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1年的经济工作做出部署。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提出“需求侧管理”,与一周前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需求侧改革”的表述已经有所不同。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具体提出“需求侧”方面的要求,但与一周前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不同,此次将“需求侧改革”的表述改为了“需求侧管理”。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不同。从“改革”变为“管理”表明中央力求以稳为主,即在供给侧结构背景下,不使需求下降太快,而不是急于求成立刻开展改革。
从此次会议提出的“需求侧管理”可以看出,中央明确了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供给端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需求端内需扩大,提高供需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循环畅通。
连平认为,在此基调之下,2021年投资、消费和外贸的重点都将有一定调整。根据会议部署的任务,投资方面,将围绕“两新一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在消费端应侧重于推动消费升级和提高消费能力,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在外贸端,通过加入 RCEP 和其他贸易多边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扭转历年以来“重出口 轻进口”的结构导向。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张彦君
怎样理解需求侧管理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刚刚结束,会议内容丰富,有诸多表述包含新意。会议中提到的“需求侧管理”,在此前的政治局会议当中就被很多人提及,当时的说法是“需求侧改革”。短短十几日,表述从“改革”变为“管理”。笔者以为,两种表述的实质含义并未发生变化,只是政策制定者为了避免大家在领会精神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优先级的盲目猜测才变换了一种说法。
熟悉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意思是说,靠需求可以调节短期的经济波动,但经济发展趋势是由供给决定的。这其实能够说明中央提出“需求侧管理”的意图——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所以用需求侧管理作为调节经济周期的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长期任务,不会动摇。
需求侧管理包含哪些实质内容呢?会议文件当中其实交代得很清楚:一方面是消费,一方面是投资。笔者试着进行一下解读。
想要“提内需”,首先得“保就业”。保就业在中央“六保”“六稳”政策中居首,意义重大。保就业其实是一种保底安排。因为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收入,何谈需求和消费?保就业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扩大新增就业岗位,为新劳动力提供充裕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为下岗人员、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为什么要实行需求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镜子,需求侧改革主要是去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从而增强消费能力;但是要解决我国消费能力低的问题,要必须系统的分析是“没钱消费”还是“有钱不愿意消费”的根本矛盾;在供给侧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后,我国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消费是否能跟得上,这是面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总的来讲,供给侧改革解决了“为什么生产不出”的问题,而需求侧改革将要解决“为什么消费不起”的难题;对于经济循环来讲,起点的生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商品已经可以生产出来了,但是最终要被消费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生产不消费是无用的,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由于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国外市场大幅度萎缩,扩大内需变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也促使需求侧改革的提出。疫情稳定后,我国经济呈现复苏趋势。但从内部结构来看,生产端的复苏远快于需求端;而需求侧内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恢复也比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供需错配仍然明显,疫情明显加快了我国需求侧改革的步伐。
需求侧改革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需求侧改革”的重心在于国内需求结构的均衡优化,也就是扩大内需,是一种结构性的需求政策,目的是实现有效需求的释放,而不是需求总量的扩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