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的心态,如何提高高考考场心态
一位妈妈对着菩萨祈祷,让菩萨保佑女儿考研考到550分。
一边的女儿笑着打趣说考研得满分才500分。
妈妈又赶紧虔诚地改口,让菩萨保佑女儿考到450分。
女儿又解释说,考到350分就能过线了。
妈妈气得白了一眼女儿,又给菩萨提出新的愿望。
视频很短,却很典型。
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考试操碎了心,怕考不好,怕自己发挥失常。
历年的高考,都不乏考生进入考场后紧张焦虑,甚至呼吸困难,无法答题。<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令人哭笑不得。
一位妈妈对着菩萨祈祷,让菩萨保佑女儿考研考到550分。
一边的女儿笑着打趣说考研得满分才500分。
妈妈又赶紧虔诚地改口,让菩萨保佑女儿考到450分。
女儿又解释说,考到350分就能过线了。
妈妈气得白了一眼女儿,又给菩萨提出新的愿望。
视频很短,却很典型。
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考试操碎了心,怕考不好,怕自己发挥失常。
历年的高考,都不乏考生进入考场后紧张焦虑,甚至呼吸困难,无法答题。
还有些人,本来学习很优秀,一到关键考试就掉链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伯恩斯坦在《考试心理学:心理素质和考场表现》一书中提出:一个人的压力水平影响考试表现。
想要在考试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就要学会把压力调节到最合适的状态。
01 你的心理素质会影响你的考场表现
人生处处有考场。
学生时代,各种考试多如牛毛。
成人后,考试也是家常便饭。
考驾照、考职称,考资格证书,考才艺证书,考试无处不在。
我们都渴望在考试中表现出色,逢考必过,但横亘其中的鸿沟就是:压力。
压力是一种心理负担或苛求。
压力不大时,问题也不到,适度的压力还能促进我们的表现。
但很多人一进考场,压力就超标了,感到特别紧张,身体也会出现不适感,发抖发冷,浑身无力。
这种,我们的表现就会不好,达不到最佳水平。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理论叫耶克斯-多德森曲线,当压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时,人的效能就会随之降低,过大的压力会让我们丧失最佳发挥。
如何控制压力大小,就看每个人的心理素质。
察觉压力并控制住压力。
考试的结果,不仅跟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有关,也跟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那些心理素质好的人更容易在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02 管理身体、思维和精神
进入考场后,我们普遍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压力来源三方面,一是我们对未知考题的畏惧,二是对自己水平的不确定性,三是我们对这场考试抱有的期望值。
这时,每个人应对的方式都不同。
心理素质好的人,懂得客观分析,面对压力,调节自己的身体、思维和精神状态,让自己用最好的心态,应对考试。
本.伯恩斯坦研究了众多考试高手的临场表现,总结了以下经验:
通过深呼吸加脚踏实地,来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1.深呼吸,大家不陌生,运用腹式呼吸,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屏住这口气后,再缓缓吐出,反复几次,直到心跳趋于平缓,呼吸节奏稳定。
2.脚踏实地,坐在位置上,将双脚打开和肩同宽,双脚坚实地踩在地面上。和地面保持接触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安全感,让我们不再“坐立不安”。
3.关闭感官。我们有五种感官,感到紧张时,可以关闭其中一种或多种感官。比如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等。暂时跟外界切断某些联系,更能关注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4.自证式预言,心底告诉自己没问题,相信自己的实力足够应付考试。反复几次,让思维处于积极正向的状态,坚定信念,你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5.排除消极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所以就会有不自信的时候。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物时,很容易有消极的想法。不妨把所有消极的观点罗列出来,直视并接纳它们的存在。平时可以多跟师友或家人们倾诉,将这些负面情绪早日释放。
以上这几点,能帮助我们化解因考试而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感。
03 在考场上保持最佳状态的必要条件
想要在任何考场上都能拥有最佳状态,就要做好这几点:
1.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内心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要确保目标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渴望。
2.运用SMART 原则是细化行动步骤
目标是一条起跑线,我们还要设定合理的流程,如何行动?哪些步骤?
