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引用本文: 尤丛蕾, 姚弥, 齐建光. 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现状看法的定性研究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34) : 4364-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全科医生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分级诊疗模式顺利实施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科医生的配置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我国全科医学

引用本文: 尤丛蕾, 姚弥, 齐建光. 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现状看法的定性研究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34) : 4364-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全科医生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分级诊疗模式顺利实施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科医生的配置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分为4种形式: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规培),又称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全科医生岗位(转岗)培训;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简称全科继教)[1]。全科继教有别于其他3种教育形式,包括任何旨在维持、发展或提高全科医生知识、技能、专业素养,以助力其为患者、公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2]。全科继教是全科医生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科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保障和持久动力[3]。开展高质量的全科继教对于提升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4]。

目前,我国全科继教相关研究以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为主,并以全科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5,6,7]。作为全科继教的重要参与方,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推进全科继教全面、深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建设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全科规培展开[8,9,10],鲜有研究者依据全科医学教育形式的不同对全科医学师资建设路径进行差异化探索。由于全科继教是成人式教育[11],具有便利性、相关性、个性化、系统化等特点[12],师资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值得深入探讨。鉴于我国迄今全科医学师资视角下的全科继教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全科医学师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其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并探讨全科继教师资内涵,旨在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全科继教质量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滚雪球式抽样和目的性抽样法选取访谈对象。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有针对性地向国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全科医学师资发出邀请。受邀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参考2012年原卫生部印发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试行)》中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要求),且具有丰富的全科继教培训经验(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3年、通过全科继教项目累计培训全科医生≥300例)。以性别(男、女比例接近1∶1)、职称〔涵盖中级(主治医师/讲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及正高级(主任医师/教授)〕和地域(地区组织开展了较多的全科继教培训)为依据对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的全科医学师资进行遴选,尽可能使不同特征的样本均匀分布[13]。通过电子邮件向确定受访的全科医学师资发送知情同意书,签署后的知情同意书通过电子邮件返回给研究者。研究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所提供的资料重复出现、不再出现新的重要信息,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编码、主题呈现(资料饱和)为标准。本研究已通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1科研052)。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数据收集

研究人员通过文献回顾[14,15,16,17]制定访谈提纲,邀请全科继教领域专家对访谈提纲进行审阅并提出建议或意见。在正式访谈前,选取2例全科医学师资进行预访谈,以检验访谈提纲质量。根据预访谈结果,对访谈问题的设置和表述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访谈提纲尽可能全面、深入、思路清晰。最终形成的访谈提纲见表1。主持人与受访者进行访谈前沟通,并约定访谈时间。在正式访谈前3 d,主持人通过电子邮件将访谈提纲发送给受访者。主持人与受访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在安静、独立、网络通畅的环境中通过线上视频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访谈开始前,主持人向受访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告知受访者访谈内容需录音留存,并征得其明确同意。访谈过程中,主持人根据访谈提纲指引和受访者实际情况,对提问顺序和方式做灵活调整,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当追问。同时对受访者的任何语言予以尊重、不加评判,不对其施加任何诱导或干预。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并由第2主持人做好访谈笔录。每次访谈的时间为45~60 min。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受访者的姓名均以编号代替。

表1 访谈提纲

Table 1 The interview guide

1.2.2 资料整理与分析

于访谈结束2 d内,反复听录音,并将录音逐字转录为文本资料。2名研究者对文本资料进行审查后,使用NVivo 12软件对资料中出现的概念进行归纳、编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18]。首先,随机选取2份文本资料,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其进行编码。接着,2名研究者通过对编码结果进行比对,对编码结果中存在的分歧点进行讨论以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的分析框架。然后,使用此分析框架对后续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其整理到一个矩阵中。通过查看矩阵,并在编码中寻找、建立联系,最终确立主题和各主题下的子主题。将提炼的主题和各主题下的子主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随机选取的3例受访者以征求其意见,受访者均对分析结果表示认可,认为结果无须修改。本研究按照国际公认的定性研究报告标准(COREQ)对研究结果进行报告[19]。

