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康德说人非工具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论教育》是康德为数不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其指向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与今天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是一致的,而且他从哲学的角度,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康德用严肃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传授着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论教育》是康德为数不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其指向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与今天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是一致的,而且他从哲学的角度,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康德用严肃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传授着子女教育的注意事项,提醒我们不忘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和使命。

专家推荐

《论教育》一书虽说是在200多年之前出版的,但是其中的核心教育思想并未过时,仍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相信我国的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康德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助于改进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智慧与灵感。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孙进

当翻开这本写于200多年前的小册子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历史的风霜不曾钝化新锐的思想。我们面对着一位严肃又不失风趣的智者,他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传授着养儿育女的注意事项,更提醒我们不忘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和使命。他坚信:“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宋溟

精彩试读

以下内容节选自《论教育》一书的导读,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孙进。

《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教育思想

《论教育》一书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论及教育的性质、价值、方法、形式、准则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禀赋,并分析了如何处理教育中的自由与约束这一矛盾问题。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篇幅较长的“自然性教育”和篇幅较短的“实践性教育”两个小节。自然性教育针对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或者说自然禀赋,包括身体的养护和体育,以及心灵力量和精神的培养。实践性教育或道德性教育针对的是人的自由,旨在把人培养为能够自由行动的人,包括:培养技能的学校式教育(培养),培养社交智慧的实用性教育(文明化),培养道德的道德性教育(道德化)。(见下图)此外,本书的最后部分还论及宗教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

▲自然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

为什么今天仍有必要阅读《论教育》?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阅读这部发表于200多年前的作品?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康德在本书里分析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人都同样关心的基本问题。例如,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需要回答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问题;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需要在赋予自由和进行约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面临着如何妥当运用惩罚和奖励的问题。对于此类基本问题,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人的回答可能有所不同,但无疑都可以从康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获得启发。

第二,康德的教育思想吸纳了当时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改革教育学),本身就具有革新性和现代性。就像林克在出版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康德“了解并思考了彼时的新思想”,并且“他的有些眼光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人”。因此,虽然这部作品发表于200多年之前,但是许多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启发,有不少句子都可拿来作为教育箴言,例如:“人必须通过教育,方可成人。”“人们必须让年轻人学会,不是按照他人的标准,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老师不要表现出对某个孩子的偏爱和优待,否则法则就失去了普遍性。”

康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康德的教育思想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让下一代适应当前的世界,而是让他们有能力根据人的理念和使命创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教育技术的一条准则,尤其那些制订教育规划的人应该注意的是,儿童教育不应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应以未来的更美好的状况为准绳,即要符合人性的理念及其全部的潜能来进行教育。这条准则十分重要。通常父母只是教育孩子适应当代的世界,哪怕那是一个堕落的世界。他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以便能带来未来更美好的世界。”

二是康德的教育思想具有追求世界至善的博爱精神。他要求年轻人“对他人有博爱之心,有世界公民的观念。在我们的心灵中的关切包括:(1)我们自己;(2)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人。(3)世界至善。要让儿童知道这些关切,让他们的心灵对此产生热爱。他们必须为世界至善感到欣喜”。这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追求世界至善的博爱精神,让康德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所在时代和国家的界限,成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可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这部作品是人们走进康德教育思想的一条捷径。作为举世闻名的经典哲学家,康德的作品无疑值得任何时代的人去阅读。此书是他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作品,篇幅很短,而且因为是根据授课的笔记编写而成,所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不像他的其他哲学著作那么抽象难懂。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说是人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首选。

总之,《论教育》一书虽说是在200多年之前出版的,但是其中的核心教育思想并未过时,仍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相信我国的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康德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助于改进其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智慧和灵感。

文章节选自《论教育》一书,编辑时有删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康德说人非工具

怎样去理解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人是目的"是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系统的基础,是他的伦理学中最具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理性决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康德说人非工具

“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是谁的名言

康德(1724-1804)强调人不应该像物一样被用作工具或手段,而应该被视为目的。
原文:"除了上帝之外,人是至高无上的;人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人就是目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4971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学围棋有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吗,围棋提升最快的方法 下一篇:西方教育更注重什么,教育是家长和老师共同责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