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教育公平的核心意义是因材施教吗,吴国平二审判决
一所优秀的学校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校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在线有幸邀请到一批优秀的中学校长对话,于宏观处感受中国基础教育70年来的伟大成就,于微观处体味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治理经验,以及他们的情怀。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有莫大的启发与借鉴!
本期嘉宾:镇海中学校长 吴国平
吴国平,高级教师,2000年8月开始担任镇海中学校长。工作30多年来,吴国平的职业生涯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在镇海中学工作期间,学校的整体实力领跑浙江省基础教育界,被
前言:
一所优秀的学校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校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在线有幸邀请到一批优秀的中学校长对话,于宏观处感受中国基础教育70年来的伟大成就,于微观处体味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治理经验,以及他们的情怀。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有莫大的启发与借鉴!
本期嘉宾:镇海中学校长 吴国平
吴国平,高级教师,2000年8月开始担任镇海中学校长。工作30多年来,吴国平的职业生涯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在镇海中学工作期间,学校的整体实力领跑浙江省基础教育界,被誉为“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一流优质教育”的典范。
沧桑巨变,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陈志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您怎么看待这70年来基础教育的发展?
吴国平
这70年,中国基础教育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第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文盲比率大幅下降。
第二,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让所有人都有书读,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已经做到了有好书读。
第三,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我们也逐步摸索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体系和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陈志文
您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
吴国平
1974年夏天,我初中毕业。尽管学习成绩不错,但在那个靠推荐读高中的年代,我因家庭成分是“上中农”没有获得推荐资格,回到农村老家务农。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并不清楚要考什么内容,也不知道能考什么学校,就去报名了。因为是初中毕业,我报考的是中专。
讲实话,初中时,限于时代特征我们一年级的时候读了一些书,二年级就没怎么读书了。但那时就想,高考是跳出农门的唯一机会了,就报了名,请了假,并把封存的书又拿出来自学。
第一年恢复高考时,考生需要考两次,一次预考,一次正式考试,我两次考试都顺利通过了,考上了宁波师范慈溪分校(后改为慈溪师范)。我记得,当时我们公社顺利通过考试的也就没超过10个人。
我们那一届慈溪分校总共招了3个班,中文、数化、数物,我读的是数化专业,同时学数学和化学教育。
当时学校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补充初中师资,而那时有些初中的规模比较小,要求老师能教多门课程。
我读师范时感觉压力比较大,班里45个同学只有我是初中毕业生,其他人都是高中毕业生。但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毕业时的成绩还是挺好的。
陈志文
您的父母支持您读书吗?
吴国平
我的父母没什么文化,可以说是大字不识,但他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我读小学的时候,社会上还盛行读书无用论,家里的农活也很忙,我们放学后经常要去割猪草帮农活。但是,只要一有空,父母就督促我们做作业、看书。他们那时候经常教育我们,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可能我现在对于老师这一职业的由衷尊敬,也是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他们认为老师这一职业是非常神圣的。
陈志文
回顾这过去的40年,您有怎样的感慨?
吴国平
有一句话现在的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这句话非常正确,绝不是一句空话,我对此深有感触。
从我懂事到上中师之前,中国整个社会基本上就没什么变化,吃的、穿的都没怎么变,困难也没怎么变。但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个人命运、日常生活,也都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话我现在也经常跟学生们讲。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总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理所当然的。
吴国平 学校供图
踏实办学,浮躁的环境培养不出优秀学生陈志文
在您看来镇海中学的特质或者说基因是什么?
吴国平
我认为镇海中学最明显的特质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踏实、实在,其来源就是我校的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包括整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浮躁”,只说不做,多说少做。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样是一定培养不出优秀学生的。
陈志文
对于您说的红色基因,我的理解是责任。
吴国平
对,而且是大责任,是家国情怀。正因为此,我们在新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让他们去熟悉校园的人文历史底蕴、民族英雄和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并将不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三年的日常教育教学中。
陈志文
2000年8月,您开始担任镇海中学的校长,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契机?组织上选择您来做镇海中学校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国平
我在镇海区职业技术学校做校长时,就曾有机会应聘镇海中学副校长,但我没参加,总觉得我与镇海中学的距离太远。
2000年的时候,镇海中学的校长出现了空缺,我当时在镇海教育局担任业务副局长,组织上决定由我来做镇海中学校长。
说实话,那时对我来说压力比较大。因为镇海中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当时办学水平也很高,在宁波乃至浙江的影响力也很大,是浙江省首批14所重点中学之一。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匹配不上。
但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了,来了以后就想尽心尽力把镇海中学办好,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组织负责,也对自己负责,走好自己认定的教育路。
组织上选我做镇海中学校长的原因我估计有以下几点吧。首先是担任镇海教育局副局长之前我在一所农村职高担任过校长,做的比较成功。在三两年的时间里,使一所原本社会声誉、办学水平不太好的学校,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大家认为,如果要学一技之长,可以到这所学校去,家长也比较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其次我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战实干,从不喜夸夸其谈,在镇海区教委任职期间,一样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校长和老师中的口碑比较好。
第三是我看待问题或思考问题时能够从细微之处看到问题的趋势和本质。教育说到底是一项关注细节、把细节转化为教育契机的艺术,没有足够的投入和陪伴,真正的教育不可能发生。
陈志文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您对工作兢兢业业,组织上希望安排一个业务能力与行政能力都很优秀,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镇海中学的校长。
担任校长的近二十年,您为镇海中学带来了哪些改变?
