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多少万人,高校毕业生超千万就业难何解

距离毕业仅一个多月,春招也步入尾声,黄倩在她64K手账本上又划去了一个就业选项——“山东青岛某区事业编制人才引进申考,失败”。
黄倩是武汉某双一流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这个手账本是她自大四开始时,为记录未来一年升学、求职经历而特地准备的。“考研,失败;选调生,未录用;武汉某初级中学教师编招考,未录用;湖北省考,延期……”眼看着被写下又划去的一个个毕业去向,黄倩不禁陷入了彷徨。
黄倩的经历并非个例。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破千万”,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

距离毕业仅一个多月,春招也步入尾声,黄倩在她64K手账本上又划去了一个就业选项——“山东青岛某区事业编制人才引进申考,失败”。

黄倩是武汉某双一流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这个手账本是她自大四开始时,为记录未来一年升学、求职经历而特地准备的。“考研,失败;选调生,未录用;武汉某初级中学教师编招考,未录用;湖北省考,延期……”眼看着被写下又划去的一个个毕业去向,黄倩不禁陷入了彷徨。

黄倩的经历并非个例。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破千万”,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面对就业大考,为了给毕业生找到更多的机会,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门到人社部门,从高校到企事业单位,已落地了多项“保就业”措施,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扩招,相关工作还将持续并有所延长。

不过,随着毕业季临近,叠加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影响,“何去何从”仍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心中的未知解。

去向变化:考研、考编和大厂

黄倩告诉第一财经,去年下半年,在辅导员第一次统计他们班的就业去向时,全班20余人,除了保研生外,100%选择了考研。

“辅导员得知后,虽然感到意外,但也并没有劝我们择业。”黄倩解释称,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中学老师的入职门槛,普遍升至硕士及以上;虽然也有学校给予本科生报名机会,但在一众海外留学背景、硕士乃至博士生的简历之中,本科生很容易被埋没。

根据麦克思相关研报,截至2020年,“教育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数量最多的行业类之一,近五年“教育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明显,而当年本科生占比则为17.0%。相较于考取教师编制,往年来看,教培机构对英专毕业的本科生需求更多、标准浮动空间大,是黄倩们的主要去处。

一名高校英语系辅导员对第一财经表示,无论是去年秋招还是今年春招,教培机构投放到市场上的名额和员工薪资待遇均出现锐减,而大量有教学经验和成果的教培老师持续流入就业市场,还消耗了短期教育市场的部分用人需求,今年毕业的英专生就业难。

“但考研成功的寥寥。”黄倩称,今年他们班考研成功的不到三成,其中还包含跨考教育学、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的同学。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一年增长了85万人,增长率达23%,为中国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次。另据新东方4月发布的《23考研年度报告》,2022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预计将达120万左右,录取率预计为26.3%。换言之,今年考研落榜的人数预计有337万人。

由于考研和国考、秋招时间相近,而湖北省原定的省考时间为3月,即考研结果公布的月份,黄倩一下子错过了许多备考、找工作的好时机。

同样感受到出路变少的还有建筑、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

高鑫是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生,他所在的大学该专业被列入“广东省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名单。但同样因准备考研而错过秋招的他发现,今年春招时,在“脉脉”等求职软件中,一些“大厂”软件开发类岗位的招聘信息都消失了。“明明去年秋招时,这类岗位缺口还挺大的。”

另一名某985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杨璐则在今年毕业季参加了多轮“大厂”战略、产品部的管培生招考。她发现,同她一齐进入面试环节的大都为清华、北大、港大等境内外知名学府的硕士生乃至博士生。

“最终,我放弃了一个坐标在北京的某大厂管培生机会。”杨璐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语气中并未带有犹豫。她称,近期她听说了不少大厂裁员消息,尤其是大厂里的非技术岗。

和杨璐选择不同的是,今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研究生高雯最终和某互联网大厂签约。

“被录用的是产品岗。”高雯告诉第一财经,同院系里,和她一样,做出这样跨专业选择的人并不少。“往年,地产公司是我们专业较热门的一个选择,进入就是高薪预定。但今年行业岗位招聘信息减少了,毕业生们的预期也发生改变。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工资水平。”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也显示,近三年来,互联网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虽出现下滑,但仍是持续释放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而根据对重点院校(985/211)毕业生的就业偏好调研,互联网行业同样是近三届毕业生投递人数占比最多的行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对高素质毕业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体制内的“独木桥”之争

即便湖北省公务员招考延期了,黄倩还是决定放弃备考。

黄倩所在的外国语学院,今年共计有约90名毕业生,而在该学院“2022年毕业生(本科)意向统计名单”中,选择考公或考编的人数就超过了30人。而在二战考研的群体中,也有近半数表示会同时准备考公或考编。

“竞争压力实在太大了。”她举例称,在武汉,如果是考编,今年连一个武昌区某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事业编招聘,报录比都达到400:1,而一个公立初中的英语老师岗位招聘,报名人数也常常超过300~400人。

斟酌再三,黄倩最终放弃了在武汉考公或考编。随后,她盯上了山东某地的人才引进计划。

“第一,走人才引进通道,无需笔试,只用面试,这样节约了我继续寻找planB的功夫;第二,该区此次人才引进计划口子开得很大,两年内毕业的重点高校本、硕、博全日制生均可报名。”黄倩称。

但也因此,在这个“公务员工薪水平一般”的城市,该人才引进计划仍吸引了众多来自省内外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们。黄倩回忆称,专业门槛最低、也是她唯一有报名资质的“综合管理岗位”招录30人,但该岗位报名人数就超过了4000人。“仅是将清北复交的研究生筛出,规模就超过了录用人数。”

