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感染新冠发烧为什么有人浑身没劲有人活力十足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纸尿裤星人”脑门贴着退烧贴听着音乐“蹦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在生病,这精气神连不少成年人都自叹不如,到底是纯阳之气旺盛,新陈代谢好。
北京晚报分享了5位“阳康”市民的经历,从中也能看出人和人的差距,比如说78岁的吴大爷,7号晚上开始发烧一直烧到9号夜里,10号之后就慢慢恢复了,从头到尾只吃了三粒布洛芬。
34岁张先生吃了一包退热散,
生病难受不想动很正常,但是也有些人不同寻常,除了体温升高其他什么症状都没有,照常吃吃喝喝,让人非常羡慕。到底是哪里不同?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纸尿裤星人”脑门贴着退烧贴听着音乐“蹦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在生病,这精气神连不少成年人都自叹不如,到底是纯阳之气旺盛,新陈代谢好。
北京晚报分享了5位“阳康”市民的经历,从中也能看出人和人的差距,比如说78岁的吴大爷,7号晚上开始发烧一直烧到9号夜里,10号之后就慢慢恢复了,从头到尾只吃了三粒布洛芬。
34岁张先生吃了一包退热散,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几乎没有症状了,他还感叹自己遇到了“优良株”,所以症状好得快。
47岁的陆女士几乎用了7天才完全恢复,不仅吃了退烧药还吃了感冒药以及含片,一番折腾后终于战胜病毒。
从这些人分享的经历来看,即便患上同一种疾病都可能病程不同、症状不同。
同样感染新冠发烧,为什么有人浑身没劲,有人活力十足?
①和免疫力高低有关
免疫力的作用不必多说,人体能保持健康多亏它的存在,但并非所有人的免疫大军都训练有素,也有一些人的免疫力“不堪一击”,在和病毒的搏杀中败下阵来。这类人可能是老年人,也有可能是慢性病患者。
总的来说年轻人、体质好的人病程更短,有的甚至不吃药都能扛过去。
②对冠状病毒有免疫能力
新冠病毒只是冠状病毒的其中一种,如果之前感染过冠状病毒,这次再遇到新冠病毒体内的免疫力就会有影象,清除起病毒来更容易,表现出的症状就没那么严重。
目前已知有7个冠状病毒,新冠是2019年发现的,在这之前还有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还有两个是SARS-CoV和MERS-CoV。
SARS-CoV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非典,它出现的时候人心惶惶,造成囤积和抢购,病死率近10%,九零后对此应该印象深刻。
感染新冠后病情重,是不是说明身体很差?
虽说和免疫力有一定关系,但免疫力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有的老人中招后症状很重,总是胸闷气短,这让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很差,其实可能是新冠诱发了潜在的问题,加重了之前没有发现的疾病。
比如说早就出现心脏动脉狭窄,但是患者从来没有检查所以不知道,而这次感染体内炎症增多血压上升正好加重了不适症状。
再者,病情重也是战斗激烈的一种表现,这恰恰说明免疫力在拼命反抗,高烧就是正在反抗的证据。相反,如果患者真的已经病重,反而不会有高烧,因为它的免疫系统已经失效,无法做出反应。
最后,我们不能由一次生病来判断身体好不好,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生病,最后吃药能缓解一段时间能康复,那就说明身体不算差。但是经过这次生病自己要敲响警钟,平时是否存在过度透支身体的行为,要及时改正。
放屁株、学习株、黑舌株、苦株……挑个“优质”毒株感染,靠谱吗?
这届毒株有点本事,各种各样的“超能力”看得人眼花缭乱,有人感染后双眼流泪肿得像核桃,有人舌头发黑像吃了“毒药”。
还有一些人就格外令人羡慕了,什么瘦了8斤,变得爱学习,胃口大增等等。有网友说,既然最后都难逃一“阳”,那我是不是选择“优质”毒株感染比较好呢?
先说明一下,这些搞笑的毒株并没有相关研究证明,大家感染的都是奥密克戎。费尽心机和感染“瘦株”的人接触,最后可能收获的是“干饭株”,这不能怪毒株,而是个体差异导致的。
在当下的情况下,大家应尽可能地延迟或避免自己感染,不要被网络信息带偏节奏,保护好自己什么都别“株”才是正理。
家里有人感染病毒,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
减少直接接触,出房门就戴好口罩和手套,安排感染者待在自己的房间内,有需要通过手机沟通。家庭环境严格消毒,用消毒水拖地面,桌面、灶台、洗手池、马桶这些公共区域都要反复消毒擦拭。
在家里人们容易松懈,奉劝大家戴好口罩,病毒在室内可存活4小时,如果患者到厨房走动过,自己也去厨房倒水喝,没有戴口罩的情况就可能被感染。回到自己房间后要及时洗手、消毒衣物,然后才可摘下口罩,废弃口罩要用专门的塑料袋装起来,不可随意放在房间内。
如果自己之前没有接种过疫苗,要尽快接种。经常打开窗呼吸新鲜空气,通风半小时以上再关窗。
每个人体质不同,谁都不知道自己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但大多数都是肌肉酸痛、发烧、咽痛等,网络上那些搞笑的毒株毕竟是少数,大家当做娱乐看看就可以,还是要提醒自己做好防护。
参考资料:
[1]新冠病毒肆虐两年夺走500万人,人类已知的七大冠状病毒今何在?·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1-05
[2]症状越重,病情越重?不一定!医生这样说→·上观新闻.2022-12-19
[3]感染后为何症状有轻有重?和这个关键因素有关·京报网.2022-12-1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