2 结果

2.1 受访者基本情况

共纳入10例全科医学师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8.7±5.8)岁;5例来自广东省,3例来自北京市,1例来自上海市,1例来自四川省;6例职称为主治医师,2例为副主任医师,1例为主任医师,1例为讲师;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者分别有2、6、2例;9例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1例就职于高等院校;2例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经历;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年限为4~12年,平均年限(7.8±2.8)年。受访全科医学师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受访全科医学师资基本情况

Table 2 Participants characteristics

2.2 访谈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除主题3和4包含2个子主题外,其余3个主题下各有3个子主题,见表3。

表3 主题及分支子主题

Table 3 Themes and subthemes

2.2.1 主题1:全科医生方因素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2.2.1.1 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

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是受访者普遍提及的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因素。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欠缺、诊疗能力不足和全科理念缺乏三方面。受访者2:"我发现社区来转岗的医生,问他们糖尿病诊断标准,没有能回答完全/拿满分的,这个应该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有一些医生在数值上模糊,还有一些医生对低血糖的概念也不清晰。"

2.2.1.2 全科医生缺乏时间,参与全科继教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受访者指出,日常工作繁重、社会角色增加所致的时间缺乏使全科医生学习动力不足、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少,这也使得全科继教培训效果打了"折扣"。受访者9:"很多社区日常工作繁忙,工作时间走不开,参加培训需要占用休息时间。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会让他们分心,比如家庭。"

2.2.1.3 不同全科医生间差异明显

不同全科医生在学习动机、能力水平和生源背景方面的差异也被认为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访者指出不同全科医生学习动机有强弱之分、能力水平有高低之分、对全科继教培训的需求有大小之分、对于全科继教培训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亦不同,而上述差异均导致其对全科继教培训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受访者6:"我们培训过的人员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比较良好本科教育背景的,比如全科定向生,他们对全科医学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第二个层次是已经工作的全科医生,或者是完成了规培的全科医生。他们在学习动机方面,相比第一层次的人会弱一点,但因工作需要,他们也会想要去学习,那么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更需要去了解他们的动机。最后,我个人认为动力最低的,像转岗培训的、专科培训的,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培训内容关系不大,可能是因为收到任务来参加培训的。"

但全科医学师资也强调,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并非仅存在于全科医生群体,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若将此问题在全科医生群体中过度渲染和夸大必然是有失偏颇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对全科医生持有偏见,全科医生只是在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上不同于专科医生。受访者4:"全科医生跟其他医生相比真的没区别。我同意一些反馈说全科医生能力差、动力不足等等,但是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任何群体都一样。学员里面总会有水平高的和水平低的,有动力足的和动力不足的,有愿意付出努力学习的,有不愿意付出努力学习的,这是人群的'正态分布’。"

2.2.2 主题2: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

2.2.2.1 师资来源复杂且存在争议

在谈及全科继教师资来源时,受访者表示目前全科继教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专科医生,二是国外全科医学专家,三是来自三级医疗机构或基层的全科医生。仅少数受访者认为全科医生因专业、职责匹配度高而更加胜任全科继教教学工作,或全科医生更喜欢聆听全科医生授课。受访者9:"我现在所了解的全科医生的培训都是以专科医生作为主要师资,全科医生来讲课的非常少,因为大家觉得全科医生不够专业。"多数受访者指出专科医生可作为全科继教师资,且当前全科继教师资队伍需要专科医生来充实,甚至现阶段其可能是全科继教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受访者3:"全科医学现阶段还是需要专科医生来做师资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各有所长,谁也不能被替代,他们的教学分工应该有所不同。"

2.2.2.2 师资准入标准有待明确、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受访者认为若要成为全科继教师资,首先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对教学充满热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满足职称、学历上的硬性要求等。受访者3:"我觉得首先他得具有做老师的资格,他得愿意教别人,他得喜欢教学,这不能强求。他本身不愿意的话,很难让他教好学生。"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并对全科医学有高度认同感,同时了解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职责、内容及真正需求。受访者5:"专科医生如果作为全科的师资,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他得认可全科,他得认为全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是跟专科平行的学科,是很值得去发展的学科,我觉得这样才能做好全科的带教老师。"受访者7:"我觉得全科师资要了解全科医生真正需要什么,知道全科医生在做什么,对我们的工作场景有一定了解。比如高血压,至少要知道全科医生在高血压方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高血压的监测、管理、药物调整,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等。"

