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昔阳窑洞「话说昔阳石头窑你所不知道的农村窑洞文化」
敝县地处太行山西麓,山高路陡石头多,自古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便十分恶劣。这里的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分为土窑和石窑两种。土窑多是依据坡势找处地方先挖个立面,然后向里掏挖出几孔顶部为拱型的窑洞来,其坚固程度完全取决于土质的致密程度,一旦长时间没人居住和管理,鲜有不倒塌湮灭的。石窑则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顶部同样是拱型、内观颇与桥洞类似。石窑比土窑要坚固结实的多,现在在农村不乏上百年的石窑,而与其同时代的土窑则绝少能看到。
石窑又分为靠山窑和炮台窑两种。靠山窑是倚坡而建的,
碹 窑(文 千百度)
敝县地处太行山西麓,山高路陡石头多,自古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便十分恶劣。这里的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分为土窑和石窑两种。土窑多是依据坡势找处地方先挖个立面,然后向里掏挖出几孔顶部为拱型的窑洞来,其坚固程度完全取决于土质的致密程度,一旦长时间没人居住和管理,鲜有不倒塌湮灭的。石窑则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顶部同样是拱型、内观颇与桥洞类似。石窑比土窑要坚固结实的多,现在在农村不乏上百年的石窑,而与其同时代的土窑则绝少能看到。
石窑又分为靠山窑和炮台窑两种。靠山窑是倚坡而建的,建成后被周围的土拥着,窑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体。其建筑程序有下壕、刮牛(做模型)、垒窖桶、筑窑脸等几步。具体说来就是同打土窖一样先打个立面,然后按窑的预定宽度和建窑的孔数挖几条壕,如准备碹两眼窑(眼为量词,即孔之意)就要下三道壕,中间一道为两窑共用,壕中垒石头,即墙体,所以壕的宽度就是墙的厚度,这段直墙因为是石窑的基础,所以要用大些的石头。待这直墙起到二米五左右时,两墙间开始碹拱形顶,中墙开叉处叫"开花垛"。这时碹窑匠人就要"刮牛",也就是把壕间的土刮成纵向的半圆柱形模型,此时窑洞的雏形便开始显露,匠人们在模型上面扣石头拱成半圆形的顶子,此过程名为"合碹",合碹意味着工程进入关键阶段,谁家修建进入这一阶段一定要给做工的所有人员吃一顿好饭,我们那儿叫"犒劳匠人哩",犒劳匠人基本上成了约定俗成的碹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碹选的石头一般都不大,但要薄长些,所以这些石头就叫做合碹板,合碹完毕窖桶成形窑的主体便告完成,接下来就是垒窑脸,窖脸顾名思意就是窑的脸面,碹孔洞时一些小劣的石头可以将就拼对,窑脸则一定要两人才能抬起的大石头使用,有经验的的石匠一般在打石头时基本上就能计算出每行石头要多少块,各行是多高的了。砌垒的工匠和石匠间默契配合,抬石头的小工按石匠的指示搬运石料,总能合了垒石头匠人的心意。筑起前脸,才算是大功告成,剩下掏挖做"牛"的土工和填窑顶的营生就是主家自己或找几个小工干的事了,这类粗活匠人是不做的。至于窑最里面的立面,也就是窑掌,有些人还要贴土面垒一层石头,名为"筑掌",也有人图省事或已力尽不再处理它。
炮台窑则是在平地起台筑的窑洞,建成后兀自独立,形似炮台而得名。碹炮台窑因没有中间的土"牛",所以合碹时需要用木头架子支"牛"的模型,以前一些村集体大都有这样的支架,用木头作成半圆型架子,每孔窑需三到四个,届时把架子立起来,两个架子之间铺上木板固定住,就组成一组半圆柱型的"木牛"了。其它工序则与建靠山窑基本一样。
对农村人而言,建几孔石窑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一定的人力、财力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我们那一带解放前住石窑的人也是极少数,现在到农村也能看出,不管去哪个村子,那种老石窑都是极稀少的。幼时听我爷爷说过我们邻村一位农村医生住的是一孔石碹窑,于是"碹窑"二字就成了其本人的代名词,人们一提"碹窖",便知是指那位大夫了。此例便可看出从前石窑在农村的稀缺和建窑的不易。
