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国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晚年研究人体科学
钱老口中的人才,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而是指大师级的人才。
那么国内的教育模式就真的培养不出大师吗?对此,引起过学术界、教育界大量的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钱学森在辛亥革命撼动封建统治的1911年,在上海的一个富足的书香之家,诞下一名男婴——钱学森。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之32代孙,
钱学森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提出,“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
钱老口中的人才,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而是指大师级的人才。
那么国内的教育模式就真的培养不出大师吗?对此,引起过学术界、教育界大量的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
抵得上5个师的钱学森在辛亥革命撼动封建统治的1911年,在上海的一个富足的书香之家,诞下一名男婴——钱学森。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之32代孙,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是新中国文史专家。
本就不平凡的身世、加上革命涌动的影响,让年少的钱学森身上除了勤奋刻苦,更多了一份民族担当。
1934年交通大学毕业后的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开启了他赴美留学的生涯。
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钱学森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28岁就和导师一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站在了世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顶端。
钱学森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了美国,钱学森异常兴奋,盼望着早日回国效力,当他放弃美国的一切,准备登船回国时,却被关进了监狱,家里被抄,行李资料被全部没收。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公开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消息很快传回国内,在党中央和科技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外交斡旋,终于用4名被俘虏的美军飞行员换回了大洋彼岸的钱学森。
1955年,钱学森一家也历经万般磨难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功勋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的导弹、原子弹的首次发射至少节省了20年。
钱学森
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晚年的时候,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这一问题。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在近代没有成为全球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没有产生大量科学与学术大师?这一系列疑问,是对我国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科技发展的灵魂拷问。
我们分析问题根源的同时,就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学术大师。个人综合多方面的定义,认为大师是指那些有高尚的学术品格,有独立的学术见解,有超前的学术创新的学者。高尚的学术品格,说直白点就是“不做假、不浮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行政本位的学术管理制度中,只要一走上领导岗位,就会出席各类高端研讨会议,发表各种论文观点,说的话也被当成“至理名言”。但国内学术界丑闻不断,甚至出现个别一流高等院校的教育界“封疆大吏”存在学术造假,更不用说一般的教授、学生了。
钱学森
网络技术的应用,让学术论文成为公开兜售的商品,不同类别、不同领域、不同难度的论文都被明码标价。虽说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印证了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就现在来看,除了部分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从来不收版面费,在其余期刊上发表文章,不仅没有稿费可拿,而且还要交版面费,不同级别的期刊收费标准也不一样,这着实是一种怪象。
独立的学术见解,这就需要呵护天赋兴趣的土壤,培育怀疑批评精神,以及给学术研究以自信心的教育和科研管理制度。但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对于评判的标准就是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设置标准答案。
在漫漫的求学道路上,对于那些思想发散、敢于提出与标准答案不同见解的学生,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鞭策”下,被消磨的只剩下自卑。
超前的学术创新,在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中,科研经费由上级部门掌管,配套经费的课题都由相关部门圈定,你想要经费,科研题目就需要按照上级要求,或者按照上级圈定的方向。
如若你坚持自己的研究课题,那对不起,不仅没有充足的经费,而且学术成果也会不受重视,最后按照相应的标准,连晋升职称的机会都很渺茫。
屠呦呦既是时代之幸,又是时代的悲哀,作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却仅仅是中医科学院的一名研究员,不是教授、更不是院士。
然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有1600多名院士,我们相信绝大部分院士都是在各自领域的核心领军人物,也都拥有领先的创新成果,但其中是否存在滥竽充数者,就不得而知了。
屠呦呦
“钱学森之问”也是中国教育之问、国家前途之问钱老提出这一问题的21世纪初期,正值改革开放成果和矛盾问题同时凸显的一个历史交叉期,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奔赴以美国为主国家接受西方教育,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优秀的人才都留在国外长期定居,其中不乏国家花大气里培养的中青年科学家。
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大量爱国青年顶着艰难险阻回国效力,如今却出现这种情况,无不令人叹息。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怀着对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关怀和担忧之情,钱老才提出了“钱学森之问”。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没有大师?
