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高校应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高校应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建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支撑,贯穿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全过程

围绕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出的战略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等问题,高校思政教育要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理论内容创新。一是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阐释的主力军作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三是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切实把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贯穿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首先,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等方式,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后,要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队伍,着力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要改革当前的学科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当前的相关制度,如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教师的福利,保障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的权益;二是要大量引入专业型人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导人,高校每年应该引入大量著名的专家、教授以及权威人士进行报告会和讲座会交流和分享经验,组织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定期培训,加大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动态进行大量的交流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使之成为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具备“一潭水”的知识储备,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政课教师要以“爱”为桥梁引导学生成长,将“爱”和“责任”贯彻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增强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进”工作,高校思政教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教学创新,做好具有中国特色和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创新课堂,把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进行融合,让学生更好地知晓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从现实中寻找理论的起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实践,实现高校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也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与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统一体。高校思政教师要对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学生的实践参与感。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正确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理论指导学习、工作、生活。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并建立由课堂实践、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能力。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视实践交往环境的作用,高校要鼓励教师多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和交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更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告知教师。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高校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纸上谈兵”式的过于重视理论的考核形式,不能将理论考核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而要逐步探索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考核方式,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惧挑战,创新改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教育与高校实际、时代变迁紧密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作用

如何将中国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前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翻开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专著,见到的大量的是外国人怎么说,从中难寻中国传统哲学的踪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国古语以作点缀也很少。
  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其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欧洲民族的烙印。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赋予这些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通过理论创新来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强调,“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针对某一国的学说,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付诸实践,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其指导意义。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几大理论成果,无一例外的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巧妙的结合。事实上,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是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毛泽东的著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形式。例如,毛泽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概念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来说明对立中有统一;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新生事物是不可被战胜的;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用“路遥知马力,马力是质,路遥是量”,来说明质和量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来说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等。由此可见,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非常鲜明
  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比如,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最早对传统小康社会给予系统阐述的是《礼记·礼运》。《礼记·礼运》把“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认为统治者要顺应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贾谊则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其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之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阐述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的整合。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的精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源是儒家文化。其中,“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与群己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推向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也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那么,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哲学而言,较为普遍的理解和做法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引用一些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料以证明原理的普遍性、真理性;或者以现行的哲学体系为框架去整理中国哲学。这种结合形式,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有一定意义。但它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关系的理解上是片面的,实质上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注解和证明,而不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去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此,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第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当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终究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概论文

1、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人生富于理想且宝贵;2、中国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其思想认识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所以,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正确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重任;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应当使大学生们认识到,在中国,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论信念,跟共产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未来走向社会工作中实践自己的价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业绩。
第四层意思,要回答出当前西方一些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危害。主要要说一些西方民主潮流的涌入,以及当前国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出现,使一些大学生对中国失去信心,对党失去信心等等,但要深刻看到,中国的有些情况被夸大,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干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照抄照搬西方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所以,大学生不要被眼前一些挫折所气馁,也不要被西方的一些外表所迷惑。要坚定信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5275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你为什么选择财务工作,跳出财务看财务 下一篇:儿童意外屡屡发生如何防范家长加强监管是关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