吴国平
我为镇海中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应该是在原有基础上让学校更加现代、开放,让更多的学生从高起点走向更加宽广的人生平台。
镇海中学过去的办学成绩非常好,也有很多学校来参观学习,但是自己走出去的不多。现在我们请进来也走出去,哪怕是在教育帮扶的过程中,我们也抱着学习者的态度,去看看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共促共进。
陈志文
做好学校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吴国平
对。多年前,我们与新疆的库车二中结对,他们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行为,都与我们的沿海发达地区有不小的差异。
但在考察他们学校时我发现他们的课间操做的不是广播操,而是在跳当时很流行的“骑马舞”。问起原因,回答是广播操效果不好。
这给了我灵感,回来后在广播操之后加了音乐统一但动作各班各有特色的自由操,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增强了锻炼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我到镇海中学工作一年左右时曾组织班子成员到我们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高级中学考察学习,因为当时他们连续两年都培养出了高考状元。虽说出状元是有运气的成分,但连续两年一定是有原因的。
在考察中,他们的校领导告诉我们,他们学校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主要是“松绑”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我觉得很有道理。
后来,我们在镇海中学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包括科技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等。
镇海中学学生秀棋艺,师生真人“车马炮”体悟象棋文化
图源:网络
陈志文
未来,您想继续完善镇海中学哪一点不足?想把镇海中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吴国平
受地理位置所限,未来我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促进镇海中学教师的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让教师更全面更具创新性更具做好教育实力的发展,当然,包括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包括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承担教育责任认识的深化。学校未来办学会更加开放,尤其是对于顶尖学生的培养,会在机制上有更进一步的完善。
另外,我现在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研习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镇海中学整体的授课时间不多,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
我认为,让学生学会自主研习、动手实践,才是一所学校的成功,也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后劲。但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把学校给孩子的“留白”都填实塞满了,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下笔了。
潜心育人,我更喜欢做一名中学校长陈志文
您担任镇海中学校长已近20年了,您怎么评价自己?一名中学校长的价值是什么?
吴国平
我曾经说过,与教育局副局长的岗位相比,我更喜欢中学校长这个岗位,这个岗位更能把我的教育理想付诸实践,能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幸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价值体现。
在我看来,校长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如何为老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上,我常说校长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中。
我们的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学校就要全心全意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镇海中学老师的工资收入基本能做到和镇海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当。
镇海中学管理的民办小学、民办初中,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面向教工子女敞开,还对教工子女实行学费适当减免,当地群众也很认可和尊重镇海中学的老师,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再如,我们有老师生了重病,学校就会调动所有的资源和人脉来帮他。你对某位有需要的老师尽心尽力,其他老师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表现在行动里。
当然,作为校长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办学中的若干关系,如继承与创新、外部与内在、人与物、决策与执行、规范与个性、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政治与教育等。
陈志文
那么,您认为做一名中学校长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吴国平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办教育的人,特别是校长,首先要有一定的教育情怀,要理解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是为什么的。
第二是要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的角度,去考虑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无论是眼前的事情还是长远的规划。
陈志文
以教育为本、以教育为纲、以学生为中心。
吴国平
是的。在这两点基础之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以镇海中学为例,这些年学校能持续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原因在于学校拥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并且始终在脚踏实地的落实。
办学理念对学校来说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在我担任校长的十余年期间,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不同的办学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快速而深刻的变革,学校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学习先进经验、理论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开拓名校发展新途径、新内涵、新优势,对办学理念作了四次发展性的阐释。
2001年,提出了“立足现代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熔铸人文精神,培养世界公民”。
2004年,提出致力于实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家长期望”三者的有机统一。
2007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校更加注重“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基础上的差异发展”。
2012年学校跨入新百年后进一步提出“梓材荫泽,追求卓越”。
四次革新,四次蜕变,始终围绕着学校本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高度的教育自觉,引领学校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状态,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得以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从未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镇海中学的办学理念不是提出来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使之落实在行动上。
比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熔铸人文精神,从2003年开始,学校理科创新实验班的班主任一定是文科老师,目的是让理科学生更有人文精神。
我们经常讲,如果没有很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对理科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能帮助孩子走得更高、更远。
