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的经济发展「许昌经济发展迅猛坐三望二还有多远」
而如果要说到河南第三城,那么争议就很多了。论全市的经济总量,那么南阳市当之无愧。但是南阳地盘大,人多,虽然各项总量看上去都还可以,但是人均下来就不好看了,几乎每项都是全省倒数。而新乡则是传统上的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甚至十几年前网上一度传出新乡取
如果说洛阳是河南第二城,那么几乎没有人反对,因为洛阳是河南唯一一个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的非省会,科教文卫财都很不错,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短板。如果非要说有,就是县域经济不够强,还有一些很穷的县的脱贫任务很重。此外洛阳民营经济不够壮大,国有企业存在感很强。
而如果要说到河南第三城,那么争议就很多了。论全市的经济总量,那么南阳市当之无愧。但是南阳地盘大,人多,虽然各项总量看上去都还可以,但是人均下来就不好看了,几乎每项都是全省倒数。而新乡则是传统上的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甚至十几年前网上一度传出新乡取代洛阳成为河南第二的言论。新乡的长处是市区经济很强,虽然辖区面积河南倒数,但是新乡市区的经济总量力压底盘很大的南阳市区,而且新乡的教育、科技、医疗都很强势,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缺憾就是经济总量差那么点意思,直到去年也没能突破3000亿元。
那么有没有哪个城市经济总量看得过去,人均也不差呢?河南省GDP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洛阳,南阳,许昌,周口。其中郑州破万亿,洛阳破5000亿,其他三市都在3000~4000亿之间。最高的南阳突破3800亿,最低的周口接近3200亿,相差都不算很大。但是问题就在于南阳和周口都是人口大市,所以人均就很低,都没能够突破4万元大关。而第四名的许昌总量接近3400亿元,人均更是达到7.6万元,位居全省第三,不仅远远超过南阳和许昌,也把新乡甩在身后,甚至还超过了洛阳,十分强悍。
许昌还是中原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末首都,是魏国“五都”之一。三国风云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故事,致使郭沫若先生写下了“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的感慨。甚至于许昌的老城区的名字就叫“魏都区”。除此之外,历史上许昌的“颍川郡”也是名人辈出,多名门望族,文化积淀不可谓不深厚,对无法媲美在全国都首屈一指的河南府(洛阳)和开封府(开封),但也可以跻身名郡大府之列。
许昌的经济活跃和发达程度自不必多说。仅仅440多万人口的许昌却拥有许继,众品,森源,瑞贝卡,黄河旋风等诸多国内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此外,许昌还是零售业的一股清流的胖东来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可见许昌商业之繁荣。
那么许昌能否名正言顺地坐上河南第三把交椅,甚至坐三望二呢?在笔者看来,许昌需要坐三还需要再多些努力,而望二并不是许昌中近期的目标。
我们夸了许昌那么多,那是不是许昌就没有缺点了呢?当然不是,许昌当然是有缺点的,而且十分明显,那就是教育和医疗很弱,市区规模也偏小。整体上来看,许昌更像是多个县的集合,而不是一座城市带了几个县。我们接下里一项项说。
许昌的教育是许昌人心里一直的痛,不管是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许昌在省内非省会都不显山不露水。高中教育强如周口,高等教育强如开封,而许昌则什么都没有。2019年高考许昌一本上线人数只有4991人。更为令人心痛的是,许昌每十万人里高中在校人数为河南倒数第一,初升高(普通)比例则是全省倒数第二。可以说许昌的高中教育是失败的。
而在高等教育这一块,许昌也是败得一塌糊涂。迄今为止,许昌只有许昌学院一座本科院校,而且在省内的排名都很低,规模也比较小。实际上许昌的本科在校生人数约为2.1万人,在全省居第十二。但是特别要说明的是,如果排除掉没有本科学校的省辖市,许昌排倒数第二,低于周口,高于驻马店。
在医疗卫生方面,许昌的表现也比较差劲,不仅质量不高,而且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许昌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为全省倒数第四,为53.65张,而这一指标的全省平均值为63.35张。排在许昌后面的分别是商丘,信阳两个“经济塌陷区”的市和济源这个县级市。毫无疑问,除了教育之外,许昌的医疗卫生条件放在全省看也比较差,甚至可以说十分差。
如果说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为什么许昌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如此之差,跟经济水平脱钩如此严重呢?
笔者认为是因为许昌市区长期以来偏弱。我国的特点就是医疗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但是如果了解许昌的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许昌市区长期以来只能用“惨”来形容。这个“惨”能惨到什么程度呢?许昌市区(魏都区)面积一度是全省最小的,甚至不足1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这样的规模显然是跟“中心城市”四个字不沾边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许昌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实际上因为县域经济发达,魏都区与长葛,禹州如果行政区划来看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十分落后。前面我们提到的许昌的大公司,除了许继之外,实际上并没有一家在魏都区。瑞贝卡在建安区(许昌县),其他的黄河旋风,森源,众品都在长葛市。而禹州市则号称是河南第一大县级市,市区规模颇大,全市城镇人口数达到56万,不输于魏都区。
这种情况直到许昌县撤县设区才得到缓解。但是建安区的成立也之不过是2017年的事情,距今不过三年,一时间还无法改变许昌“县强市弱”的局面。虽然经济总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建安区毕竟是县,各种配置都跟不上,无法为许昌市区的教育,医疗资源“增砖添瓦”。
从这个角度看,许昌要“坐三”还需要补齐短板,而“望二”则显得有些遥不可及。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在于社会发展水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