SMART 原则指的是:
Specific: 明确的
Measurable:可测量的
Adjustable: 可调整的
Realistic:现实的
Time-based:基于时间的
面对大量需要学习的资料,合理安排时间并设置可行的目标,按照步骤执行。
3.学会休息。
对,你没看错。
我们需要休息。
每次学习30-45分钟,需要休息5-10分钟,循环三次后,休息时间需要15分钟。
定时休息能让我们放缓节奏,避免陷入筋疲力尽的窘境。
有人会觉得休息是偷懒,感到自责。
其实休息会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精力时刻充沛。
4.不要分心。
分心导致整个过程效率低下,集中精力专注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常见的分心行为有玩手机,看电视,听歌曲,发信息,玩游戏,吃东西等。
分心会带来拖延和低效,想保持最佳状态,就不要分心。
5.勤加练习。
如同演奏家要反复弹奏一首曲子才能完美表演一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
把这些考试技巧和方法,经常练一练,养成习惯,就能自然而然地拥有好的考试状态。
04 万能模型三脚凳
《考试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的很多理念和方法,我们都不陌生。书中的亮点在于本.伯恩斯坦构建了一个可以反复利用,广泛传播的考试模型---三脚凳模型: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
这三个元素就像三脚凳的三个支点,让凳子稳稳地立了起来。
每条腿也代表了对减少压力和提升表现必不可少的特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挑战,为了成功应对,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三脚凳”,打造强大的内在系统。
无论在考试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我们的内部系统(三脚凳)才是最可靠的伙伴。
本.伯恩斯坦还设计了一个自我诊断的表格,伯恩斯坦表现量表BPI,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哪条腿需要加固,最强的又是哪条腿。
认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弱项,我们就能无惧考试,在人生的各种考场上,卓越发挥,得偿所愿。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调整好考试的心态
如何调整好考试的心态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如何调整好考试的心态 ,欢迎阅读。
如何调整好考试的心态
心态就是一个人的心情。心情的好坏,会直接地影响我们工作、学习的效果。你也能看到,在体育比赛中,由于心理状态的起伏,参赛选手的发挥会跟着有较大的起伏。同样的道理,心理状态的正常与否对参加考试的同学来说也至关重要。心理方面的任何失衡都会使你手忙脚乱,得分率降低,平时掌握的内容也有可能发挥不出来;相反,保持良好的心态,则会使你如虎添翼,发挥出最佳水平。如何让学生远离“考试焦虑情绪”?我们为考生准备了考试心态调节五大技巧。
一、驱除恐惧,强化自信
英国伟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对高考目标缺乏自信或者持怀疑的态度的话,就有可能丧失夺取成功的大好时机。相反对目标充满自信,就会激发出心中的激情和巨大的能量。这些激情和能量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转化成斗志,这种斗志就会激励学生千方百计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扫除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所以首先我们要学会回忆辉煌,点燃自信,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
二、优化情绪,自我减压
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在考前复习和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幽默。事情虽小,也乐得轻松自在,又能优化情绪,所以何乐而不为?
三、脚踏实地,潜心每一步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人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走钢索,没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险象可想而知。但瓦伦达毫不畏惧,每战必胜。有人问他成功的决窍,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钢索这一件事,专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
四、正常作息,坦然面对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那么紧张很快就会过去。
五、笑对考场,保持平常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无论最终考试结果如何,都请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勿以物喜、勿以己悲,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一定能够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
小升初期间家长说话要慎重
在小学生小升初考试期间,考生有一定的紧张,但更家长的是家长。对小升初考试,家长往往比考生更重视。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不难理解,但重视过了头对学生的应试心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在考试来临的时候,对考生说什么话要慎重,以免对考生的应试心理造成干扰。
在小升初考试期间,家长有十句话是不宜对考生说的:
1、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点评:对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适,考生会从反面去理解,对有信心的考生会有负面影响。可以改为:“你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我们都可以接受。”
2、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点评:会从侧面加大对考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考生,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建议考生也做一些考试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缓解紧张和对考试的过度注意;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可以改为:“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3、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点评: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学生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考生的睡眠。可以改为:“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4、就拼这一把了!
点评:过分夸大考试的意义,这样会对压力大的考生有负面影响,使学生有“”的心理,不利于考生平稳的发挥。可以改为:“这次杯赛是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个交代,按平常水平发挥就可以了。”
5、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考生千万别紧张是从反面提示他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会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分心。可以改为:“考试紧张是正常的,别的同学也会紧张,让我们一起分担这种紧张吧!”