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20年代,教育对象不再是整齐划一的群体,分数和大学也不再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唯一目标或主要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成全人需要注入更为丰富、科学、深刻的内涵。这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更是教育拓展自身功能、展现无限魅力的契机。
镇海中学 图源:网络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应试能力”并不矛盾陈志文
想跟您探讨一下“素质教育”的问题。从您的角度来讲,您认为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
吴国平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一切围着考试转。根据我的观察和理解,现在的沿海开放城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最多是应试倾向比较严重。我认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其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陈志文
两者并不矛盾,没有必要对立起来。
吴国平
对,有些人往往割裂开来看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陈志文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都可以落实这一理念。
吴国平
是的,关键要看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高考成绩,那就是“应试教育”了。
陈志文
所以不宜标签化。有些说法认为,不关注升学结果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是完全错误的。
吴国平
是的,现在的义务教育虽然不提倡考试,但社会上还有很多考试,比如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在这种情况下,不提升孩子的应试能力,也是不负责任的。
陈志文
我赞同,我觉得现在有一种极端的观点,把“应试教育”打上了不好的标签。但是,从评价的角度来讲,没有考试是很难想象的。
吴国平
其实,这里有个概念我们不能混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搞“应试教育”是两回事情。
“素质教育”我们讲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仅看问题的表面。
考试,也分为应试性的和非应试性的,主要看考试的内容是什么。如果考试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就不是应试性的,反过来说,如果只是考机械的记忆性的知识,那么这个考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陈志文
有些人也在不断讨论镇海中学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您对此有怎样的答复?
吴国平
面对镇海中学辉煌的高考成绩,围绕“镇海中学究竟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话题一直在社会上争论不休。质疑之声也一度让我深感困惑,但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如果高考升学率不行,家长凭什么放心地把孩子送来?如果孩子只是升了学,自身素养素质不高,在我看来同样是不应该也是不成功的。
如果只是因为镇中的高考成绩好,就被戴上“应试教育”的帽子,那绝对是有失偏颇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考成绩好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核心就是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比如,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书呆子,他们往往更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艺活动和各种综合性的活动,从而让自己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以提升。
我经常向学校领导班子以及老师们强调,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有效德育与有效体育之上,否则,就会大打折扣。
如在德育方面,从2006年起,我就在镇海中学倡导学生树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成就自己”的理念,成立“快乐义工”组织,学生在高中三年里,必须要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并把义工时间列入学生评优秀、评先进的条件。
体育方面,我们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除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外,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类社团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了解镇海中学的人都知道,镇海中学的学生经常在全国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这些比赛不仅有学科类的竞赛,还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全国“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等。这些活动和比赛成绩很好地说明镇海中学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
全国顶尖大学对镇中学生的青睐以及镇中学生在这些学校的发展情况更说明了这个问题,如在今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我校校友中,有25%被评为北大优秀毕业生、16.7%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镇海中学 图源:网络
尊重规律,因材施教是教育最原始的意义陈志文
您是如何看待减负的?又是如何看待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的?
吴国平
我觉得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减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陈志文
应该强调区别化减负。
吴国平
是的。“有所为”指的是,学校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校内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没必要去参加校外辅导班。
“有所不为”指的是,有些一刀切的减负政策不要做。现在,我们一方面在讲减负,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一离开学校就赶赴到培训机构或者家教老师处了,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就镇海中学来说,学校严格遵守减负政策。但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愿意来学校学习的孩子,学校在双休日或者一些节假日会为孩子们开放体艺馆、运动场、图书馆、实验室等,但是不上课。
比如在假期,我们学校的自主学习室、书吧都是开放的。在假期的后半段,学校的许多教育教学资源都会开放,允许那些在家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向学校申请,经班主任同意后可以来学校自主学习和活动,但学校不上课。所以,镇海中学学生在外面补课的很少。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至少包含五大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考核评估。如果学校教师在课后辅导方面都做到位了,社会上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培训机构和家教。现在社会上有这么多培训机构与有些老师没有做好这个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在学校管理中提倡弹性管理,做到既要有规可循又可以让被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调节。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让教师抓住不同的教育契机对孩子做出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教育。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教育最原始的意义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陈志文
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公平。我们保底的教育思路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封顶。
吴国平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刀切的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不公平的。
陈志文
其实,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尤其是拔尖人才。您对目前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怎么看?