此外,部分受访者指出全科医学师资考评机制的缺失、全科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全科继教培训的质量。少数受访者还提及有关全科医学师资精力有限的问题。全科医学师资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肩负着全科继教教学任务,这也使其面临角色的矛盾与冲突。受访者2:"我们缺少针对师资的考评机制,只要他们愿意带教就可以成为师资。有时候会因为科室临床工作比较多,没办法按期去社区给全科医生培训。"受访者1:"我觉得培训效果跟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关系的,比如讲一些理论的时候,如何把枯燥的理论和临床问题联系起来,让它变得有意思,好理解,这个能力在不同老师之间还是不同的。"

2.2.2.3 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

受访者在谈到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时指出,当前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受访者2:"现在国内的师资课程我有了解过,我觉得比较形式主义,有点像打开盖子往你脑袋里灌东西的那种感觉。有时候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讲得比较空。"

部分受访者认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内容应包括基层医疗卫生实践,这将有助于全科医学师资更为切实地了解全科医生面临的困难和真实需求。受访者6:"现在我们的全科师资培训缺乏环境和实践,应该让师资真正了解全科医生实实在在做什么,起码要有一个流程能够让他们真正地去了解全科医生,但现在几乎没有。当他们没有切实地去体会全科临床实践的时候,他们对全科的理解就会出现一些歪曲。我们的师资培训都是坐在教室里面,去学一些全科理念什么的,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全科医生是怎么样去工作的。"

2.2.3 主题3:教学理论对于全科继教教学较为重要,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缺少相关内容2.2.3.1 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理论缺乏了解,且师资培训对教学理论的关注度不足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其对教学理论不甚了解,未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现在掌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多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来。受访者10:"说真的,教学相关的理论我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通过跟学员的互动,或者观察其他老师教学自己摸索,没有专门学习过教学理论。"

2.2.3.2 全科医学师资认为教学理论学习具有必要性

全部受访者均认为全科医学师资学习教学理论具有必要性,将教学理论合理地应用到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使培训体系化,进而可提高培训的效果。部分受访者在谈到教学理论时提及了"成人教育理念",但不同受访者对"成人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受访者1:"我觉得制造差距很关键。就是刁难一下他们,比如用一个问题或者案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水平,让他们看到差距,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去学习。如果上来就讲的话,他们会觉得太简单。所以我通常会先用临床问题打击他们,问了两个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然后再开始慢慢从基础讲起,也算是用'成人教育理念’。"

依据学习动机理论,部分受访者认为学员的学习动机是需要激发的,可尝试利用"洗脑"、案例教学、差距制造、学习需求创造、了解工作困境等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受访者1:"我们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的方法就是'洗脑’,让他们觉得从事全科是有意思的、有意义的。学员缺乏学习动力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根本原因可能还是这些学员的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出来,好的老师应该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2.4 主题4:立足基层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2.2.4.1 结合社区实际工作环境,满足学员真实需求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制约。因此,在开展全科继教培训时应结合社区实际工作环境,以满足学员的切实需求。受访者4:"我认为不要总是讲比较空的东西,空的东西可能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实际上他们用不着。我们培训一年之后去找学员随访,他们说的确学了很多全科理念,也学了一些技能,但是去基层之后,发现活不是这样干的。"受访者8:"我也会到处听课,我发现目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很多培训常常是举办单位先定了一个题目,然后请老师来讲。老师有时候也不一定按照这个题目来讲,他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或者讲自己擅长的方面。所以从提出需求到课程展示,其实中间是有脱节的。这样学员在听课的时候,效果就不会太好。学员本身对培训是有期望的,但是听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期望会有落差,这个是挺明显的。"受访者认为应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作为全科继教培训的重点,包括"红旗征"的识别与处理、常见慢性病随访内容及频率的制定、多病共存及多重用药问题的管理等。此外,健康宣教、全科医学理念、社区适宜技术等也应被列为全科继教的重要培训内容。

