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详细「科举制度的创始人」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
汉代建立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流于形式,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仕人流徒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曹丕即位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即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在实施初期,选任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对士人的品第也比较认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为国家选到一些有用之才。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其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

汉代建立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流于形式,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仕人流徒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曹丕即位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即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在实施初期,选任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对士人的品第也比较认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为国家选到一些有用之才。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其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在创建隋朝的过程中,大批庶族地主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升迁,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治、分享权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也要收回曾经被地方长官控制的选士大权。这些情况都要求改革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创建一种新的选士制度,其核心思路就是由以推荐为主选拔人才向以考试为主选拔人才转变,于是科举制度应运而生。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建进土科”是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唐承隋制,并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的制度,为后代科举奠定了基础。此后科举制历经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直至清未1905年度除。

二、唐朝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1.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州县地方官以考试选拔贡士,叫“乡贡”。2.步骤:乡试(地方)一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一吏部试。每年仲冬,生徒经学校考选直接送尚书省的,“乡贡”则由考生怀牒向州县报考。试毕,长史送至尚书省。3.考试科目:常科和制科(特科)常科是每年定期举行,制科是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下诏举行的。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有武科,由武则天设立,兵部主考,选拔军事人才。其中,唐朝经常举行的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是为官员贵戚子弟提供科举出身的机会。考试比较容易,故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进士科主要是面向平民,竞争激烈,考取很难,故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考试内容者没什么区别,都是考查儒家经义和试时务策,目的是为了选拔能够通经治世的人才。4.考试方法: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帖经:各科考试中普遍应用的方法,类似如今的填空考试,偏重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被试者按试题要求叙述经典中相关事实与大义,只需熟读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回答,主要考查其记忆能力。口试:口头回答关于经文内容的小问答题。策问:类似现在的论述题。策问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它考查一个人治国安邦的才能,能够促使考生开动脑筋去思考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诗赋:要求考生当场写作诗、赋各篇,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诗赋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诗的兴盛,不过这种诗的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语句用词又必须端庄典雅,以致后来形成注重形式而不重思想内容的创作风格。

三、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宋朝的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基本沿袭了唐代,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改革,使科举规模和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宋代科举制的特点:1.科举地位提高,宋朝废除了两汉的察举制,视科举为取士正途。2.扩大考试规模和及第名额。3.考试时间改为三年一贡举。4.确定殿试为定制,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州试(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5.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①设置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防止主考官漏题);②别头试(最早出在唐朝进士科考试中,凡考生与主考官有亲戚、子弟关系的,应该另设考场,另派考官;③糊名制(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起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也叫作“弥封”或“封弥”);④誊录制(在誊录官的监督之下,由书吏用朱笔誊抄后接受批改,誊抄后的试卷叫“朱卷”,原来的试卷叫“墨卷”)。

(二)元朝的科举制

1.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民族歧视明显;2.科举制度日趋严密;3.规定从朱熹的《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僵化了士人的思想。

(三)明朝的科举制——确立八股取士

明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确立了八股取士制。①统治者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程序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②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预示着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③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主张“科举必由学校”,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从此,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八股文是一种死板的排偶文体,又称“时文”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明代规定考试的答卷必须用八股文体,每篇文章由八部分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第五到第八段是全文的正式议论,而中股是议论的重心。这四段中,都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考题主要摘自《四书》,所议论的内容也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作答,不允许作者自由发挥。

(四)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基本相同,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严重,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1.科场舞弊层出不穷,积重难返;2.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立性;3.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以科举中式为目的。科举中式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士人的志向所在。其次,教学内容空疏无用。科举考试实际上是八股文的考试,因此八股文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学管理松弛。学校中缺考现象相当普遍,也相当严重。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详细「科举制度的创始人」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科举制度开始于历史哪个朝代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考试制度是沿袭了古代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呢?

  关于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这个问题根据记载就知道是隋朝。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秦朝以前国家是通过世袭制选拔人才,它的弊端在于它只不能选拔有才有抱负的平民。汉朝则是察举制和征辟制,通过举荐来征集民间优秀人才。魏晋九品中正制初期为国家广收人才,但是后期受到贵族的阻扰,此时的人才选拔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此时已有了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动乱之后,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国家建立了,要想它能够运行下去,除了最高指挥官还需要众多能人贤士,为国出谋划策,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但是鉴于九品中正制给国家带来的危害,隋文帝决定以全新的制度选拔人才。

  这样,科举制度诞生了。科举制度就是国家组织大规模的考试以此来招募人才。科举制度虽然是面对全国平民,但是它分为严格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优胜劣汰,所选拔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隋朝的`安定与繁荣,并且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虽然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但是它却是在唐朝完善的。唐朝增加了明经和进士两科,而武则天执政期间,增加了武举考试,自此文武双全,人才辈出。科举制度萌发于魏晋,产生于隋朝,定型于唐朝,从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给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度从隋朝产生,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是采取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中国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被废除,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狂潮,社会风气也变得温文尔雅。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对象不再局限于世族达官贵人,而是全民参与,没有条件限制,不论是稚嫩少年还是垂暮老人,不论是寒门苦士还是名门望族,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自从实行科考后,为国家招揽了大量优秀人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和后人唾弃的秦桧都是进士出身,为官出仕。可以说科举制度不仅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发展,而且也使得国家安定繁荣。但是科举制度最终还是废除了,下面就来说说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虽然每个朝代都是依靠科考来选拔人才,但是每个朝代也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最显著的就是明清科考为八股文。八股文有着严格的格式,不允许考生去创新,去思考,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了。而且一些人为了能够做官,费尽一生都在参加考试,好比《范进中举》中主人公因得知中了,大喜导致晕厥并且疯疯癫癫了,因此可以说这时的社会风气是病态的,而且这种闭塞懒惰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因此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不仅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当西方国家进行着工业革命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中国人依然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当西方国家强迫打开中国大门时,这时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国民的落后愚蠢。

;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详细「科举制度的创始人」

科举制发展历程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吸收汉朝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始。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经历了发展、衰落和灭亡几个阶段,并促进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性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荐举人才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隋炀帝时又创设进士科,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唐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诗赋。制科考试有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合格后有朝廷直接授予官职。但在士人眼中,往往视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视。常科则先由吏部后改为礼部主持,每年定期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应试者最多。因诸科之中进士科难度最大,往往是百人中取一、二名,故唐朝进士科特别受士人重视。进士科考试合格者称为“及第”,“及第者”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荣盛之极,以致当时进士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和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一是乡贡,即非学馆出身,先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唐朝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唐太宗时扩大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宋朝对科举制做了不少改革。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廷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并分别登榜。同唐朝截然相反,元朝科举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我国古代科举史上以朱熹的《四书集注》考试,是从元朝开始的。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明清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时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为中央一级学校,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监生因来源不同,有贡监、荫监、举监等名目。府、州、县、卫设立的学校称为郡县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这是仕途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院试合格后才能称生员。考试程序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考生应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录取后再参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支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逢丑、辰、未、戌年的三月举行。会试录取者称贡士或进士,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凡贡士均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是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生答题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有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后比、束比的每一部分必须有两股两相排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这种严格的文体又称八股文。即“八股取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4830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新生入学被告知大一不允许报四级最后辅导员道出了缘由 下一篇:为什么有些高考生的成绩被屏蔽,高考屏蔽生是什么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