吴国平
讲实话,镇海中学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国家民族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营造好学校的小环境很重要。
我作为校长,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我要对学生、学校负责,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我要对国家、民族负责。
我在镇海中学特别强调家国情怀。现在人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家国情怀,这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才能够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去付出。
吴国平 学校供图
陈志文
我非常赞同,责任与担当比兴趣更靠谱。
吴国平
我理解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人的基本素养,其核心就是责任与担当。
陈志文
浙江是这一轮高考改革的前沿,这两年出现了选考物理的人数下降的现象,您对此怎么看?
吴国平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实现个性化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最后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一是制度设计有缺陷,二是家长、学生的功利倾向太严重,也包括一些老师和学校,三是高校对专业选考科目没有明确要求或要求不够明确。
统一理念,学校与家长的力量要结合在一起陈志文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如何进行配合?
吴国平
一所学校要取得良好的办学业绩,一名学生要想优秀,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每所学校都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而镇海中学成立的是家长教师委员会。目的就是让老师在家长中发挥引导作用,让家长的力量和学校的力量结合在一起。
镇海中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们会组织新生和家长一起开会,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统一教育理念。我们会告诉家长,镇海中学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该怎么做。
陈志文
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应,而家长是最重要的推手。
吴国平
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由专业人士来做。教师是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而等家长们真正明白教育真谛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些家长自认为懂教育,但恰恰是不懂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家长如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跟学校提,可以跟老师交流,但是不要对学校、老师的教育指手画脚,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如此。我觉得,这对于当前的教育来讲,非常重要。
现在的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关注,甚至干涉学校的具体工作。比如,有些家长指名道姓一定要某位老师教自己的孩子,他们总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作为校长,要对所有的孩子负责,任何的教育教学安排都要从大局出发,必须要合理分配老师。
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但绝对不会接受家长只考虑自己孩子而不顾及其他孩子的自私要求。家长既然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应该相信学校,不要去干涉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与管理。
当然学校也要本着公平公正,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最优发展考虑。家校需要互相理解。现在有的家校关系搞得跟医患关系很相似,这对学校教育非常不利。
我非常反对有些媒体报道中“校方”的提法。我觉得,不应该有“校方”的概念。学校本身就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离开任何一方都不是学校了。
我一向要求自己和老师们,把学校当做自己家一样来“经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如果硬生生的把他们分开,绝对不利于学校的治理。我希望家长们不要用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和意识来评价学校。
陈志文
做一个理智的家长。
吴国平
有些家长往往是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没有为其他同学考虑,比较自私,比较自以为是,甚至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干预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
我很赞同一个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当然,在教育目标上,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办学过程中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陈志文
从您的角度来讲,您比较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吴国平
我喜欢所有的学生,我的底线是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但就算是学生出了问题,老师和校长也是有责任的。
陈志文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吃不了苦,原因主要是家长的过度关注和溺爱,您觉得溺爱孩子的行为有哪些?您建议父母应该怎么做?
吴国平
溺爱孩子的行为有许多,这主要包括:特殊待遇、当面袒护、过分关注、轻易满足、没有约束、包办代替、害怕冲突等。
我建议,父母要统一教育理念,即便夫妻双方有理念冲突,也要私下沟通,不能在孩子面前争论。到了初高中,更不能轻易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比如我建议镇中学生家长,每周给孩子的生活费最好不要超过150元,生活费过多反而对孩子有害。
心灵鸡汤常说,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但未必事事都应如此,不同的情境应有不同的方法,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和不良行为,家长要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冲突,如果一直退让,一直讲好话,会带来一系列成长问题。
本来为中国教育在线独家专访,转载请注明!
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
2、因材施教同样对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观者和不相关者,错误地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3、学校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个独立法人意志的机构,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秉承因材施教的精神有教无类,实现教育的公平原则。
扩展资料: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之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设计和施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2、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
4、教师不仅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不同界定之间的共性:
1、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2、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意义?
1、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利于教师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
2、因材施教同样对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观者和不相关者,错误地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3、学校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个独立法人意志的机构,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秉承因材施教的精神有教无类。教学分工的专业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班主任应当从任课教师中分离出来,专门负责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
4、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充分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扩展资料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他同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命与途径。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而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责无旁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材施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因材施教 完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