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咋还这么热「立秋了怎么还这么热」
本报讯(记者 张源源) 今年的高温尤其“偏爱”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已经到了立秋节气,但南京暑意浓,本周晴热高温还将持续。
这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盛夏。立秋后,南京气温依然红得发烫,截至昨天16时,全市最高气温在38℃—39℃,气温最高的是高淳站,测得高达39℃的气温。随着副热带高压全面控制,南京的天空云系减少,阳光火辣,出门走在路上,感觉热浪逼人。
立秋了,怎么还这么热?从气象上看,节气上立
连日来,南京骄阳似火,市民“全副武装”出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源源) 今年的高温尤其“偏爱”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已经到了立秋节气,但南京暑意浓,本周晴热高温还将持续。
这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盛夏。立秋后,南京气温依然红得发烫,截至昨天16时,全市最高气温在38℃—39℃,气温最高的是高淳站,测得高达39℃的气温。随着副热带高压全面控制,南京的天空云系减少,阳光火辣,出门走在路上,感觉热浪逼人。
立秋了,怎么还这么热?从气象上看,节气上立秋并不等于入秋。常年立秋期间,我国仅有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开启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夏季,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仍盛。统计显示,江南、华南以及川渝地区常年立秋期间高温日数在4天以上,重庆、江西、福建、浙江、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7天以上。
按民间说法,立秋也分公母,即“公秋”和“母秋”。立秋时间在农历六月的,叫“公秋”;立秋时间在农历七月的,叫“母秋”。俗话说:“公秋爽,母秋凶”,意思就是,如果是公秋,那么立秋后的气温就会相对凉爽,如果是母秋,那么立秋后还会有较长时间的炎热,所以母秋一般也被称为“秋老虎”。今年立秋撞上三伏天之中伏,日照强烈,气温高,多地开启了“蒸煮模式”。
今年,控制夏日高温的副热带高压“不走寻常路”,未来10天左右还将牢牢掌控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淮、江南大片区域,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这些地方暑热程度仍然不输“大暑”。尤其是重庆、湖北西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不少地方最高气温仍可达40℃以上,一些地方甚至会连续出现“40℃ ”的酷热天气,局地高温或将再破纪录。
除了气温,地表温度也需要十分注意。江苏省气象台预计,近期省内大部分高速公路路段地表温度将达到62℃—68℃,地表温度过高时,轮胎的橡胶强度会降低很多,有爆胎危险,出行时需提前检查车辆情况。
作者:张源源
来源: 南京日报
立秋了为什么还这么热啊?温度大概是是多少度啊?
立秋当天是三伏的第一天。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30或40天。温度在28度到33度左右。不是说立秋就一下子凉了。
当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民间有“立了秋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热天气”的说法,所以说即使立秋了,天气也不会立刻变凉,进入秋季。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