2.2.4.2 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全科继教培训的形式、方法应多样化,可通过播放视频、提问、病例讨论、模拟教学、整合式教学、示范教学和工作坊等方式方法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受访者7:"我觉得让学员参与越多,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多,所以我会在培训过程中尽量减少理论讲授的时间,更多的是和他们互动,包括提问、放视频、讨论、模拟教学,这种过程会让学习效果更好。"绝大多数受访者还谈及培训过程中与学员互动的重要性和培训周期长短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部分受访者建议在确定培训周期时应结合培训的主要目标,尽量使培训周期短、持续性强,以使培训效果更佳、更持久。受访者5:"很早就发现单纯理论大课,即使讲很多有趣的临床病例效果也没那么好,还是要互动,一定要让听众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2.2.5 主题5:全科继教培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2.2.5.1 受政策的影响

受访者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文件,规范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加大对现存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全科继教培训的质量。受访者8:"希望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国家能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这样能够对国内培训项目起到很好指导、管理作用。"

2.2.5.2 受资金的影响

大部分受访者谈到了资金对全科继教培训的影响。经费来源少、较为紧张,一方面使针对鼓励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培训而制订的激励制度、方案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全科继教培训课程的安排受到制约。但有受访者提及,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科继教经费紧张的状况已逐渐得到改善。受访者7:"因为我们的钱不够,没办法让老师经常来,只能够1年来两次,每次培训5 d,这样就使得培训目标变得相对模糊,估计这个项目最后得流产了。"受访者10:"培训经费主要来源包括基金会、学术会议赞助经费,很少一部分是政府拨款。一般经费都比较紧张,有时候需要根据经费情况对培训进行相应调整。最主要的还是压缩硬件条件的费用,外在条件就显得简陋一些。总体来讲,还是缺少足够的经费来源,让我们自由地设计课程,进行大规模培训。但随着最近几年政策对基层医生的支持,很多医疗相关行业更多地对全科培训进行了投入,比前些年状况好多了。"

2.2.5.3 受教育平台的影响

受访者认为教育平台也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因素之一。受访者10:"一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或者社区卫生协会等机构举办的活动,全科医生参与积极性会更高。总体感觉,线下培训比线上培训效果要好。"

3 讨论

3.1 加快全科继教发展,提升全科医生参加全科继教积极性

受访者指出全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为薄弱、诊疗能力多不足。2019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占30.8%;而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中,该比例仅为12.4%[20]。全科规培的运行,可为全科医疗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大批骨干力量。而全科继教作为涉及面最广、服务全科医生数最多的教育类型,在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的各种健康问题[21]。全科医疗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对全科医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科医生专业能力不足这一背景下,加快发展全科继教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科医生缺乏学习动力可能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为了提高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培训的积极性,有研究从促进全科医生观念改变及改善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使全科医生、各级管理者等认识到全科继教的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进全科继教激励机制,对完成全科继教者给予奖励等[16]。本研究发现,全科医学师资亦可能是影响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外部可控因素。在培训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激发全科医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可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3.2 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规范全科医学师资培训

本研究发现,我国全科继教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加强对全科继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克服现存困难、迎接未知挑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普遍将全科医学师资划分为理论师资、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3类[22]。目前,尚不清楚此分类方法对全科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但若将全科继教师资按此法进行划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全科继教不同于全科规培,全科继教是一种成人教育,受教育者在学历和专业技术上均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培训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和新技能。全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基于上述全科继教内涵,我国应在全科医学师资准入标准之上,对全科继教师资的准入标准提出更明确、更细致的要求。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的教学意愿和热情,认同发展全科医学,对全科医学有着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掌握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等可作为全科继教师资遴选的基本条件,但是否拥有全科医学专业背景可能并非全科继教师资准入的必要条件。此外,目前也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为全科继教中的最佳带教模式。相较于拥有全科医学专业背景,是否对全科医学发展持积极态度,是否了解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及真实需求对于全科医学师资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我国全科继教师资主要来源于临床医生[10],这也使得全科继教师资既要承担繁重的诊疗工作和科研任务,又要完成全科继教教学任务。由于临床医生时间和精力有限,当发生角色冲突时,部分临床医生不得不选择弱化或忽视全科继教教学工作。为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全科继教相关职能部门须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培训时间,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医院也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使临床医生能够平衡好临床、科研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17]。此外,加强专职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也可能成为破解全科继教师资困局的有效方法,但该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师资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是促进全科医学师资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发现,目前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课程安排和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承担单位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的严格管理,可通过制定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规划或指南,并对培训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确保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质量。对于未来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师资,可通过在其培训方案中增加基层医疗卫生实践内容使其深入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内涵和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中绝大部分受访者未系统学习过医学教育理论(国内既往关于全科继教的研究中,亦鲜少涉及医学教育理论),但全部受访者均认为,全科医学师资需要掌握医学教育理论,将医学教学理论应用到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提高培训的效果。建议将全科继教师资培训内容由以医学专业理论、技能为主[23]转变为医学专业理论、技能与教学理论、方法并重。同时邀请高校教师或具有丰富"成人教育经验"的师资加入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全科继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亦有所助益。此外,国家和各级政府也须进一步完善全科继教师资的考评和资质认证制度,这对于提升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优化全科继教内容,完善教育形式

