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全人培养之教育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高知家庭培养平凡孩子
多数成人的自我都很强大,很难认真去倾听他人,更别说用心去感受、体会他人了,对自己的孩子亦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怎么认识自己呢?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乔哈里窗理论,就是要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自己,从而可以看到自己不同的面相。
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了解盲目区的自己,探索隐秘区的自己,发掘未知区的自己,客观面对公开区的自己,从而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以及用自身的理性来指导自己,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这点上是相同的。
多数成人的自我都很强大,很难认真去倾听他人,更别说用心去感受、体会他人了,对自己的孩子亦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怎么认识自己呢?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乔哈里窗理论,就是要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自己,从而可以看到自己不同的面相。
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了解盲目区的自己,探索隐秘区的自己,发掘未知区的自己,客观面对公开区的自己,从而真正认识自己。
自我这个东西是其实不存在的,你总要去撞上点什么,然后反弹回来,你可能才能看见那个自我。
比如: 当“我”跟他人发生冲突了,“我”认为对方不尊重“我”,他居然敢这么对“我”说话,“我”委屈了,“我”受伤害了。于是“我”真的很生气,我想要发泄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中年女士,我叫她欣。看到欣的第一眼,我感受到她的无奈和悲伤,失望和无力,看出来她应该没有休息好,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和气色均不佳。
我将我的观察告诉了欣,她点头不语。
我问她:“你来见我,是需要跟我说些什么吗?”
欣说:“是的。这两年我很痛心,也真的很无奈,很伤心,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恨我,把我当仇人,对我的语言甚至是羞辱。在家里,我好像连呼吸都是错的,我竭尽所能的包容他,我需要一直包容吗?如果这样下去,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他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我沉默倾听。
过了一会儿,我问:“所以,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欣说:“我就想知道,我是否需要一直包容他,时间长了,他会不会有心理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母亲,我特别能体会欣的那份无奈和伤心,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其所有的出发点皆是为了孩子,我们为了孩子几乎拼尽一切。除了金钱之外,再就是养育孩子过程的艰辛,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每一点、每一滴,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会懂得。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仿佛就在昨天,孩子还围着自己转,“妈妈、妈妈”地喊着,可一转眼我们已半头白发。如此情真意切,我怎么不能体会呢?
可事实是,父母的付出,孩子们不一定领情,彼此的方向和心意未能及时沟通,可能出现了偏差。我相信父母和子女彼此都是出于爱,但彼此的爱又都没有让对方体会到,最终变成了“爱你在心口难开”,“看到你又讨厌你,看不到你又想念你”。
看我没有说话,欣继续说:“孩子现在上初三,马上要面临中考,我承认我小时候打过他,对他要求高,对他上纲上线,语言也有不到之处,但他也不应该现在这么对我啊,至少,表面也应该是尊重我的。”
“说说看,你跟孩子小时候的故事。”我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在我的引导下,欣讲述了她的故事。
等欣全部说完,我对欣说:“现在,你闭上眼睛,深呼吸。体会一下,一个幼年的孩子,看到妈妈到来,他张开双臂想要去拥抱妈妈,他很爱妈妈。但当他跑向妈妈时,突然犹豫了,想要上前拥抱妈妈,又慢慢往后退的那种情境和感受。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欣流泪了,说:“我感受到他害怕,想要被爱,却又无奈、无力的样子。”
我点点头,等待欣平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再回想一下,你现在痛苦的感受,和孩子小的时候,你对他的行为、语言给他带去的感受,结合刚才你感受到的,你们的内心会不会有相同的部分?”
欣想了一会儿,用力点点头。
我问:“是什么?”
欣说:“就是无奈、无力、伤心、失望,甚至一点点恐惧。”
最后,我对欣说:“你们的伤痛都是真实的,你的痛苦跟他有部分是重叠的,你们在互相伤害,起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循环。”
欣一直在哭。
眼泪是宣泄,是忏悔,是重生。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因果这个词并不是哪一个宗教的专利,它是属于科学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规律。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若不注重控制水份,不注重定期施肥,也不注重阳光的照耀,却想着有很大的收获,我觉得这无疑是做白日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来我收到信息:“谢谢老师今天耐心地倾听和指导,您告诉我以前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可能不亚于我现在的痛苦,接受这一点,可能会让我在忍受孩子的‘报复’时没那么痛苦,我会无条件接纳他,继续爱他。”
是啊,爱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行为,也只有爱才能够改变一个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痛苦比天大,而给他人带去的痛苦却感受不到,哪怕是自己的孩子。“至少他也应该尊重我”这句话,表达的是:“不管我做了什么,我也应该得到你的尊重!”你看,这个“我”是多么的强大啊。
自我认知不全面,往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而不自知,所以认识自己这堂课是每个人一生都应该学习的,最好的自我成长就是每天自我反思,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来源于我的课堂
我到底是谁?他人眼中的我是怎样的?公开区的我是真实的我吗?如果不是,那么,哪个我才是真实的我?隐秘区的我真实的吗?我隐藏了什么不想让他人知道?真实的我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存在?怎么接近真实的我?