6、今天发挥得怎样?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没有?
点评:这种询问式家长一定要克制。可以改为:要是孩子考的不顺利,家长可以安慰孩子:“把精力放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7、考不好也没事,大不了再考!
点评:反面表达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有干扰作用,会提醒考生让他提前放弃,而且考生能感觉到这不是父母真实的想法。可以改为:“阳光是为考任何分数的学生准备的,按自己的能力去考吧!”
8、考好了,想去哪玩都行!
点评:这是一种奖励,但这种奖励会增加学生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对奖惩比较敏感的孩子,容易使其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试,而是考虑如何得到奖励。可以改为:“你尽力发挥吧,考完试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外出度个轻松的假期。”
9、“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实际是在暗示孩子与别家的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特别会引起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反感,建议尽量不用。可以改为:“别家的孩子考多少分我们不在乎,只要你发挥出真实的水平,我们就满意了。”
10、“祝你成功!”
点评:不太适宜去渲染成功或者失败,少使用这种“过硬”的词汇。可以改为:“祝你好运!”
考生的心理状态对考试的发挥很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应注重在为考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应试心理上面,要充分考虑自己说的话会对考生造成上面影响,多从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考生有好处的关心。否则,很可能好心做了坏事。
如何调整高考落榜后的心理失衡?
高考落榜后出现的短暂心理失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即使再超脱的人,精神上也不可能是轻松、愉快的。问题在于这种心理失衡状态会持续多久。许多落榜考生待时过境迁之后,心理状态会逐渐恢复平衡,能够找到自己新的起点,并继续开始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但是,也有不少落榜生沉湎于悔恨、懊恼、忧伤、悲痛之中,总是觉得自己的未来是灰暗的,失去对自己的信心,甚至产生厌世或轻生的念头。这就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最终可能会毁掉自己的一生。
那么,如何及时调整高考落榜后的心理失衡呢?
积极转换心情:高考落榜这种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不要老是去想它,“既来之,则安之”,忧思苦愁无济于事,不如丢开它,去做、去想一些能转换心情的事情。如果老是郁积于心,耿耿于怀,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不良情绪不断蔓延,日益加重。
学会自我安慰:面对人生的失败和挫折,考生要面对现实,自己给自己一种安慰,自己给自己一条出路。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一种对人生的超脱、潇洒的态度,这也是一种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人生要经历无数成功和失败,要学会不沉醉于一时成功的喜悦,也不沉沦于一时失败的沮丧,要学会以一种潇洒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自我肯定是在失败中驱逐自卑感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能把失败看做是人生中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坚信自己能战胜新的挑战。不要把什么都看成是惟一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就在你的脚下。
总结经验教训:当你驱散掉心头的种种不快,转移开低落的情绪之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现实对自我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找出高考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理负担过重,总是患得患失;可能是由于临场心理调节不佳,前一门发挥不理想,后面一门受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复习不全面,或功夫不到家;还可能是由于求成心切,粗心大意;等等。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亡羊补牢”,来年再到考场一试。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为了避免出现主观上的偏差,最好把自己当做一个“他”来看。这样,能够更好地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积极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不希望考生把考大学做为自己惟一的出路,但是更不愿意看到考生只因为一次高考失败而放弃第二次尝试。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将压力变为动力,为自己设立新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实现新目标的努力之中。无论你选择的新目标是什么,你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会更成熟、更坚定,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关注高三学子心理的那几道坎
进入高三以后,尤其是临近高考,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因此各种心理问题也就容易显现出来。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沟通三个方面。
问题一:学习压力大
高三学生最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于学习方面。这种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每次月考之后。比如,有的同学在前一次月考时没考好,于是后面一段时间就会加倍努力,但是往往因为方法或者其它的问题,在后一次月考时又没考好。于是,这时候,学生就会在心理上遭受严重受挫,自信心大减。
老师支招:每个人都有情感低潮期,首先要把情绪宣泄出来。然后再好好分析问题的症结在哪。如果是某一学科出现了问题,就要从细处着手,最好能和授课老师进行沟通,进行补差补缺;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最好能够适当调整一下生物钟,保持充足睡眠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问题二:人际关系受挫
除了同学间一些小摩擦以外,因早恋而产生的情绪也是高三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之一。步入高三了,虽然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但是对于那种萌动的情感,许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比如,有一位男生就曾来心理咨询室诉说自己的烦恼:他喜欢上班里的一位同学,一方面不敢表白,怕被拒绝;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很快就要毕业了,如果再不表白,会留下遗憾。
老师支招:总是揣测对方是否会接受自己的表白,倒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如果你足够优秀,相信日后和对方表白的时候也更有底气。另一方面,也许几个月后就要各奔东西,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样的现实?