对于筑窑之难,我是深有体会的。幼时住的是一孔极小的土窑洞,小且不用讲关键是潮湿,记得那时每年夏秋季节,家人因为潮湿浑身尽起一片片的红肿块子,奇痒无比,妈妈用烤热的麻团给我热敷,但顾此顾不了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痒处每每被手抓出血来,似乎疼些也比那痒要好受,这就是土窑的不好处。在我十一岁那年,也是正值学大寨期间,无论是村集体还是个户们都兴起一股碹窑热。村集体建的都是十几眼或二十多眼成排的窑洞,建起后有出售的,更多的是集体使用。我家既买不起,又看着别人家尽是碹窑的,父母便决心"贷饥荒(负债)"也要建两眼石窑。
碹窑先要备料,即准备石头,这一过程就极艰辛,记得每到礼拜天,当教师的父亲便回来趁空推上我爷爷打造的一辆独轮手推车,带上我和哥哥"吱扭咣铛"地出发了,到村背后的山沟里捡石头,效率极低。当时我们还小,尽管去也只是帮父亲推推车,出不了大力,但时间长了也没有什么耐心,总是质疑父亲这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备齐。当时父亲给我们讲,他有一位同仁是静阳村人,在葱窝教书,每次回家过河时,都要从河里捡一块石头扛回村,硬是这样碹起两眼窑。这话听了叫我们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那位同仁简直就是当代的愚公了。不过我们知道父亲讲这话也是给我们打气,让我们不要气馁,与他那位同仁比,我们这效率的确也比他不知高出多少倍了。尽管父亲有空就捡石头,但捡了很长时间了离暄窑需要的量还差的很远,尤其是做窑脸的石头根本就不能靠捡拾获得,当年秋天,家里请了一个石匠,在我爷爷的协助下到邻村一个石窝专门打了二十多天石头,又托人找了一辆五十五马力拖拉机拉了两天,这才算备齐石料,拉回的石头把我家门前那块近一亩大的地里堆的满满当当。秋罢开始碹窖,因为没有别的地方住,下壕时就贴土炕那儿直接开挖,整个碹窑期间全家人仍住在里面,当时大队生产任务很紧,社员不出工就挣不上工分,所以不管谁家修建都不能占用太多劳力。当时碹窑我记得白天也就四、五个人干,但是一到晚上情况就不一样了,社员们傍晚从地里回来,不回家就照直来帮工了,他们回来先干上个把钟头再吃饭,吃完饭继续干,直至晚上十二点以后才散回家去。当时院中心那颗枣树上挂一只五百瓦的灯泡,人影幢幢,笑语喧哗,那气氛用当时惯常的描写劳动场面的一个常用词"热气腾腾"来形容真的是恰如其分。到合碹前后那几天,天已大冷了,刮的土牛匠人怕不瓷实,晚上泼上水,次日便冻得硬梆梆的,合碹要的人多,节奏也比平时快许多。记得我家合碹当天来帮工的人很多,原先请一个厨师做饭,那天又加了一个,这还不算忙的团团转的家人们帮灶。那时给打帮人吃的饭现在说来很寒酸,就是玉米面饸饹,但在当时已是最好的饭食了,吃饸饹压一次一碗,方言叫一记饸饹,现在人们一顿饭吃两记就算大饭量了,我记得当时干活的有人一顿要吃六记,许是当时人们劳动强度大,饭碗中油水不大的缘故吧。这些人能吃更能干,一百多斤的大石头扛在肩上轻松地在脚手架上自如行走,真叫幼年的自己把他们当英雄看待了。看看现在的人,即便在农村,受得如此重苦的人又有多少呢?
碹几眼窑对于农村个户而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凡家在农村的人都是知道的。对于农民而言碹窑意谓着安居,石窑冬暖夏凉,坚固结实,住进去舒心畅意,而且它还可做为家产传之子孙,因此碹窑的同时也意味着村民为子孙谋基业、创产业,其中寄托着他们对下一代人承担起的责任和托付。作为农民的子弟当然应对上一代人交付给自己的这份产业倍加珍惜和爱护的,即使自己离开了农村,对这份产业也当尽维护之责。然而现实却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个问题。近些年我走过不少村子,现在的农村,几乎没有多少年轻人,触目皆老弱,那些才建起不过二、三十年的窑洞大多空置着,院子里、窑顶上杂草丛生,这些窑洞、这些院子自生自灭似乎成了其宿命,想想碹窑时的艰辛,看看现状实在令人心疼,这不是建窑人的初衷呀!农村山青水秀,空气新鲜,这些宅院不应该如此清冷吧?
作者:千百度
窑洞文化的介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汉族民居形式,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具有十分独特的汉族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陕西窑洞文化,建筑艺术的一大奇观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虽然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弃窑者多,造窑者少,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文章评论