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企业“规范化”是近几年管理市场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也是很多企业家、管理者、咨询机构谈的较多的话题,同时也发现大家对企业“规范化”的说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与咨询辅导经历,将企业“规范化”管理言简意赅系统的梳理以下五要素。
01| 我是谁,我
当一家企业从创业初期发展到规模化以后,开始进入发展期,业务量增加、规模扩大、事务繁杂、人员增多,就不能再凭以前“经验型粗放式”管理,靠“人管人”的模式难以支撑企业发展空间。这时就需要步入正规化,向“科学型规范化管理”升级。
企业“规范化”是近几年管理市场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也是很多企业家、管理者、咨询机构谈的较多的话题,同时也发现大家对企业“规范化”的说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与咨询辅导经历,将企业“规范化”管理言简意赅系统的梳理以下五要素。
01|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部门职能与职责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业务增加、事务繁杂、人员增多。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时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及部门职能划定,如:以前业务、采购、生产、发货都是老板自己一人做,现在规模扩大,招聘很多员工,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功能划分,然后根据工作量大小招聘相应员工数量。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事情,就需要职责清晰,写得明白、让新人一目了然。所以,新人一进公司就知道自己在哪个部门,属于哪个岗位,自己的上级是谁,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
02|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企业规章制度
既然企业规模扩大、部门扩大、人员增多,就存在人多秩序会混乱。因此,”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的部队不可能打胜仗,没有纪律的企业不可能把企业做强。就需要制定相应行政规章制度,管理条例、车间劳动纪律等,如最基本的出勤管理制度、请假管理制度、车间禁止吸烟条例、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管理”规范员工意识与行为,保证正常的企业运作秩序。
03| 我要怎么做 —— 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就是就是串接企业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的一条线,每个岗位都是这条线年的珍珠,通过流程这条线把业务、管理工作、岗位等方面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衔接一起,避免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企业流程比如:订单管理流程、计划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出入库管理流程、验收管理流程等等。企业工作流程运作越顺畅,企业各种管理效率才会越高。流程同时也解决了一个新人上岗后快速熟悉岗位,知道自己事情应该怎么做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因为有了流程企业才不会因为某个人不在岗,其它人就无法接手岗位的问题。
04| 我做得怎么样 —— 操作标准/工作标准
凡是做产品、工作结果我们都要评估好坏、得失。而要评估做得好、坏,就得需要标准,而且标准要清晰,最好能直观、量化,让人易懂、易记、易行。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里经常出现标准缺失,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工作矛盾争吵,甚至没有标准造成质量问题,客户投诉索赔等问题。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为缺少操作标准、检验标准,结果肯定会各异,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所以,标准就是一把尺子,是衡量企业管理、各岗位工作,判定产品好坏、行与不行的尺子。也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根本要素,也是衡量企业绩效好坏的尺子,人才能力差异。
05| 我做了没有 —— 工作表单/单据/报表
对于“管理规范化”前面说了四个逻辑要素,最后一个要素就是:管理工作具表单。表单工作是解决企业记录问题,解决企业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问题,工作如果没有记录无法形成追溯,无法量化评价,无法通过报表汇总数据反映岗位、部门、公司整体运营结果。很多企业不规范造成数据缺失、混乱,然后成本分析、营利分析、决策分析等都是靠个人感觉、经验去判断,所以企业发展就会遇到瓶颈。无法量化数据反馈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也就无法形成有效决策,甚至决策失误等问题。因为连基本的表单工具都没有,车间领料不登记、仓库发料不做账、生产结果不统计、办公用品损耗不统计等等管理不规范现象。
因此在未来,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工具表单/报表/数据是基本的工作单元,如果我们企业还缺乏这个思维,应该要深刻反思检讨,尤其是企业高层。
最后,对于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及方法,特别对一些中小企业在向科学规范化管理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五个要素”必不可少,也是最基本的管理规范化要求,这也是企业向更高管理升级的基石。
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及MBA等常见经管教育均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涵括在内。现阶段标准化管理泛指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规范化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
2、作用不同
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把企业内的 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 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规范化管理:提高效益,企业形象等。
3、目标不同
规范化管理:“八零”境界——决策制定零失误、产品质量零次品、产品客户零遗憾、经营管理零库存、资源管理零浪费、组织结构零中间层、商务合作伙伴零抱怨、竞争对手零指责。
标准化管理:
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 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 标准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规范化管理
百度百科--标准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的定义
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①以达到“八零”境界为目标;
②以满足“十化”行为要求为基本标;
③通过健全完善一套公开透明、上下认同的游戏规则;
④为管理的实施构造一个抓手,以保证“4E”控制标准的实现;
⑤在达成“八化”措施上不断努力;
⑥以协调企业发展的利益关联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
⑦诱导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资源的意志行为。
企业规范化管理所寻求的效果标准:
“八零”境界——决策制定零失误、产品质量零次品、产品客户零遗憾、经营管理零库存、资源管理零浪费、组织结构零中间层、商务合作伙伴零抱怨、竞争对手零指责。
规范化管理的4E控制标准:
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活动、 每一份资产、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受控之中。
企业管理规范化的行为标准:
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