问题三:家庭沟通困难
前来心理咨询室进行倾诉的不仅有学生,还包括一些无奈的学生家长。有的学生家长声称,在家里根本没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只要一开口,孩子就会非常不耐烦,稍微多说几句,孩子不是恶语相向就是摔门出去。而学生也是满腹怨言。许多学生反映,进入高三以后,感觉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都变了,干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小心翼翼的,而且无论做什么、说什么最终都会落到“学习”这两个字上,让自己不胜其烦。
老师支招:家庭氛围的突然变化会无形中加重孩子的压力感。其实家长不用刻意营造一种“考试氛围”。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尽量选一些轻松的,与考试、学习无关的话题,以免招致孩子的反感。要知道,都到这个时候了,不用家长说,孩子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情感宣泄、心理倾诉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考生高考前要注意心态的调整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考试,是决定很多人命运的时刻,面对高考,考生的心理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高考不但是对考生综合知识的一个考量,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一个考验,在以往的高考中,很多考生本来有望考出高分,却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在考试时过度紧张,导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高考前的复习,很多考生往往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越是临近高考,越感觉时间不够用。有的同学没有目标,抓到什么复习什么,并挑灯夜战,态度虽然可嘉,但效果不一定好,只是心情焦急的本能反应,不属于强迫症。但由于漫无目的复习,针对性不够强,常常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并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严格按作息时间复习,内容集中在可能性较大的方面,多复习科目的主流,放弃可能较小的次要方面。
平时的模拟考试能大体反映考生的水平,但考场往往充满各种变数。临场发挥是一方面,复习掌握的内容又是一方面,还与运气,身体状态有关。就算是世界冠军也有失手的时候,何况常人。在拿到考试成绩以后,全面评估,如果确实与平时成绩相去太远,可以考虑“重来一次”,不必恐惧。再次考验自己的可能就是心理素质,而不是成绩本身了。
高考是一考定乾坤,最终决定去向的只有最后的考试,但并非说平时的模拟考试没有作用。平时的模拟考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为了最终的高考做准备。所以说在平时的模拟考中发现问题不用慌张,能在模拟考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正,才是模拟考的目的。考生在考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心态好了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如果考生自己无法调整好心态,可以请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或者进行心理咨询,务必在考前把心理状态调整好。只要平时准备好了,再调整好心态,高考便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了。
心理学考研复试需克服四个不良表现
心理学考研考生复试时需要克服四大不良表现,否则在面试临考前以及面试考场上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考生不良表现一:缺乏自信,底气不足
心理问题是广大考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考生在考场上紧张或失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考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不够自信,二是因无法把握自我而失控(本来想好好表现自我,结果常因失控而让考官觉得自傲、自负)。面试前在心理上对各种因素过分夸大,会让他们无法自如地展现自己。一旦在心理上接受某个假设,他将一步一步地踏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理性判断力,而这正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心理学考研复试需克服四个不良表现
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足加以改进。再次,训练自己静心凝神的能力,保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重要的是做好当下。最后,对考官既要尊重又要平视,尊重是基本的礼仪要求,平视则可以减少考官对你的心理压力。建议广大考生务必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临考前我们更要做好这项工作。
考生不良表现二:气势文弱,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在面试考场中,许多考生畏惧考官,在气势上显得怯生生、拘谨,非常不自然。同时,文弱的气势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来,小动作多而频繁,语言表达上没有底气,口头语较多而且不流畅,感情很平淡。千篇一律是指,考生在答题中前后的语言风格、答题思路,给人的感觉是“活脱脱流水线产品”。 千篇一律令考官生厌,自然考生的面试成绩也很难得到高分。
考生务必高度重视面试中的气势,首先在气势上先声夺人,考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富有激情的文章来培养自己的气势。其次,考生在面试答题时,应该在基本知识要点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个性、脱颖而出。个性的展现可以通过对题目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我们每位考生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打造自己的个性。
考生不良表现三:储备不足,缺乏内涵
知识储备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知识水平和素养,可以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来体现。考生在这方面暴露的问题是最突出的,也是比较致命的。
现在的面试题目很灵活,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基本思维方法掌握不够,或者虽然略知一二,但理解不深、不会运用。
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时要注意积累。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一是平时注意留心生活、留心本省区和本地新闻、留心和所报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可以采取上网阅读、收看新闻报道、实习体验等多种形式来积淀知识和经验;二是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考生不良表现四:过分夸大自身实力