这的确来到了哲学层面,而我看到孩子们其实已经在这些层面探索了,我也看到了很多家庭教育,其实并没有跟上孩子们的脚步。
青少年们在人际、理智、情感、身体、道德上都处在发展中,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教导孩子,学习用立体的、多维的视角去看待自己、他人、事情以及世界。
例如:孩子跟同学发生矛盾了,心里会感受到失落,情感上会感受到委屈,上课可能就会有心事,甚至会影响睡眠和生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写下来。有没有需要父母支持的部分。这是来自家庭的力量,这份力量跟孩子的内在力量紧密相连,在关键时刻,这份力量会激发孩子不断向上,对自己负责任。
用心理学乔哈里窗理论的四个象限,跟孩子一起尝试重新认识自己吧。想要了解他人和世界,必须先了解自己。
撰稿人:
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特聘心理辅导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全人培养发起人
青少年品德教育培训师
姝彤
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培养总是非常慎重,家长应当与孩子统一战线攻克难关,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绝不能通过体罚的方式,培养孩子会让孩子在未来成长得更好。以下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11、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2、“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
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3、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
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
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
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4、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2教育孩子不但要有爱,还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给孩子美好的未来。在我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身为家长的我们!
一、生了孩子,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郑托尼讲:教育孩子是人类最神圣的使命,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家长是孩子一生中的班主任。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不管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失败的成果。把孩子从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很多家庭的悲剧。因此,家庭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孩子教育的成功。
二、别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我们这里所指的关键期是指:孩子掌握技能和知识的关键期,以及那个时段对孩子的影响力。
那么,你对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了解多少呢?
孩子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且终生不变。所以才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脑筋转的特别快,对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所有的问题都想问个为什么。因此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4岁):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习惯的好时期。一旦错过。孩子成长终生都会有遗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阶段要抓好,掌握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三、教孩子重新认识母爱与父爱
母爱:影响孩子德行礼仪、品格气质。可见,妈妈在孩子的婴幼和少儿时期影响力特别大。
父性之爱:影响孩子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一个成功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终生的引路人和思想启导者。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爱呈递减趋势,父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孩子从浪漫阶段转向精确阶段的开始。也是由母爱转向父爱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母爱会逐渐减少,父爱增加。
四、给爸爸的建议:
1、下班的第一条路应是回家路;身为一个合格的爸爸,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是个父亲,肩上负有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据相关数据表明:和父母关系融洽的孩子将来更出色!
2、教育的根本——父母做好榜样,孩子将天天向上;想成为合格的父母,请先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国很多“问题孩子”的形成主要是父母的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有问题,父母一定要反省。只有父母改变,孩子也就跟着改变。所以父母是一所好学校。也是孩子最好的标本。身教大于言传。
3、教育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理解孩子。找到和孩子亲密沟通的突破口。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家长应多掌握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学会和孩子良好沟通,时刻明白孩子心中做想,想做什么。
4、教育的关键——管好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正常人。换一种思路来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哈佛理念美藤博宇教育的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其实很少。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爱,爱得错位、爱的过分。可见,爱是一门艺术,需要表达和行动,有时候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可溺爱,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可当众教育孩子;孩子不难免会做最糟糕的事,但教育孩子也应关起门来教育。不应当众责骂与殴打。这种教育的方式,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教育好孩子的前提:请先尊重他的人格,保护孩子的心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谈不上真正的教育。
7、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长辈或其它人;孩子的内心极度渴望被爱和安全感。在这两个因素间,缺一个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教育良师,一条船上的盟友。所以如果一个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好,甚至和老师有矛盾,会加强孩子对老师的偏见,时间久了,最伤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9、性教育,要早讲;通常女孩的青春期在11岁左右,男孩在13岁左右才开始。所以这方面,与其含含糊糊,不如直言不讳告诉孩子。为孩子选择一本健康的青春期教科书。不可偏见的把孩子和异性的交往当成早恋。
10、不可错过孩子的阅读黄金期;13岁左右是人一生最重要的阅读黄金时期。一旦错过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会有终生的遗憾。
五、作为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哈佛理念美藤博宇教育导师郑托尼老师认为:家长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孩子也会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这也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朋友式的相处会让孩子将来很独立。
独立,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我们不光要爱他,还要给他相应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尊重孩子,孩子会强烈意识到这一点,从而也会尊重父母。
这里强调的灵魂是把孩子视为一个灵魂。而大多数父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宠物,甚至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结果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灵活萎缩不完整的人。
父母与孩子都是两个独立的灵魂,所以两者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一方面是两者间要有商量的氛围。只要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应横加干涉,而以怀着爱和平等的'态度加以关注和商量。当孩子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家里的事务以及家长的事情,不妨适当的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么做使孩子有参与感和被信任感。
同时,父母与孩子间要有交流的氛围,经常互相交流,可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在孩子自愿的情况下,可帮孩子分忧。一起享受彼此的喜悦,感知彼此的心灵。
六、真正学会爱孩子,让孩子真正的快乐!
