认错误的情况下草率地批评孩子,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也有损于老师或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批评时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老师或家长一定要讲究方法。当孩子经常不接受你的批评时,作为老师或家长是否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好好反思一下呢。

  总之,滥用批评的结果是没有真正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引起了负作用。我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批评孩子,批评与否,孩子的老师或家长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二、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

  批评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批评的目的有二,一是教育本人,二是即教育本人又叫班上同学引以为戒—俗话说“杀鸡骇猴”。目的不同,采用的批评方式也应不同,其一,多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其二,在班上或在全校的大会上公开实事——“对事不对人”的批评,或者指名道姓的批评。

  选择什么样的批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以下的几点是主要的:①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要考虑孩子的心里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批评,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②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能缩小,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尤其公开的批评,否者会给幼小心灵造成太大的伤害,对孩子的以后成长是非常不利的。③要注意批评的立场,因此批评学生时要考虑批评的角度,不能从教师的角度横加指责,不能从影响班级的声誉加以批评,这样受批评的学生容易反感。而应该站在受批评学生的角度,考虑受批评学生的思想、学习、未来以及其他学生对其的看法来批评,或者是从其父母的角度,要为父母考虑,为父母争气,消除父母对其的担心提出批评,小孩就容易接受。牢记: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批评时时处处都落实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出发点上。

  总而言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家长或教师,只要齐心协力,勤于钻研,讲究教育的艺术,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3974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这么多教育机构选择搭建自己的网校呢,机构有没必要搭建网校 下一篇:深度解读终身教育有何意义与目的,终身教育理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