本研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内容与全科医生真实需求的匹配度较低,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4];培训形式、方法单一可能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笔者建议:(1)应基于全科医生的培训需求,评估、优化全科继教内容,进而实现"供需对接,按需施教";(2)在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加强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以提高培训效率;(3)在拟订全科继教计划和培训内容前,须明确本次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和目标,且目标应从简单的知识目标逐步上升至行为目标(通过全科继教培训使全科医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2]);(4)应尽量使培训周期短、持续性强,以提升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的意愿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培训效果。此外,本研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结束后的学员随访十分重要却常被忽略。通过对学员进行定期随访,可了解其学习效果和培训需求,及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可为后续培训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奠定基础。

3.4 强化经费保障,完善配套政策

研究发现,政策、资金、教育平台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全科继教培训效果产生影响,如:相关指导性文件缺乏,可能导致全科继教培训缺乏规范性;经费不足可使优质全科继教培训项目开展受限;主(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针对上述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可出台全科继教相关指南,以规范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设计;国家及各级政府也须统筹资源,加大对全科继教的资金投入;全科继教培训的组织管理者也须注重全科继教项目品牌建设,注重提升项目影响力,以期在助力我国全科继教质量提升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全科医生参与到全科继教培训中来。

总体而言,我国全科继教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完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考核标准,对探索有效的全科继教培训模式和提升全科继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全科继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鲜有研究者从全科医学师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全科继教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也较少。定性研究不同于当前开展更为广泛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不仅可为研究者深入探索事物的内涵与实质提供视角和路径,也可得到调查对象深层次的观点和情感反应。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全科医学师资的角度,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和全科继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剖析,同时围绕全科继教师资准入标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全科继教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考虑到北京、上海、广东3省(市)开展全科继教培训项目较多,本研究抽取的受访者主要来自上述3省(市),这也导致访谈结果可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未来,随着全科继教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落地,仍有必要选取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科医学师资并对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以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利益冲突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略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关于全科医学概论的论文范文

  发展全科医学 教育 ,是健全我国的医学制度的迫切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科医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一:《浅谈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
  一、我国当前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在全科医师的培养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培养人数的严重不足。根据国际医学研究统计,在目前高达6亿的城镇人口中,全科医师的数量应该不低于18万。但是,目前我国的注册全科医师的数量还差很远。在整个医师的比例中,还不到10%。这一点与美国的40%,德国的50%相比差距是非常悬殊的。除了在全科医师培养数量方面的严重不足之外,我们在医师的培养规格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的医师培养大多通过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学专科学校,由于在培养的师资等方面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因此,医师的培养规格和标准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沿海地区的医师从业技能与内地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医师在职业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反映在培养规格方面的层次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全科医师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的提升。因此,如何从现有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探究一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特色的培养之路,已经成为当前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很大的尝试和突破,有很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二、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特点

  在欧美国家,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发源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后,目前欧美国家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已经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是重视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的考核,在接受的系统的医学专业的教育之后,全科医学生可以进行申请。再获得专业审核部门的批准之后,全科医学生要参加家庭医师的资格考试,经过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证书。在这个过程当中,全科医学生还要进行各种学分的认证,再修满了150学分之后才可以进行上岗临床操作。这一制度,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地都进行了很好的实施。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制度,在全科医师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突出和强调。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培养模式中将学校教育和医疗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对接。这一对接将全科医师的职业性和实践能力放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相对比较严密的医师培养标准和定期审核制度,这就从源头上为医师资质的认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在保障机制。从这一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全科医师的培养数量上,还是从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这一模式为医学教育培养范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世界上 其它 国家全科医师俄培养开辟的新的培养思路。