所有父母对孩子都是充满着浓浓的爱,但爱要有品格,而并不是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旗号,替他做一切决定。而真正爱孩子,应该让孩子从现在起感到快乐。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果孩子不快乐,他的人格是扭曲的。将来可能受的苦头会更多。身为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可能会害了孩子终生。
父母的的爱,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精神上的关爱最为重要。
七、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天生聪明,耀眼四射,岂不知恒星与流星之分。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平凡,前途迷茫。岂不知他虽然是一粒沙子,如果有蚌的用心呵护,最终也会蜕变成一个耀眼的珍珠。
所以,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可看出这个人的人生态度。生活中那些强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太急功近利。反之,一个看淡名利的人,会随应孩子的天性。
为此郑托尼老师送给各位家长几句教育名言: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提高教育成果。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成功的,也没有人生下来不用学习的。没有一个教育孩子轻易取得成功的。
现代科技时代,信息社会对人们的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任何的岗位要求越来越严格。但好像只有教育孩子不需要任何培训与考核。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第二句: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在所有优秀的父母人群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教育孩子方面费尽心思。就像杰出的母亲沈丽萍。如果不是她给大家说。谁也不会想到她在教育儿子的方面付出那么多。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么多不识字的父母,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但是不识字不代表不会教育孩子,这些父母同样也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第三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把教育的失败怪在学校、老师、孩子身上。却唯独没有怪到自己的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大部分习惯都源于我们父母本身,在生活中,父母的形为习惯会有意无意影响出类似的孩子。
可见,父母是“问题孩子”最大的制作者。也是改变孩子缺点的障碍。所以当下,我们在教育孩子前,请先教育好自己。父母不改变,孩子很难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在批评孩子前,请先骂自己、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第四句: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应试教育是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适应。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出真正的素质教育。
所以,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是我们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我们父母增负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减负。
第五句: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孩子进入青春期普遍出现叛逆,和家长难以沟通的现象。特别是和更年期的妈妈冲突更多。不但只是因为心理的动荡,最主要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升学压力大,母亲事业压力大。因此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了。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
比智力更重要的意志,比意志更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儿童最初是通过别人,特别是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而认识自己的。这时,别人的评价具有很强烈的暗示作用。父母的言行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起点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一、学会欣赏自己
自我欣赏是一种充满自信的行为表现。年出版的国内第一本少年儿童蓝皮书指出:调查表明,当今的少年儿童对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力量有较充分的估计,对自我发展充满信信心。如对自己的长相表示满意的占76.8%;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示满意的占80.5%;对自己的性格表示满意的占71.3%;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表示满意的占70.O%;认为“自己在各处都能起作用”的占66.0%。显然,他们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给予了肯定。这项调查还表明,当今少年儿童有76.2%表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尤其对学历的期望水平较高,希望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别占到10.2%和40.9%。
让孩子自我欣赏的关键是父母首先要欣赏自己的孩子。如何欣赏自己的孩子,具体建议如下:
