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急性腹痛的诊治,急性腹痛怎么治疗最快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常见于泄泻、痢疾、疝气、虫积、肠痈及妇科疾病中,多由寒邪内积、脾阳不振、饮食停滞等引起。西医学中急性肠炎、痢疾、阑尾炎、痛经等均属本证范畴。
治疗急腹痛常用的一针疗法穴位有内关、梁丘、四花上、四花中、四花外、神阙、胆囊等。四花上、四花中、四花外之解析详见本章第一节。
内关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法】
取一侧内关穴,用毫针直刺,深达对侧外关穴皮下(以能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常见于泄泻、痢疾、疝气、虫积、肠痈及妇科疾病中,多由寒邪内积、脾阳不振、饮食停滞等引起。西医学中急性肠炎、痢疾、阑尾炎、痛经等均属本证范畴。

治疗急腹痛常用的一针疗法穴位有内关、梁丘、四花上、四花中、四花外、神阙、胆囊等。四花上、四花中、四花外之解析详见本章第一节。

内关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法】

取一侧内关穴,用毫针直刺,深达对侧外关穴皮下(以能触到针尖为准,但切勿穿透皮肤),然后反复施行雀啄提插手法,并嘱患者深呼吸多次,轻揉腹部数分钟,直至腹痛消失后再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若取双侧内关穴,则可由医师或护士代为抚摸、揉按腹部。

【解析与经验】

本法适用于胃痉挛、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肠痉挛、胆道蛔虫、胆囊炎等引起的急性腹痛。急腹痛的主要原因为气血运行失常,所以针刺治疗应以调理气血为主。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标幽赋》云:“胸满腹痛刺内关。”《玉龙歌》云:“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内关穴不但主治胸腔疾病,也是治疗腹腔内诸症的要穴。

外关属三焦经络穴,内关属心包络,心包经起于胸中,循胸出胁,历络三焦。《针灸大成》把心包称为阴血之母,三焦称为阳气之父,两者统调全身气血功能,故取内关透外关治疗气血失调引起的腹痛效果甚好。

又内关与足厥阴肝经同名经相通,肝主筋、主痉挛,针刺内关透外关配合深呼吸治疗急腹痛,可缓解腹腔脏器受到各种刺激时产生的痉挛状态,止痛效果甚佳。

梁丘

【位置】

仰卧或正坐,垂足,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膝膑外上缘上2寸处取穴。

【针法】

取梁丘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进针,直刺1.2寸,行雀啄提插手法,嘱患者深呼吸,并同时揉摩腹部,直至腹痛消失后再留针6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反复行雀啄提插手法,并揉摩腹部,嘱患者深呼吸。

【解析与经验】

郄穴乃本经气血聚集之处,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甚强。梁丘穴系足阳明经郄穴,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梁丘穴实为多气多血之经的多气多血穴位,是全身调理气血作用最强的穴位,尤其适用于气血不和之急性症状,具有舒肝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胃腑病症,尤其是急性胃腑疾病。

梁丘穴也是治疗腹痛及急腹痛的有效穴。临床上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腹痛,梁丘穴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这是因为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手足阳明经相通,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实践证明,针刺梁丘穴止痛效果迅速、安全、简便,是治疗急腹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临床针刺梁丘治疗急性腹痛多例,实践证明止痛迅速,腹痛全部缓解,但待腹痛缓解后,应对原发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另外注意本穴孕妇忌用。

神阙

【位置】

在腹中部脐中央。

【针法】

艾炷隔盐灸法。

①患者仰卧露腹,将食盐研细后,经锅炒制填满脐部。切取厚约5毫米的生姜1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置于脐上,上面再放大艾炷点燃施灸,灸5-10壮。

②患者仰卧露腹,将食盐研细后经锅炒制,均匀铺于脐孔(神阙穴),厚约0.3厘米,直径2~3厘米,再在上置艾炷1壮,点燃。

待烧至刚有温热感时,用汤匙压灭其火(注意不宜烧得过度和压得过猛,以防烫伤),脐部有较明显的烧灼感向腹中扩散,从而加强了艾灸通经脉的效果。运用此法须注意勿烫伤皮肤,灸治过程中如感觉过热可添加食盐。

【解析与经验】

神阙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开窍复苏作用,为温阳、回阳救逆之要穴,但本穴只宜灸不宜针。本穴位于脐中,能大补元气,健脾益肾,该处在胎孕时以脐带连接供给胎儿营养,为生命之根蒂,故温灸神阙可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肾气,对全身都有调节作用。

对于寒邪入腹及过食生冷,寒滞于中,阳气不得通畅,气机阻滞之急性腹痛腹泻,灸神阙能回阳救逆,温阳暖腑,散寒止痛,不仅止痛,且可止吐泻,通便排气,消除腹胀。

胆囊

【位置】

在阳陵泉下1寸左右之压痛明显处取穴。

【针法】

毫针针刺法。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针深1~1.5寸,得气后加大旋转幅度及频率。本穴针感以明显酸、麻、胀为常见,针感强烈者止痛效果非常明显。得气后留针30~6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行强刺激手法捻转、提插约30秒(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镇痛见效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半小时,每能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解析与经验】

胆囊穴为新发现的经外奇穴,首载于《中华外科杂志》。本穴在阳陵泉下1寸左右之压痛点,主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等胆囊疾患,故称为胆囊穴,又称胆囊点。

胆囊穴在阳陵泉下,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上,在阳陵泉下外丘之上,正处“合”“郄”之间的重要位置。足少阳经之合穴阳陵泉能治胆腑病,郄穴外丘善治胆腑及胆经急性病症,胆囊穴在此两穴之间,同时有此两种作用。其取穴系在胆绞痛发作时,于压痛之处针刺该穴,针感甚强,能诱发循经感传作用,取得“气至病所”的治疗效应。

由于胆囊炎、胆石症等引起的胆绞痛多为胆腑实证,“实则泻之”,“闭者决之”,针刺胆囊穴宜采用强刺激泻法,止痛效果较好。有研究表明,针刺胆囊穴能够调畅胆腑气机,使胆囊收缩,胆汁随之排出,胆腑得通,“通则不痛”,故针刺胆囊穴对胆源性急腹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引起的胆绞痛有明显效果。

金津或玉液

【位置】

在舌下两旁紫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针法】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1次即可见效。

【解析与经验】

金津或玉液为经外奇穴。两穴位于舌下,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和疏通经络作用,凡瘀血阻于舌窍,刺之有效。舌为心之苗,胃之经脉属胃散脾,上通于心,故刺舌下脉络有调理脾胃、和胃降逆之作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所致腹痛更佳。

附按

除上述穴位外,经外奇穴阑尾穴亦常用于治疗急性盲肠炎之急性腹痛。

阑尾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于阑尾发炎时出现压痛点,快速进针,针深1~1.5寸。得气后加大旋转幅度及频率,本穴针感明显,以酸、麻、胀为常见,针感强烈者止痛效果显著。

得气后留针30~60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行强刺激手法捻转、提插约30秒(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镇痛见效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半小时,每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513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春季容易拉肚子怎么办,食物轻微中毒拉肚子怎么办 下一篇:经常放屁的人究竟怎么了到底是不是肠胃出了问题,经常放屁是肠道出毛病了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