  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我们当下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从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借鉴。首先,完善学科设置。在目前的我国医学高校全科医学的设置中,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数量还比较少。因此,在今后的医学学科设置中,应该从学院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比例的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师的配备水平,要从数量上和规格上将全科医师的培养纳入一个规范化的发展路径上来。其次,要加强全科医师的培训与考核。与其它项目的医师不同,全科医师所肩负的执业考验是比较多的。这是职业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从资质审核上,建立严格的标准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提供统一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通过临床操作时间来对全科医师的操作水平进行审验。因为,作为一个临床性要求比较高的医师,将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纳入一个常规的考核要求是当前,也是未来医师职业化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重视医师的岗位培训。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是指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临床执业医师进行全科医学转型培训,是我国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人数最多的教育方式,它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为确保转型医生符合全科医生的质量要求,如何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二:《浅谈全科医学 教学 方法 》
  我院于2008年正式开始招收全科医学(3年制)学生, 笔者在1届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 。全科医学教学的特点是篇幅大,内容相对较多且较抽象,教学安排的课时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并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我院临床系各位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笔者谈谈在该学科教学中较有效的方法。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1.精通全科医学的教材及大纲。在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我们反复阅读教材,对照教学大纲,了解哪些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哪些只是一般性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内容取舍打下基础。这是基础工作,同时又是最核心的准备工作,保证了全科医学的课堂教学不会脱离教材和大纲这条主线。精通这些内容让我们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做到表达流畅,游刃有余,这是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日常临床和科研工作积累,掌握了全科医学的国内外新进展,掌握了在教材之外的更大的信息。对学生而言,这些新鲜的信息,仅仅是说出很少一些,就可能会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听讲的效果。这就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2.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考点。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教学内容合理的取舍很重要。有了前面精通全科医学的教材、大纲内容和专业进展为基础,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下面就要大刀阔斧,剪枝去叶,保留精华,有舍才可能有取。大纲不要求掌握的部分,即使教材中有的内容,上课时可以一句带过或仅给出标题。把时间留给重点、难点和可能的考点上,比如高血压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等。在临床表现中突出重要的典型现状,其他症状简单带过。

  二、合理运用教学课件

  1.用提纲式的课件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取舍以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制作提纲式课件。首先要明确一点,课件是为我们的讲授服务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课件所起的应是辅助作用,我们不应依赖于课件,甚至是根据课件的文字照本宣科,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改革后的课件是提纲式的,以标题和图片为主,简明的文字,重点、难点突出显示。比如肝硬化患者的图片放进课件,可以略去临床表现的大段文字。教师精通教材,将文字放在心中,围绕标题和图片自由讲解,才能使得课件简洁明了。

  2.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以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全科医学的理论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许多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实 体操 作的内容,可选用适合的多媒体课件来配合讲解[1]。从而使许多晦涩、抽象的知识不再困扰老师和学生,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了大量的彩图标本和动画演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使教学状况得以大大改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经验。

  三、合理应用教学模具

  1.引入医学教学模具。

  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方法是使医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复老师或高年资医生的操作来进行的,而全科医学生只能学习到接触过的基础病例,通过书本 教育去想象不能见到的病例。而应用好医学模具进行教学则凸显出其强大的优势和重要性,特别是在急救训练、有创性临床操作训练上,应用模具进行教学日益显示出其成本低、重复性高、教学效率高以及符合医学伦理要求等优势。诚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真实的病人,但是在早期医学教育中使用模具教学方式是非常安全、可靠和 科学的方式! 2.发挥模具教学优势。教学模具的使用在临床 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在全科医学的教学中,需要用到教具的情况很多。如功能训练模型,譬如手臂静脉穿刺模型,上臂按照原比例制作,外观上无论是肤色还是皮肤质感、弹性、软硬程度都和正常人体上臂肌肤接近,“血管”在“皮肤”下若隐若现,用针穿刺时,可以感知“皮肤”的阻力,甚至还有针入“血管”时的落空感,若穿刺成功,可以抽取出“血液”;在更高级的由电脑控制的教学模具上,可以模拟出人在多种疾病状态下或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心电监护仪、血压计、除颤器等医用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在模具人上,并可显示出测量数据。学生利用教学模具亲自实践,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合理采用教学方式