“根据以往经验,考生在复试时一定要实话实说,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某高校复试老师张勇表示,很多考生在本科阶段会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报告、实验等,一般是考生跟着自己的师兄、师姐做的,因此对整体情况了解并不多。但总有考生会在复试过程中,过分夸大自身实力,将这些课题、报告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考生应该根据自己报考的不同的研究生类型做好准备。如文科研究生面试、理科研究生面试、学术型硕士面试和专业硕士面试各有不同。理科生的面试很强调考生的动手能力,如上海大学理学院的专业知识考查就已由书面考试改为专业实验,让考生直接操作仪器、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最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在一些文科类的复试中,则常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复试,即将几个考生分为一组讨论一个问题,从讨论过程中考查考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一些院所还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一般是让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就问题写出中文综述,借以考查搜集、查阅文献的能力。
心理学考研考生应该克服以上的四个不良表现,这样在面试考试时就不会有退缩、不自信等问题出现,使自己能够理性判断。
;在考试前保持怎样的心态才好呢
仓中有粮、遇事不慌;
只要平时知识基础打下了,遇到什么样的考试都不怕,作为考生需要有这样的魄力;
什么是心态:
心态,即[psychology] 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
如何保持一个好心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好心情
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
二、调整期望值
考试的特性,就在于它的挑战性和一过性,虽然考试的结果在考试结束后才能揭开,但对于考生来说,实际上从考试铃声响起,就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所以考前考生一定要明白挫折与期望值成反比的道理,适当的向低期望值方向调整自己对考试结果的期望,有利于考场上的稳定发挥。
三、掌握复习方式
考生现在进入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把握这段时间,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提高呢?首先不要老盯着难题做了,考题中所有的题目,从知识上、解题方法和技巧上,其实前面的复习中都已经储备了,做难题只有一个作用,增加心理负担——还有这么多题不会做。其次把前一段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如果现在还不会做,最好请老师辅导,关键在于有助于在上考场时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我该学的都学会了;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不然在考试中还要错。
四、形成思维规律
考试不仅是要考试知识,也是考试思维,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学会不同课程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最为恰当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不翻书,不对答案,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课的全部印象,全面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这样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更高的活跃期。
五、保证睡眠质量
考前一周,许多考生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由长时间身心疲惫造成的,要改变这些状况,考试前一个星期左右,从作息时间上调整,原来晚上12点或者说一点睡觉,现在开始提前一个或一个半小时入睡,蓄积能力和精力。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应该把调整睡眠放在重要位置上。有些考生由于紧张、生物钟紊乱等原因,考前会失眠,这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第一、不要总想着考试时会出现什么“万一”,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第二、不要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出符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按时作息,这样生物钟才能正常工作;
第三、如果失眠,尽可能不要用药物,可以进行食疗,比如说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个苹果;
第四、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夜间起床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个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考生,容易感冒、发烧的,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到医院去咨询大夫,如果真到考试时感冒、发烧,不仅仅影响考试成绩,还会影响心理状态。
六、开始放松身心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应该坚持到临考前。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免出现意外伤害。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七、制订考试方案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会临阵慌乱。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15分钟至20分钟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一定要注意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八、保证物质准备
考试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确定考试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考试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给自行车胎打足气,并进行保养。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九、熟悉交通线路
去考点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自行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最好准备两条路线,避免因堵车而造成迟到。在去考场的路上,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十、考前大检查
考生在考试日之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考试前一天晚上,要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另外,检查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亲人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亲人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