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思政课,为什么思政老师越来越吃香
近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思政课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进一步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如何让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日前,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数据,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思政课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进一步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如何让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功能?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宁、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向明。
思政课抬头率显著提升,教学队伍不断壮大,正在成为一种能力式教育
记者:作为长期工作在思政课教学一线的教授,据您观察,近年来思政课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改变?
高宁:我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改变。一是大家越来越喜欢上思政课,学生思政课的评教分数稳居于学校平均分之上;二是思政课教学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数量增加,且教学质量不错,教学潜质好;三是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每位老师都努力将课本中的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四是越来越多非马克思主义学科本科生在毕业时选择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最后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改变——学生的思政能力不断提升。
何谓思政能力?我认为包括理想信念,对政策的关注、研究能力,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能力,以及思想表达能力。很多学生选择将专业知识和“国之大者”联系起来,投入到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创业创新项目中,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由此可见,如今的思政课正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不仅是认同式教育,更是能力式教育。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国家的政策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相比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困难更大。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高素质人才放弃了条件优厚的高薪职业而选择投身思政课教育,背后是政策号召的力量,也是青年教师们对立德树人事业的热爱与信仰。
王向明: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上思政课的积极性和抬头率较以前都有较大的提升,这个变化是能够明显感受到的。
积极的变化来源于何处?最根本的原因是大环境的改变。“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三年前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列宁曾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前几天在学校食堂吃饭时,我听见有同学感慨,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同学们真真切切体会到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思政课老师们讲授的理论,同学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从而更好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9年秋季开学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就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融入2017级本科生必修课教学方案。此外,我们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鼓励并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研讨,建设好“周末理论大讲堂”“同备一堂课”等品牌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彻底的思想理论,教给学生观察认识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
记者:如今的思政课越来越“活”,您认为在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之下,思政课应该始终坚持不变的内核是什么?
高宁:第一个“不变”是政治方向不变。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核心使命,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我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第二个“不变”是主责主业不变,思政课的主责主业是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创新重要观点,以及在全国两会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这都是思政课需要学习贯彻的重点之一。
第三个“不变”是理论深度不变,思政课的目标是“政”,但关键在“思”。当今社会不缺信息,缺的是思想。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所以老师要以深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其形成系统科学的思维,最后促进学生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将小我融入大我。
王向明:授课形式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但思政课始终不变的内核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有些人认为,讲理论就一定枯燥,要是讲得浅显了就没有理论深度,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党的理论本身不是生涩、难以理解的,相反,其实它很好理解,关键在于老师怎么把概念通过鲜活的事例讲清楚。比如我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就选择以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为切入口,容易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理论都能在历史事实中得到印证,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一位思政课老师应该修好的必修课。
走出教室、走向国情社情一线,在观照现实中阐释真理的力量
记者: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在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大思政课”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高宁:“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课堂着眼的视野之大、格局之大。无论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还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举国上下的共克时艰、脱贫攻坚战中一线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都是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课”的重要功能。我认为“大思政课”的授课主体依然是思政课教师,老师应该多渠道多角度搜集各种各样的素材,将鲜活的故事融入到课堂之中。
除了结合社会生活讲课之外,思政课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我们的社会实践采取的是双导师制,专业导师负责解决专业问题,比如科技如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思政导师则在政策、调研、写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文献查阅、政策研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找到兴趣或专业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
王向明:对于“大思政课”,我的理解是所有专业所有老师都有立德树人的责任。纵观人类教育史,无论是具有显性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各类专业或技能教育,都必定内蕴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比如新闻学专业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关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知识与技能,更要引导学生认同和遵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经济学专业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及其实践运用,更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
“大思政课”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沈东方)
你喜欢思政课吗?为什么?
喜欢,老师们会用案例、情境、体验等形式来讲解,很有兴趣。学校思政课有一个传统,课堂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学生自选主题,对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进行解说,分享自己的观点,同学互评打分。
这样的时事演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关注热点新闻的好习惯,对国家的大事小事有所了解,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扩展资料
中学思政课以育人为主要目标,围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上好一堂思政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讲得很抽象,又可以讲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既是高大上的理论,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思政课是一种‘无痕德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认同。
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关注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有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个体在适应社会、建立情感、克服困境方面的生存需要,满足了个体在智力、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等方面的精神发展需要,满足个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个体根源。因为:
1、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而目前人们远远没有达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思想进步提高,优秀的思想品质促进人的成功。
3、资本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巩固我们的思想阵地。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爱国情感、较强的法制观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渠道我们的教育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些素质中德育是关键。一个人有德无才固然不可取,但有才无德则更为可怕,对社会的危害也就更大。有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比较模糊。还有些学生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上不求进取,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帮助他们澄清思想,提高知识,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情操。
2.思想政治课是增强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小学到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入。一个人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国外,热爱自己的祖国是衡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的- -个重要标准。政治课教学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思想品德教育,它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感到祖国的可爱,增强其强烈的爱国感情,从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3.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法制观念的最好阵地,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对法律的理解,成为遵法守法和维护法律的模范。思想政治课教学通过向学生讲授《宪法》、《民法》 、《刑法》 、《劳动法》、《经济合同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等法.律常识,明确法律的强制性,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及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也侵入到我国,对公民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真正按法律要求去做,从小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思政课是关系党的千秋伟业后继有人的重要课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党的事业就是在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的艰苦奋斗、前仆后继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的。党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接续奋斗,需要每一代青年人都跑好自己的历史接力棒、走好自己这代人的长征路。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思政课正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只有理直气壮、坚持不懈地办好思政课,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才能让党的千秋伟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