(一)让孩子感觉到“我重要”。这种感觉也是他们今后确立自尊心的先决条件之一。如2岁多的孩子已很愿意表现自己,当孩子帮你拿一张报纸,扔一张废纸时,父母满意的微笑和一声“谢谢”,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求孩子有意识地帮助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洗手帕,擦擦桌子,并形成习惯,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他是家庭的一员。他在家中也应尽一点义务,另一方面,让他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和作用。
一般来说,幼儿的自我观念只含有自我需求的成分,不包括自我评价的成分。所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也仅仅是在具体活动中让孩子最初有点良好的感觉而已,但这种感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很有益的。
(二)让孩子感觉到“我能干”。在生活中,简单的命令式“这不能动”、“那个你不行”之类的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即使有些物品孩子不能随便动,父母也得很耐心地告诉他:“现在你年龄小,还不懂如何开关(如煤气灶等),而又有危险,等你长大后就会了。”应该创造一些能让孩子做的事,当他通过努力完成了,父母就夸夸他“真能干”。如他能设法搬一个小凳子。然后自己站在小凳子上去取原来拿不到的东西时,一句“宝宝真会动脑筋”,就有助于孩子今后自信心的确立。
(三)让孩子知道“我也俏”。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美的。如有的女孩皮肤比较黑,父母会说:“这是黑里俏。”孩子没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父母会说:“我的孩子有一种文静的美。”父母的这种心态很好,最好要溢于言表。对所谓不足之处也要善于用转化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一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2岁多的佳佳穿了一件新衣服,总爱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还得问:“外婆,你说好看吗?”让孩子产生这种美滋滋的感觉,很有必要。让孩子自小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接纳,有利于孩子产生自己接纳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喜欢自己的感觉,这是人生最初的一种自爱情感和行为。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积极评价,会使他感觉到自已是有力量的。如已学会走路的孩子是很喜欢自己走路的。孩子走了一段路后,父母可以说:“宝宝长大了,真不简单,自己能走到商店去了。”孩子到公园自己爬山,自己滑滑梯时,父母也应适当地鼓励,让孩子自小感觉到自己有力量。
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从大人的眼神、微笑及口头评价中得到一种肯定,就会产生一种重要感、成功感及有力感。这三种感觉是孩子产生自尊心理的先决条件。日本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5倍。
二、学会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当然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如知道自己现在有多高、多重,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自己的特点等等。一个人只有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对儿童来说,认识自己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初生的婴儿,对自己与别人、自己与事物都是混为一体不能区分的。1岁半左右开始学说话的孩子会用“我”字来表达他的意思。可以说是最初区分“我”与“我以外的事物”。但儿童的最初世界基本上是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这是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对幼儿来说,要让他们认识自己,首先要以讲故事的形式让他们感觉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龟兔赛跑是孩子很熟悉的故事,父母就要给孩子讲为什么乌龟在和兔子比赛时,能如此认真,不敢松懈,坚持到底呢?在比赛过程中,当兔子睡觉时,乌龟难道不想休息一下吗?但是,乌龟不敢休息。因为它知道自己本来就比兔子跑得慢,如果不付出加倍的努力,坚持不懈,是不可能赢的。从这故事中让孩子感觉到,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弱点,才能确定目标和行为方式。其次,父母和孩子应经常以平等的朋友身分说说自己,说说别人。这种交流对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感觉中的我和别人眼光中的我,从而更完整地认识自我。当然,与孩子的这种交流不能在理论和概念水平上进行,而应以具体的、形象的实例来说明,否则双方的交往会无效。最后,当孩子在生活中犯了一些“小错误”时,如把纸任意丢在地面上、玩了玩具后自己不收拾、硬抢别的孩子的玩具等等,父母不能心太软,不分是非地护着孩子。父母应指出其行为的不对之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给以惩罚。惩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更深刻的爱。惩罚不等于体罚,可以是停止他最向往的活动,给他一个思考的时间。
三、学会跳出一个“我”字
孩子从“我”到“我们”、从“自我”到“他我”、从“个人”到“集体”的这个适应过程,也是孩子的发展过程,即孩子的社会化过程。父母既要让孩子认识自我,更应让孩子认识别人,学会在体中活动。要自小培养孩子有合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具体实例让他感觉到小伙伴身上的优点,让孩子善于向别人学习。树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概念,对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行为的发展均是一个良好的启蒙。给孩子讲“拔萝卜”的故事,可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齐心协力力量大。
总之,要让孩子从“我”中跳出来,初步认识到“我们”,认识到别人,认识到“我”的局限性,将有助于孩子以恰当的姿态走入社会。
建议:父母和你的孩子做一次说说自己、夸夸别人的游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