  1.适当引入典型病例讲解。这种引入病例教学广泛应用于医学 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从特殊病例中推出一般原则,并且在日后应用于新的病例。因此,在解决现实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直接涉及到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一节课开始时就走神,后面的课再精彩他也跟不上节奏。怎么从开头就要想办法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呢?我们改变以往临床课开头千篇一律从病因讲起的传统方法,采取以问题开始或者以叙述病例开始[2、3],比如: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如何 治疗呢?不一定让学生回答,目的是让学生开始就带着问题进行听课,让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以主动探求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

  2.适当的提问和师生交流。在每次课中,针对本次课所安排内容的重难点,设下相关问题,这样为后面的展开话题明确方向而不至于失控。例如在全科医学导论这一章里,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全科医学?慢性病对医疗服务要求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什么是全科医疗?怎样理解全科医疗中的“全”字?怎样理解全科医疗的人格化照顾?从哪些角度理解全科医疗的综合性服务?怎样理解全科医疗的连续性服务?通过哪些途径使全科医疗的连续性服务得到保证等等。每次课提出的问题应结合学生特点有所把握,应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为度,且应少而精,避免繁杂及给学生无形施加过大的压力。这种师生的互动要注意限制时间,达到效果就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尽快回到教材的内容中去。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合理取舍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课件、教学模具、病例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得授课质量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现了全科医学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亮.论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 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1:94—95.

  [2] 吴竞,张淑红,吴子信,等.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眼耳鼻喉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7):852—853.

  [3] 刘曦,李毓敏.案例综合教学法与眼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2):142—143.
  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三:《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摘要】全科医学的提出对我国医学发展历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科医学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很多医学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教育的成果和教育模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果。本文 总结 了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 ,希望对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字】全科医学 教育模式 问题 建议

  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人、服务病人、理解病人、满足病人的学科,也是最具有人性化的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是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离不开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一、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全科医学教育观念有待改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人们缺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认为全科医学可有可无。并且生病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的想法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全科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随着医疗的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有望在近些年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医疗相关的观念还是非常传统,认为生病应该去专门门诊看专门医生,对全科医生还不是特别认可,对于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当前由于开设全科医学教育的学校并不是太多,所以对于全科医学教育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这样以来,每个学校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医学学生对于全科医生的定位都不够准确,学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不够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全科医生不愿意去基层社区进行医疗服务工作,一方面造成全科医学 毕业 生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3.教学偏离实际。由于理论与实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当前的教育往往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与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了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偏离实际。通过实习就可以发现,在医学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内容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实际操作以及实际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的则较少。许多学校的教学手段也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议

  1.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想要建立一个有效地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就要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因为全科医学教育不单单是某一个方面的教育,而是全面系统的对整个医学体系的教育,要求被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所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社区服务的根本目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尊重医学教育的本质,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按部就班的通过知识脉络的积累和搭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包括学习、实习、考核、反馈等多个环节,将与全科医学教育相关的内容全部都纳入这个体系当中。

  2.改变全科医学的观念,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要加大宣传了力度,争取从最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全科医学的观念。要让人们明确全科医学的重要性,同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全科医疗,通过对全科医学观念的改变来增强对全科医学的重视。政府各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也要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通过师资力量的提高来增加全科医学教育的产出。

  3.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给学生指出学习与努力的方向。当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水平,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从长远的目光出发,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的设立来为学生指明方向。

  4.理论联系实际。任何理论都是需要实践的检验的,同时任何理论也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这就需要在全科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全科医学的学生不仅仅能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全科医疗进行服务。

  总之,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让他们在社会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张晓玲,李红玉.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对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

  [2]王家骥,刘义海,王心旺等.构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06(09).