有人认为是体制的问题,也有人归结于教育方向的问题,但在我看来,既然大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体制可以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破解,教育方向可以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步改变,归根结底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我看来,中国培养不出大师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从近代以来形成的对科学盲目迷信的态度。
钱学森
马克思哲学里面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是建立在被众多人认可的基础上面的,当然真理也可以被人推倒,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比如说,牛顿的三大定律被认为是近代物理学界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但也只是在相对理想的状态下才成立,在速度达到接近光速的前提下,三大定律就变的不再成立。
再比如,在数学领域,我们所熟知的所有公式都只是在假设条件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来的,因此,依托这些公式推导演算出来的定理也都只能是假设。
但在我们国内,无论任何领域都要追求结论,要结论就需要一定的评判标准,就比如学生就是用考试来排名,所有的考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且在大多条件下,答案和评判标准都是唯一的。这种被逼无奈的评判方式也逼迫着“教书先生”把假设当成一成不变的真理教授给孩子们。
僵化的教育思维,就像一张张网,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把一颗颗天真烂漫、放荡不羁的心灵层层包裹,在带给你所谓“安全感”的同时,却也透不进一丝自由思维的阳光。
数学
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和人才断层的问题,中国教育急于追赶、忙于“补课”,不得不承认,我国在普及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中坚力量。
但同时,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10多年的应试教育,使中国的学生大都变成了考试“机器”,在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距。
大部分知名的大师级人物在少年时代往往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乖孩子”,比如郭沫若在中学时代,并不是“学霸”,国文只有55分,倒是在数学和生物方面成绩比较优异,然而着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代文豪。
再比如,爱因斯坦对他的母校——路提波德中学并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而就是这位老师眼中“学渣”成为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
怀疑的态度是创新创造的源泉。健康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人格上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合法公民的基础上,用包容的心态和发散的思维去培养整个民族的怀疑精神。然而我们目前大部分的教育方式恰恰是在铲除怀疑的土壤、扼杀怀疑的火花,培养循规蹈矩的“乖孩子”。
从以上分析情况来看,钱学森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不出大师,而是缺乏培养大师的土壤,把拥有大师潜质的人才扼杀在摇篮里了。
钱老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错误完全归咎于教育。事实上,大师成长的时期分为多个阶段,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应该是大师炼成的黄金阶段。
一个健康自由的社会,应该是智力最高的人搞科研,其次一等人的搞教育,再次的搞政治和经济,而在中国社会中,却不尽人如意。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
钱学森
不管是想经世济民,还是觊觎“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进入仕途都是首要选项,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中国作为全世界唯一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人才大国。人才大国同样也应该走出更多影响世界的大师。尽管路途很艰辛,但我们应该始终坚信:经过国家的一系列深层次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用人机制、科研管理机制将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而且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莫言和屠呦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师云集,未来可期......
为什么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的时候才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这样的问题?
晚年的钱学森对着国家领导人发出:“为什么中国没有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的疑问,那这是为什么呢?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国内是硕大的国土,贫弱的人民,满地的文盲,破败的工业。国外是列强虎视眈眈。这时候国家在长身体,你要求国家去研究基础物理学。那玩意能干嘛?填饱肚子还是强国?
中国明智的选择了填饱肚子和强国的应用物理学。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他们即使有爱因斯坦的能力,国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供他们挥霍。一切以应用为主,所以我们站在爱因斯坦的肩膀上研发出来核弹。
中国外部环境太差,同时与苏美印交恶。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逐渐改变环境。事实证明了中国的决策正确。核弹成了中国定海神针,并多次起到作用。而当我们开始改革开放时,应用物理学更是大放异彩如今的华为专利,大疆技术其实都是科学。
钱学森确定感到悲哀!如果他在美国,以他的智商成就应该在杨振宁之上,可惜他在中国为了中国应用学科贡献了一辈子,老了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也是提醒领导人,是时候发展基础学科了。而中国也确实开始发展基础科学。但这需要时间。美国崛起于45年以后,其诺贝尔奖大半来自20年后,从65年开始。我相信中国现在开始崛起,只要不间断2035年以后,诺贝尔奖会大面积花落中国家。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当时提出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他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原因之一。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很遗憾,“钱学森之问”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们还未能给出满意的回答。事实上,很多大学、教育家等都在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可究竟如何解答钱学森的提问,大家众说纷纭。这几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钱颖一教授的说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钱颖一说:“我们的教育方法中,靠认真刻苦,靠时间投入,靠死记硬背,靠大量做题,靠反复练习,可以让考试成绩优异,让钢琴演奏熟练,让生产成本降低,但这些都不能替代创新和创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