和预期一样,黄倩报考的消息最终石沉大海了。

不过,黄倩并没有打算回老家。“我的老家在黑龙江鹤岗,那边没有什么优质企业,进入体制的工资待遇也不高。”

不同于黄倩的选择,记者采访发现,更多就读于一二线城市、准备进入公务员体制的毕业生,选择返乡就业,而各线城市也往往为返乡毕业生提供优待。

李睿聪是东部某一线城市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他打算回广西老家,而他回乡就业的路径是加入当地的“三支一扶”计划。

所谓“三支一扶”,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服务期一般为两年。期满后,服务人员可凭《服务证》享受中央、自治区有关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的各项优惠政策,此外,继续深造也可享研究生招考加分政策。

“一方面,今年就业形势不好,而我还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这个针对毕业生的基层服务岗位,既可以让我实现生活自给,又能在日后求职中增添一个优势。总体而言,我对这份工作是满意的。”李睿聪称。

“用好基层就业空间。”5月13日,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再次强调,要压茬推进,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

然而,面对更加充实的基层岗位,相关用人市场的竞争却愈发激烈。其中,招聘门槛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选调生招考尤是如此。

一名湖北荆州的基层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两年市里累计释放的选调生编制名额较之以往更多,但岗位竞争却有增无减。对于省内高校毕业、有留鄂计划的毕业生,选调生无疑是一个“有发展前景和晋升空间”的岗位。

随着选调生招考持续扩编,该名基层工作人员提出了隐忧。“前两天,我们人社厅的领导还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及,这两年是考编的黄金期。武汉疫情暴发的当年,选调生连续招了两轮,今年因为经济形势,为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又进行扩编。如今,体制内的编制已经应拿尽拿,家底都掏空了。之后几年,编制名额可能会出现明显减少。”

高校老师:“比学生还要着急”

“企业不急,毕业生不急,老师却急坏了。”

周贺是安徽某医科类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他告诉第一财经,相较于其他行业,医学专业今年整体就业形势较为稳定,全校本科生就业率预计在48%左右,但毕业生群体存在“慢就业”倾向。

“慢就业就是学生就业主动性差。”周贺解释称,医科院校学生在经过5年本科学习后,就业期望值本身就相对较高,加之这两年医学专业市场需求量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待价而沽的心态。此外,疫情影响下,北上广深等城市的企业、医院,来皖进行线下招聘的数量减少了,供需难以及时对接也是造成“慢就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给毕业生开拓更多市场化的就业机会,早在3月9日,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该专项行动旨在鼓励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做好“走出去”“请进来”“促对接”的相关工作。

与这些由学校“访出来”的岗位相比,周贺称,学校通过搭建云招聘平台,让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自主选择,最终达成双向就业协议的可能性更高。

“但这也仅仅是个折中选择,很多行业资深企业还不太信服这种招聘方式。故此,今年就医学专业而言,很多知名企业在本省内招聘毕业生的规模更大、频次更高。”周贺称。

再过一周,学校电子离校系统就正式开放了。看着手账本扉页圈红的毕业日子逐渐临近,黄倩找工作的心态从最初的焦虑变得佛系起来。

“也不是说没就业机会。我目前至少拿到了一份offer,是一家建筑类国企的管理岗,但因为需要去佛山的项目工地待两年,可能不太适合女孩子。”黄倩称,之后的半个多月里,如果没有收到更合适的offer了,她就只能先硬着头皮上岗。

至于来年要不要二战考研,抑或换一份工作,黄倩表示,她也说不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黄倩、高鑫、杨璐、高雯、李睿聪、周贺为化名)

作者:吴斯旻

来源: 第一财经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多少万人,高校毕业生超千万就业难何解

30人编制4000人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该如何解决?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多少万人,高校毕业生超千万就业难何解

30人编制4000人来抢,本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多大?

30人编制4000人来抢,本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多大?这几年大家压力都大。



比如:我同事家的女儿,在北京读法律。去年大三实习阶段,向北京几家500强企业投放简历,都被入取了。最后挑一个较大的500强企业进入实习。实习结束后,评语为优秀。毕业想应聘这几家企业工作,却被拒绝了。孩子很沮丧,就想留北京,不知如何是好?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就业形势吧。

1、到企业去。

因为疫情再次大爆发,各企业一直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各企业刚刚恢复生产,原有企业员工还没全部上班,应届毕业生再来加入,特别是学文科的毕业生加入企业,不懂技术又不能到笫一线工作,做文员又不需要太多,所以很难被应聘进去。

2、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每年招聘职位有限,并且每个职位都有具体要求。比如教师、医生专业要对口;法院、检察院要求学法律的,上千万应届毕业生走独木桥,考上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毕业生还得另寻它路。

总之,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好。但又不能呆在家中。我给三个选择可参考。

一是放宽条件。放弃大都市工作环境,上三、四线城市工作,甚至到基层工作。只要暂时有一定收入,自给自足,不肯老就可。等经济好转再说。

二是愿意考研的继续考研,再学习二年,积累知识。学历高,毕业后找工作机率大,前景会很好。

三是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先干干。等国家经济情况好转,愿意出来找工作再找,自己当老板干的很好的还继续干,这样两不当误,又有收入,又积累了工作经验,一举两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5174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学生廉洁教育重要性,大学廉洁教育 下一篇:日本对幼儿的教育,日本幼儿园教育是怎么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