猜你喜欢:

1. 骨科医学研究论文范文

2.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

3. 妇产科医学毕业论文

4. 浅谈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5. 临床医学教育优秀论文范文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全科医学毕业论文

全科医学毕业论文

  在全科医学的毕业生需要写毕业论文,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全科医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 面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浪潮,本研究通过对比C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医学教育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CBL组相比传统教学组可以提高考试成绩和学生的临床案例分析能力,但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实践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 基于能力的学习;CBL;教学模式;循证医学

  基于岗位能力的学习(Competence-BasedLearning,简称CBL)是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工作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1]。与以授课为主、老师为主题、讲课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L基于一定的方法,主要关注通过学习之后所真正掌握的技能[2]。循证医学教学主要围绕下述几个方面:提出可解决的临床问题,查询证据,评价和运用证据[3]。本研究旨在通过CBL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C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兰州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8班所有本科生为对象,1-4班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5-8班为CBL教学组(CBL组),两组各104人。

  2.教学方法。两组均由同一教师采用杨克虎主编《循证医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进行教学,教学时间均为2014年9月至11月,共28个课时。CBL组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备课,制作Workbook,各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课堂实施阶段由10分钟提出实际临床问题的“微课堂”、10分钟基于问题的文献阅读、10分钟的小组讨论、5分钟的小组汇报和最后教师的总结反馈阶段构成;在课后巩固阶段,由小组学生共同完成Workbook,通过团队合作对Workbook上的问题予以解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照组教师按照普通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精心备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配合使用经典系统评价论文。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

  3.评估和反馈。包括理论考试、病案分析和问卷调查。病案分析由小组成员合作解决,考试和病案分析分别由同一教师以相同标准评判,满分均为100分。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相应教学方法与评价和对循证医学课程的整体评价,课程结束时对两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4.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0.05。

  二、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同学各方面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基线可比(P>0.05)(见表1)。

  2.考试成绩。CBL组成绩为(78.93±5.94),对照组成绩为(78.02±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成绩划分为90-100,80-90,70-80,60-70,<60几个区间,cbl组对应成绩区间的学生数分别为1、48、49、7、0,对照组为2、43、47、10、0,各成绩区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病案分析成绩。CBL组成绩为(92.80±7.06),对照组成绩为(90.54±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问卷调查结果。每组共发放104份问卷,均收回94份,回收率均为90.38%。问卷结果显示,CBL组在课件讲解理解情况、课题个人参与情况、对课题的积极态度、课前课后主动准备、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获益、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达到循证医学学习目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CBL组通过教师点拨和强调以及自身对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老师讲解时间更多,因此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们掌握相对扎实,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两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样本量较小的缘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CBL组在课件讲解理解情况等8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中CBL组认为达到循证医学学习目的的比例(68.0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45-97.87%),表明C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的理论理解、实践能力方面以及接受认可程度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CBL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技能的目标符合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通过课堂上对临床病例提出并讨论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后对于Workbook上问题的解决则巩固和强化了在循证实践过程中的处理问题能力,双管齐下确保岗位能力的提升;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CBL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通过在实际临床问题中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不但提升了所需具备的技能,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4];同时,其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明显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但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教师备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求教师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以组织好课堂进度;需要有适宜的教学场所和资源;小班教学模式与当前各大高校的扩招扩班现状产生了矛盾;应用效果尚缺乏合适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这对其推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较小、未对评价者使用盲法、授课及考核和评分工作均由同一教师进行等因素,导致了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实施偏倚。

  总之,在改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独立的局面中,C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点拨和强调以及自身对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在众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CBL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使之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医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umSK,CrisostomoAC.AcomparativestudyofsurgicaltraininginSouthEastAsia,AustraliaandtheUnitedKingdom[J].AsianJournalofsurgery,2009,32(3):137-142.

  [2]M.Jaanus.TheInteractiveLearningEnvironmentforMobileLaborato-ries[D].Tallinn:Tallinn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1.

  [3]StrausSE,RichardsonWS,GlasziouP,etal.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Edinburgh:ChurchillLiv-ingston,2005.

  [4]MaloneK,SupriS.Acriticaltimeformedicaleducation:theperilsofcompetence-basedreformofthecurriculum[J].AdvHealthSciEducTheoryPract,2012,17(2):241-246.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5277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山西专科变本科的学校,山西300分能上什么专科 下一篇:教育学学硕311考试院校,教育学专硕311考研推荐院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